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华民族拥有漫长的文明史,五千年的文化硕果累累,文化巨人、科学巨人、思想巨人层出不穷。但是我们很少从文化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历史文化,从而造成文化学的阙如。今天,站在现代文明的窗口审视文化观念在中国兴起过程中的潮起潮落,分析其内在动因时,我们看到,在中国,文化的发展与文化学的发展呈现着一种外热内冷的畸形状态,这大大制约了中国文化的科学全面健康的发展。认清这一点,对我们审视民族的历史文化和如何面对现代世界文化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
崔利 《酿酒》2021,(2):129-132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文化:人类创造的社会生活方式及由此方式形成、显现、传播、传承的精神价值和集体人格;酒文化:通过酒的交际礼仪功能,展现以酒为媒的生活方式,传播尊重、真诚、友善、和谐、成功、快乐的精神价值与人格。展示君子之风的中国风度、礼仪之帮的中国风范;郎酒文化:以“郎”之名、工匠之技、生态之质、高贵之品融入人类生活,诠释郎酒极致品牌、极致品质、极致品位的价值理念,展现诚信、务实、业绩、创新的集体人格。郎酒是人们生活中的友谊桥梁、情感纽带、健康妙品、欢乐精灵。企业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  相似文献   

3.
A heterotrophic synchronous culture (HSC) of Chlorella regularis S-50, a strain with a high growth rate, and one for its mutant were established by alternately culturing for 6 h on medium containing glucose and for 3 h on medium without glucose. The changes in cellular components and respiratory activity during the course of cell cycling in the HSC were investigated. The synchronized daughter cells (small cells) produced by the HSC contained 2-3 times as much intracellular phytochemicals (carotenoids, chlorophyll, tocopherols, and others typical of green plants) as the glucose-metabolizing cells or the non-synchronous cell mass. To attain the HSC at high cell density, the effects of glucose and oxygen on growth rate, synchronous growth, and production of intracellular phytochemicals were revealed. During the increase in cell mass, when a glucose concentration of 0.5-10 g l(-1) in the culture fluid was maintained by glucose feeding, and the (Qo2)(max) in cells was kept constant by supplying oxygen, cell mass increased synchronously with a specific growth rate, mu, of over 0.2 h(-1). In the HSC, when the late glucose-metabolizing cells were aerated by supplying oxygen to maintain over a half of the (Qo2)(max) under glucose-deficient conditions, intracellular phytochemicals increased rapidly in parallel with cell division. On the basis of these results, the HSC system at high cell density was attained by a glucose-limited fed-batch culture that involves three controlled conditions; glucose concentration, glucose feeding time, and oxygen supply. The system maintained synchronous growth for more than three generations until the cell density reached about 90 g l(-1) with a mu of 0.2 h(-1). In the HSC system, synchronized daughter cells were obtained at a cell productivity of 84 g l(-1) (30 h)(-1). The cell yield for glucose was 0.45. A weight of 100 g of dry cells contained 710 mg carotenoids, 350 mg lutein, 50 mg alpha-carotene, 60 mg beta-carotene, 3.3 g chlorophylls, 23 mg tocopherols, and others, with 63 g of protein rich in essential amino acids. Industrial-scale HSC systems made it possible to steadily produce Chlorella, containing 10-50 times as much phytochemicals as green and yellow vegetables, regardless of the weather.  相似文献   

4.
饮食活动是人类的基础活动之一,不同个体的饮食实践所积累和创出的饮食文化不尽相同,作为饮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摄取也是如此.对生命延续的渴望和口味偏好的追求,也体现在对调味品的使用和品尝上,由此也衍生出了绚丽多彩的传统调味品文化.食物烹制过程中调味品的搭配使用产生了“调味文化”,而对特殊口味的区域性偏好则生成了独特“口味文化”,这两者是中国传统调味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即从这一视角出发进行论证,以期对现代调味品的使用和加工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中西文化在饮食方面的差异。从饮食习惯、饮食观念、菜肴加工、座位的安排、洋快餐等方面进行了中西饮食文化的比较,并指出了中西餐饮文化在交流中共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人文精神和科学技术两个方面探讨历史悠久的中华酒文化的精华和失误,主张趋利避害,弘扬中华酒文化的优良传统,反对无节制的酗酒行为,提倡健康文明的消费观点。在酒业经营中,主张古典复原和科技创新并举。确保产品质量的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在酒文化学术研究中,坚守优良传统文化的学术底线,从而达到弘扬而不媚俗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产品销售环境里,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消费者购买心理,进而影响了对产品包装的设计。该文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入手,锚定了传统文化影响下的葡萄酒消费者和谐文化、关系文化和面子文化三个方面,并结合葡萄酒包装设计心理锚定分析,探讨三个方面在葡萄酒包装上的运用和消费者的接受程度,提出迎合中国消费者心理的葡萄酒包装设计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8.
大众文化与文化产业都是现代化进程中形成的新生事物。大众文化是与现代社会形态相适应的流行的、通俗的文化。文化产业是通过市场运作和产业方式向消费者提供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新兴产业。大众文化为文化产业的产生准备了条件,文化产业为大众文化的发展和普及提供了可能。大众文化和文化产业发展之间存在着互动规律。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进程中,要把握二者互动规律,促进大众文化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兼顾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一方面要利用大众文化对文化产业的积极影响,避免消极影响,保证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也要注意文化产业对大众文化发展的正确导向,促进大众文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对吉祥文化来源及在中国服饰中的体现进行分析,得出吉祥文化与中国服饰文化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同时通过不同品牌中对吉祥文化应用进行举例分析,呈现其在现代的美学和文化魅力。同时就吉祥文化在现代服装中的应用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应用事例,反映了目前酒文化与包装文化的某种共性和相溶性,从侧面揭示了酒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11.
弘扬传统白酒文化,推进白酒健康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沈才洪  许德富 《酿酒科技》2006,(12):129-130,132
从白酒酿造特征角度,阐述了白酒酿造文化的“源头美”;从白酒酿造技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角度,阐述了白酒酿造文化的“酿造过程美”;从“百酒之尊”角度,阐述了白酒饮用文化的“结果美”,从打造世界级白酒品牌角度,阐述了白酒饮用文化的“饮用美”。提出形成“白酒与健康”白酒联盟:肩负“白酒与健康”研究、宣传双重职能;肩负白酒“礼仪与文化”研究、引导双重职能。  相似文献   

