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8,(12)
劳模是一种精神,是"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重要体现。新中国建立以来,劳模精神不仅激励着广大产业工人争当新社会的主人,而且激励着人们为社会主义建设争做贡献。如何宣传好劳模精神一直是工人报刊的重要工作,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阐述了新时代劳模精神之后,劳模精神已成为工人报刊宣传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33)
群众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群众文化建设有利于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然而,当前我国群众文化建设还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本文从当前群众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加强群众文化建设的途径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10)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学校是人才成长的摇篮,其在教学过程中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不仅是人才成长的需要,也是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体现。电工电子专业的学生是社会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力量,其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培养质量也直接关系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对基于工匠精神培养的电工电子专业教学路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10)
在社会发展新形势下,我国在加快经济建设的同时,对文化和政治建设也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对高职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及职业精神培育有利于保证我国建设稳定,加强各民族的团结,为我国建设发展奠定稳固的基础。基于此,本文将从社会责任感及职业精神研究进行入手,将高职学生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探究提高其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精神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为我国文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一定要高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旗帜,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高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如期实现。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3)
国防教育是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这是由实现和完成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目标和任务所决定的。八一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夺取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胜利和建设社会主义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精神动力,与高校国防教育有着密切关系。继承和弘扬八一精神是高校国防教育的重要内容,必将推动高校教书育人、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工作,促进具有中国特色国防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3)
在八一精神的感召下,方志敏领导发动了赣东北的弋横暴动,在艰苦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了"爱国、创造、清贫、奉献"的方志敏精神,体现了"爱国、自由、平等、公正"的思想。当前我国正在进行"四个"方面建设,继承并弘扬方志敏精神,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和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5,(5)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留守老人作为城市化进程伴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亟待解决的矛盾。加强农村留守老人精神文化建设有多重意义,不仅能提升其整体生活质量,还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但现阶段,我国农村留守老人精神文化建设在主体、客体及环境方面的支持力度均呈现比较薄弱的态势,因此,从强化政府责任、完善社区职能、发挥社会支持等方面提出推进农村留守老人精神文化建设的建议与思考。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1)
艺术高职院校学生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生力量、引领时代风尚的未来主力军,其精神生态必然影响未来社会的价值取向和道德选择及社会风貌。艺术高职院校要认真分析部分学生精神生态失衡的原因,研究优化艺术高职院校学生精神生态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4)
民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每一个人的生命以及日常生活都息息相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是规定、规范、平衡以及调节法人、自然人以及其他非法人组织的财产和人身关系。本文从法律的一部分——民法制度进行剖析,针对民法制度中所包涵的民法精神开展具体的分析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