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VSP勘探技术是一种常用的石油井下地震仪器技术,对我国石油事业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近年来,我国电子技术快速发展,石油井下勘探技术取得了很大进步,勘探方法越来越多样化。就VSP仪器而言,从最初的单级模拟传输,逐步升级为多级数字传输,勘探方法也从最初的求速度,演变为现如今的高分辨率成像勘探。基于此,本文结合理论实践,对石油井下地震仪器技术做了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2.
SERCEL公司生产的GEOWAVES多级数字阵列VSP仪器是当前世界上最先进的VSP采集系统,囊括了VSP研究方面的最新技术成果,为油田的勘探和开发工作进行的各种类型的VSP作业和数据采集提供了最可靠的设备保障。文章对该系统的组成、功能、主要技术参数以及应用情况做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3.
VSP测井技术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井下仪器的发展,而Geochain VSP数据采集系统代表了VSP仪器的发展方向,也为VSP技术的应用提供了设备保障。文章对该系统的特点、组成、主要技术指标及应用情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4.
徐刚  储仿东  刘国军 《物探装备》2010,20(3):151-154
随着井下采集装备技术的不断进步,VSP勘探的井下检波器由模拟向数字转化,检波器级数由单级向多级转变甚至大阵列发展。多级大阵列井下检波器在技术上具有子波一致性好,地震波场稳定,数据处理时三分量旋转、合成更简单更精确等优点。使其在生产中,减少了占井时间,降低了安全风险,极大地提高了施工效率。本文从常规VSP、Walkaway-VSP和3D-VSP项目入手分析了多级大阵列的优点,解决了地面地震处理解释中的某些难点,展示了多种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赵军锋  孙红 《石油仪器》2003,17(6):57-59
VSP采集技术的发展,关键在于硬件设备配置和施工方法的不断求新和完善。选择合适的仪器、震源等设备组合,会使采集工作变得更加轻松、高效;不断进行施工方法的研究和创新,可提高VSP测井的质量和速度,取得切实可靠的原始资料,为地震解释生产服务。文章从不同环境和条件的施工需要出发,对VSP采集技术进行了系统地探讨。  相似文献   

6.
泌阳凹陷井地联合3D—VSP采集方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地面三雏地震勘探和井中VSP测井技术都是相对成熟的勘探技术,两者结合起来形成的井地联合3D—VSP勘探技术,是一项新型的地震勘探方法,它实现了地面三雏地震采集与井中VSP采集的有机结合。通过对井地联合3D—VSP采集设计、论证思路、方法以及井地联合3D—VSP采集资料频谱、信噪比与波场等效果的分析,认为该方法有效的提高了地震剖面的解释精度,为落实构造、扩大和发现新的圈闭、确定油藏类型、油气开发评价等提供依据,在泌阳凹陷深凹区应用该方法,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7.
VSP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分析了VSP技术的应用现状,介绍了多级长排列VSP采集技术及三维VSP与三维地震联合作业的技术。通过对描述裂缝性储层特征的多方位VSP技术、实用有效的逆VSP技术、解决各向异性的多分量VSP技术以及套管井VSP技术和随钻VSP技术的综述,分析了VSP技术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VSP技术的下一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张胜 《物探装备》2008,18(2):86-93
VSP作为地球物理勘探最活跃的领域之一,近几年越来越受到油田公司的重视.对于VSP技术来说,仪器的发展决定着VSP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而VSP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又直接影响着该项技术的发展前景.本文对VSP仪器的现状进行了综合描述,详细介绍了最新VSP仪器:Geowaves系统和Geochain系统的性能、特点,并对VSP仪器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经过5000m长的铠装测井电缆进行高速数字传送是数字化测井仪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文章对XDSL的几个技术要点进行了说明;阐述了应用宽带接入技术的国产全数字化多级VSP仪器的原理;基于该项技术的VSP测井数据传输设备已经完成了室内高温高压试验,传输速率达500kHz。  相似文献   

10.
VE464系统是由Sercel公司基于428XL仪器一体化而设计、开发的可控震源数字控制系统,它提供了多种扫描方式,其中线性方式是最常用的。然而,随着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另一种扫描方式Custom逐渐被认可,将在以后的地震勘探和VSP测井中被广泛采用。本文主要针对Custom扫描方式的定义、扫描文件的组成结构、实现原理及应用案例进行浅析,为今后的地震勘探采集和VSP测井做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