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金相试验、硬度检测、疲劳试验和刚度试验,研究了50CrV钢汽车稳定杆余热淬火后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采用1150℃热弯成形,随后冷却至840~860℃时放入油中冷却,再加热至460~480℃回火1. 5 h,其力学性能很好,组织主要为回火托氏体,硬度值在43~45 HRC,疲劳寿命不低于100万次,平行度误差控制在0. 73~1. 25 mm,最终试样加载产生一定位移后未发生屈服现象。试验表明余热淬火后的各项指标均满足稳定杆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代替52 CrMnBA钢用于重型汽车少片钢板弹簧的50 CrV钢的热处理工艺。研究结果表明,50 CrV钢板弹簧用PAG水溶性淬火介质淬火可明显提高淬透性和硬度均匀性;弹簧总成的疲劳寿命大于12万次,符合技术要求。道路试验表明,采用50 CrV钢制造的重型汽车少片钢板弹簧性能完全满足使用要求,且成本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3.
张炜  胥洲  高东宏  柳超 《金属热处理》2020,45(2):100-104
研究了淬火回火和等温淬火热处理工艺对51CrV4钢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及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淬火回火的传统热处理工艺相比,51CrV4钢等温淬火热处理后显微组织为下贝氏体+马氏体+残留奥氏体的复相组织,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断裂韧性及疲劳极限分别提高14%、24%、34%和15%,获得高强度、高塑性和高韧性的综合力学性能,以及优良的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4.
汽车稳定杆组织与疲劳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28Mn6钢制造的汽车稳定杆,分别采用整体感应加热-整体淬火、连续感应加热淬火两种不同工艺热处理,并进行了台架疲劳寿命试验。采用光镜分析了不同稳定杆的金相组织,用扫描电镜分析了早期疲劳断裂的稳定杆断口形貌。结果表明,获得细小的高韧性索氏体组织是保证良好疲劳寿命的关键,稳定杆喷丸表面质量、游离铁素体也是影响疲劳性能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用不同工艺热处理的钢结硬质合金GJW50进行热循环试验,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该材料热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淬火回火后的材料其硬度较退火后有较大提高;不同的淬火回火工艺影响材料的热疲劳抗力和在热循环中的硬度变化趋势;热处理工艺对裂纹在试样缺口处的形态及裂纹的传播方式无影响。  相似文献   

6.
采用金相、硬度、保载、疲劳和扭转等试验,研究了扭杆弹簧热处理后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扭杆弹簧的组织硬度合格,永久变形较小,弹性性能和刚度良好,各项指标满足汽车驾驶室翻转机构扭杆弹簧的使用要求。证明了60Si2Mn A扭杆弹簧中频加热、水冷淬火、中温回火是合理的热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7.
ZG70Cr3NiMo耐磨铸钢空冷淬火即可获得较高的表面硬度,但冲击韧度不足,即使淬火后采用较高的回火温度仍不能确保良好的耐冲击性能。热处理工艺试验结果表明,采用950℃缓冷淬火、450℃回火缓冷的热处理工艺,可得到较均匀的硬度(约50HRC),其马氏体组织也较为细小、均匀,从而满足球磨机衬板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热处理对多元低合金耐磨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对其进行了不同温度下的淬火和回火处理,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洛氏硬度计、冲击试验机等多种检测手段分别研究了其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变化,并最终确定了低合金耐磨钢合理的热处理工艺。结果表明,淬火和回火温度对试验钢的组织及性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试验钢的最佳热处理工艺为910℃×1.5 h淬火+230℃×2 h回火,经此工艺处理后,试验钢的晶粒细小,组织为回火马氏体、残留奥氏体和少量碳化物,其硬度达到50 HRC,冲击韧度值大于42 J·cm-2,韧性得到了明显改善,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9.
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电子探针(EPMA)分析弹簧钢过早发生疲劳断裂的原因,研究热处理工艺对51CrV4弹簧钢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过程中淬火温度过高导致晶粒度等级偏低,为6.5级,马氏体组织粗大,并且表面出现全脱碳层,总脱碳层厚度为301.56μm,疲劳试样的扫描形貌是沿晶断裂,属于脆性断裂;经过在860℃下保温40 min油淬、随后在450℃下回火保温90 min的优化热处理工艺处理后,弹簧钢的综合性能最佳,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为1678 MPa和1293 MPa,断后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为8.9%和42.5%,回火硬度为45.2 HRC,疲劳断口为塑性断裂,疲劳寿命由6.3万次提升到11万次,满足弹簧钢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0.
针对淬火油污染严重、生产不安全因素等问题,介绍一种新型水基淬火介质,及替代传统油淬的工艺。利用光学显微镜、洛氏硬度计、万能试验机和冲击试验机等手段对不同规格的42CrMo钢在无机高分子水基淬火液中淬火再高温回火后的组织及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用无机高分子水溶性淬火介质替代淬火油的可能性。结果表明,42CrMo钢在淬火后的硬度值为55~56 HRC;回火后的硬度值为285 HBW;显微组织主要为粒状索氏体。其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断面收缩率等力学性能均达到大型合金钢锻件的JB/T6396技术条件要求。因此,改进后的热处理工艺可以更好地应用于42CrMo钢的淬火,显著提高了偏航齿圈综合热处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针对大尺寸液压破碎锤活塞用9CrV钢,研究分析了热处理工艺对其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经840℃淬火和300℃回火后,9CrV钢的组织为回火马氏体、粒状碳化物和残留奥氏体,其硬度为56.7 HRC,冲击吸收能量为4.66 J.随淬火温度降低至800℃,回火温度提高至400℃,9CrV钢的硬度降低至49.8 HRC,降幅近12.2%,而冲击吸收能量提高至8.98J,增幅达92.7%.这是由于降低淬火温度后未溶碳化物数量增多,一方面细化了组织,另一方面形成淬火后马氏体的含碳量降低,两者均为提高淬火组织的强韧性提供了基础.适当提高回火温度,组织由回火马氏体转变为回火屈氏体.通过淬火与回火工艺的综合调控,可有效提高9CrV钢的抗冲击能力.  相似文献   

