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1 毫秒
1.
《Planning》2019,(32)
首先明确了见义勇为的概念和构成要件,对见义勇为的基本特征做出探讨,并讨论分析了关于见义勇为行为性质的几种学说。然后列举我国民法对于见义勇为行为保护的法律规定,探讨我国民法对于见义勇为保护的现状,分析民法对于见义勇为保护的几点缺陷,我列举了见义勇为者可以向侵权人、受益人和国家请求赔偿补偿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35)
见义勇为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近年来,见义勇为者好心施救反被诬告,因见义勇为行为而使自身遭受损害后无处求偿的情况时有发生。我国2017年通过并施行的《民法总则》中第183条、第184条在保护见义勇为上做出了跨越性的进步。以民法为视角,从见义勇为的概念界定入手,阐述其特征并对其性质进行探讨分析,进而对见义勇为的相关民事法律关系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关于见义勇为的相关立法情况,同时借鉴国外的相关立法经验,提出完善见义勇为立法的建议,以期对营造健康有序的法治社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8,(11):77-78
《民法总则》第183、184条在总结立法经验和司法实践的基础上,确立了见义勇为者的权利救济和责任豁免制度,丰富了对见义勇为者权益民法保护的内容。本文通过对见义勇为相关法律规定的分析,认为见义勇为在性质上应属于一种特殊的请求权,通过比较我国有关见义勇为的规定,总结目前法律存在的如受益人不明确,补偿标准模糊、不能解决"扶人者被诬告"等问题,在对国外好撒玛利亚人法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相关立法进行反思,并给出自己关于完善见义勇为民法保护方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6)
在当代中国,见义勇为的事迹屡见不鲜,英雄事迹让社会公众敬仰崇拜的同时,一些见义勇为者的权益却经常无法得到相关保障,导致悲剧发生。就民事法律关系而言,见义勇为属无因管理行为。现行无因管理制度对见义勇为行为的救济缺乏法律基础。本文将从保护见义勇为者的法律权益入手,指出无因管理制度对见义勇为人的权益保护方面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25)
见义勇为为道德所推崇,亦为法律之所荐。鉴于社会道德整体滑坡,对于见义勇为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因见义勇为与无因管理的特殊关系,现行民法对其保护形式主要有两种:受益人补偿和责任豁免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31):71-72
社会在不断地进步,人们的综合素质也在不断地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在遇到危险和意外情况的时候都会选择见义勇为,但是其见义勇为的后果却不一定能够得到保障。在民法上我们将见义勇为行为定义为紧急无因管理行为,是一种行政法上公民对行政机关的行政协助行为。这就说明见义勇为行为不存在义务的关系,而是由于道德和主观能动性所决定的,即使没有见义勇为也不会被追究法律责任。本文主要针对见义勇为行为中的民法学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解决见义勇为者的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9)
在传统的大陆法系国家,无因管理制度相对得到发展,然而其立法仍有缺陷,其适用在学术上仍存在争议。生活中,见义勇为作为一项特殊的无因管理行为,见义勇为人的相关权利也不能得到很好法律保障。本文主要寻找并提出我国见义勇为情形下无因管理立法缺陷。对我国完善无因管理制度提出一定构想。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20,(8)
见义勇为作为保护他人利益的自愿行为,其所强调的"义"的道义性与"勇"的不顾个人安危的无私性,使得该行为属于道德与伦理评价的范畴。民法关注的是见义勇为行为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权益损害事实或者费用支出的赔偿、补偿问题,从而平衡各方利益。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8)
近年来,网络频繁曝光多起虐待儿童的案件,其中一所幼教机构虐童案是2017年下半年受关注度最高的案件之一。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之所在,也是社会最为弱势的群体,对来自社会的伤害没有抵御能力,因此国家在政策及法律上更应该对儿童加大保护。虐童行为对孩子造成的不仅是身体上和心理上的伤害,而且也会对一个国家和民族产生深远的不利影响。本课题针对目前的虐童事件,根据其他国家对此问题不同的法律对策,在此基础上,以虐童事件为引导,提出健全和制裁我国虐童行为的法律对策,以更好的保障儿童的健康成长,促进我国法律的完善。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伴随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公用基础设施的大力投入,我国建筑行业有了迅猛发展。同时,国内建筑业市场尚不规范,存在监督管理不到位、内部混乱等典型问题,使建设工程施工问题远远超出经济和法律层面,演变成社会问题,纠纷矛盾不断,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大量涌入法院。本文以一个具体案件的处理为切入点,对建设工程施工中常见的非法转包行为涉及的几个法律问题进行阐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3,(21)
