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城际出行的研究上,传统的调查主要通过人工数据采集进行。近年来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异军突起,由于其全覆盖性、高精度性、实时动态性等优点,可以实现不通过交通调查而对出行OD数据的反推。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城际出行信息采集的模型。该建模方法首先对现状城际出行研究调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结合无监督机器学习的城际出行信息采集模型框架,并且通过与实际出行指标的对比证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广州市居民出行特征分析及交通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邓毛颖  谢理 《城市规划》2000,24(11):45-49
对比分析广州市 1 998年和1 984年居民出行调查的有关数据 ,通过出行强度、出行方式、出行的时间分布、出行的空间分布等一系列指标总结归纳出广州市城市居民出行的规律、变化特征及其原因 ,针对广州市居民出行总量增长、出行距离加长、出行耗时增加、私人交通方式比重较高、过江交通量较大、高峰小时峰值强劲等特点 ,对广州市城市交通发展提出发展公交、就近就业、建设快速交通系统、交通需求管理及建设无障碍行人系统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了对城市综合交通规划提供基础数据,采用自2001年来收集的17个城市居民出行调查数据,对我国组团式城市的小汽车出行特性进行了探寻.通过与非组团式城市对比分析得出结论是:组团城市的小汽车出行时耗趋于一个稳定值(20min),出行次数高于同等级非组团城市,小汽车出行时间分布表现为四峰形式,早高峰突出,其它三个高峰偏弱,小汽车出行比例没有特殊规律,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根据结论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程度不同的小区居民会根据自身的特点产生相应的日常出行活动,而这些出行活动同时也会反过来对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局提出相应要求。该文基于第一手调查数据,以无锡市为案例,对居民日常出行特征进行调查,试图分析居民日常出行特征与配套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的相关性,寻求在不同的配套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条件下居民日常生活出行行为的差异,探讨影响居民日常生活出行的动因,并针对居民日常出行的便利性提出相应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5.
1980年代以来我国特大城市居民出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长期以来,"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政策在我国逐渐取得共识并成为各大城市积极推行的战略目标.文章从城市居民出行强度、出行方式与结构及出行空间分布等三个方面,以大量的调查数据,分析了1980年代以来我国特大城市的居民出行特征.同时指出导致居民出行公共交通方式比例下降的原因,主要在于城市交通设施的建设与城市用地的布局结构、控制引导与开发实施等方面缺乏有效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手机信令数据为更精细化的通勤出行研究创造了可能.基于个体活动的视角,在传统通勤OD识别的基础上,进行通勤出行特征分析;进一步回溯原始信令数据构造个体出行轨迹,通过集计密度分析,叠加路网以获取居民出行通勤廊道.以青岛市为例分析表明:运用手机信令数据进行通勤距离分析能够较好反应实际情况,进行通勤时耗分析具有局限性;中心城区...  相似文献   

7.
任西锋  孙华灿 《山西建筑》2008,34(8):358-359
从传统居民出行调查方法入手,分析了居民出行调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了传统居民出行调查方法的不足,引出了基于GIS和动态Web技术的网络调查技术,并分析了新技术的主要特点,最后对其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2)
本文借用有关重庆交通大学调查的原始数据,这些数据包括学校人口数量、人口分布、学生课程分布现状的调查,全面掌握重庆交通大学学生出行的现状。经过分析重庆交通大学学生出行的现状,指出其中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科学可行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9.
土地使用对交通出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范围内关于土地使用对出行影响的研究越来越多,但是由于土地使用和出行关系的复杂性,以及研究者采用的方法、数据等的差异,土地使用是否影响出行、土地使用要素如何影响出行目前没有明确的结论.现对近年来土地使用对出行影响研究的分类、关键要素、分析框架、理论分析模型等进行梳理和归纳,旨在明确各种方法的优势和不足;进而提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顾琦 《四川建材》2014,(4):291-291
城市交通规划中居民高峰小时出行频率的规律反映了居民出行的主要特征,通过对城市居民工作日高峰小时出行频率进行建模,用于预测未来工作日高峰小时的出行频率,可以获得居民高峰小时的出行特征,指导城市交通规划。本文根据慈溪市2010年高峰小时居民出行频率的调查数据,运用自回归模型和二阶自回归模型对未来高峰小时出行频率进行预测,将预测结果与实际数据进行对比,证明高峰小时居民出行频率的特征值更符合二阶自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11.
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监测了武汉市从"封城"到"解封"不同类型居民出行的恢复进程,包括全目的出行、游憩出行和职住通勤等,定量评估了城市内部交通出行的恢复韧性.研究结果表明:疫后,武汉本地居民出行已基本恢复常态,三镇来看,汉阳片区恢复程度最理想,快于汉口片区和武昌片区,本地游憩出行更倾向于郊野乡村游;"惠游湖北"等政策推出后,外地游客来汉意愿逐步恢复,三镇核心区景点吸引力更强;早晚高峰通勤拥堵指数高于往年同期,居民自驾出行比例提高.  相似文献   

