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N,N-二甲基甲酰胺/水(DMF/H_2O)中,以5-(吡啶基-4-亚甲基)氨基间苯二甲酸(H_2L)为配体,通过溶剂/水热反应合成了一个三维的金属有机框架配合物{[(Cd(L)]·(DMF)-(H_2O)}_n(1),并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固体荧光光谱进行了结构和性质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1属于正交晶系,Aba2空间群,其中Cd(Ⅱ)呈少见的六配位五角锥配位构型,配体L~(2-)的羧基氧原子和吡啶氮原子均参与了配位;配合物1的固体粉末在210~396nm紫外光激发下产生峰位404nm的蓝色强荧光,但其在空气和水中的结构和荧光性质的稳定性较差。  相似文献   

2.
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一个配合物[Cu(4-Me-SA)(Phen)]·2H2O(Phen=1,10-邻菲啰啉,4-Me-SA=4-甲基水杨酸),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了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通过元素分析(EA),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光谱(UV-Vis),热分析(DSC-TGA)和荧光光谱(FS)对其结构和性质进行了分析与表征。结果表明: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0.8324(3)nm,b=1.2644(5)nm,c=1.7493(7)nm,α=90.00°,β=100.404(7)°,γ=90.00°,V=1 810.8(12)nm3,Z=4。配位原子分别来自于1个4-甲基水杨酸配体的2个氧原子和1个邻菲啰啉配体的2个氮原子,形成配位数为4的稳定结构。配合物中的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使其自组装成1个稳定的三维立体结构。发光性能测试表明,该配合物具有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3.
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一个配合物[Cu(4-Me-SA)(Phen)]•2H2O(Phen = 1,10-邻菲啰啉,4-Me-SA = 4-甲基水杨酸),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了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通过元素分析(EA),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光谱(UV-Vis),热分析(DSC-TGA)和荧光光谱(FS)对其结构和性质进行了分析与表征。结果表明: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 = 0.8324(3) nm,b = 1.2644(5) nm,c = 1.7493(7) nm,α = 90.00°,β = 100.404(7)°,γ = 90.00°,V = 1810.8(12) nm3, Z = 4。配位原子分别来自于1个4-甲基水杨酸配体的2个氧原子和1个邻菲啰啉配体的2个氮原子,形成配位数为4的稳定结构。配合物中的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使其自组装成1个稳定的三维立体结构。发光性能测试表明该配合物具有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4.
在溶剂热的条件下利用柔性双功能配体制备了新颖的配合物{Cd(Tpebc)(Py)(H_2O)}_n(1)(Tpebc=2-乙氧基-3-[[4-[2-(1H-四唑-5-基)苯基]苯基]甲基]-3H-苯并咪唑-4-羧酸,Py=吡啶)。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该配合物是一维链状结构,并且配合物的中心金属离子都是七配位变形的五角双锥配位构型,与4个氧原子和3个氮原子配位。在室温条件下,目标配合物表现出了强的荧光特性。  相似文献   

5.
王亮  刘娟  郑长征 《精细化工》2012,29(2):105-108
由5-溴-2-羟基苯基乙酮和4-硝基苯甲酰肼在乙醇溶剂中反应得到5-溴-2-羟基苯基乙酮-4-硝基苯甲酰腙(H2L),以该酰腙为配体,与吡啶、硝酸锌反应,水热合成制得一个新的双核配合物5-溴-2-羟基苯基乙酮-4-硝基苯甲酰腙吡啶锌(Ⅱ)(CCDC:851546),并培养成单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该配合物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晶胞参数a=1.179 89(9)nm,b=1.648 05(12)nm,c=1.023 00(8)nm,β=96.967 0(10)°,Dc=1.751 mg/m3。荧光光谱表明,配体和配合物均具有荧光性能,在475.0 nm处配合物的荧光强度得到了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6.
利用水热法合成配合物的优点,构筑了一个具有特定结构的5-氨基四唑为配体与锌金属离子配位聚合物,用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等技术对配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性能研究。单晶X-射线衍射显示配合物为2D双层结构。每一个锌离子与周围的四个5-氨基四唑配体进行配位,由键长和键角的数据可以看出锌离子的配位构型是有些扭曲的四面体构型。该配合物属于正交晶系,Cmcm空间群,a=1.7973(4)nm,b=1.0348(2)nm,c=2.0206(4)nm,Z=4,V=3.7580(13)nm3,D=1.651(mg/m3),μ=2.589(mm-1)。对配合物的固态的发光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室温342nm激发下,配合物在397nm处有最大发谢。  相似文献   

