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连铸板坯热装炉对材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寄光  林文芳 《钢铁》1998,33(11):19-22
分析比较了Q235-A碳结钢及B级一般强度船板钢连铸板坯红坯“裸送”热装炉与冷装炉轧制成材的板材工艺与力学性能,热装炉工艺成材的冷弯及冲击性能明显低于后者。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Φ250机组1202mm连铸坯一火成材实施热送、热装炉工艺技术改造,新增430机列和其它辅助设备,同时指出实现热送、热装炉工艺存在的难度和问题。  相似文献   

3.
利用电子探针和氧氮分析仪,对不同的冶炼及成材工艺生产的弹簧钢55SiCr小方坯中的夹杂物,以及小方坯夹杂物对成品盘条的遗传性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5SiCr方坯中的夹杂物成分不受成材工艺的影响,塑性化工艺的主要夹杂物中SiO_2含量偏高,而洁净钢工艺中夹杂物Al_2O_3含量偏高。塑性化工艺下试样的夹杂物尺寸偏大,"二火成材"工艺能够显著降低方坯中夹杂物的尺寸。"洁净钢"+"二火成材"工艺是比较可行的弹簧钢55SiCr生产路线。  相似文献   

4.
根据西德曼内斯曼公司提供的资料,钢管钢在600~900℃范围禁止装炉,以免产生表面热裂纹。通过两年来生产实践的摸索,发现部份钢种有可能突破该装炉“禁区”。在对St35、St45进行了<600℃与600~900℃装炉的对比试验后,证明了低牌号钢管钢在600~900℃“禁区”装炉是可行的。高牌号钢管钢600~900℃装炉有待进一步试验。  相似文献   

5.
通过热模拟试验和金相检验,研究了热装炉温度对Q345B钢连铸坯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950~1050℃热装时,热装炉组织和开轧组织的晶粒平均直径明显大于室温装炉开轧组织}750~850℃热装时,开轧组织为混晶状态;750℃以下热装时,开轧组织的晶粒平均直径与室温装炉开轧组织相似}高温装炉时,随装炉温度降低,开轧组织的晶粒平均直径略为增大,两相区或低温装炉时,装炉温度对开轧组织晶粒平均直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M30Mn2锚链钢连铸坯表面裂纹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莱钢特殊钢厂采用电炉短流程试制生产M30Mn2锚链钢,红坯热送成材后出现比较严重的表面裂纹.分析认为其主要原因是热装热送工艺不完善,铸坯在两相转变温度区热送,钢的热脆性造成了大量的裂纹源,在轧制成材过程中裂纹进一步扩展,而且带状组织没有明显得到改善.同时提出了低温热装、高温加热、轧后充分冷却等控制裂纹产生的工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
连铸坯热送,从而实现热装炉,是连铸技术的一项重大突破,可以取得节能、降耗、高产等综合经济效益。在国内钢材市场已基本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形势下,南钢集团公司结合棒材厂的“一火”成材技术改造,根据总图条件,考虑实施连铸坯热装工艺,对提高棒材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具有深远的意义。笔者以进行该方案设计过程中的具体体会,试将热装工艺的要点作一初步的探讨,以期抛砖引玉,为此项新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建立更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刘丹  王廷溥  王彤  鞠幼华 《钢铁》1998,33(5):32-35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在Gleeble-1500热学力学模拟试验机上模拟现场K16Mn钢在连铸-热装炉轧制工艺(CC-DHCR),考察了连铸温度、热装温度、加热温度、加热保温时间、冷却速度和变形温度等因素对K16Mn钢热塑性的影响,从而得到报K16Mn连铸-热装炉轧制的优化工艺,并通过试样断口扫描分析,得到了K16Mn连铸坯在CC-DHCR过程 产生高温脆化的原因,从而找出避免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开裂  相似文献   