12.
石飞  居阳 《城市规划》2015,39(2):76-84
首先指出除了预测手段外,运用历史数据研究建成环境等因素对出行行为的影响机制,是引导和促进公交出行的重要方法。其次,重点从研究方法与模型、自变量选择这两个角度回顾国内外在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再次,基于采集并经整合处理的2009年南京市主城区居民出行行为调查数据、土地利用及街道、公交等建成环境数据基础上,以公交分担率为因变量,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诸多因子对因变量的影响方式和量级。结果显示:在99%的置信度下,平均出行时耗、公交线网重复系数、距地铁站距离、公交IC卡持有比例4项因子对公交出行有显著影响;若降至90%的置信度,则增加土地利用混合度、低收入者比重、十字及以上路口密度3项因子。在使用小汽车已经成为一些人生活习惯的背景下,或在不恰当的建成环境影响下,提升路网密度非但不会促进公交出行,相反会促进小汽车使用。最后,从轨道站距设置、公交线网设计、公交IC卡发行、用地混合、路网规划等角度提出提升公交分担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长沙市中小学生上下学的出行数据,从出行方式、接送比例、出行时耗、接送停车等方面,分析了中小学生的出行特征,探讨了缓解中小学校周边道路拥堵的策略,从而改善城区的交通环境。  相似文献   

14.
城市交通规划中居民出行调查常见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居民出行调查是交通规划中OD调查的重要内容,是需要收集的最基础资料之一.由于它是一项涉及面十分广的社会性调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果考虑不周就会影响调查质量.文章对居民出行调查实践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调查组织、交通小区划分、调查表格设计与填写、调查时间与调查方法选择及调查人员筛选与培训等分别进行分析总结,并阐述了处理这些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电动车在我国迅速发展,保有量的持续增加。电动车出行作为交通出行方式的一种.对于城市交通资源的影响程度已经越来越大。通过文献查阅与数据调查.本文从现实角度与数据角度分析电动车出行与否对于城市交通所产生的影响。并提出针对这些影响应该采取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6.
居民出行调查中的心理行为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民出行调查中的心理行为因素分析叶以农居民出行调查是关于人们出行活动的调查,是城市交通三大基础调查(人、货、车流)之一。它通过对居民的家庭及个人属性情况、出行特征以及行程起讫点的调查,来全面反映城市客流的时间分布、空间分布及产生的原因,这将为城市的交...  相似文献   

17.
居民出行分析是综合交通规划的重要基础工作,传统的出行分析方法和分析系统存在不足,不能直观的反映居民内在的出行规律。论文从建立出行者时空数据模型入手,研究一种基于三维GIS的居民出行信息可视化分析系统,通过展示居民出行活动位置的时空变化,挖掘出行轨迹中的规律和特征。在此基础上基于ArcEngine和C#语言开发实现了实验原型系统,利用实验数据实现了部分功能,并对后续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4,(30)
为合理规划轨道线网,本文从出行者特征、出行特性和交通方式特性等三个方面对可能影响轨道交通方式选择的因素进行分析,基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考虑到调查分析的可操作性,筛选出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探究街区居民低碳出行行为意向,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考虑街区空间环境特征,拓展计划行为理论因素体系,提取居民低碳出行行为影响因素;假设因素间相互作用关系,建立居民低碳出行行为意向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调查问卷数据,验证因素假设的准确性,获取影响因素与低碳出行行为间的交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行为态度、主观规...  相似文献   

20.
郭亮  黄博 《华中建筑》2014,(11):134-139
该文基于对武汉八个典型街区的街区用地模式、交通设施配置、交通管理组织、周边房产信息等要素与街区居民出行特征的调查与比对,分析了不同街区环境要素对居民低碳出行的影响机理,为适合低碳出行的城市街区用地与交通环境构建提供了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