12.
酒是人们为了满足精神享受和文化享受而需要的一种“感情商品”。酿酒科技工作者要在酒的酿造上下功夫,研制既有中国特色,又受国际市场青睐的酒品。文化营销是文化酒时代的主题。文化时代人们喝酒也是喝一种文化。人们的消费观念开始追求“感性的生活”风格。文化时代的酒文化研究工作者应充分体现在酒文化研究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倡导酒品消费者提高文化品位,文明健康饮酒。  相似文献   

13.
用CO2饱冲NaOH代替NaHCO3培养螺旋藻可开辟一种新的培养方法,同时也可考虑把此种方法应用于含碱液的废水处理,治理环境污染。其方法是用CO2饱冲NaOH培养螺旋藻的生长状况与用NaHCO3培养螺旋藻的生长状况作比较判断其是否可行。结果如下:螺旋藻的光合自养培养和用CO2饱冲NaOH代替NaHCO3的光合自养培养所获得的细胞干重分别为0.96g/L和0.94g/L;螺旋的藻混合营养培养和用CO2饱冲NaOH代替NaHCO3的混合营养培养所获得的细胞干重分别为1.48g/L和1.46g/L;螺旋藻的光合自养培养的回收培养和用CO2饱冲NaOH代替NaHCO3的光合自养的回收培养所获得的细胞干重相同;而且螺旋藻的混合营养培养的回收培养和用CO2饱冲NaOH代替NaHCO3的混合营养的回收培养所获得的细胞干重也基本相同。这说明用CO2饱冲氢氧化钠代替NaHCO3培养螺旋藻是完全可行的。而且,用CO2饱冲氢氧化钠代替NaHCO3外加葡萄糖混合营养来培养螺旋藻是一种更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刘运娟  赵莉  金娟凤  陈东生 《丝绸》2020,57(2):61-65
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泉州金苍绣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野调查和传世实物分析的研究方法,从纺织品设计艺术与工艺角度研究泉州金苍绣的美学特征,得出金苍绣在刺绣针法、工艺审美价值、工艺服务对象方面的工艺美学特征,色彩美学特征表现在“尚红贵黄”色彩属性、与闽南文化的精神气质相吻合,纹样具有隐或显的吉祥含义、地域特征明显的美学特征。同时基于“和合”文化哲学理念,探讨其在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所蕴含的“和合文化”内涵,同时提出基于和合文化视角下泉州金苍绣研究在增强海丝沿线国家的文化认同感、提升闽派服饰创意设计文化底蕴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面对新世纪,中国白酒的发展趋势是向优势品牌集中,“调整”是白酒产业的唯一出路。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文化竞争是中国白酒个性化差异竞争的终极目标。“文化酒”是一个文化的产业链,是全方位展示酒文化经营战略的系统工程。新世纪的第一年,兰陵集团又打出了“顺应中国文化酒时代潮流,发展兰陵文化酒经营战略”的伟大旗帜,同时提出了发展兰陵“文化酒”战略的目标及措施。  相似文献   

16.
白酒的品牌文化也来自广告文化的塑造,白酒广告文化经历了消费观念、营销观念、服务观念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三位一体的发展历程。建立品牌应深挖产品内涵,树立起统帅品牌,作出长远的品牌战略规划,这是品牌的立足之本。酒可作为传统精英文化的代言人,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独特的文化魅力。广告宣传主题应紧扣品牌文化,合理定位,突出自己的文化优势和发展方向。企业必须挖掘创新出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发挥整合营销,使自已的品牌更具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一种简易制备甜菜幼苗的方法。普通敞口容器中铺入8~lOmm厚的面巾纸,加水浸透,放入经冲洗、浸泡处理过的甜菜种子,培养2周,获得的幼苗子叶叶片可直接用于DNA提取、PCR扩增检测等分子试验。  相似文献   

18.
两相培养用于提高植物次生代谢物产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两相培养的原理,及运用两相培养来提高次生代谢产物所取得的一些成果,对两相培养今后的研究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雅致放射毛霉液体深层培养条件及发酵培养基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王丽英  王谦  王家槐 《中国酿造》2001,(6):17-19,22
文中研究了在摇瓶液体培养条件下,不同培养基成分及发酵条件对雅致放射毛霉菌丝体生长的影响,并经正交实验得到其民的培养基组成为:黄豆粉3%,饴糖0.5%,硫酸镁0.2%,磷酸二氢钾0.2%,酵母膏0.1%,在此条件下,28℃,200r/min摇瓶培养64h,毛霉菌丝体生物量(以菌丝体干重表示)可达1.02g/100mL.  相似文献   

20.
非织造布在草坪栽培中的应用及其前景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利用非织造布种植出了很好的植物 ,这一事实证明非织造布可以成为良好的无土栽培基质。在无土栽培方面有两个突破 :一是多了一种无土栽培基质新材料———非织造布 ;二是用非织造布做无土栽培基质 ,完全脱离了土壤概念。无土栽培为非织造布开辟了一条新的使用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