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该文针对济宁城区中深层含水层回灌能力研究基本空白问题,在济宁市任城区针对中深层孔隙承压含水层开展抽水-回灌试验,根据抽水试验计算中深层孔隙承压含水层导水系数和渗透系数,根据回灌试验计算单井最大回灌量。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区含水层渗透性、导水能力强,含水层分布稳定且连续性好,单井回灌率达54.68%~79.67%,采用“抽1注2”回灌方式可实现100%同层回灌。  相似文献   

2.
巴基斯坦塔尔地区某燃煤电站冷却水计划回灌至煤层下部承压含水层,为了确保回灌的可行性,开展了一系列的抽水、注水试验。根据非稳定流抽水试验,计算了含水层的导水系数和渗透系数;根据非稳定流抽水试验的s~lgt曲线形态以及三段降深稳定流抽水试验结果判断出煤层下部含水层为稳定分布的承压含水层;采用补给影响半径的概念,基于三段降深稳定流抽水试验结果,计算了合理的回灌井距;结合短周期回灌试验和设计要求确定了单井回灌量;通过对比稳定流抽水试验数据和短周期回灌试验数据,分析了回灌阻力,并确定了回灌阻力曲线;将长期回灌试验曲线划分为回灌阻力阶段和阻塞效应阶段,分析了阻塞效应。通过试验观测数据以及试验曲线的一阶导数,认为阻塞效应并不明显。研究成果可为未来回灌工程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3.
北京城区地处永定河冲洪积扇中上部,是城市供水的主要开采区。且北京作为南水北调中线的末端,可利用城区水源地开采井在城市用水低谷时进行南水北调水回灌,有效恢复地下水资源、改善地下水环境。通过在城区水源地建立回灌试验系统,采用南水北调水作为回灌水源,开展开采井长期回灌试验,在回灌能力、水动力和水化学方面研究了南水北调水安全回灌地下水的技术,提出了北京城区水源地开采井回灌方案。试验结果表明:四厂回灌井稳定回灌能力为120 m3/h,三厂回灌井稳定回灌能力为245 m3/h,且水质改善效果明显,管井回灌切实可行,并针对水源三厂、四厂及七厂水源地提出不同回灌方案。确定出三厂29眼井回灌能力为8.97万m3/d,四厂16眼井回灌能力为4.41万m3/d,七厂8眼井回灌能力为2.1万m3/d。对于合理利用南水北调水、有效改善城区水源地地下水资源和水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西安市地热水回灌的可行性及适合的回灌模式,本文以陕西宾馆地热井加压回灌试验为例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西安城区地热水中开展单井加压回灌是可行的,通过分析加压前后回灌能力的变化、压力与回灌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回灌量与出水量之间的联系,对回灌过程中的堵塞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说明加压回灌可以有效提高回灌能力,增大回灌量。  相似文献   

5.
济南是闻名于世的"泉城",但由于地下水过度开采等原因,导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泉群停涌,水生态环境恶化.济南的保泉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历经采外补内保泉、节水保泉、引黄保泉、回灌保泉等阶段.为尽快恢复和保持泉城特色,济南市实施了两次回灌补源试验和济西抽水试验,确定了回灌补源与抽水试验影响效果,提出了市区泉水来源、市区与西郊同属济南泉域、减少西郊开采量及实施玉符河回灌补源工程等观点.并指出济南当地水资源匮乏,单纯依靠当地水回灌,不能解决常年保泉问题,建议调引南水北调长江水作为回灌补源水源.根据回灌试验确定的玉符河渗水能力,年调引长江水量5 000~6 000万m3.  相似文献   

6.
保定市一亩泉地下水回灌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现场回灌试验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对保定市一亩泉水源地下水超采降落漏斗分布范围、地下储水空间、回灌水向深层含水层及外流域流失的可能性,及入渗场地下水回灌地质条件等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选择了适于本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地下水回灌方法。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示踪连通试验在水文地质勘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水示踪试验广泛应用于水文地质工作中,是一项成熟的技术方法,它能有效地查明地下水流向,并通过试验获得进行地下水定量评价的水文地质参数。保定市一亩泉水源地地下水回灌工程水文地质勘察中,应用地下水示踪连通试验,查明了工程区回灌水向外流域流失的方向,获得的水文地质参数与抽水试验结论一致,为回灌区水文地质条件的研究及回灌方法的选择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相似文献   

