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冷硬铸铁激光加热辅助切削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冷硬铸铁具有很高的硬度、强度和很好的耐磨性,但其切削加工性能很差。激光加热辅助切削是加工冷硬铸铁这种高硬材料的有效方法。进行了常规切削和激光加热辅助切削对比性实验研究,检测了切削力随切削深度和切削速度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激光加热辅助切削冷硬铸铁时切削力下降非常明显,接近50%;进行刀具磨损实验,加热辅助切削明显减轻了刀具的磨损,磨损量降低了24%,提高了刀具的寿命。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加热切削专题文献数据库中的大量文献为依据,对近三十年来加热切削技术发展的历史与过程进行了追溯,重点介绍了电加热切削、等离子加热切削、激光加热切削发展的现状,对其国内外研究方向,研究水平进行了分析比较。另外,对各种加热切削法的特点及问题。也进行了概括。本文认为:加热切削是对难加工材料进行高效率切削的有效方法之一,在我国有极大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激光加热切削的机理与优越性,研究了激光参数与切削力和切削温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陶瓷表面激光加热温度场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激光加热辅助切削是解决陶瓷这种硬淬发削加工的有效方法,本文主要根据激光加热辅助切削的特点,建立激光架势挛数学模型,采用解析法,从理论上分析了激光对陶瓷加热时温度场的分布规律,计算分析了对四种陶瓷材料进行激光加热时,热影响深度和温度的变化规律,为陶瓷激光加热辅助切削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等离子弧加热切削中金属表面软化层金相组织分析,来研究在一定加热条件下的切削深度,并提出45#和9SiCr两种淬火钢在一定加热条件下的合适切削深度。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空气等离子弧加热试验,研究了电弧电流,切削速度等因素对等离子弧加热能力的影响,并给出了一些加热切削的实用数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淬火钢的等离子加热切削法.分析了加热切削法可能采用的各种热源和等离子作为热源的理由,并介绍了加热时间和加热深度的控制与调整方法,及淬火钢加热切削的机理。  相似文献   

8.
激光加热辅助切削技术将激光作为热源来提高切削区的温度,达到降低切削力、延长刀具寿命、提高表面质量及加工效率的目的.介绍了激光加热辅助切削技术的特点、加工方式及加工机理,从仿真研究与试验研究两方面,对激光加热辅助切削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讨论了其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等离子弧热切削过程中的热传导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一个简化的实用数学模型,经与试验测试结果比较,所建模型基本上反映加热切削过程中加热温度变化特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液体温度、浓度与电阻率之间的关系的测定,得出液体导电与一般金属导电之间的区别,掌握液体电阻率的温度特性和浓度特性,掌握导电液体均匀加热方法。  相似文献   

11.
采用PIC单片机的电锅炉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设计的电锅炉智能温度控制器,以PIC16F877单片机为核心,用DS1820传感器采集温度信号,设置有供暖、热水、定时启动功能,以及漏电、超温、超压、低水位保护及报警系统.采用FUZZY-PID控制算法,经仿真实验和实际运行表明,其控制效果良好,与传统的PID控制系统相比,动、静态性能稳定,能满足实际要求.  相似文献   

12.
自动化电解去内交叉孔毛刺过程的仿真与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零件内部交叉孔相贯线处的毛刺去除困难的现状,利用电解加工的原理,采用插孔固定阴极式的电极布局形式,提出基于电流检测的自动电解去毛刺的方法.建立电解去毛刺的数学模型,用仿真和实验研究电解去毛刺过程中加工间隙、加工电压及加工时间对毛刺去除的影响,分析去毛刺过程中电流密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在该电极布局形式下,毛刺与工件间的平均电流随着毛刺的去除逐渐下降,且电流曲线的斜率在毛刺完全去除后趋近于0.以此作为去除过程是否完成的判断依据,研制了自动电解去毛刺的控制系统并完成了自动化去毛刺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对毛刺大小进行判断,可以控制加工时间进行精确的毛刺去除,成本低、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基于单片机W77E58设计了一种针对CNC电火花加工机床的新型数控脉冲电源,在软件中利用模糊控制算法实现对加工状态的闭环控制,该电源脉冲宽度和脉冲间隙数控可调,试验证明间隙电压稳定可靠,系统高效节能.  相似文献   

14.
声层析成像仓储粮食温度监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及时地发现仓储粮食中存在的热点,提出了声层析成像仓储粮食温度监测方法.推导了粮食中声波传播时间与粮食温度的函数关系,定义声速转换因子,将粮食中的测量声速转换成相同温度、相同气体自由空间中的声速,建立了声学法储粮温度测量模型.分析了声速转换因子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开发了基于虚拟仪器的声层析成像温度监测实验系统.以大豆填充实验粮仓,对系统各声波路径的实测声速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并提出修正转换方法,对电加热器形成的三种粮食温度分布进行了重建实验.结果表明,重建图像能够清晰地反映大豆中的热点位置和热点温度.因此,声层析成像仓储粮食温度监测方法有望应用于储粮中的热点监测.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Z2FS10型叠加式单向节流阀斜向泄油小孔的电火花加工原理以及相应的工艺参数设计,同时对该工艺方案的加工精度,生产率进行了分析.实践证明,该方案与传统钻削工艺在工具损耗及生产效率方面相比都显示出其优越性,可在阀类零件的特殊孔的加工生产中推广.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脉冲电压下电缆附件过早失效的机理,本文对中压电缆终端在脉冲电压下的红外成像特征和内部电场分布进行了研究,阐明了热点特征和内部电场分布之间的联系。通过高频脉冲电压实验电源,对应力控制型冷缩电缆终端施加电压,同时也施加了相同频率和幅值的正弦电压作为比较,通过红外热成像仪分析不同类型的电压对电缆终端表面温度分布的影响。此外,通过瞬态电场仿真分析发现,电缆终端在半导电层截断处和接地点两个位置的电场较强,且该处热功率密度最高,脉冲电压下的电缆终端阻性发热量也明显高于正弦电压。脉冲电压下的发热区域面积和热点温度明显高于正弦电压,其热点形成的实质是因为快速的脉冲上升沿包含较高的频率成分,导致电缆终端的局部电场增强,从而导致阻性发热和温度升高。  相似文献   

17.
提出一种新型热盘管炕作为夜间采暖方式,与村镇普遍使用的火炕、电热毯在被褥热环境和室内环境方面的差异进行对比实验。分析发现,电热毯采暖响应速度快,但被褥热均匀性差,供热能力有限,无法保障室内温度;火炕采暖响应速度较快,但被褥温度保障时间短、可调节性差,室内存在烟气,CO2浓度超标;热盘管炕采暖响应速度一般,但被褥温度分布均匀,温度稳定后人体热舒适区占比可达80%以上,且室内环境良好。  相似文献   

18.
电主轴是高速数控机床的核心部件,机床加工过程中电主轴的跳动和振动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加工精度和电主轴的寿命,故对电主轴的振动状态分析尤为重要。基于传递矩阵,用普劳尔迭代计算了KD2570-E电主轴临界转速,分析了机床工作过程中引发电主轴机械振动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减小振动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