9.
刘建培  刘培跃 《河北冶金》2013,(5):26-27,44
探讨了35MnBM钢带状组织的形成、危害及消除方法。通过采用热送热装工艺试验,提高连铸坯的装炉温度,延长钢坯在炉内的高温扩散时间,使35MnBM钢坯的带状组织级别全部控制到2.5级以下,满足了用户对带状组织的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0.
对耐火耐侯钢的高温性能进行热模拟研究,发现该钢在500℃装炉时钢的高温强度最低,比冷装炉钢的高温强度低20MPa,600℃装炉时钢的高温强度最高,比冷装炉钢的高温强度高40MPa。总体来说,热装不会影响该钢的高温性能,热装温度高于600℃对该钢的高温性能更为有利。600℃以下装炉,该钢加热奥氏体晶粒度与冷装的差不多。600℃以上装炉,加热奥氏体晶粒度比冷装炉的要小l级左右。  相似文献   

11.
吕忠宏 《炼钢》1992,8(5):30-34
本文介绍连铸中间包更换操作的主要工艺参数及其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中间包快速更换技术,操作简单、技术经济效益好,是实现全连铸车间的必要措施。1概况连铸生产就要充分发挥连铸机"连"的优势,使其多炉连浇.70年代中期,国外已把发展多炉连浇技术作为提高钢水收得率及提高连铸机生产率和节约能源等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以福建鼎信1 550 mm连续退火酸洗线卷取机为研究对象,找出了其钳口处的漏油问题,从液压系统设计与机械结构设计两方面做了相应改进,从而使漏油问题得到解决,保证了带钢产品的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13.
转炉静态控制是转炉计算机的基本控制方式,副枪动态控制是以静态控制为基础。转炉炼钢采用静态模型(终点控制模型、供氧模型、造渣模型、底吹模型)和动态模型(脱碳速度模型、钢水升温模型和冷却剂加入量模型)可减少炉口压力偏差,提高煤气回收量。  相似文献   

14.
云西矿床9 号糜棱岩带的控矿容矿构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河台金矿云西矿床作为多源热液糜棱岩型金矿床, 在糜棱岩形成过程的中后期由韧性剪切变为张性剪切而产生的一系列控矿和容矿构造对矿体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这些构造对矿体的产出空间、位置和产出形态起着控制作用, 研究其规律为今后探矿将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德龙钢铁1250生产线为例,为了满足冷轧客户对SPHC钢冷轧基料金相组织均匀性的要求,通过对加热温度、卷取温度、层流冷却等参数进行调整,使带钢上下表面的晶粒大小趋于一致,带钢的金相组织更均匀。  相似文献   

16.
李琳 《河北冶金》2012,(4):28-30
介绍了测量系统和测量系统分析(MSA)的概念及意义,重点阐述了开展测量系统的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的步骤和方法,以钢中磷元素成分分析的测量系统的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为例,介绍了运用Minitab软件对钢中化学成分分析系统进行测量系统分析的新方法及应用。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舞钢公司新建的连铸生产线、关键设备、生产工艺及控制对弧要点,详细阐述了连铸机扇形段辊子对弧精度关键过程控制,分析了影响扇形段辊子对弧精度的因素,提出应采取的具体措施,通过关键过程控制可提高连铸辊对弧精度,达到了提高铸坯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烧结矿质量预测中神经网络的结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BP神经网络,建立了烧结矿质量预测模型,预测烧结矿FeO含量和碱度及指标。并采取遗传算法、网络隐含层节点自构性学习等办法优化网络构造。仿真结果表明,模型能取得良好的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唐钢型钢矫直生产线改造情况。针对原矫直生产线无法满足生产大规格、高强度型钢的问题,对矫直生产线进行整体改造,合理布置工艺,新增Ф900 mm矫直机、型钢自动码垛机等。通过生产线改造,提高了型钢矫直和包装质量,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李建 《河北冶金》2010,(3):60-61,9
对唐钢干熄焦装置环境除尘系统在生产运行中产生故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合实际对除尘系统的设备进行改造,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