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村庄下高效短壁机械化开采实践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效短壁机械化开采技术生产系统简单、煤柱留设灵活方便,适合“三下”压煤开采.在对五阳煤矿岩移观测的基础上,根据村庄下采煤地表不出现波浪变形、留设煤柱必须保持长期稳定及地表变形小于建筑物允许变形量的要求,分析了51采区某村庄下采用短壁机械化开采的可行性;根据层状岩体稳定性原理,确定了采硐宽度、长度、隔离煤柱宽度等短壁采场参数,对试验区短壁开采巷道系统进行了布置,并进行了高效短壁开采机械化试验.地表沉陷观测和井下矿压观测表明,试验期间未发现地面建筑出现采动破坏,采场煤柱与顶板保持了稳定,实现了村庄下煤层的安仝开采.  相似文献   

2.
根据任楼、姜庄两村压煤开采的地质条件、村庄压煤范围、地表移动参数,采用概率积分法对任楼、姜庄3上、3下煤压煤区域进行了地表变形预计,确定出3上、3下煤开采后地表最大下沉值为6090 mm.通过对村庄压煤开采的经济技术可行性、必要性分析,确定了任楼、姜庄采用搬迁村庄开采方案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3.
《煤矿安全》2017,(7):155-158
为解决西马煤矿北二采区村庄下压煤问题,对压煤区域进行合理开采以减小多煤层多次采动对地表影响。以村下采区12~#煤层地质条件为基础,应用压力拱理论确定村下压煤条带开采方案,并对条带煤柱采宽与留宽进行合理设计以保证煤柱获得长期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应用FLAC~(3D)程序对开采区域地层稳定性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揭示开采过程覆岩移动规律和蠕变变形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地表沉降变形趋于稳定,设计开采区域采空区上覆岩层应力场分布重新达到平衡且整体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4.
针对西辛庄村煤柱被欢城煤矿二号井与七五煤矿共同压覆,村庄搬迁社会问题极度复杂等现实情况,根据本采区开采技术条件提出村庄下压煤条带开采方案,并通过理论计算预计出各方案实施后的地表移动和变形值,在计算开采损害赔偿的基础上对各方案进行了效益分析,确定出最优方案。实践表明,此方案成功地解决了村庄下大量压煤和村庄下不搬迁开采问题,对煤矿建(构)筑物下压煤开采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张家口某矿高速公路及村庄群联合压煤的具体地质采矿条件,以及高速公路和村庄搬迁较难等实际情况,结合目前建(构)筑物下压煤开采技术途径,通过理论分析和开采沉陷预计,在经济最优、技术可行及采动损害最小的前提下,进行了高速公路及村庄群联合压煤开采的可行性研究,给出了压煤开采的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6.
根据鹿洼煤矿压煤开采地质条件、村庄压煤范围、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在对井下煤层开采地表塌陷量及影响范围预测计算的基础上,通过对村庄搬迁的经济技术可行性分析、论证,选择村庄整体搬迁的方案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星村煤矿约80%煤炭资源被村庄压覆,村庄压煤的合理开采是矿方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为切实掌握本矿的开采沉陷规律,在东翼一采区布置了地表移动观测站,并进行了相应的地表移动与变形监测,取得了较为完整的地表移动变形观测资料。分析了该矿的地质采矿条件,对一采区地表移动变形观测资料进行拟合计算与分析,得出如下结论:该矿千米大采深极不充分采动地表移动具有下沉平缓、下沉速度慢、移动期相对较长、无活跃阶段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梧桐庄矿密集村庄下深部压煤开采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梧桐庄矿密集村庄下深部压煤量大且面广,严重制约着矿井的生产发展。根据我国村庄下采煤的实践经验,结合该矿井的实际情况,在经济、技术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梧桐庄矿村庄下压煤开采技术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从中确定最优方案。结果表明:梧桐庄矿密集村庄下深部压煤采用跳采全采技术,技术性强,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是现实可行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田坝煤矿几年来在农村木排架结构房屋下进行了采煤试验,共采出煤炭50多万吨,地表最大下沉达2400毫米。房屋采前未加固,开采期间照常使用,采后局部维修。吨煤成本增加0.15元,取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一、采区地质开采条件和房屋结构特征村庄下采煤的开采技术条件见表1,  相似文献   

