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柳钢球团环冷机密封的改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球团环冷机沙密封装置存在的缺陷,介绍了水作为密封介质的优点.柳钢球团环冷机改用水封槽后,密封效果很好,设备故障率降低,作业率提高,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球团环冷机水密封的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信钢球团环冷机原沙密封装置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球团矿产、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造方案.球团环冷机改造后,球团矿产质量明显提高,设备运行稳定,节能效果显著,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链篦机-回转窑-环冷机球团氧化生产线耐火材料的优化设计,分析了链篦机-回转窑-环冷机内衬耐火材料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对比了不同内衬结构形式的优劣,提出了热工设备耐火材料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4.
针对环冷机原有橡胶密封方式,在生产中存在橡胶密封动静密封损坏严重、热风泄露、环境温度升高的现象,唐钢炼铁部对中厚板区2#烧结环冷机的密封进行了改造,采用了包容式机械密封系统.改造后有害漏风率显著下降,改善了环冷机的冷却效果,提高余热发电量,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环冷机是烧结矿生产中三大主要设备之一,其稳定运行关系到烧结矿生产效率、效益和技术指标。为保障稳定运行,对环冷机使用过程中存在的漏风、摩擦轮打滑和跑偏等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实施了一系列治理和改进。通过对环冷机台车底部两侧与风箱之间、轴端处、台车栏板与密封罩间使用机械密封,增加刮料板和反射板保障料面治理了环冷机漏风;对环冷机台车的栏板紧固和修复罩子变形、台车下部动、静密封的紧固以及清理摩擦板及调节碟簧紧力等治理了摩擦轮打滑;对环冷机内、外环形轨道调整、摩擦轮角度调整及更换挡轮等治理了环冷机的跑偏。改进后,余热蒸汽量平均提高5%以上,同时降低了事故发生率,年可创效175万元。  相似文献   

6.
高本文重点介绍球团生产关键设备环冷机风冷却系统密封方式的改进与优化,通过对环冷机密封方式的研究,结合实际提出改进意见,对环冷机漏风的点位进行介质密封改进,减少系统的漏风。并对风机的压力、流量等参数进行分析,设计合理的密封方式,提高风量的利用系数,减少风机运行负荷,实现节约电能,降低设备运行功率,改进球团矿冷却效果目的。  相似文献   

7.
王超 《南方金属》2022,(3):54-57
通过对球团产线工艺系统全面跟踪,进行有针对性的工业性试验调整,对关键工况数据测定,摸索确定最佳链篦机-回转窑-环冷机温度、压力参数。确定合理链篦机-回转窑-环冷机温度、压力目标参数后,针对影响目标参数实现的限制性因素,制定工艺优化方案,提升球团工序能力及产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8.
氧化球团链篦机-回转窑系统内衬长寿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贯通 《工业炉》2010,32(4):43-44,52
介绍了氧化球团链篦机-回转窑用耐火材料内衬的长寿化的实践,阐述了氧化球团链篦机-回转窑用耐火材料长寿化的实现途径,重点说明了回转窑窑体、链篦机预热段、环冷机下侧墙、环冷机受料斗等易损部位内衬结构的改进和新材料开发,同时介绍了氧化球团链篦机-回转窑系统的科学操作维护对内衬寿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根据能量守恒、流动和传热传质等原理及定律,建立了球团矿冷却和氧化过程的数学模型,采用三对角矩阵算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基于VisualBasic6.0开发了仿真计算软件.依据现场实测数据对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了验证,计算值与实测值之间的最大相对误差为4.8%,说明模型正确可信.利用开发的计算软件对球团矿在环冷机内的热过程进行了仿真计算,得到了环冷机内球团料层的温度分布.仿真研究表明,冷却一段风速、料层厚度、球团粒度和环冷机机速是影响环冷机内部球团料层冷却过程的主要因素.在本文研究条件下,合理操作条件为:料层厚度550~800mm,球团粒度7~16mm,冷却一段风速1.2~2.5m.s-1,环冷机机速1.0~1.5m.min-1.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河钢承钢公司415 m~2烧结环式冷机存在的余热回收温度低、环冷效果差、密封板漏风严重等问题并分析了原因。通过现场考察分析,对环冷机密封帘及台车底部密封进行了改造。改造后,余热发电系统日发电量增加18万~20万k W·h,风机年节约电费550多万元,维护费用年节约50万元左右,密封使用寿命由6个月延长至1年。  相似文献   