12.
孟宪芸  秦立富 《热加工工艺》2012,41(12):187-188,191
分别用PAG水溶性淬火介质和普通淬火油对24 mm厚50CrVA钢板弹簧进行热处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使用PAG水溶性淬火介质淬火试样的平均硬度≥57 HRC,回火后其金相组织优于使用普通淬火油热处理试样;使用PAG水溶性淬火介质热处理后试样平均疲劳寿命可达15万次以上,与普通淬火油热处理试样相比,疲劳寿命提高近一倍,较大程度上提高了钢板弹簧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通过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预测了H13钢凸模疲劳寿命为21520次、疲劳使用系数为0.420008,该方法缩短了实际生产设计的周期.通过热处理试验,分别得到了不同淬火硬度、回火硬度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当淬火温度为1050℃时,模具开裂少、硬度适中.当回火温度为550 ~650℃时,凸模硬度为42 ~45 HRC,凸模性能良好.生产验证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后的热处理工艺,凸模寿命大幅提高,疲劳寿命由3000次增加到6000次以上,当模具工作一定时间后,进行低温回火消除内应力,模具疲劳寿命基本上可以保持在8000次.  相似文献   

14.
采用金相、硬度、保载、疲劳和扭转等试验,研究了扭杆弹簧热处理后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扭杆弹簧的组织硬度合格,永久变形较小,弹性性能和刚度良好,各项指标满足汽车驾驶室翻转机构扭杆弹簧的使用要求。证明了60Si2MnA扭杆弹簧中频加热、水冷却、中温回火是合理的热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5.
对半轴的两种热处理工艺进行了试验,并对显微组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半轴的正火和调质工艺硬度分别为214 HB和256 HB,两种工艺表面感应淬火后均得到细小的马氏体组织,淬硬层的硬度相近。正火工艺的断裂扭矩为12709 N·m,扭转疲劳30.24×10~4次;调质工艺的断裂扭矩为14528 N·m,扭转疲劳30.18×10~4次,均满足相应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6.
基于有限元计算分析了直径为ø40 mm的42CrMo钢圆棒试样分别使用淬火油和PAG水基液淬火后试样不同位置的组织、硬度以及淬火过程中的温度变化,采用硬度检测和显微组织分析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当使用淬火油淬火时,试样表面由奥氏体向马氏体和贝氏体转变,心部由奥氏体向贝氏体转变;当使用PAG水基液淬火时,试样表层几乎转变成马氏体,心部转变成马氏体和贝氏体;试样经淬火油和PAG水基液淬火后,表面硬度分别为58和55 HRC,均由表面至心部硬度逐渐降低,但使用PAG水基液淬火后试样的心部硬度比用淬火油的高5 HRC,约为50 HRC。  相似文献   

17.
42CrMo天车车轮锻件夹板热处理组织与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夹板淬火与回火热处理工艺替代表面感应热处理工艺,应用于42CrMo天车车轮锻件踏面热处理。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夹板淬火回火处理,天车车轮硬度、拉伸性能和金相组织均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该工艺设备简单,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8.
输变电线路盘型悬式绝缘子钢脚的疲劳断裂会导致绝缘子掉串事故的发生,不合理的热处理工艺是钢脚失效的主要原因.针对几种常用盘形悬式绝缘子钢脚金属材料,对其开展淬火+回火及正火热处理试验,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和低周疲劳试验等研究了其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低周疲劳性能,以便获得其优化的热处理工艺.结果 表明:淬火加中、低温回火态45、20Mn2、20MnV钢具有高的强度和硬度,但塑韧性及抗低周疲劳性能低.而调质态45、20Mn2、20MnV钢及正火态Q235钢强度、硬度适中,塑韧性显著提高,且抗低周疲劳性能优良.据此,确定了各钢脚用钢的最佳热处理工艺,显著提高绝缘子钢脚在恶劣天气条件下的服役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试验钢的显微组织,利用万能试验机、摆锤冲击试验机和布氏硬度计分别检测试验钢的强度、塑性、冲击性能和硬度,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60CrNiMo轧辊钢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400℃等温淬火时得到的贝氏体和珠光体的混合组织其强度和塑韧性较差;相比较于马氏体等温淬火+高温回火工艺,采用两相区亚温淬火,形成的铁素体和回火马氏体双相组织,可有效改善试验钢的力学性能,并且可以避免淬火裂纹的产生;试验钢经马氏体等温淬火+亚温淬火+高温回火热处理后其布氏硬度为318 HBW,规定塑性延伸强度(R_(p0.2))为797 MPa,抗拉强度为981 MPa,伸长率15%,断面收缩率为46%,室温冲击吸收能量达到66 J,各项性能指标均优于国家标准JB/T 6401—2017中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贝氏体抗磨球墨铸铁热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淬火介质、奥氏体化温度和回火温度对贝氏体抗磨球墨铸铁组织与性能的影响。选择了合理的热处理工艺,获得了优良的性能,使其硬度达50~55HRC,冲击韧度aK=8~15J/cm^2,φ80mm磨球冲击疲劳寿命(落球试验的跌落次数)达2万次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