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对D072型离子交换树脂进行了负载改性处理,并将之应用于含甲醛废水的吸附。分析了不同盐类改性对离子交换树脂吸附甲醛性能的影响,并考察了溶液p H、温度、固液比等因素对改性离子交换树脂吸附能力的影响。研究了改性离子交换树脂对甲醛废水的吸附等温线和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D072型离子交换树脂经负载锰盐改性后,对甲醛的吸附容量显著提升,在25℃、甲醛溶液p H为7.0、底液质量浓度为50 mg/L、固液质量体积比为4 g/L的条件下,对甲醛的吸附容量为4.867 mg/g。吸附平衡实验表明该等温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方程,甲醛饱和吸附量为7.582 mg/g,吸附动力学研究表明,该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准二级吸附速率常数为0.002 3 g/(mg·min)。  相似文献   

2.
生物分离工程是生物技术领域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为了让学生对吸附分离操作有更深刻的理解,设计了以D072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固相吸附剂的离子交换固定床,并以五水硫酸铜作为溶质,和阳离子交换树脂上的氢离子进行交换,带有颜色的水合铜离子被吸附在固定床上的过程明显可视。通过改变不同盐酸浓度,考察离子强度对离子交换色谱中洗脱的影响,对离子交换容量、吸附带、固定床操作和洗脱方法等理论知识点进行了明晰演示。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强酸型离子交换树脂D072和强碱型离子交换树脂D201混合吸附杂离子的性能。D072和D201的质量比为1∶2,考察其30℃时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混合树脂符合兰格缪尔吸附模型,等温吸附平衡方程为q=7.55c/(0.97+c) (R2=0.9971)。此外,考察了树脂固定床的操作性能。进料流速与初始进料浓度对树脂固定床的穿透曲线影响显著,当液相初始进料浓度为800 mg/L、进料速度为3 min/L时,穿透时间为83 min,该操作条件大幅提高了离子交换树脂的吸附效率。  相似文献   

4.
SQD201树脂对钒的吸附-解吸行为及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静态吸附-解吸实验研究了SQD201树脂吸附-解吸钒的交换平衡和动力学特性,考察了pH值、温度和溶液浓度对离子交换过程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298 K、pH=2.0、溶液浓度为0.040 mol/L条件下,SQD201树脂的静态饱和吸附量为573.80 mg/g;钒在SQD201树脂上的吸附是吸热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 吸附和解吸过程主要受颗粒扩散控制,吸附过程的表观活化能为20.41 kJ/mol,解吸表观活化能为22.21 J/mol. 吸附机理分析表明,SQD201树脂主要吸附的钒阴离子为H2V10O284-,H2V10O284-与树脂的理论摩尔比为1:4.  相似文献   

5.
酸性硫脲浸金液中金的富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小玲  张生  管萍  张新丽 《化工进展》2004,23(3):292-294
研究了D072大孔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从硫脲[Tu=CS(NH2)2]浸金液中吸附Au(Tu)2^ 的性能和机理。结果表明:在pH=2.0时,树脂对Au(Tu)2^ 有优良的吸附性能,1gD072大孔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金的交换容量为78.95mg,吸附的硫脲金可用乙醇-硫酸水溶液洗脱,洗脱率可达96.5%。D072树脂对Au(Tu)2^ 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  相似文献   

6.
采用201′7树脂对拜耳法生产Al2O3流程中种分母液沉钒后再浸出,对制得的Na2VO4溶液进行了静态吸附动力学研究,分析了吸附机理. 采用批式离子交换法,考察了树脂粒径、温度、搅拌速率、溶液浓度对离子交换过程的影响,并用动边界模型对树脂吸附钒的离子交换过程进行了描述. 结果表明,离子交换过程由颗粒内扩散控制,搅拌速率和反应温度对交换速率影响较小,吸附速率随Na2VO4溶液中钒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升高;交换过程的反应速率常数为10.052 cm4/(mol×s),反应级数n为0.5507,表观活化能为39.67 kJ/mol. 吸附机理分析结果表明,在动力学实验过程中201′7树脂主要吸附的钒阴离子为V10O286-.  相似文献   

