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难忘的经历     
张鹤 《中国电梯》2009,(16):47-48
苏州通润驱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原常熟市电梯曳引机厂有限公司)起步进入电梯部件领域已经25年了,我们的发展是中国电梯行业发展的一个缩影。穿越25年时光,我们目睹了整个行业的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一步步跋涉前行。作为一个与行业发展同龄的参与者,现在回味正是感慨万千,可以说我国的电梯行业是跟随国家改革开放脚步一起前进的行业,是印证我国30年来改革开放、繁荣昌盛、追赶世界先进技术的一个前沿窗口。  相似文献   

2.
陈大祥 《中国电梯》2007,18(17):10-11
电梯在中国应用已百年,百年问中国的大楼遍地而起,百年问电梯里流淌了多少故事。照片上这位年轻英俊的小伙子,如今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电梯事业。从最初的电梯安装工人,到为首长开电梯的司机,也曾做过电梯安装公司的经理,他就是我们今天的主人公陈大祥。回首一生,让他久久不能忘怀的,还是给毛主席开电梯的那段日子……[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拥有多年电梯生产制造出口经验的民族电梯行业大鳄——昆山通祐电梯有限公司,近日将携新品亮相全球最大规模的电梯展——2014中国国际电梯展览会。作为国内第三大民族电梯生产企业,江苏通祜是如何一步步发展起来的?记者近日走访了昆山通祐电梯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琰。分享成功,让生意更成功。看他人成功经验,获得最快成功捷径。让我们一起倾听昆山通祐的成功故事。  相似文献   

4.
在欧洲腾飞     
《中国电梯》2007,18(22):13-13,15
随着越来越多的全球电梯供应商和安装商从亚洲采购部件或者在亚洲设厂,BSI(英国标准协会)最近在上海成立了一个工作小组,专门帮助中国市场了解CE标准及其认证。该工作小组的领导Jas Dhesi先生,对中国迅速增长的电梯市场及其趋势进行了分析,作为一家对出口欧盟市场的电梯部件进行安全认证的领先机构,他列举了该机构出现在中国将给电梯市场上的企业带来的诸多好处。  相似文献   

5.
我们要采访丁尔颢,他是北京市房管局系统在用电梯管理专业的老人儿,退休好几年了。我们约了两三次才和他约定了见面时间,听说他挺忙的。丁工是在退休后又被一家北京市知名的物业公司返聘回来的。虽说他是退休了,但一直在电梯的管理工作上默默地发挥着余热。  相似文献   

6.
我们爱电梯     
陈会民  刘伟 《中国电梯》2010,(10):44-72
今天我们又迎来了中国国际电梯展的大会。30年电梯界的进步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很多的财富,我们的电梯行业走向全世界,吸引了全世界很大的瞩目,使得是我们得到了更多的财富。我们有了技术,有了管理,有了制造,有了设计,有了好多好多中国电梯的世界第一。我们更有了很多朋友,在展览会上我们碰到了几十年的老朋友,还有更多的新朋友。我们电梯界的最大好处就是我们团结齐心,把我们的电梯事业搞上去。我相信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现在的新人到处在蓬勃发展,新的技术也在很好的发展,我相信我们的后代一定会比我们做的更好。  相似文献   

7.
李杰 《中国电梯》2012,(20):20-22
对中国电梯行业稍有了解的人,对张桂竹这个名字应当都不陌生。50年的工作历程,张桂竹有三次转身,从研究飞机自动驾驶仪、陀螺仪表的军人.到专职于电子管厂的计量工作人员,再到中国迅达电梯公司工人、保养队长、技术质量科长、中国电梯协会安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这三次转身,为何会使其进入电梯行业并以此成为他的工作乐趣?我们或许能从他的故事中看到些什么。  相似文献   

8.
孙立新 《中国电梯》2009,(16):29-29
30年前,上海电梯厂、天津电梯厂等八大电梯企业奠定了中国电梯工业的基础;改革开放30年,中国电梯工业逐步发展和壮大。中国电梯杂志伴随我们电梯界同仁亲历与见证了中国电梯工业的成长史。  相似文献   

9.
李蒙斌 《中国电梯》2009,(16):67-67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伴随着改革开放30年,中国电梯也走过了30年的岁月。30年,我们共同见证了中国电梯业的发展和壮大,同时也共同努力谱写了中国电梯业更美好的篇章。  相似文献   