7.
以硝酸镉与吡啶-4-甲酸(HIA)为原料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配合物[Cd(IA)2(H2O)4],并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进行了表征。该配合物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6.4400(5)nm,b=6.9489(6)nm,c=9.4051(8)nm,α=95.2600(10)°,β=104.580(2)°,γ=111.570(2)°,V=0.037079(5)nm3。配合物中Cd(Ⅱ)位于变形八面体环境中,与分属于两个吡啶-4-甲酸根的2个N原子以及来自于四个配位水分子的O原子配位。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一种一维链状银配位聚合物[Ag(2,3-L)(NO3)(pph3)]n{2,3-L=N-[(2-吡啶基)甲基]-3-吡啶胺,pph3=三苯基膦},并且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热重、荧光、粉末及单晶X射线衍射等表征。标题化合物属于正交晶系,Pbca空间群,a=1.72479(5)nm,b=1.45923(4)nm,c=2.11904(6)nm,V=5.3333(2)nm3,Z=8,R=0.0336。每个Ag(I)离子分别与两个2,3-L配体中的两个氮原子,硝酸根中的一个氧原子和pph3中的一个磷原子配位,构筑了四配位扭曲的四面体构型,由于配体的桥联作用使得标题配合物沿b方向形成了一维链状结构,同时该配合物在室温下于372nm处表现出较强的荧光发射。  相似文献   

9.
以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为配体,与Cu SO4·5H2O金属盐进行反应,使用溶液法得到分子式为{[Cu2(L)2(H2O)6]·6H2O}n(L=间苯二甲酸-5-磺酸阴离子)的配合物,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和红外光谱对该配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晶胞参数a=1.229(6)nm,b=1.749(6)nm,c=1.397(6)nm,β=109.72°。结构分析表明,该羧酸配合物的中心Cu(Ⅱ)离子与两个配体上的2个氧原子和3个水分子中的氧原子形成五配位结构。配位原子在中心Cu(Ⅱ)离子周围形成四方锥的空间构型,分子结构为一维Z字形结构,通过大量的氢键作用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堆积成空间三维结构。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水热法合成得到了单核锌配合物[Zn(H_2L)(phen)_2(H_2O)]·4H_2O(1)(H_2L~(2-)=4,5-二羟基苯-1,3-二磺酸根离子,phen=1,10-邻菲罗啉)。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等对配合物进行了结构和组成表征。单晶衍射研究表明,化合物1中Zn~(2+)是6配位的,与2个phen配体的4个氮原子以及水分子和磺酸基氧原子配位,形成扭曲的八面体配位构型。配合物的荧光发射峰与配体相比发生了红移,最大发射峰在523nm。  相似文献   

11.
以醋酸锌,有机三酸2-(3,5-二羧基苄氧基)苯甲酸及长链咪唑配体1,4-BBI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一种新型锌配合物[Zn(L)(1,4-BBI)]·H2O (L=5-羟甲基对苯二甲酸,1,4-BBI=1,4-苯并咪唑)。采用X-单晶衍射技术对配合物进行了结构解析,并通过荧光光谱进行表征。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可归属为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0. 80724(8) nm,b=1. 63953(16)nm,c=1. 67399(15) nm,alpha=gamma=90°,beta=94. 930(2)°,V=2. 2073(4) nm 3,Z=4。金属Zn2+离子处于四面体构型中,Zn2+之间通过5-羟甲基对苯二甲酸的羧基及1,4-BBI的桥联作用,组成为一维链状构型,再通过氢键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荧光性质研究显示,配合物的发光主要源于有机配体的π→π*跃迁产生,对溶剂的响应表现为丙酮有荧光猝灭的效果,可作为荧光探针检测丙酮。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新型席夫碱过渡金属配合物[Fe(m-pba)(m-Hpba)(H_2O)(Hazide)]·2Cl O_4,用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光谱、热重差热分析及荧光性质对晶体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该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a=0.8959(2)nm,b=2.0513(5)nm,c=1.7902(4)nm,α=90°,β=90.664(3)°,γ=90°,V=3.290(1)nm~3,Z=4,Dc=1.577g/cm~3,R1=0.0619,ωR2=0.1773,S=1.093。在该化合物中Fe1分别与来自两个配体3-N-(2’-吡啶亚胺)苯甲酸(Hmpba)上的4个N原子、叠氮酸根上的1个N原子和1个水分子上的O配位,形成畸变的配位八面体几何构型。  相似文献   

