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与单纯西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1例,治疗组采用西药口服加中药汤剂独活寄生汤内服,随症加减,对照组仅用西药口服.结果:治疗组显效8例,好转1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8%;对照组显效4例,好转15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61.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能提高疗效,缓解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骶髂关节注射氢化泼尼松注射液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与对照组28例,治疗组采用常规药物加骶髂关节注射氢化泼尼松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6个月后两组总体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病情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常规药物联合氢化泼尼松注射液治疗在改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炎局部疼痛和全身功能方面较单纯常规药物治疗有着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原因不明,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主要累及骶髂关节、髋关节、椎间关节、肋椎关节、以骶髂关节病变最为多见.其主要病理改变是关节和关节周围组织、韧带、椎间的韧带钙化,最终发生骨性强直.强直性脊柱炎多见于青年男性,发病年龄多在15-35岁.40岁以后发病者少见,男性患病是女性的5倍.一项研究对我国6000名风湿病患者调查统计,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占18%,一般人群的调查发病率0.3%,即1000人中有一位患病,全国将近12万人患此病,这一数据表明该病对家庭和社会是一个沉重负担.  相似文献   

4.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常见的免疫遗传性疾病,是以骶髂关节和脊柱慢性炎症为主的周身性疾病,疾病晚期可发生脊柱强直,畸形以致严重功能受损.病程演变差异很大,自发缓解和加重交替出现,少数患者在早期出现严重残疾,髋关节受累,颈椎完全强直.随着医学免役学的发展,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诊断已不再是难题,而患者对此疾病的认识和有效的自我护理对此疾病的控制有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综合疗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肩周炎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治疗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采取综合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39例,占86.7%,对照组痊愈11例,占26.8%,治疗组治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显效5例,好转1例,对照组显效7例,好转10例对照组显效及好转例数优于治疗组;治疗组总有效率达1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3%,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疗法治疗肩周炎显著优于常规疗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在肿瘤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行PICC置管化疗的肿瘤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临床结果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导管发生脱落1例,对照组3例.结论:随着医学护理模式的改变,在肿瘤PICC置管的患者中行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明显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治疗依从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初步探索本组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脂型脑动脉硬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6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门诊或住院共收治经血生化检测确定高血脂患者16例,选取复方丹参与血栓通静脉点滴、阿司匹林与血脂康、足底自我保健按摩及饮食控制等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结果:根据自拟评价标准评定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3个月后,显效4例、好转7例、有效3例、无效2例,疗效显著率为68.75%.6个月后随访:显效7例、好转5例、有效2、无效2例,疗效显著率为75%,总有效率87.5%.结论:本组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脂型脑动脉硬化症的疗效满意,值得进一步总结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治疗急性胆囊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在我科施行LC术治疗的急性胆囊炎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8例成功行LC术;2例中转开腹手术,其中Calot三角解剖不清、周围致密粘连者1例,胆囊动脉出血者1例.所有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推拿等综合疗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点穴、推拿、运动疗法等综合疗法对32例患儿进行治疗.结果:治疗1个月时患儿的智力、姿势、运动、肌张力等各指标均有明显改善,1月显效率为80%,2月显效率达85%,总有效率达85%以上.结论:本治疗方法能有效改善脑瘫患儿的临床症状,近期疗效确切,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1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20例DKA患者采用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并及时补液、纠正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等措施进行治疗.结果:20例DKA患者经积极的治疗后均得到纠正,痊愈出院.结论:DKA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其临床表现复杂,病死率高,如能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可显著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阑尾脓肿诊断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对2001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82例阑尾脓肿病例的诊断与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2例阑尾脓肿手术治疗64例,非手术治疗18例(其中中西医结合治疗7例,穿刺抽脓治疗11例).全部治愈出院,追踪观察2年手术治疗患者无一例复发;非手术治疗患者复发6例,需再行手术治疗.结论:阑尾脓肿手术治疗是一种积极可取的治疗手段,能够及时消除感染来源,住院时间短、费用低、无复发、元并发症.