10.
二十年回首     
老藤 《中国电梯》2006,17(4):63-63
身在电梯行业,心系电梯行业。入行很多年的“老电梯”们怀揣着对电梯事业的热诚之心感悟着这个行业,期许着这个行业。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他们是中国电梯行业的开荒者和发展的见证人,也是中国电梯行业最宝贵的财富。不用华丽的语言、绚烂的辞藻,让我们听听“老电梯”的真诚感悟。[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陈会民 《中国电梯》2004,15(18):13-14
在第六届中国国际电梯设备及技术展览会期间,国家质检总局和中国电梯协会举办了“电梯及自动扶梯安全论坛”。其间,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2005年全国电梯事故情况及其原因分析,并且介绍了近期电梯安全监察工作重点及中长期的工作设想。本刊报道后,陆续接到一些读者的反馈。我们把这些反馈汇总以后,专访了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电梯起重机械处何毅副处长。  相似文献   

12.
邹家春 《中国电梯》2009,(16):77-77
30年前,我们的电梯行业伴随着改革开放扬征起帆;30年,我们风雨兼程阔步向前。如今电梯行业的电梯年销量早已突破20万台,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新装电梯市场和最大的电梯生产国。  相似文献   

13.
《电梯工业》2014,(2):40-41
他温文尔雅,爱好书法,深耕电梯行业近20年,对中国电梯行业的发展潜心研究20多年,他就是沈阳蓝光集团总经理罗曙明。近日,《电梯工业》杂志社记者采访了这位平易近人、浑身散发书香气息的企业领军者。  相似文献   

14.
肖伟平 《中国电梯》2009,(16):73-73
2007年9月初,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第一届电梯专业新生入学的时候,我和电梯教研室的全体老师一起迎接他们。除了帮助学生办理各项手续外,我们更多的是解答学生和部分学生家长有关专业发展方面的询问。新生报到的第2天,学校一位老师领着一位学生及其父母来到了我们电梯专业办理入学手续的地方。该学生姓程,来自陕西西安,其家长坚决要求我们帮助他儿子办理转入电梯专业的手续。  相似文献   

15.
顾鑫 《中国电梯》2009,(16):117-119
《中国电梯》已经迈入了她的而立之年,在这过程中,《中国电梯》和电梯人记载着她辉煌的发展历程,传承着灿烂的中国电梯文化,推介着不断创新的电梯技术,并为我国电梯标准的推广和应用绘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值此《中国电梯》300期之际,我们共同回顾我国电梯标准的发展史,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秦健聪 《中国电梯》2009,(16):112-112
与时俱进的中国电梯工业30年间飞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梯市场和全球电梯生产基地。站在中国电梯30年的门槛上回望,在电梯协会和各级政府的领导下,我们与电梯行业共同经历了萌芽、发展和壮大。作为电梯行业的一分子,深感温暖和自豪。抚今追昔,感慨万千,正是一代代电梯人的创新与开拓精神促进了众多电梯企业发展和繁荣。  相似文献   

17.
孙一闽 《中国电梯》2008,19(6):14-31
继2006中国国际电梯展之后,2008中国国际电梯展将于4月22-25日在廊坊举办。2006中国国际电梯展览会首次落户廊坊并获得圆满成功,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453家电梯整机和零部件供应商参展,使得2006中国国际电梯展成为全世界规模最大的电梯专业展览会。两年来,由于行业增长迅速,企业数量增加,所以,2008电梯展与上界展会相比,展位面积扩大,参展商数量增加,可以说是规模巨大展商众多。今天,我们用“电梯展会非常道”这一专题,为部分参展企业搭起预展台。请看——电梯展会非常道,谁看谁知道。  相似文献   

18.
陈忠林 《中国电梯》2009,(16):81-81
中国人自己制造电梯的历史已经50多年了,而我和我的企业只勉强赶上了后10年。这10年,是中国电梯行业快速发展的10年,包括技术水平不断进步的电梯配件生产,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我们企业不敢稍有怠慢。  相似文献   

19.
2008年4月22日,2008中国国际电梯展在廊坊国际展览中心举行。此次盛会吸引了业界数百家厂商参加。为进一步全面展示艾默生针对全球电梯行业的先进技术、产品及解决方案,艾默生工业自动化的旗下的艾默生工业自动化(中国)(以下简称“艾默生IAO”)、英国CT、法国利莱森玛也再度携手参加了此次国际电梯展。  相似文献   

20.
孙一闽 《中国电梯》2008,19(7):6-12
继2006中国国际电梯展之后,2008中国国际电梯展将于4月22-25日在廊坊举办。2006中国国际电梯展览会首次落户廊坊并获得圆满成功,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453家电梯整机和零部件供应商参展,使得2006中国国际电梯展成为全世界规模最大的电梯专业展览会。两年来,由于行业增长迅速,企业数量增加,所以,2008电梯展与上届展会相比,展位面积扩大,参展商数量增加,可以说是规模巨大展商众多。今天,我们用“电梯展会非常道”这一专题,从今年第6期开始,为部分参展企业搭起预展台,请看——电梯展会非常道,谁看谁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