10.
吕沟煤矿九区段-245 m水平以下村庄压煤较多,为了合理解决村庄下采煤问题,根据矿井的地质条件等因素,利用概率积分法对利用顺序开采和跳采方法时地表下沉值和水平变形值等参数进行预计,对比分析2种开采方案开采对村庄的影响和危害程度后,确定了村庄下开采方案,并提出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1.
针对白源矿“三下”压煤造成的煤炭资源大量浪费问题,采用相似材料模拟法对系统进行岩层扰动分析,采用离散元数值模拟(UDEC)法沿煤层走向方向建立模型,进行岩层扰动应力分析,对4种不同开采方案下地表的垂直下沉、倾斜、水平移动、水平变形量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长壁开采,采留比为1的条带开采法对上覆岩层的采动影响较小,且采留比越大,采动影响越强烈.最后,综合地质条件、开采技术难度和社会经济效益,建议针对白源矿采区上方地表分布大面积砖混结构建筑物的采区,采用长壁开采方法;采区上方分布有Ⅰ级保护建筑物或高层建筑物时,采用留保安煤柱的条带法开采或充填法开采;在矿区铁路等关键区域设置禁采区,以保证矿山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2.
叶学伟  张珂 《煤炭工程》2020,52(11):6-10
为了解决村庄压煤遏制矿井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以刘东煤矿10#煤层压煤开采为研究背景,提出四种开采方案,运用经济学原理确定了采用短壁间隔充填开采方式回采刘东煤矿510采区村庄压煤区域。然后,结合关键层理论及结构力学特征确定了条带充填宽度和充填体强度,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确定了充填开采回采工艺。最后,应用室内物理模拟方法验证确定了充填开采工艺参数及回采工艺的准确性。通过上述分析结果可知应用短壁间隔充填开采技术可成功回采村庄压煤采区,对相似条件下的村庄压煤开采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综放开采村庄房屋破坏规律与保护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综采放顶煤条件下地表移动剧烈,地表的移动变形值和动态变形值大的问题,在五阳煤矿7511工作面上方建立地表移动观测站,进行地表移动观测,选择了4处试验观测区进行房屋采动破坏观测,系统研究了综采放顶煤条件下村庄房屋破坏规律、村庄建筑物保护技术。结果表明:新建村庄经历了老采空区的残余沉陷变形影响和7511、7512综放工作面开采的采动波及影响,所有房屋没有出现裂缝。利用采空区上方塌陷区附近就近建设抗变形村庄,是合理解决综放开采条件下村庄下采煤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4.
《煤矿开采》2013,(4):94-96
针对大屯矿区龙东煤矿西一采区地质采矿条件和地面村庄压煤的实际情况,通过理论计算和地表移动与变形预计分析,给出了村庄下条带开采设计方案,使其在保证开采对地面建筑物的影响程度较小且不影响安全居住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煤炭采出率,以利合理开采国家煤炭资源,实现村庄不搬迁安全开采。  相似文献   

15.
为掌握地质采矿条件下的地表移动与变形规律及相关参数,指导村庄保护煤柱的留设与压煤开采规划,对嵩山煤矿相关资料进行科学分析及现场勘察,设立岩移观测站,对偃龙煤田滑动构造地质密集建筑群条件下采动岩移技术开展研究,进行观测,得出地表移动与变形参数实测数据,安全解放嵩山煤矿潜部开采区域压煤200万t。  相似文献   

16.
安阳煤矿为大采深薄煤层开采矿井,大量资源被村庄压覆,为解放村庄压覆资源,安阳煤矿开展了建筑物下开采技术研究。根据地质条件,选用全采方案并采用概率积分法对地表变形进行了预计。经过14101、14102工作面试采验证,地表变形值较小,其开采影响范围内最大变形值均在Ⅰ级损坏范围内,实现了安全开采。  相似文献   

17.
村庄下深部压煤开采的技术途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开采的深部化使村庄下压煤量增大,传统的开采与保护技术不能适应深部开采条件:另一方面,深部开采又是阶段性的非充分开采,地表移动变形相对较小,有利于地面房屋的保护.文中通过分析村庄下采煤传统方法的适应性,讨论了立足井下开采技术来提高煤柱采出率的村庄下深部压煤开采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8.
山柳公路下残余煤开采设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梅河矿2110采区采矿地质条件,分析得出了采动地表发生抽冒塌陷的条件,同时根据EH-4电磁成像勘探结果及山柳公路下简易采动地表移动观测站的观测数据分析,公路附近沉陷区不存在空洞,通过对该矿残采工作面开采强度的分析,得出了各个残采工作面过公路段的限制采放高度及走向限高开采距离,为梅河矿及其他类似条件下的残煤开采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过实测和模拟方法对开元煤矿丘陵地貌条件下开采沉陷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充分采动时地表下沉系数为0.78,水平移动系数为0.23,采动影响边界范围173 m,边界角为59°,移动角为73°,主要影响角正切为1.8。研究成果为开元煤矿保护煤柱设计确定采动影响范围、进行"三下"采煤地表沉陷设计、确定地表沉陷各项参数和村庄压煤开采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吕毅 《煤》2020,29(8)
煤炭开采所造成地表沉陷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了一系列的消极影响,直接关系到矿区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生产矿井"三下"压煤约140亿t,传统的"三下"开采技术存在初期投资大、充填成本高、采充作业相互干扰、工效低等问题,如何合理解决"三下"压煤开采问题一直是困扰煤矿企业的重要课题之一。夏店煤矿为解放矿井压煤资源,消除煤炭开采对建筑物、村庄的影响,提出采动覆岩离层区注浆充填新技术,并在3117工作面进行应用,成功释放压煤37.5万t,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煤炭企业"三下"压煤的安全高效开采和矿山环境可持续发展指出一条新路,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