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石油库轻质油品新旧卸油工艺进行了比较,指出了目前普遍采用的上卸工艺,在油品接卸过程中易引起油品的负压气化,造成离心泵汽蚀、鹤管气阻,尤其在高气温、低气压地区,会影响正常的油品接卸。新的卸油工艺由离心泵和带有扫仓功能的液动卸槽潜油泵组成,该潜油泵安装在鹤管头部,实施正压卸油,解决了鹤管气阻和离心泵汽蚀问题。新的卸油工艺不仅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且有较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铁路油槽车上部卸油易产生气阻,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卸汽油时,气阻问题更为严重。为提高抗气阻的能力,使铁路卸油更为顺畅,提出了3种新型铁路卸油工艺:潜油泵卸油法、滑片泵卸油法和滑片泵离心泵结合卸油法。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卸油鹤管加装电动潜油泵的辅助卸油方法,此方法解决了轻质油品在夏季高温时期接卸汽油时的气阻和汽蚀问题,明显地缩短了卸油时间,减少了能耗和蒸发损耗,而且基本上不需要保养、维护和维修,是一种非常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浅析轻油罐车的卸油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采用上部卸油工艺卸轻油罐车,此工艺在夏天作业、环境温度较高,当大气压较低时(如西北高原),极易发生气阻现象,使卸效率下降,工作时间延长,严重时甚至发生气阻断流。根据虹吸原理,考虑到罐车中油品的温度分布不均匀的实际情况,利用鹤管的两步位移来避免油温高和位能低两个因素同时出现,降低气阻现象的发生率,为轻油罐卸车提供一个简便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油罐车采用上部鹤管卸油产生气阻的机理,以实例进行了鹤管气阻的校核,并据此介绍了防止鹤管卸油产生气阻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铁路轻油罐车内管卸油装置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输送轻质油品的铁路油罐车一直采用上卸式卸油。该方法虽然较为安全,但不能解决夏季接卸油品的气阻问题,本文通过对“内管卸油装置”的理论分析计算和对比试验,认为该方案可明显解决气阻问题且能够保证安全。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铁路油罐车上卸鹤管加装的液动卸槽潜油泵的特点、结构与工作原理,卸车时,鹤管、油泵不存在气阻和汽蚀现象.大大地改善了卸槽工作条件,缩短工作时间,避免铁路运力损失还减少了油品对环境的污染.同时,根据液动卸槽潜油泵的结构、性能特点,介绍了对其维护保养及故障排除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部分薄差油层不断投入基建,这类油层产量低、地面井位孤立、距离已建系统远,一般采用汽车运油罐车将油井产液拉运至卸油点集中收集后就近输送至转油脱水站进行处理。卸油点的核心设计为储油工艺。论述了常用的卸油罐储油工艺、卸油池储油工艺的工艺流程,分析了两种储油工艺各自的特点及适应性。对于同时接收落地原油和罐车拉运的液体原油的卸油点,通过具体案例综合技术经济对比分析,推荐采用更具优势的卸油罐+卸油池的组合储油工艺方案。  相似文献   

9.
油库卸油系统是油库工艺设计中的一个难点通过对传统卸油系统滑片泵与离心泵联合卸油系统液动型潜油泵卸油系统进行对比提出了卸油系统的选择方法并介绍了卸油系统的设计校核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国内采用的几种卸油工艺,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认为在铁路鹤管卸油工艺中,滑片泵卸油工艺具有独特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SUB滑片泵卸油工艺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旭林  王杰 《石油商技》2001,19(1):24-27
介绍了用SUB滑片泵代替离心泵和真空泵的铁路卸油工艺,并从理论、试验和实践上分析、验证了采用该工艺在夏季高温天气接卸汽油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轻油铁路卸车方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轻油铁路卸车主要采用的三种方式,即真空系统接卸、滑片泵(转子泵)接卸和潜油泵接卸。对三种轻油油罐车接卸方式的工作原理及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分析,由于真空系统接卸在安全和环保方面存在的缺陷,大多被滑片泵及潜油接卸系统所代替,建议在选择油罐车接卸方式时应根据具体情况,从安全、经济及操作使用方面进行综合比较,以达到最佳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华北油田第四采油厂部分油井沉没度超过100 m,而泵效却较低,只有20%。为了提高这部分油井泵效,对泵效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了气蚀效应对泵效的影响。通过计算重新确定了固定阀球最佳跳动高度,其移动距离由传统的45 mm降低为12 mm,减少了原油中的溶解气逸出和气蚀的影响,解决了阀球运动距离较大导致阀来不及关闭、原油漏失率大的问题。现场应用中改进泵的固定阀罩后,油井平均泵效提高了18%,证明固定阀球跳动高度改为12 mm后能有效提高油井泵效。  相似文献   

14.
针对海拉尔油田水力泵试油排液工艺中地面排液设备配置不合理,无法满足连续、高压长时间试油要求,造成掏空深度不够,流压曲线不连续,无法求取储层最大产能等问题,海拉尔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和大港油田钻采院合作,对现场水力泵地面排液设备进行了完善、改造、升级,研制出了适合不同井深的水力泵地面一体化排液设备,在满足现场施工需要的同时,降低了施工队伍的设备搬迁成本,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海拉尔油田借助水力泵试油排液求产工艺,辅以不同井深用地面一体化排液设备,不仅缩短了油气井测试周期,降低了施工成本,而且解决了低压、低渗非自喷油层求取资料难的问题,满足了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5.
目前石油库铁路油槽车卸油扫仓多为滑片泵,该泵效率低,维修频率高。经研究设计出一种由离心式输油泵与自吸装置组成的射流泵,该泵较目前使用的滑片泵优越,效率高,工作性能稳定,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对传统认为的泵效是由原油中含溶解气和抽油泵沉没度决定的说法进行分析,指出原油中的溶解气并非是影响泵效的主要原因,而原油在泵腔内的气蚀作用是影响泵效提高的主要因素。推导出了泵效计算的有关公式,说明了如何改变抽吸参数提高泵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陈茂庆 《石油机械》1996,24(9):43-47
论述了自吸离心油泵吸入条件的两个决定因素——吸入能力和吸入装置。泵的吸入能力取决于泵的汽蚀余量和最大自吸高度。吸入装置包括吸入液面至泵进口处的管路、阀件等。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给出了粘性液体的汽蚀余量和最大自吸高度的计算方法,吸入装置管路中液体运动粘度与水力坡度的关系,以及虹吸管路无气阻条件下的临界安装高度。这说明一台性能优良的泵,还需与之相匹配的吸入装置才能获得最佳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18.
跨隔+TCP+MFE+JET四联作试油新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跨隔 TCP MFE JET四联作试油新技术实现了跨隔、油管输送负压射孔、地层测试、水力喷射泵排液等多项先进技术为一体的研究与现场应用 ,该项技术的优点主要在于使跨隔、射孔、测试、排液等多工序一趟管柱完成 ,减少了注水泥塞封闭原试油层工作 ,避免了压井换管柱污染油层 ,排液及时 ,获取不同制度下的产能、压力资料 ,对于低压、低渗、低产、高凝、高粘油气层特别适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