无权处分的法律效力是具有争议性的问题。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交易的复杂性较高,无权处分经常会出现,有必要保护交易的安全。而我国合同法51条对无权处分的法律行为效力的规制,破坏了合同自由原则,不利于维护第三人的利益,有害于交易安全,同时违背法律制度的协调与统一。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将物权行为理论研究清楚。所以买卖合同司法解释第三条的出现,代替了51条,打破了长期控制的不利局面,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并且对我国法律内部协调发展都带来了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4,(18)
虽然根据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传统意义上的临时工已经不复存在,但是临时工作为一种用工形式在我国仍然隐形的存在着,依然发挥着其存在价值的的现实作用。但是目前,我国在法律层面对于临时工的权益保护仍然关注不够,必须加强对临时工的法律保护,否则就与社会的公平正义相违背。本文试从临时工的现状探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存在问题的法理思考和策略。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9,(8):184-185
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赠与是股权转让的特殊形式,公司法没有专门条款调整该行为,导致股权赠与行为的法律适用上存在一定分歧。公司法第七十一条第二款和第三款调整有偿股权协议转让行为,不能直接用来调整股权赠予行为。应当针对不同的受赠对象设立不同条款进行调整,以利于股权赠与自由和公司人合性保护均衡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5,(2)
本文介绍了刑诉法对涉罪未成年人隐私权限制和保护的立法现状和实践现状,讨论了我国在保护涉罪未成年人隐私权方面存在的问题,笔者最后对如何完善对于涉罪未成年人隐私权的保护措施进行讨论,即完善法律制度、转变司法人员的法律思维、健全监督制度以及规范具有第四权力之称的"媒体"的行为。  相似文献   

15.
张文昌  李淑珍 《居业》2021,(10):77-78
近年来传统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问题备受学者关注,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户远离农村,古村建筑长期无人打理,只能逐渐消失,古村建筑的保护迫在眉睫.但是由于古村落分布广泛,古村建筑材料老化严重,古村落的保护工作耗资巨大,急需社会主体的力量.虽然宅基地三权分置为社会主体参与古村建筑流转解决了法律障碍,但是古建筑流转中的核心问题仍然存在.基于此,解决古村建筑流转中的核心问题,摆脱古村建筑流转困境显得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9,(5)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即便很多人的法律意识已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但在社会上还存在着很多公共利益相关问题没有解决,而我们知道,为了社会的发展,我们必须加强对公共利益的保护。我国目前有很多法律都与对公共利益的保护有关,尤其是经济法,经济法在对公共利益的保护上起了很大的作用,然而经济法对公共利益的保护也不够全面,还存在很多的限度难以突破。本文就是在经济法的视野下,分析我国目前存在的公共利益的法律限度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以促进对公共利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8,(1)
对于当前我国青少年法律保护工作来说,进过多年的积累已经有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可是当前在其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就存在法律不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存在缺陷、欠缺完善的保障机制以及司法环境有待完善等。要进一步的做好理论创新工作,并构建以青少年法律以及司法保护制度为核心的新型的青少年法律,也要对青少年保护政策、保护的原则以及最低标准和具体的制度措施等,都要进行全面的完善和改正,从而更好的建立科学合理的青少年法律,真正有效的对我国青少年进行维护。真正就针对我国青少年法律与司法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根据县相应问题知识合理的解决策略,真正有效的发挥青少年法律和司法特别保护的作用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20,(1)
网络社会失范行为源于公民个体的自觉价值理性和社会公共理性的缺失,因此,加强公民个体的自觉价值理性的法律保护,重构社会公共理性是我国网络社会失范行为治理法治化的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4,(3)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市场的红海化,行业竞争激烈。因此,该行业中损害商誉的行为在我国日益猖獗,严重影响我国智能手机市场的健康发展。但是,在理论界、实务界和一些规范性的法律文件中均存在着困惑与问题。本文将从经济法理论出发,以智能手机行业为研究对象,对商誉诋毁行为进行法律界定,并提出立法完善。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20,(2)
随着近年来网络技术越来越成熟,很多的社会问题和法律问题也日益呈现出弊端,法律作为维护社会秩序与人民基本权利的标准,应该对其进行完善,有效地抑制网络犯罪,维护网民在游戏中虚拟财产的合法权利,在网络游戏中对非法谋取利益甚至是涉及犯罪的不法分子进行制裁。基于此,本文探讨了网络游戏中虚拟财产的法律性质。随后本文围绕网络游戏中虚拟财产的法律性质认定,来具体分析如何对其进行刑法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