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偶联剂对竹材表面润湿性及胶合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一萍  王正  高黎  常亮 《粘接》2011,(7):50-53
利用3种硅烷偶联剂KH550、KH560及KH602和1种偶联剂HMR处理竹材表面,考查了偶联剂对竹材表面性能及粘接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偶联剂HMR、KH560及KH602可以提高竹片的表面自由能,改善竹片的表面润湿性能;而KH550处理竹片后降低了竹片的表面自由能,竹片的表面润湿性变差。但是4种偶联剂均能提高竹片的胶合强度。综合价格与性能因素,偶联剂HMR的使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采用有机硅偶联剂KH550和KH560对玻璃纤维表面预处理或与基体混合,研究了偶联剂对玻璃纤维增强环氧复合材料(GF/E-51)的吸湿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偶联剂KH550和KH560预处理法使平均吸湿速率分别下降了31.8%和59.4%,但对饱和吸湿量基本没有影响,而与基体混合则使饱和吸湿量分别增加了36.4%和17.1%;通过有机硅偶联剂KH550和KH560处理能显著提高干燥GF/E-51试件的层间剪切强度,而通过与基体混合,添加5%的KH550或KH560,使剪切强度分别提高了38.5%或55.6%;而通过对玻璃纤维表面预处理,KH550和KH560使剪切强度分别提高了16.9%和14.9%.但是,对饱和吸湿的GF/E-51试件,仅KH550对玻璃纤维表面预处理的一种GF/E-51试样的剪切强度提高了10.3%.  相似文献   

3.
采用磷酸电解质对铝合金板进行了阳极化处理并测试了其胶接性能,测试了阳极化过程中铝合金板的基本力学性能,观察了阳极化处理后的铝合金板的表面形貌,分析了阳极化处理后铝合金粘接副的胶接界面、拉伸剪切失效模式.结果表明,铝合金板经过酸洗、碱洗和阳极化等过程后,其破坏强度、屈服强度、弹性模量和断裂延伸率等力学性能基本保持不变.阳极化后铝合金板表面形成了一层凹凸不平、多孔结构氧化膜,胶接时胶黏剂能渗透进入该氧化膜,形成一层胶接过渡层,阳极化处理提高了铝合金粘接副之间的拉伸剪切强度,其拉伸剪切强度最大可提高1.76倍.阳极化处理后的铝合金板粘接副之间的破坏模式为混合破坏,即存在胶黏剂的剪切破坏,同时存在粘接界面的剥离破坏.  相似文献   

4.
《粘接》2020,(7)
主要研究了不同用量的偶联剂-KH550、KH560和催化剂-二月桂二有机锡对单组份脱醇RTV-1硅橡胶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醇型硅酮密封胶配方中加入基料量0.1%以下的KH550有较好的热老化性能;醇型硅酮密封胶配方中加入偶联剂对粘接强度影响不明显;配方中加入基料量0.1-0.2%的KH560有较好的综合性能;催化剂用量在0.02%胶浆的综合性能优良,有较好的储存稳定性和粘接强度。  相似文献   