7.
以连续电除盐(CEDI)膜堆离子交换树脂对硼的静态吸附能力和树脂颗粒的导电能力为指标,对几种典型的离子交换树脂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30℃时阴离子交换树脂和混合离子交换树脂对硼的静态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阳离子交换树脂对硼的静态吸附符合Henry等温吸附方程,阴离子交换树脂IRN9766和混合离子交换树脂IRN170对硼具有最强的静态吸附能力,阴离子交换树脂4200OH、阳离子交换树脂1300H和混合离子交换树脂IRN150具有最强的导电能力。  相似文献   

8.
离子交换树脂对白扦中莽草酸的分离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离子交换树脂分离纯化白扦中莽草酸的工艺条件和参数。通过研究D261、D296、D301-R、D301-G、D290、201*7(717)、D201和D280共8种离子交换树脂对莽草酸的吸附和解吸附能力,筛选出最佳树脂为D290,确定了最佳的吸附与解吸附工艺参数,吸附条件为pH=6、25 ℃、流速为3 mL/min;脱附条件为:洗脱液为2.5%NaOH水溶液,洗脱流速为3 mL/min。莽草酸样品溶液经D290树脂吸附与脱附后回收率为92.53%,纯度由2.97%提高到46.76%,提高了15.74倍。实验结果表明,D290树脂对莽草酸的吸附量大,脱附容易,可以应用于莽草酸的分离纯化。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D072大孔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从硫脲[Tu=CS(NH2)2]浸金液中吸附Au(Tu)2+的性能和机理. 结果表明,pH=2.0时,树脂对Au(Tu)2+有优良的吸附性能,金的交换容量为78.95 mg/g (Au/干树脂),吸附的硫脲金可用乙醇-硫酸水溶液洗脱,洗脱率可达96.5%. D072树脂对Au(Tu)2+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  相似文献   

10.
《应用化工》2022,(8):2127-2131
为简化深水气田乙二醇回收系统,采用离子交换工艺替代常规乙二醇脱盐工艺,对乙二醇吸附脱盐进行实验研究。通过静态吸附脱盐实验,在含盐乙二醇富液体系中对4种离子交换树脂进行了筛选,并对筛选出的树脂进行了吸附热力学研究。根据吸附能力,筛选出D113阳离子交换树脂和D201阴离子交换树脂用于实验,阴阳树脂体积比例为2∶1时上清液呈中性,阴阳混合树脂用量为200 mL/L,脱盐率为73.89%。D201树脂吸附Cl-过程中的熵变ΔS为-26.605 J/(mol·K)、焓变ΔH为-13.386 kJ/mol, D113树脂吸附Ca-过程中的熵变ΔS为-26.605 J/(mol·K)、焓变ΔH为-13.386 kJ/mol, D113树脂吸附Ca(2+)过程中的熵变ΔS为-95.794 J/(mol·K)、焓变ΔH为-32.220 kJ/mol,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模型,吉布斯自由能变ΔG<0,表明树脂在乙二醇富液中的吸附是放热、自发的过程,D113和D201树脂可用于乙二醇富液脱盐。  相似文献   

11.
The reaction of hydrogen peroxide with conventional resin adhesives was sufficiently exothermic for the heat to accelerate and improve resin cure in the hotpress. As a consequence, pressing times for medium density fibreboard, particleboard, and plywood could be reduced by up to 30% and, in some cases, better resin cure permitted a reduction in binder level. Differences in the interaction of hydrogen peroxide with various adhesives were observed and a catalyst was found to enhance the exothermic effect.

