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3,(4)
大规模侵权含义的理解模糊致实务中大规模侵权的认定过于泛滥,影响了大规模侵权赔偿(救济)的效果。大规模侵权行为的界定应当基于其四个方面的法律特征:受害人多数性、不确定性;侵权形式的同一性、同质性;同时侵害物质性人格利益、公共利益;因果关系异常复杂。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32)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风险越来越高,污染事故频繁发生。环境损害具有复杂性、潜伏性等特征,而传统的救济方式无法很好的解决损害后果,因此需要创新救济机制,更有效的对受害者权益进行维护。本文对环境侵权社会化救济多元机制进行了有效的分析与研究,有效地促进我国建立的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5)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方面的立法,我国也不例外,在其他有关环境保护基本法的基础上,颁布了《侵权责任法》,使得环境侵权在民事责任的承担方面迈进了一大步。但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加之我国当前的环境侵权救济制度存在环境侵权的外延范围窄、原告预垫诉讼费用制度不合理、诉讼周期较长、判决执行难等问题,已无法适应环境保护的需要。应扩大无过错责任原则的适用范围、简化司法救济程序、完善环境侵权救济基金制度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引入惩罚性赔偿原则,完善我国的环境侵权救济制度,充分发挥法律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以益于我国司法实践中的纠纷解决及环境改善,使经济在正常的轨道中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3)
风险社会形态下,环境侵权的影响扩大、损害规模也扩大,仅仅根据传统侵权的个别责任将难以使受害人获得救济。通过建立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社会化分担机制将部分风险由国家和社会分担,以对受害人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济。借鉴域外相关经验,我国的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社会化分担机制的构建主要从环境责任保险、环境损害赔偿基金、财务保证、社会保障等制度的构建着手。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15)
半导体产业的蓬勃发展,在不断地改善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而集成电路的应用作为半导体产业中的重要内容,更是集专业性、创新性、实用性与经济性于一体。这些特征的实现,都需要有专利的保护,也需要符合专利保护的条件。随着经济的发展,半导体产业的侵权案件时有发生。被侵权的半导体产业中的专利技术,通常情况下都与较大的经济利益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对于这样的侵权案件的判决,更是对专利当事人、侵权者甚至对整个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重在阐述半导体产业中集成电路应用的相关问题,并简要地对专利侵权的救济途径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4)
侵权责任法的立法核心是"如何确定损害行为"和"如何对损害进行救济",由于其适用范围较为广泛,在我国民法中占据重要地位,所以立法者在确定侵权责任法的立法价值取向时应当着重考虑多个方面。本文主要讨论分析侵权责任法的立法价值取向,希望降低该法受外部因素的影响程度,提高其确定性、公平性。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8)
网络言论自由是宪法赋予每个公民的权利,但随着社会上出现越来越多的网络言论侵权案件的出现,有些人开始质疑网络言论自由是否应该受到限制,如何界定网络言论自由的保护范围,网络言论自由侵权受害人的利益救济方式如何。针对此笔者通过查找外国的相关规定,提出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认为针对不同的情况应该有不同的救济方式。并且依据能适用较轻的惩罚尽量不用较重的惩罚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16)
我国法律中对于行政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范围的相关规定不完善,导致受害者在寻求救济时缺少必要的法律依据。本文运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在请求权人的范围、侵权主客体范围、配套制度的完善以及因果关系理论等方面对我国目前在赔偿范围上存在的问题进行浅析,并给予一定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1)
学界有关环境共同侵权的理论争议并未因2010年《侵权责任法》的出台而偃旗息鼓,反而因该法条文表述模糊、体系构建不清等原因呈愈演愈烈之势。与此同时,有关该法的条文适用、新旧法衔接、条文规定与理论研究之间的对应等问题又成为学界争议的新焦点。目前正处于《侵权责任法》颁布初期,环境侵权救济制度构建的初始阶段,笔者认为十分有必要针对争议性较大的问题展开研究,以为明晰理论、构建体系、完善立法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19)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高空抛物致人损害事件频繁发生。《侵权责任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的侵权责任归责原则的实施对于社会整体利益而言不具有合理性与正当性。高空抛物侵权应作为普通侵权行为处理,实行过错归责原则并切实加强对潜在的高空抛物行为的事前实时监管,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同时,完善社会救济制度,特别是商业保险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