5.
本文依据实验研究,认为 KH-550偶联剂与环氧树脂基本不发生化学反应,主要是氢健结合。在环氧胶中直接加入偶联剂,难与被粘物表面形成化学健结合,只是增大了环氧胶的内聚强度,因而对提高环氧胶的粘接性能作用不大。被粘物表面预先以 KH-550偶联剂溶液处理,再以加有KH-550偶联剂的环氧胶进行粘接,生成化学健,形成新的界面,增强了抗环境腐蚀能力,使粘接强度和耐水性都有极大的提高。用 KH-550偶联剂改善环氧胶的性能,以直接加入法和表面涂敷法联合使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王辉  邸明伟 《粘接》2012,(5):42-45
利用硅烷偶联剂KH560对木粉/聚乙烯复合材料进行表面处理以改善其胶接性能。利用接触角、吸水量、表面形貌以及胶接强度测试等分析方法,研究了硅烷偶联剂处理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胶接接头在水环境中的胶接耐久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机械打磨并偶联剂处理后,聚乙烯木塑复合材表面接触角增加,表面粗糙度增大,胶接强度和耐水性明显提高。偶联剂分子链上环氧基团的"架桥"作用以及甲氧基的憎水作用,是粘接强度和耐水性能提高的主要原因。浸水环境下,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表面粗糙度略有降低;随着浸水时间的延长,表面接触角下降,胶接接头的吸水量增加,胶接强度下降。水环境下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中木质纤维成分的吸水膨胀,是造成胶接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设计了不同质量比的有机硅环氧树脂/脂环族环氧树脂(ES/CEP)共混物,采用光固化技术,分别制备了ES/CEP共混物试样(EP)、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F/ES-CEP)以及GF/ES-CEP复合材料为补片的粘接修理铝合金试样,重点研究了有机硅环氧树脂(ES)的质量分数对试样拉伸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EP添加ES、EP的抗拉强度有逐渐降低的趋势,延伸率则先增加后下降,EP的力学性能在加入15%的ES时达到最佳;GF/ES-CEP复合材料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则随ES比例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以GF/ES-CEP复合材料为补片的复合材料粘接修理铝合金试样主要发生胶层与损伤结构界面的剥离破坏,表明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优于界面力学性能。水浴处理后,GF/ES-CEP复合材料修理铝合金试样的力学性能有明显下降,加入适量有机硅树脂可以提高修复试样的耐湿热性能。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电镀层的表面形态及硅烷偶联剂处理的表面这一角度探讨了二氧化硅沉析镀锌层对橡胶粘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粗糙高度约为7um的纯镀锌层及表面粗糙的二氧化硅沉析镀锌层,其与橡胶的粘合强度比表面光滑时的粘合强度高2~5倍,由此证实了粗糙表面的锚固效果。然而,从它们粘合界面破坏的情况看,镀层表面出现剥离破坏的几率较高。与此相对比,经过烷硅偶联剂处理的粗糙状二氧化硅沉析镀锌层,其与橡胶的粘合性能则有很大改进,虽经盐雾试验100小时后,试样的粘合强度仍保持在试验前的水平,镀层表面出现剥离破坏的几率几乎为零,而且,即使不涂底胶,偶联剂处理的试样也表现出相当牢固的粘合性能。  相似文献   

9.
表面处理对硅橡胶胶粘剂胶接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着重研究了不同表面处理条件下硅橡胶胶粘剂的粘接性能。有机硅烷偶联剂对提高硅橡胶胶粘剂的粘接性能有显著效果,其中以GPJ-43的处理效果为最佳。铝合金试样机械打磨后采用不同溶剂清洗对粘接性能也有影响,其中以三氯乙烯的效果为最好。磷酸阳极化是很有效的表现处理方法。对铝-铝粘接界面的分析发现,硅橡胶胶粘剂粘接接头的破坏一般为胶粘剂的内聚破坏或胶粘剂与偶联剂界面的粘附破坏。  相似文献   

10.
《粘接》2021,47(9)
粘接作为重要的汽车轻量化连接技术之一,胶接接头的强度和性能是我们关注的重点,胶接接头的强度和性能完全取决于胶粘剂接触的表面类型,因此在粘接之前对基材表面进行一定处理是粘接工艺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金属的表面处理包括溶剂擦拭、机械打磨、化学清洗和酸蚀。激光表面处理是一种新型绿色环保的表面处理工艺,它可以高速有效的清洁材料表面附着物,并且改变材料表面微观结构及材料表面自由能及浸润性。从而提高粘接接头十字拉伸强度、单搭接拉伸剪切强度和接头耐水性能。通过激光处理,所有接头的破坏形式由界面破坏转为内聚破坏。对铝合金环氧结构胶2098G胶接接头而言,十字拉伸强度、剪切强度和水浴剪切强度,激光处理后比溶剂擦拭分别提高了17.8%,133.8%,88.1%。对铝合金聚氨酯结构胶TS6015胶接接头而言,十字拉伸强度、剪切强度和水浴剪切强度,激光处理后比溶剂擦拭分别提高了698%,225%,223%。激光表面处理有效的使铝合金胶接接头的强度达到胶的本体强度的94%~100%,是铝合金粘接的有效表面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1.
采用熔融挤出法将热致性液晶聚合物(TLCP)与酚醛树脂(PF)熔融挤出,分别加入改良Hummers法制备的氧化石墨烯(GO)、硅烷偶联剂改性GO(KH550 GO、KH560 GO),制备了TLCP/PF/GO混杂复合材料,研究了加入GO对TLCP/PF/GO混杂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处理的GO能一定程度提高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和力学性能,特别是TLCP/PF/KH560 GO混杂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稳定,在150 ℃和250 ℃下的体积磨损率分别降低了20.6 %和23.1 %,材料的冲击强度提高了18.6 %。  相似文献   