13.
以配体2-甲基咪唑-4,5-二羧酸与氯化镍反应,合成出了一个新的配合物[Ni(HMIDC-)]2(H2O)2]n;采用单晶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所合成的配合物属正交晶系,pbca空间群,晶胞参数a=0.683 74 nm,b=1.388 13 nm,c=1.655 19 nm,V=1 570.97 nm3,Z=4,Dc=1.831 g/cm3,F(000)=1 000.0,GOF=1.304。镍原子与两个不同配体H2MIDC中的咪唑上的氮原子、羧基氧原子以及水分子配位,且形成了六配位八面体构型。配合物由分子间氢键构筑成了三维超分子氢键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14.
张祖康  王莹 《硅酸盐通报》2016,35(8):2518-2523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单核Pb(Ⅱ)/Cd(Ⅱ)配合物[Pb(phen)4]·(H2L1) (1)和[Cd(phen)2Cl2]·(H3L2)(2)(phen=1,10-邻菲罗啉,Na2H2L1=4,5-二羟基苯-3,5-二磺酸钠,NaH2 L2=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确定了两个配合物的结构和组成.中心离子分别是八配位和六配位的,呈双帽三棱柱和八面体构型.含磺酸基配体没有与中心离子配位.室温下配合物1和2均具有荧光发射峰,分别在423 nm和430 nm,荧光寿命分别为3.67 ms和0.35 ms.  相似文献   

15.
以5-氟水杨酸和邻菲罗啉为定向配体,与乙酸铜反应经溶剂热法合成了一个新的单核铜(Ⅱ)配合物[Cu(fiac)(1,10-phen)]·H2O(1)(Hfiac=5-氟水杨酸,1,10-phen=邻菲罗啉),并对结构进行了单晶X-射线衍射表征、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配合物1属于三斜晶系,Pī空间群,晶胞参数a=1.11401(6)nm,b=1.20947(10)nm,c=1.40478(17)nm;α=7.2680(11)°,β=75.090(9)°,γ=76.300(6)°,V=1719.6(3),Z=2,Dc=2.425g·cm-3,R1=0.0411,wR2=0.1108,S=1.110。配合物1中的Cu(Ⅱ)离子分别与来自二齿配体Hfiac上的两个O原子和来自邻菲罗啉配体上的两个N原子配位,形成平面构型。通过对配合物1的荧光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其具有一定的荧光特性。  相似文献   

16.
采用溶液合成法,利用过渡金属镉盐与配体L(L=1.4-二(1,2,4-三氮唑-1-甲基)苯)和5-甲基间苯二甲酸制备了一种新配合物,通过单晶衍射仪对其结构进行表征,表明该材料为二维层状结构。此外,荧光研究表明,丙酮对配合物具有很强的猝灭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王亮  刘娟  郑长征 《精细化工》2011,28(5):424-427,437
以5-溴-2-羟基苯基苯甲酮对甲氧基苯甲酰腙为配体,与吡啶、氯化铜反应,水热合成制得新型对称双核配合物5-溴-2-羟基苯基苯甲酮对甲氧基苯甲酰腙吡啶铜(Ⅱ)(CCDC:812579),并培养成单晶。通过元素分析、热重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该配合物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晶胞参数a=1.627 54(17)nm,b=0.831 11(9)nm,c=2.352 35(17)nm,β=133.779(4)°,Dc=1.639 mg/m3。配合物的磁性测试结果表明,双核铜配合物分子内存在弱的铁磁性相互作用,而配合物分子间存在弱的反磁性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8.
用2,6-吡啶二甲醛和对甲苯胺反应,合成二亚胺吡啶类配体L(2,6-二[1-(4-甲基苯基)亚胺基]吡啶),采用室温挥发法制备配体L与过渡金属Fe(Ⅱ)的配合物,并对所合成的吡啶希夫碱铁配合物进行了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等测试,用X-射线单晶衍射技术确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铁配合物属于三斜晶系,其空间群为P-1,中心铁离子为五配位,位于配体的三个氮原子和两个游离的氯离子组成的变形的的三角双锥的中心,同时通过分子间氢键可以连接成一维链状结构。  相似文献   

19.
利用吡唑-3-甲酸为配体,通过溶液法与氯化钴反应合成出一种钴的配合物,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对其进行表征。结果显示,该配合物为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a=0.509 94(2)nm,b=1.139 55(5)nm,c=0.936 80(4)nm,β=95.925(5)°。钴与两个配体分子的N、O原子和水分子的氧原子配位,形成八面体结构。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与荧光光谱研究它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该配合物与BSA形成稳定的复合物,荧光猝灭属于静态猝灭,猝灭速率常数kq为3.54×1012L/(mol·s),结合常数K=7.06×105L/mol,结合位点n=1.259 5。  相似文献   

20.
《云南化工》2017,(4):34-37
在水热条件下,利用4-(1-亚甲基咪唑基)苯甲酸(L1)作为主配体,5-叔丁基间苯二甲酸(L2)为副配体,与过渡金属离子Cd(Ⅱ)组装,得到了一例未见报道的配合物:{[Cd(L1)2(L2)H2O]·H2O}n(1)。X-射线单晶衍射结果表明配合物1结晶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26.533(13)nm,b=94.143(10)nm,c=181.654(13)nm;α=90°,β=111.0310(10)°,γ=90°。晶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其具有二维层状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