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研究区域530井区八4+5层油藏为典型一类油藏,综合含水73.4%,中高含水井比例达到84%。此次研究利用岩石电阻率测井与其它测井参数相结合,采用井间电阻率对比法、径向电阻率对比法、交会图版法、自然电位偏移法对水淹层进行定量识别,以此揭示油藏水淹层岩石物理响应机理及响应特征,为水淹层判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水淹层测井解释方法综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水淹层测井解释利用测井资料对水驱油藏水淹所发生的变化进行评价,弄清水淹部位和水淹程度,为进行二次乃至三次采油提高采收率提供依据。基于测井解释研究水淹层特性,是油田开发调整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油层水淹后,其产层的油水饱和度分布、孔隙度与渗透率、岩石润湿性、地层水矿化度和阳离子交换能力等许多物理性质会发生较大变化。通常,可利用自然电位与电阻率曲线相结合、自然电位测井和交会图版等方法识别水淹层。进而可根据油、水等定量参数来判断储层的水淹级别。此外,动态电阻率下降法和模式识别法近来也被广泛应用于水淹等级的划分。我国在水淹层水淹机理和解释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在实际中,仅仅建立在单井测井资料的水淹层测井解释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若以测井为纽带,将地质、地震资料有机结合起来,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测井资料解释综合应用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神泉油田侏罗系油藏属于典型薄互层状低阻油藏,已进入中高含水开发阶段,亟待探明剩余油分布状况并进行挖潜方案调整。采用常规水淹层测井解释方法和动态分析法,分析神泉油田三间房组的水淹规律,研究储层水淹规律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储层物性特征是影响储层水淹程度的主要因素,构造、断层和注采系统是影响水淹规律的次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以胜坨油田发育的典型复杂断块油藏为例,利用密闭取芯井资料建立判别关系和测井解释模型,进行沙河街组二段1-3砂组复杂断块油藏水淹层测井解释。首先介绍了该水淹层测井响应特征,接着应用多项式趋势面分析方法对测井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并选择测井资料齐全、质量可靠、有钻井取芯和录井、试油资料的井为关键井,结合试油试采、岩芯分析资料建立测井解释模型。结果表明:胜坨油田沙河街组二段1-3砂组复杂断块油藏已经进入高含水阶段,水淹层发生明显的自然电位曲线基线偏移、地层电阻率降低、自然伽马降低、声波时差增大等现象;选择沙二段顶部的高阻白云岩段(厚度为8~12m)作为标准层进行标准化处理;声波时差三次趋势面分析效果较好,拟合度达到22.6%,平均校正量为14μs/m;T4j17、T2-121井取芯井段较长且收获率较高,分析化验资料较丰富,测井资料齐全且质量较好,能够反映沙二段1-3砂组复杂断块油藏储层特征,被选为关键井;建立泥质体积分数、粒度中值、孔隙度、渗透率、含水饱和度等解释模型。最后,通过对水淹层的测井资料进行逐井处理、计算机逐点或按层输出主要储层参数等3个方面检验解释模型,定量评价了测井解释模型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测井解释结果与岩芯物性和生产数据吻合较好,获得了较为可靠的地区储层地质分析结果,可为注水开发调整提供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由于储层非均质性严重,砾岩油藏具有岩性物性背景复杂以及油层电阻率变化幅度大等特点,其水淹层的定量评价已经成为油田二次调整开发的重点和难点.基于测井、取芯、测试等分析资料,应用油气运聚成藏理论,在储层品质因子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砾岩油藏原始含油饱和度的计算模型.定义原始含油饱和度和目前含油饱和度的差值与原始含油饱和度的比值为储层的采出指数,表征注水开发以后到目前油藏状态下储层动态水淹的特征参数,与传统的产水率和含油饱和度两个水淹特征参数相比,其优势在于考虑了油层动态水淹的过程,消除了砾岩油藏本身因为电阻率变化幅度大且单一利用目前含油饱和度定量评价水淹层的缺点.将该法应用于克拉玛依油田砾岩油藏水淹层的评价中,对比研究了含油饱和度、产水率和采出指数3个参数对砾岩油藏的水淹敏感性.结果表明:采出指数敏感性最高,识别准确率达到89.58%,提高了砾岩油藏水淹层的识别精度,为克拉玛依油田井网调整和开发方案的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中子寿命测井在高含水期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子寿命测井是一项成熟的油藏剩余油饱和度监测技术,它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各产层的水淹状况、定量解释剩余油饱和度,为高含水油井堵水与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弱胶结储层在开发后,其孔隙结构与岩性发生变化,用于计算饱和度的Archie公式已不适用。为了识别注水稠油油藏的水淹层,对N油田2010年以后完钻的320口采油井的测井曲线开展测井响应研究:综合使用自然电位(SP)泥岩基线偏移、强水淹段储层的SP幅度变小,新井的深电阻率比老井的明显降低,以及2次脉冲中子-中子(PNN)测井的热中子衰减时间(TNDT)的明显幅度差等识别水淹层;利用老井/新井的深电阻率比值,结合周边注入水/边水供应情况定性判别水淹程度。  相似文献   

