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5,(5)
网络社会法治化有两大治理对象:其一是日益复杂化的网络社会失范;其二是公权力对网络控制权的滥用。网络社会失范与公权力滥用相互之间推波助澜,共同解构网络社会法治化的基础。从社会发展的现实看,经济发展的趋势呼唤网络社会法治化,而建基于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博弈则可以推动网络社会法治化的进程。从制度建构的角度看,网络社会失范及公权力威胁扩大的原因主要在于公共理性的缺失,而公共理性的缺失又根植于法律对思想市场的保护不足,以及公共理性建构机制存在缺陷。故增强思想市场的法律保护力度及完善司法制度是重构公共理性以建构网络法治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Z1)
<正>公共理性是指公民具有的超越个人眼界和直接功利目的,以遵循社会基本规范为原则,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工具进行思考的一种行为能力或者意志,是公民素质的直接体现。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担负着未来社会的建设责任,影响着未来社会的价值取向,并且大学生最有禀赋成为具有公共理性的公民,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公共理性,对于构建文明和谐的公民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17)
网络行为是网络空间交往的特有行为,在虚拟的环境中网络行为同样需要伦理道德的约束,然而伴随着互联网迅速发展带来的便捷和爆炸量信息的同时,微博人肉、微博谣言散播等网络道德失范甚至网络违法行为此起彼伏。片面追求个性和个人价值在缺少监管和束缚的情况下被扭曲为利己主义,加剧了网络行为的失范。网络空间的暴力行为的危害不容忽视,网络伦理道德建设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7,(5)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通过网络参与公共事务的意识逐渐增强,而网络舆论作为公众对公共意见的表达,对社会公平、公正性的发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通过浅析网络舆论对社会公正的积极影响,提出注重科学理性的网络舆论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发达地区乡村公共空间供需不平衡导致的设施不足与闲置并存的矛盾现象,以芹川古村为例,引入社会网络分析法定量探究“空间供给-社会需求”的关系。按照“指标建立-网络建构-匹配追因-策略提出”的技术路线,依据“点-线”语义搭建客观公共空间网络模型、村民主观行为网络模型、游客主观行为网络模型,进行“村域-片区-单点”的多尺度解析与主客观网络匹配追因,由此提出乡村公共空间布点、节点筛选等精准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10)
网络围观极大地推动了公民政治参与的过程,是丰富治理主体,创新治理理念,推进政府与市场、社会之间友好互助合作,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但是非理性的网络围观随时可能带来社会风险,给社会治理带来巨大挑战。用理性透视热点,守望社会公平正义,可以从政府角度、媒介角度和社会大众角度采取相应措施,充分发挥网络围观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效应,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31):37-39
互联网网络空间是一个融网络、数字和信息技术于一体的人类活动的新领域,互联网网络空间已成为舆情交流的集散地。它具有传播速度快,信息量丰富,控制困难等特点,一旦管理不当,将不可避免地给社会带来严重危害。通过分析网络舆情失范行为的特征、表现形式和成因,提出相应的法律规制机制。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32)
企业投资效率是企业财务领域的核心研究课题之一,董事会成员的个体行为受其所属的社会网络的影响,因此其所在的社会网络必然会对企业的投资有效性产生影响。然而,以往关于董事会对企业投资行为这方面的研究都忽略了社会网络关系的作用,近十年来,国内的学者们开始从这个角度对企业财务和公司治理等方面进行研究。本文从董事网络的定义,董事网络和企业投资效率的关系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企业投资效率方面,董事网络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另外,在现有研究中董事网络的定义和界限是模糊的。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5,(5)
网络时代的高校,面临着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而导致高校危机的巨大风险,因此,我们有必要探究高校危机管理视阈下各种网络失范行为可能导致的危机及其成因。本文根据四种主要网络失范行为的原因分析,提出了一些以促进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为根本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5,(6)
古希腊城邦公民精神以"公共善"创造出辉煌的政治文明。与政治国家日渐分离的市民社会将古希腊城邦公民精神拓展为包含以公共善为旨归的政治品格和以个体善为旨归的公共美德两个维度,阿伦特与哈贝马斯试图在交往视域中整合这两个维度来构建当代公民精神。交往视域的开启为社会公民精神的培育提供了新视角,个体善和公共善在日渐成熟的社会中趋向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