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数据中心能耗巨大,空调系统能耗是数据中心能耗的主要组成部分,降低空调能耗对降低数据中心能耗至关重要。以节能为核心,根据江西某云数据中心暖通空调设计中空调冷热源、水系统及空调末端方式与气流组织等特点,总结了工程中所运用的暖通空调相关节能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针对数据中心用气泵驱动热管复合空调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小型机房空调领域,采用变频转子式压缩机-气泵驱动热管复合空调AEER(北京)为5.56,可实现数据中心PUE1.30的目标;采用变频涡旋式压缩机-气泵驱动热管复合空调AEER(北京)为6.58,可实现数据中心PUE1.25的目标;在大型数据中心空调领域,利用磁悬浮压缩机-气泵驱动热管复合空调AEER(北京)为6.72,可实现数据中心PUE1.25的目标。气泵驱动热管复合空调技术配合间接蒸发冷却/凝等技术的运用,为现代数据中心节能减排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前,数据中心服务器功率密度要求越来越高,水冷空调系统已成为其运行中主要基础设施,该文结合工程实际介绍了数据中心划分标准,常规集中冷水空调系统的设计架构及主要设备的配置。针对数据中心空调系统的特点,着重介绍了空调系统节能减排的技术措施,具备实际操作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述了数据中心空调系统的特点及能耗状况,指出了降低制冷系统的电能消耗对数据中心的重要性;介绍了国家的电力政策及水蓄冷空调技术的应用前景。以北京某数据中心为例,分析了水蓄冷技术对数据中心的运行能耗和费用的影响。水蓄冷和水冷Free-Cooling(自然冷却)节能技术结合使用,将大大降低数据中心的运行能耗和电费,是未来绿色数据中心的节能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数据中心IT设备热环境要求和数据中心风侧自然冷却方式,同时提出了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技术的几种不同形式,主要是对间接蒸发自然冷却空调系统在国内外数据中心的应用形式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其所具有的"1+1+1梯级冷却"三种节能运行模式以及数据机房内相应的气流组织方案,总结出间接蒸发自然冷却空调系统将会是大型新建数据中心空调系统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  相似文献   

6.
“包括中国移动等运营商在内,各互联网、金融、政府等机构近几年都在加速的进行数据中心的建设,相应的为数据中心提供制冷、除湿等的空调系统的市场也随之增长,各个空调制造商在进入这一行业时,虽然产品定位不同,但都应该选好着力点。”采访中,拥有五十多年从事通信建筑空调设计经验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彭殿贞提到了她对现在数据中心空调系统发展的看法。“我认为机房空调发展的着力点应该是,在保证数据中心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上,发展节能技术。”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大规模数据中心的空调系统特点及设计思路,概述了数据中心空调系统的气流组织、设备配置、节能措施;论述了高密度机房空调系统的冷却方式,以及绿色数据中心的概念,并采用CFD模拟论证了设计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8.
《制冷》2017,(1)
文章通过对传统数据中心常规空调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进而提出了新型自然冷却的几种形式,对风侧自然冷却和水侧自然冷却的几个典型应用形式进行了分析介绍,总结出自然冷却技术将是数据中心空调系统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数据中心的规模越来越大。伴随而来的是空调系统能耗这一世界难题,因此,寻求高效率低能耗的冷却方法显得尤为重要。热管技术以其高效导热的特点成为了众多辅助冷却方案中的一大选择。本文通过构建节能模型,对比分析了冷冻水型空调、风冷空调加装热管换热模块前后的节能情况,并探讨了热管技术在数据中心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该工程为某银行数据中心机房暖通设计,介绍了空调冷负荷及设备选型,空调室外机组安装,室内空调的气流组织形式,空调新风系统,事故排风系统的设计,为此类数据中心机房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论文通过对IDC各类设备能耗的占比分析,分析介绍IDC数据中心网络设备、空调、电源等节能新技术及其应用前景,以及数据中心行业节能的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2.
数码多联中央空调节能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指出数码多联机是中央空调的一个很有潜力的发展方向,分析数码多联机在节能技术方面采用的主要技术,即数码变容涡旋压缩机技术、双压缩机技术、制冷剂直接输送技术、制冷剂的智能分配技术、风机调速技术等多项节能技术。指出了进一步研究和推广数码多联机需要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以京广线T15次列车为例,对温度、湿度气象参数和列车空调新风负荷作了研究,得出了列车空调新风负荷和温度、湿度、时间、地区的关系。基于这个分析,认为引入新风换气机可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一种新型数据中心用蒸发冷却(凝)空调机组,将蒸发冷却、蒸发冷凝、机械制冷技术三者结合,加大了自然冷源的应用时间。阐述其运行模式,并结合数据中心机房特点,介绍适合数据中心机房的机组运行模式。设计一台风量为20000 m 3/h的试验样机,并通过调节喷淋水流量,对其各功能段最佳性能进行了测定,得出该机组直接蒸发冷却段在水气比为0.37时,效率为97.22%;间接蒸发冷却段在水气比为0.28时,效率为62.98%。对其在乌鲁木齐、兰州、西安、上海4个典型城市的适应性分区进行了分析,并以新疆某数据中心为例,对比分析其年耗电量,采用该蒸发冷却(凝)空调机组年节电率为51.4%。  相似文献   