8.
油层被水淹后,油层的自然电位、电阻率、声波特征、核物理性质都会发生变化。同时不同的注水量,注水矿化度、地层性质都会使储层测井参数发生变化。本文对水淹机理实验研究,并结合测井静态和动态资料,寻找反映水淹层敏感的测井曲线,建立不同水淹程度的标准,定性,定量识别划分油水层和水淹层,从而找到适合鄯善油田的水淹层识别方法,并在油田二次开发中得到较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L油田巨厚层油藏水淹规律复杂、剩余油分布预测难度大等问题,综合运用岩心、测井、录井及油藏动态等资料,对油藏储层非均质性成因及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构造作用和成岩作用对L油田储层非均质性的影响较弱,储层非均质性主要受沉积作用的影响;油藏层内非均质性较弱,层间非均质性强,平面非均质性受沉积微相控制。  相似文献   

10.
新海27块属厚层~特厚层边底水普通稠油油藏,原直井井网利用天然能量开发,受底水锥进、边水突进和管外串槽等因素影响,油井水淹严重,油藏长期处于低速低效开采状态,濒临废弃,一次开发最终采收率15.3%。针对一次开发过程中剩余油分布零散、直井冷采含水上升快等问题,精细开展二次开发前期研究,形成了包括测井二次解释、地质体精细描述、稠油底水油藏开采规律研究、水淹规律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等方面的一次开发综合评价体系,为二次开发提供准确依据。  相似文献   

11.
八面河地区紧邻王家岗和乐安两个古潜山油田,古潜山尤其是奥陶系一寒武系碳酸盐岩是古潜山重要的油气接替勘探层系之一,其油源主要来自下第三系孔店组生油层,为新生古储型油藏。通过对碳酸盐岩古潜山尤其是风化壳的储层测井基本相应特征、储集空间类型及特点、储层物性分析、储层划分标准、储层流体性质判别等的研究,建立了一套测井储层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2.
油层含油性判别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安寨油组是川中油田的主力产油层,油气多产于碳酸盐岩地层,开采时间较长,不少井产量下降,甚至枯竭,因而研究大安寨油井含油特征、预测产能是十分必要的.根据试油井段的产能分析,将储层分为干层、低产层和高产层三类;应用测井、地质及试油试采资料,归纳出不同类型产层的定性特征;并建立起判别产层的模型,形成一套选取产层和预测产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江汉盆地油藏储层属于盐湖相沉积,已开发的油田主要开采砂岩油藏;另一方面,在潜江凹陷潜江组地层中已发现鲕状灰岩储层。在研究了鲕状灰岩储层在平面上和纵向上的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应加强油区内及周缘的鲕状灰岩的测井、中途测试、试油的综合识别研究,扩大在江汉盆地其它凹陷中鲕状灰岩的探测。  相似文献   

14.
混采井分层产能确定的新方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混采油井分层产能的确定通常用生产测井,分层测试及示踪剂跟踪方法,但它们成本高,周期长,对窜层油井不适用,且对流速低和窜层油井不适用,有时还需在关井停产条件下进行,作业过程中还易伤害油层。介绍了一种产能监测的新方法-原油色谱指纹法,利用单层原油色谱批纹差异及井口混合原油的指纹变化特征,配合室内原油配方实验,求得混采井分层产能贡献,研究表明,不同类型不同比例二元及三元原油配方与指纹计算的误差在10%以内,指纹计算结果与生产测井的误差在15%以上,可用来计算混采油井分层产能贡献,监测油层出力情况。  相似文献   