The behaviour of hydrogen peroxide in combination with a tannin-based binder and wood fibre was studied over a wide temperature range. Below 60°C the system was stable. At 70°C the initial reaction was endothermic followed by a slow exothermic reaction. At hotpressing temperatures the exothermic reaction was rapid but controllable.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hydrogen peroxide-tannin-fibre system does not impose an additional safety hazard on medium density fibreboard plant operation.  相似文献   

12.
祁靖 《广东化工》2010,37(5):143-144
文章以D072强酸性阳离子树脂为催化剂,乙酸和甲醇为原料,在常压下合成乙酸甲酯。该文研究了树脂种类、树脂用量、酸醇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酯化反应过程的影响。在不分离产物的情况下,合成乙酸甲酯的反应条件为:醇与酸摩尔比为1.3∶1,反应时间2.5h,催化剂用量5g,反应温度为60℃,酯化率达到72.32%,催化剂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抗氧化性较好的大孔吸附树脂和大孔阴阳离子交换树脂生产高纯过氧化氢的方法。通过实验选择了D990 4作为脱除有机物的树脂 ,在 8BV/h的流速下 ,总有机碳 (TOC)净化度为 88.7%。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直读光谱仪 (ICP)分析离子含量的变化 ,考察了大孔阴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净化效果。在 8BV/h的流速下 ,ICP检出物总净化率达 98.5 % ,总P去除率大于 99.9% ,可满足电子工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在以强酸型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和过氧化氢为氧化剂的清洁工艺条件下,首次研究了选择性氧化苯甲硫醚生成苯甲亚砜的反应,优化得到了合成苯甲亚砜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底物苯甲硫醚8 mmol、反应溶剂甲醇10 mL、反应温度为常温、反应时间为8 h、催化剂用量为底物摩尔量的50%、过氧化氢与底物摩尔比为1.0∶1.0。此反应的转化率和选择性均大于99.9 %,催化剂重复使用15次未见其活性和选择性明显下降。在类似的反应条件下, 其它4种硫醚也被高效和选择性地氧化为相应的亚砜。  相似文献   

15.
乙醛酸合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志敏 《化学世界》2004,45(9):478-480
用乙二醛作原料,过氧化氢为氧化剂,硫酸亚铁作催化剂合成乙醛酸,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的合成工艺条件是:原料摩尔比n(乙二醛)∶n(过氧化氢)∶n(硫酸亚铁)=1∶1.1∶0.05,在温度3~5°C条件下,用2h将过氧化氢和硫酸亚铁溶液滴加到乙二醛的溶液中,继续反应3h,用离子交换树脂分离提纯,再用减压蒸馏浓缩,可制得约30%(质量分数)含量的乙醛酸。  相似文献   

16.
陈岚  权宇珩 《化工学报》2008,59(4):1028-1031
引言2,4-二氯苯氧乙酸(2,4-D,又名2,4-滴)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除草剂[1],应用历史较长,是我国主要的除草剂品种之一,用量也比较大。2,4-D属于苯氧羧酸类除草剂的一种,可有效去除阔叶杂草,目前仍广泛用于农作物除草和草坪养护[2]。2,4-D的水溶性较高,挥发性较低,在自然界中难以生物  相似文献   

17.
一个三维铜配位聚合物,[Cu2(btec)(btx)1.5]n(H4btec=均苯四酸,btx=1,4-二(1,2,4-三氮唑-1-亚甲基)苯)可以作为类芬顿体系催化剂,降解偶氮染料刚果红,考察了初始pH、催化剂用量、H2O2的浓度、染料初始浓度及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刚果红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刚果红溶液的降解效率接近100%。  相似文献   

18.
陈虹伟 《安徽化工》2012,38(5):43-47
研究了大孔阴离子交换树脂对有机二胺吸收剂PA-A中SO42-的吸附相平衡和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D296型树脂对SO42-具有良好的吸附选择性,333K下的吸附容量可达100.20mg.g-1。Langmuir-Freundlich模型能较好地描述吸附交换行为。吸附过程符合Lagergren一级动力学模型。液膜扩散为吸附速率的主要控制步骤。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碱性过氧化氢稳定性的研究,选定了过氧化氢在碱性条件下应用的稳定剂,稳定剂最佳配方为:1000mL 50%过氧化氢加入稳定剂C1.5g,稳定剂D3.5g,选择此配方后的过氧化氢溶液的稳定性明显改观,所配制的碱性过氧化氢溶液清洁透明,无气泡,满足了用户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