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Planning》2019,(20)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不断进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相比过去有了非常大的进步,在这个过程中,法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不断发展,大学生能否树立良好的法律意识,将会对我国未来的社会发展有着非常巨大的影响。为此,在我国高校教育过程中,对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进行培养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对新时代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重要意义进行了简述,并对如何更好地对大学生法律意识进行培养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5)
目前由于社会环境日趋复杂、社会思潮日趋多元、社会文化日趋开放等原因,全国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普遍偏低。而民办高校大学生由于其自身思想和行为的特殊性,其法律意识就更令人担忧。本文首先厘清了法律意识的相关概念,进而分析了民办高校大学生在思想行为上的特殊性,接着深度剖析了民办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最后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5,(28)
大学生法律意识主要指代的是大学生群体谈及法律时对其面对现象时所做出的心理的具体反映,包含了对法律的情感认识。信仰、信赖等情感色彩。作为未正式步入社会,身心处于关键发育阶段的特殊群体,尤其在未来承担着各个社会角色的重要力量,法律意识的有效培养,产生的直接作用就是公民法律素养以及社会文明程度的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7,(15):69-70
网络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大学生法律教育在高等教育中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如何将两者更好的结合在一起,并通过网络的特性更快更有效的推送法律教育信息,使更多的大学生如何能够随时随地接受法律教育是本次的研究课题。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的调查以及对造成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原因的分析,寻找网络媒体在大学生法律教育方面的应用优势,探讨拓展大学生法律教育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8,(6)
提升大学生的法律素养有利于完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有利于建设文明校园,推进大学依法治校的进程;有利于推动国家民主法治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地发展。但是,由于目前大学生存在法律知识欠缺、法律意识淡薄、法律信仰不足等问题,因此学校可以采取多形式、多角度、多方位的课程教学、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途径提升大学生的法律素养。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26):41-42
随着我国艺术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违法违纪现象不断增多,学生法律素养失缺的成因既有社会、家庭、学校教育与管理等方面的客观因素,也有学生个性心理主观因素。在目前的大环境中,当代大学生应该不仅仅只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更应该注重专业相关的法律知识,为以后的工作奠定基础,特别是艺术类大学生更应该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的艺术创作、专利等。本文首先对我国艺术类大学生法律素养失缺的成因进行了三个方面分析,高校对艺术类大学生法律素养的缺位,社会环境对艺术类大学生法律素养培育的缺位及学生法律意识的淡薄;其次,在此基础上对艺术类大学生法律素养实施路径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32)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以"依法治国"作为基本条件,本研究以民办高校大学生为研究主体,研究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关键路径。本研究首先分析了民办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且针对民办高校大学生法律知识十分匮乏、法律观念相对淡薄、自身权益维护不足的问题,提出民办高校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路径,即丰富大学生的法律知识、多开展课堂法制培训、加强大学生自我法制修养。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33)
校园贷款近些年深受大学生的欢迎,其主要以网络贷款的方式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各种贷款服务,因其申请标准低、审核时间短、到账时间快、还款时间自由选择等特点,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深陷其中。在校园贷款为广大学生提供诸多便利时,其背后所隐藏的巨大法律风险,实际上早已超出了大学生的承担范围。对此,本文尝试从校园贷款法律风险防范视角,分析大学生法律知识有限、法律观念薄弱的具体表现。根据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种思维社会背景,提出了大学生法治思维培养的有效策略,以期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和素养,自觉抵制不正规借贷形式,切实保障个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9)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党的十八大之后,依法治国更是成为社会各界的普遍共识,党中央更是将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作为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目标。我国当前大学生法律意识较为欠缺,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群体法律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8)
当今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大多只注重对知识和学位的追求而忽略了对法律的掌握和运用,从而导致很多大学生上当受骗,自身权益受到侵犯。因此,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教育已势在必行,刻不容缓。本文从四方面出发,就如何加强高校学生法律认知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进行了具体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