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给出了相关标准中有关光配线设备接地连接方面的规定;根据实际中配线设备供货状态,以及光配线设备的安装运行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关建议。最后给出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中端子的型号与结构尺寸,以方便光配线设备选用和配线产品检测时的判断。 相似文献
2.
3.
光纤通信高速发展,随着FTTH网络规模部署,海量光配线设备的管理及维护正逐渐成为一个难题,本文通过分析传统光配线设备与现有智能化光配线设备的异同,以及自动光配线设备的价值,提出远程自动跳线是光配线设备的未来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实现远程跳线的关键技术,以及自动光配线设备应用的演进方式. 相似文献
4.
随着业务的需求发展和外界条件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光网络经常性地需要改动,这种带业务的改动在网络维护中称为割接。把光传输网络改造割接分为光缆线路割接、光传输设备割接、业务电路割接三种割接方式,在一次割接中,可能是这3种割接中单独的某一种割接,也可能是两种或者3种割接同时并行。重点阐述分析了各类割接调整的特点和割接关键点的控制,通过对这些关键点的控制,就能保证光传输网络割接的安全平滑进行。 相似文献
5.
6.
随着光通讯技术的发展,使用光缆传输电视信号越来越普遍。广西电视台独创性地设置了一个光纤配线中心机房。该机房在光缆的铺设与熔接,光传输信号的分配与调度,以及新旧光缆传输系统的割接等方面的工作中发挥出了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光通讯技术的发展,使用光缆传输电视信号越来越普遍。广西电视台独创性地设置了一个光纤配线中心机房。该机房在光缆的铺设与熔接,光传输信号的分配与调度,以及新旧光缆传输系统的割接等方面的工作中发挥出了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思维中,认为"通信是光","配线是电气",两者在各自的技术领域里独自发展并延续,各走各的路,井水不犯河水。但是,这道围墙随着新技术的蓬勃发展,正在崩坏当中。光学化对象的通信回路途径,一股劲儿地拼命缩短。服务器、路由器(Router)与开关装置(Switch)相关的外围,蜂拥而至。一般的产业分析师的共同观点是芯片与芯片间的光配线,应该会是先行一步的一着棋。从技术上的论点来说,发送速度高达10Gbps或凌越这个速度以上的通信发送速度,可以在线路板上或配线基板来承载。也就是说,配线基板上承载光的组件,今朝正处于现在进行式中。 相似文献
9.
光接入网:第三讲 光配线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讲首先绍光配线网的组成,然后重点讲述了ODN的4种典型结构,接下来讲述ODN模型,重点是光通道损耗模型和计算方法,最后简要介绍了ODN的反射及其要求。 相似文献
10.
11.
伴随着光纤通信技术在通信网中的应用而产生的光纤配线设备,不但对光纤传播技术进入长途干线网和本地中继线接入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也将对光纤传播技术向更广泛、更深层次的应用领域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对光纤配线设备的关注程度日益加深。在我国,由于政府对接入网技术重视,进行重点攻关,光纤配线设备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在未来接入网宽带化和IP化的技术发展推动下,结构松散、体积庞大、自动化程度低、安全可靠性差的旧式配线设备将逐步被高密度、自动化、大容量、能扩容、可操作、易维护的… 相似文献
12.
Lucent Technologies公司的研发机构——批在贝尔实验室工作的科学家,开发出了一项能够显著延伸DWDM网络性能范围的新技术。这项被称为LambdaXtreme Transport的技术可以在不采用电子再生的情况下在长达 相似文献
13.
14.
15.
IP承载网应用业务的增多,网络规模的扩大、组网设备的繁多,使得IP网络设备的性能越来越受到设备制造商、网络运营商的关注与认可,本文着重对应用层次的网络互联设备、应用管理设备的性能测试指标、测试实施流程、测试关注要素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17.
随着5G、大数据、云业务的蓬勃发展,Mesh化组网成为趋势,这就要求OTN网络具备更灵活便捷的光交换技术。在OTN网络光层引入ROADM(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OXC(光交叉连接)等技术实现灵活调度,已成为全光网2.0的重要技术创新,文章以某主流厂家主流光交叉设备的相关参数为例,结合运营商实际运维建设环境,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分析,针对不同的网络层级应用场景提出光交叉设备选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19.
变电站二次设备带电溶剂清洗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清洁维护技术,比传统的清洁方法存在的优点是:设备不停电、高效,解决了停电维护造成供电紧张的问题。带电工作的关键点是冲洗溶剂的性能及冲洗方法,笔者根据多年二次设备冲洗的经验,总结出二次设备清洗的注意事项及影响溶剂性能的成分配比。 相似文献
20.
《电子产品维修与制作》2010,(21):38-38
当前,网络管理者面对的挑战——网络配线间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对可用性越来越高的期望值,高密度电源和制冷困扰——这是向客户推荐更多产品的绝佳机会。制冷、管理和监控产品,不再是“附属”的边缘商品,它们现在是整体网络配线间解决方案的核心。当前,客户面临的挑战恰恰是APC解决方案多年来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