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26)
问题起源于北京二中院审判的一起隐私权纠纷,案件争议点在于,家门外安装摄像头是否侵犯邻居的隐私权。因此便引发了作者对公共场所隐私权问题的思考。本文从两个方面展开:1.如何认定公共场所内的隐私权; 2.对公共场所内隐私权的保护程度,试图合理分析和阐述公共场所的隐私权问题。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31):67-68
在现代媒体设备、信息化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引申出许多法律问题。具体到隐私权保护的领域,他人通过电子眼等监控设备,侵犯公众在公共场所的隐私权后应当怎样判定以及如何处理,成为当前学界重点研究的问题。本文主要阐述公共场所隐私权法律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相关理论学说,提出自己关于公共场所隐私权法律保护的建议,希望能够完善我国关于公共场所隐私权保护相关领域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23):211-212
隐私权是一种人格权,是每个人应当享有的权利。随着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隐私权的实现。罪犯是自然人中的特殊群体,他们是因为触犯刑法被暂时剥夺自由的人群,罪犯在服刑期间仍然应该享有基本的人格权利。但是在现实中,罪犯的隐私权很容易受到侵犯。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7)
寻衅滋事罪"随意殴打他人"如何认定"随意",并没有明确的标准,学界对此也存在诸多争议,导致对某些案件的认定上存在差异。本文从如何理解"随意"入手,分析本文中的犯罪嫌疑人是否属于"随意殴打他人",是否构成寻衅滋事罪。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12)
随着《民法总则》的颁布,隐私权被正式规定为自然人的人格权。而对于明星这一特殊群体的隐私权问题又一次引发了热论。明星到底有没有隐私权?对于明星隐私权又该如何界定?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35)
财产所有权默认包括所有财产,虚拟财产应受到法律保护。目前,计算机信息系统中的虚拟财产在法律认定方面存在许多不足,转移他人虚拟财产可能被认定为侵犯通信自由,或者虚拟财产的盗窃。因此必须确定虚拟财产相关犯罪的性质,并选择相应的适用类型。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17)
个人数据是指所有能够标记识别独立个人情况的数据性资料。个人数据权力是网络空间内个人隐私权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凡是非法搜集、使用或者泄露他人的个人数据的行为等都是对网络空间个人数据隐私权侵犯的表现形式。我国必须加强立法以强化个人数据权利保护,以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4)
近年来网络直播的迅速发展,大众对于这一新鲜事物的出现有着很高的关注度。直播中出现了公共场所隐私权受侵犯的案例,因此直播中存在哪些问题,隐私权被侵犯又该如何解决。因此现阶段探究隐私权的保护以及救济办法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20,(6)
新型网络社交平台的发展加快了信息的传播,让公民的言论自由和知情权得到了充分的实现,然而,网络平台的发展在丰富和便利了人们生活的同时,却也对公民隐私权和名誉权的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近几年,"表白墙"作为一个新生的传播媒介风靡于各大高校,其在传播信息,表白吐槽与大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大学生们所关注和支持。但在运作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譬如未经当事人许可公开发布他人照片、评论转发不实言论、对他人进行网络暴力等,这都是对于他人隐私权和名誉权的侵犯。本文便针对"表白墙"运行中出现的侵权现象及其背后的原因及解决对策作出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3)
隐私权是自然人享有的一种重要的人格权。大学生作为一类特殊群体,其高校宿舍内部隐私权的界限受到了诸多限制。本文从隐私权入手,通过对高校学生宿舍隐私权的内容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提出相应权利保护建议,探析我国高校宿舍学生隐私权的保护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