11.
黄亚东 《烧结球团》2005,30(4):20-23
针对链篦机-回转窑氧化球团工艺中热工设备所用耐火材料的损毁现象,对其损毁机理进行了研究,并从耐火材料选型、现场施工及使用维护等方面提出了延长耐火材料使用寿命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侯马冶炼厂关于奥斯麦特炉耐火材料的优化选择和使用情况。结合生产实践,论述了影响耐火材料使用寿命的因素及采取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3.
A three-dimensional (3D) hypoelastic material model for modeling material properties of cracked reinforced concrete is proposed. Material properties of multidirectionally cracked reinforced concrete are represented by the material properties of intact concrete and a number of uniaxially cracked concrete with their coupling solids. Cracking effects due to multiple nonorthogonal cracks are traced in each uniaxially cracked concrete. Tension softening and aggregate interlock occurring at the crack interface as well as tension stiffening and compression softening initiated in concrete between cracks due to multiple nonorthogonal cracks are all incorporated explicitly. RC panels under in-plane loading and RC slab under pure torsion have been analyzed. The developed 3D hypoelastic material model has been proved to be efficient and effective in modeling the material behaviors of cracked reinforced concrete in shell-type RC structures. The deformational response, the ultimate strength, and failure mode can be captured reasonably well.  相似文献   

14.
针对常规方法测耐火材料中碳化硅结果不够稳定的问题,提出含碳化硅耐火材料中灼烧除碳后测碳化硅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姬健营 《河南冶金》2006,14(4):31-33
本文介绍了安钢一炼轧100t精炼钢包永久层耐火材料的材质选择及砌筑工艺优化,经过生产实践,采用无模具自流浇注料打结钢包永久层,能够提高了钢包永久层寿命,促进钢包整体寿命的提高,降低耐材消耗,减少"穿包"事故发生,取得良好的使用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宣钢一钢轧厂溅渣复吹转炉的两种渣补护炉技术,在近几年的生产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效果.使用镁质自流料补炉前大面次数由月均40 ~45次降至10 ~ 15次,维护炉衬的耐材成本每月可节约14.7万元,炼钢生产作业率提高,炉况稳定,生产顺行.  相似文献   

17.
玻璃熔窑是常用的热工设备。近几年来,随着玻璃熔窑内衬耐火材料选择的发展,玻璃工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对耐火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少数企业能生产出符合要求的耐火材料,他们生产的耐火材料技术指标比现有的国家标准更高,正是这些大型企业生产出满足了玻璃熔窑使用条件的耐火材料,材料成本和稳定的质量这两方面实在是难以取舍,本文就近期涉足省内某企业建造中型玻璃熔窑的材料选择,看其该行业的技术进步和我省耐火材料工业发展滞后的实际状态。  相似文献   

18.
谭宝林 《炼钢》1993,9(3):55-60
本文对我国建国以来转炉炉衬耐火材料技术的改进分四个阶段作了评述;针对其转炉的容量等级,提出了炉衬耐火材料的配用方案。  相似文献   

19.
秦华祥 《铁合金》2002,33(5):21-22
分析了铁水包漏包机理,对铁水包耐火材料的材质进行了重新选择,应用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随着在世界耐火材料行业中地位的不断提升,我国已成为耐火材料生产、销售、出口的世界大国,但特种、节能、长寿、环境友好型等先进耐火材料占比较低。因此,在当前耐火材料主要下游行业品种结构不断调整、技术不断更新、发展低碳经济,以及新兴产业对耐火材料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大力发展先进、绿色环保的耐火材料势在必行。对我国耐火材料的发展现状、发展81前景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思考和浅析,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