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20,(6)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发展,我国的司法管理与实践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刑法作为判定犯罪行为并对犯罪人进行刑事判决的基础,对于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尊严具有重要意义。刑法是保证司法判决公平公正的重要理论依据。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现行的刑法内容已经比较完善。但从整体上看,刑法在具体的司法实践过程中仍须进一步完善。基于此,本文从我国刑法的发展背景着手,首先简要分析了刑法的基本原则,随后阐述了刑法基本原则在司法实践中的执行困境,最后探析了完善刑法基本原则的具体策略,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20)
品格证据规则在英美法系中是一项很重要的证据规则,我国虽然在司法实践中对品格证据有所应用,但品格证据仅存在于个别法律条文中,品格证据既不是法律规定的证据种类,也没有相关法律制度来规范和指导其在具体司法实践中的应用。因而在品格证据的推广应用和规范适用过程中存在问题,通过合理借鉴英美法系的品格证据适用规则,结合我国的具体司法实践,有利于完善我国的品格证据规则体系,指导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0,(2)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科技的持续健康发展,我国的法律法规越来越完善,在国家治理和公民行为约束中发挥了越来越高的应用价值。在我国的刑法规定中,正当防卫是法律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对于国民触犯刑法的行为的界定和处理具有很高的参考意义,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公民的合法权益。正当防卫行为的界定,在社会范围内都有比较广泛的关注,是正当防卫相关制度的核心参考内容。正当防卫的限度与公民生活以及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因此,对于刑法中正当防卫限度的认定,值得政法界相关从业人员关注和探究。基于此,本文从刑法对公民合法权益的维护和保障意义着手,首先简要阐述了国家刑法中正当防卫的相关概念,随后分析了当前阶段,司法判决中对防卫人正当防卫行为进行分析和认定时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最后笔者根据当前状况探讨了刑法中认定正当防卫限度的具体策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3)
共犯从属性的研究是从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发起,这是刑法学上所说的共犯理论相关原理,近几年又引起了热议,我国刑法不采取这一学说,采取的是不区分正犯与共犯的法律体系,因此共犯从属性说在我国没有存在基础,但是司法实践中却屡屡有适用共犯独立性学说,因此我国学界对此展开的研究褒贬不一,这也是本文研究的意义,希望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0,(6)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法律制度逐步得到完善,刑法中的职业禁止令更是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研究刑法职业禁止令的性质、分析其司法适用条件能够有效帮助司法人员正确运用职业禁止令,高效完成任务。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刑法职业禁止令的性质,随后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刑法职业禁止令的司法适用条件,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6)
法律的形成与应用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作为一个法制化国家,在发展中事事以法律作为行为规范的实施准绳,宪法作为我国法律体系建设的根本大法,其主要是由多方面内容组成的,刑法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应用中是对犯罪、刑事责任与刑罚等方面的相关律法。但是其在建设与应用中由于所涉及范围领域较为广泛,实际覆盖内容较多,对其的理解需要通过常识化的解释实现,基于此,本文对刑法解释中,所使用的常识化方法进行研究,帮助大众加强对刑法的深入理解与基础掌握。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0,(8)
法律责任,从现代法律的角度来说属于法理学的范畴。从我国法律的司法实践来看,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一直都是法律体系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概念。本文从法律责任的概念出发,深入分析了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以及具体内涵,最后从我国司法的实践出发,针对在司法实践中法律归责原则的具体运用进行了分析。这对于进一步为我国司法实践中针对法律归责原则的再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思考。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20,(3)
作为维持刑法相对确定性的工具,空白罪状的存在有其必要性,但由于空白罪状的使用需要援引其他法律,因此与刑法自身在构成要件、保护法益方面产生了冲突,在法律实践中陷入了适用困境,本文主要围绕不同部门法间转换条件模糊和前置性规范间缺乏适用标准两个问题展开,在分析了解决空白罪状的适用问题可以重新划定部门法间界限且可以进一步清晰界定犯罪构成要件的积极意义的基础上,借助于行政刑法的具体实践和应用,从强化"侵害法益"核心要件的判断和借助"理清位阶"划分援引的范围,这两个角度来解决空白罪状在实践中的适用困境问题,以期能够进一步完善我国法律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20,(2)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进入深化改革的新时代。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宏观背景下,生态文明法治建设面临着转型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提出了多方面的理论与实践命题。政策与法律的关系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具体包括四个方面的命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的生态文明理论及"最严格法治"观,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法治建设所遵循的理论基础,构成了理解生态文明法治转型中政策与法律关系的时代背景;在生态环境立法领域,党和国家相关政策对生态环境立法方向、目标、原则与基本制度具有直接影响;在生态环境司法领域,相关司法政策指引着生态环境司法改革与转型发展的方向、目标与路径;在生态环境执法领域,形态多样的各类政策构成了落实生态环境立法与法律制度的重要支撑。政策与法律的相互结合、相互促进是实现生态环境目标的必备方式,扩展了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内涵,推动我国生态文明法治转型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0,(3)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作为修改后刑诉法新增的一项基本原则和重要制度,目前在司法实践中已得到全面开展,在进一步落实保障人权、宽严相济、促进量刑建议精准化、节约司法资源、提高案件质量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效果。但当前司法实践中需进一步树立其系被追诉人的基本诉讼权利,需进一步大力开展。同时就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后反悔、判决后上诉、辩护人在认罪认罚从宽适用中的地位不清等问题需进一步加以完善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