非手术治疗虽可获较好治疗效果,但复发率较高,需再行阑尾切除手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08 年1月到2011年1月共诊断收治的16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分别采用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和米非司酮治疗.结果:米非司酮组肌瘤体积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显著缩小,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经过有效治疗后患者子宫体积及子宫肌瘤体积明显减小且患者生活质量得以提高(P<0.05),同时该药具有安全性相对较高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行为实施综合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08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80例随机分实验组与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在社区门诊进行一般性原发性高血压教育,自行锻炼和饮食控制;实验组由社区医生为实验组患者建立个人健康档案、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心理、行为和服药干预等干预措施.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实施综合干预前治疗依从性、血压参数、社区服务满意程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施社区综合干预一年后实验组依从性好、收缩压及舒张压下降明显、社区服务满意高(P<0.05).结论:通过实施有组织有计划的综合干预活动管理模式,可以改变原发性高血压其知、信、行,提高依从性及满意度,控制血压血压水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普米克令舒加万托林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儿科从2009年1月~2010年1月对于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在常规给予抗病毒、镇静、吸氧、止咳化痰等综合性治疗基础上,加用普米克令舒、万托林联合驱动雾化吸入,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60例中,痊愈48例占80%,好转8例占13%,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60例中,痊愈15例占25%,好转40例占65%,总有效率为9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显著性(X2=26.18,P<0.01).结论:普米克令舒加万托林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12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加压钢板治疗,对照组采用解剖钢板治疗,采用HS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结果:两组的优良率分别为87.9%、81.5%,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及石膏固定时间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压固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效果较好,其出血量少,骨折愈合及石膏固定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急性胆囊炎治疗方面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社区服务中心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实施腹腔镜手术的24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对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结果:本组患者中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22例,2例中转开腹手术.患者在腹腔镜手术后住院3至10天,均没有出现胆管损伤、腹腔出血、胆漏等并发症,均治愈出院.结论:腹腔镜手术应用于急性胆囊炎的治疗是安全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原发乳腺肉瘤的合理治疗模式.方法:对1995 年2 月至2000年12月收治的67例乳腺肉瘤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67例乳腺肉瘤患者分实验组40例(分叶状囊肉瘤组)和对照组27例(非分叶状囊肉瘤组),病理高分级(Ⅲ级以上)和(或)肿瘤直径的≥5CM患者分单纯手术组21例和综合治疗组25例,比较两者之间的近期生存率.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1年、3年、5年总体生存率(OS)分别为:100%、97.50%、80.00%.和96.30%、74.07%、44.44%.实验组和对照组1年、3年、5年OS对比有统计学意义.非分叶状囊肉瘤组中单纯手术组和综合治疗组1年、3年、5年OS分别为:95.23%、71.43%、42.85%和100%、92.00%、72.00%.1年、3年OS对比无统计学意义,5年OS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发于乳腺的分叶状囊肉瘤单纯手术治疗疗效较好,非分叶状囊肉瘤预后较差;病理高分级(Ⅲ级以上)和(或)肿瘤直径的≥5CM乳腺肉瘤患者单纯手术治疗疗效较差,综合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使用骨伤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我院自2008年1月-2010年3月收治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资料.结果:本组共100例,优秀62例,良好23例,可以10例,差5例,优良率为82%.结论:使用骨伤手法治疗患者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对脑梗死患者于恢复期行康复训练的效果影响.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11年1月在我科住院行康复训练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88例,随机将其分为尼莫地平观察组(48例)及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发病危险因素、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予常规治疗及同等康复训练,观察组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治疗,用量:20mg 口服TID,半年后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ADL)及Berg平衡评定.结果:尼莫地平观察组的患者行康复训练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在行康复训练时加用尼莫地平能更好地提高患者康复治疗疗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弹力纤维瘤的诊断方法和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9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11例弹力纤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病女性高发,发病中位年龄63岁,症状主要为背部肿物、背部隐痛、活动障碍.病变均位于肩胛下角处.患者多从事体力劳动.手术完整切除肿物是治疗最佳方法.结论:弹力纤维瘤手术切除肿物效果好,术后无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