12.
文章采用硅烷偶联剂(KH550、KH560和KH570)改性纳米SiO2,并利用超声设备将其分散在聚醚二醇中,再加入TDI进行预聚反应,得到-NCO封端的预聚体。利用二乙烯三胺扩链得到A组分,加入固化剂B组分,制得醇溶型纳米SiO2/PU胶黏剂。并对改性后的胶黏剂进行了微观结构分析和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经偶联剂改性后的纳米SiO2能够与聚氨酯达到很好的纳米尺度的复合,且掺杂SiO2后的聚氨酯胶黏剂剪切强度和耐水性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3.
低压缩永久变形氟橡胶与铝合金粘合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KH550、KH560、A-151三种硅烷偶联剂以及TAIC和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己烷硫化助剂对低压缩永久变形氟橡胶胶料硫化的影响,分析了上述五种材料有机官能团参与交联反应的活性。采用以KH560为主配制的胶粘剂可良好地将铝合金与低压缩永久变形氟橡胶粘接,同时对铝合金表面的处理作了一定的研究,解决了目前快速硫化的低压缩永久变形氟橡胶与铝合金粘接的难点。  相似文献   

14.
影响中空玻璃微珠填充PS复合材料性能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中空玻璃微珠的表面改性和粒径分布,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弹性体(SBS)的加入对聚苯乙烯(PS)/中空玻璃微珠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KH550对中空玻璃微珠的表面改性效果优于KH560;粒径分布窄的中空玻璃微珠填充PS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SBS的加入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尤其可以大幅提高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  相似文献   

15.
采用表面包覆法对钛酸钾晶须(PTW)进行包硅处理,并用硅烷偶联剂KH550和KH560对包硅后的PTW进行表面改性,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荧光光谱对PTW进行分析。制备了环氧树脂(EP)/PTW复合材料,考察了改性方法、晶须含量、偶联剂种类等对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弯曲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KH560改性后的PTW能够较好地分散于EP中,对拉伸强度能够起到增强作用,当PTW用量为5份时,复合材料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45.33 MPa,断裂伸长率为3.19%,弯曲强度为171.41 MPa。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选用废渣制成的粉煤灰纤维棉(FAF)和聚氯乙烯(PVC)树脂作为原料,成功制备了FAF/PVC复合材料,研究了FAF的表面处理及其加入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热性能和硬度的影响,并用SEM对复合材料的界面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纯PVC树脂而言,复合材料含经KH550处理的FAF40phr时,拉伸强度提高约12%;含经软化剂处理的FAF10phr时,冲击强度提高约110%;含经偶联剂和软化剂联合处理的FAF10phr时,冲击强度提高约70%,拉伸强度提高约11%,维卡软化温度随FAF添加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研究结果证明,KH550和软化剂联合使用会对复合材料起到有效的增强增韧效果,因此能提高复合材料中FAF的填充量。制成的环保型FAF/PVC复合材料不仅性能全面高于纯PVC,而且材料成本显著降低,为综合利用废渣FAF开拓了新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不同硅烷偶联剂对氧化镁填充导热尼龙6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用四种不同的硅烷偶联剂处理氧化镁,研究了不同偶联剂表面处理后的氧化镁填充尼龙-6导热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热变形温度和导热性能。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处理后氧化镁/尼龙6复合材料的强度、刚性和导热性能明显提高,热变形温度则略有上升。四种硅烷偶联剂对氧化镁表面处理效果从好至差依次顺序为KH792KH550KH160KH560。  相似文献   

18.
PVC/粉煤灰复合板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针对粉煤灰表面改性剂的种类、改性剂的用量以及粉煤灰的含量,对聚氯乙烯(PVC)/粉煤灰复合板性能的影响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在KH550、KH560、KH570、钛酸四丁酯和硬脂酸钙几种表面改性中,只有KH550同时使PVC/粉煤灰复合板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增大.而KH550质量分数为1.5%时,复合板的综合力学性能最好,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分别增加了32.5%、28.3%和55.8%.此外,粉煤灰质量分数为10%时,复合板的综合力学性能最好,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分别增加了2.2%、33.3%和69.3%.  相似文献   

19.
硅烷偶联剂对玻纤/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靳志森 《玻璃》2011,38(6):23-25
分别选用KH550、KH570两种硅烷偶联剂处理无碱无捻粗纱,采用挤出、注塑成型技术制备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具有提高GF/PP复合材料性能的作用。SEM显示KH570处理GF与PP基体之间形成了良好的界面,界面层起到很好的应力传递作用,达到良好的增强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