15.
王锡  杨勇平 《制冷学报》2012,33(3):68-73
为了明确供热空调系统的能质利用情况,基于单耗分析理论和方法对供热空调系统的分析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讨论了几种典型供热空调系统形式(锅炉供热、电热供热、热泵空调、吸收式冷热水机组)的效率计算方法,并总结出效率通式。为表征系统整个运行期的平均效率,提出了两种使供热空调系统的分析方法更为全面的方法(供热/冷量加权温度法和燃料加权法),并结合示例全面分析了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的一次能源利用率和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效率,从而更为全面地了解各系统在全工况下的能源(质)利用情况。  相似文献   

16.
以北京市某既有电信行业通信机房为研究对象,针对北京地区的气候条件以及通信机房的空调负荷特性,基于自然冷却换热技术的基本理论与原理,对该通信机房原有的空调方式进行节能改造,在原有的单一空调系统基础上新增自然冷却换热系统。2009年秋季供冷工况运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应用方案不但可以满足通信机房气流组织以及使用功能要求,而且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以北京科技部节能示范楼为例,在逐时负荷模拟计算的基础上,对冰蓄冷系统的自动控制进行优化,为进一步优化和完善节能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40000m3/h空分设备为例,详细介绍了自动变负荷控制系统组成、技术要点和实现过程,对关键参数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自动变负荷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空分设备负荷调节的稳定性,缩短了时间,降低了能耗。  相似文献   

19.
移动通讯基站与网络数据机房等高发热量空间由于需要全年供冷,空调能耗很高。热管/蒸气压缩复合制冷技术是一种将分离式热管和蒸气压缩式制冷有机融合,实现两者优势互补的高效冷却技术。本文阐述热管/蒸气压缩复合制冷技术的工作原理与节能机制,并将开发的热管/蒸气压缩空调机组在全国南北多个基站中进行长期试点应用,实测结果表明,机组运行稳定、室内温度控制良好,在同等条件下,比常规基站空调节能30%~45%。该机组的设计原理与应用结果为各种类型热管/蒸气压缩复合制冷机组的研发和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风电场、光伏发电站等工程的升压站,一般远离集中热源,冬季多采用“电暖气+热水器”的传统方案,能源利用效率低,增加了电能消耗,降低了项目收益。提出“空气源热泵耦合太阳能及余热”的供暖方案,为升压站提供了可靠的热源,并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了运行费用。升压站内电气设备间有大量的40℃左右的排风,可以作为空气源热泵的低温热源,解决了空气源热泵低温时效率低的弊病;空气源热泵生产出热水,并设置太阳能热水器进一步提高水温满足供暖要求;设置单独的蓄热水箱适应供暖负荷变化并解决一部分生活热水需求。以北京某风电场工程为例,阐述了这一系统的优缺点以及推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表明,在最冷时该系统仍可以高效、稳定的运行,投资回收期短,为寒冷地区空气源热泵的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