15.
对鄂尔多斯盆地黄陵上畛子地区延长组长6油层组储层岩性、物性、电性与含油性特征及其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并进一步将该区长6储层分为产油层(油水同层)、产水层、混合区(产油、产水层混合区)以及干层四类,基于测井标准化,建立了目标区长6储层流体识别标准,经实例验证有效,为该地区快速准确识别产油层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页岩气储层矿物组分测井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页岩气藏一般发育在暗色泥页岩、高碳泥页岩及其间所夹砂质、粉砂质岩类地层中,页岩气储层识别与划分以及矿物组分计算,是页岩气储层测井评价中的关键内容.目前国内外页岩气储层测井评价中,一般采用常规测井、元素俘获能谱测井(ECS)、自然伽马能谱测井(NGS)和岩性密度测井等资料来计算页岩的矿物组分.它们不仅为页岩气储层矿物组分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效手段,而且对我国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东翼石炭系火山岩储层为研究对象,利用测井、录井、钻井、试油、岩芯、岩屑、薄片等资料,分析研究区火山岩储层主控因素。在此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对储层主控因素进行定量评价;选用油气累积产量作为母因素,与油气累积产量相关性较高的主控因素作为子因素,衡量火山岩储层质量。结果表明:影响车排子凸起石炭系火山岩储层形成的主控因素包括岩性和岩相类型、裂缝发育程度以及风化淋滤作用;通过对各评价参数权重系数计算,风化淋滤作用权重系数最大,为0.271,其次为裂缝密度,权重系数为0.261,最后是岩相和岩性类型,权重系数分别为0.247、0.222;根据储层综合评价指标(IREI)结果,将IREI≥0.6定为Ⅰ类储层,0.3≤IREI<0.6定为Ⅱ类储层。运用该储层定量评价标准对单井储层进行综合评价验证,结果与实际油气累积产量吻合率高达90%;单井储层定量评价分类结果与实际油气累积产量及研究区有利储层平面分布预测吻合度较高,评价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8.
喀拉扎背斜位于准噶尔盆地南缘,发育侏罗系油砂。在喀拉扎背斜侏罗系头屯河组首次发现6个油砂露头点,并实施地质调查井1口(喀油砂1井),揭示油砂储层累计厚度超过30 m。通过钻井岩芯编录、岩石薄片鉴定、扫描电镜观察、铸体薄片观察和测井等方法,对油砂储层的沉积环境、岩性、物性和储集空间类型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砂储层位于中侏罗统头屯河组,主要包括中细砂岩油砂储层和粗砂—细砾岩油砂储层;中细砂岩油砂储层为厚层沉积岩储层,沉积相属于曲流河相河床亚相的边滩沉积微相,储集空间以原生孔隙为主,孔隙度和渗透率为中—高孔、高渗范畴;粗砂—细砾岩油砂储层为特厚层沉积岩储层,沉积相属于曲流河相河床亚相的河床滞留沉积微相,储集空间以次生孔隙为主,孔隙度和渗透率为中孔、中渗范畴。总之,喀拉扎背斜侏罗系头屯河组储层有利于油砂的富集与储存,是准噶尔盆地油砂资源新的潜力区。  相似文献   

19.
南海东部X区块Y构造恩平组发育大型富砂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砂体滑塌形成的湖底扇沉积,垂向上多期次叠置且叠合性较好。区块内流体性质复杂多样,普遍存在油层出气和气层出油现象,油层和气层在录井资料上表现特征相似,因此大幅度增加了该区块的流体相态识别难度,从而给录井综合解释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针对研究区流体性质复杂且利用常规气测异常倍数法、气体比率法、三维及地化录井资料无法准确识别油气层的难点,对气测烃组分解释方法进行优选,结果表明,Bar图法和星型图法可快速有效地识别该区块油气层。现场实际应用表明,基于气测烃组分特征差异的Bar图和星型图流体解释评价方法,可快速准确地解释评价X区块储层内复杂流体。利用该方法在随钻过程中的解释结论与测试求产结果相符合,符合率达到了87%以上,为油田后期储量的评估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