8.
豫北平原地区属典型水资源贫乏区,又是水旱灾害频发的区域,通过合理调度,变洪水为资源是十分必要的。文章通过对该区域进行水资源量、设计流量计算,确定其可利用的雨洪资源量。结合入渗池形状、池底形态、水温、交替回灌等对回灌的影响,展开试验对比研究,得出推荐的雨洪入渗方案,对其他区域开展雨洪资源利用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地质钻探、物探和水文地质抽水、单井回灌、渗坑入渗、示踪试验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对保定市一亩泉水源地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系统研究,查明了地层岩性、地质结构及地层渗透性等基本参数,为地下水回灌方案设计提供了可靠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入渗场80m深度内揭露含水层7~8层,含水层岩性主要为卵砾石,渗透性较好,是较理想的入渗场地;回灌水有利于补给第1~2含水组,回灌水向西南方向流失及向下部3~4含水组渗流的可能性很小;入渗场垂直渗透系数为37.16~39.79m/d,单井影响半径为199.53m。  相似文献   

10.
文中选择辽南地区深层地下水井为回灌井,进行了回灌试验,利用回灌试验数据求得的渗透系数进行回归,得到渗透系数衰减方程,并根据生产中回灌要求制作了回灌井井筒中灌压—时间关系曲线。结果表明:回灌能力会随时间衰减,当渗透系数衰减到某值时,回灌能力将变得很弱,此时需要进行提压。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中国黄泛平原井灌地区地下水超采引起的大面积地下水漏斗问题,选择山东省临清市项目区,利用土壤水动力学、水力学和地下水动力学等相关理论,实施了地下水回灌工程对技术方案和参数进行设计,计算其回灌效果。通过计算结果可知,该回灌工程在7 d的引水过程中,增加了52 310.82 m~3的地下水补给量,占地下水补给总量的60.7%。野外回灌系统流速监测和示踪试验表明,该工程设计方案可行。在原沟渠渗入补给的基础上,该种明沟—暗管—竖井回灌补源工程增加了地下水补给量,对地下水漏斗恢复和旱涝碱综合治理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夏松伟  李晨  韩雪 《海河水利》2011,(3):45-47,54
地下水水源热泵作为一种新型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在我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介绍了安阳市区西部的水文地质条件,通过对该地区试验井的抽水、回灌实验分析及水质分析,指出该区域适合水源热泵系统的应用与推广,抽水与回灌井的比例宜按1:1设置。  相似文献   

13.
北方地区农业灌溉期水平衡测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方一直是我国严重缺水的地区,系统总结了辽、浑、太河流域连续4 a开展的农业灌溉期水平衡测试研究。通过监视水库放水、支流来水、河道引排水,研究灌溉期河道各种水源的量质变化过程,以便科学地进行河道上下游引用水、减少河道水量损失,控制水质和下游海水回灌,从而进行科学合理的供用水调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4.
通过回顾怀柔应急备用水源地供水历程,介绍了南水北调水进京后区域开展的地下水调蓄工程措施,并分析了经过水源地热备或停采、南水北调水人工回灌等调蓄措施后,区域地下水恢复涵养效果;提出了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措施及建议。本次研究对恢复涵养密怀顺地区地下水资源储备和进一步提高北京市供水安全保障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凌海市大小凌河扇地下水人工回灌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善长  秦龙 《吉林水利》2005,(10):23-25
本文通过分析研究水文、水文地质及多年地下水动态观测等资料,系统地分析了地下水人工回灌的各种条件,对地下水人工回灌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6.
孔隙结构对地下水回灌颗粒堵塞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水人工回灌是增加地下水补给量的有效手段,颗粒堵塞是影响地下水回灌效率的主要因素,介质孔隙结构是颗粒堵塞发生发展的直接影响因素.为了研究孔隙结构如何对地下水回灌颗粒堵塞产生影响,基于地下水回灌工程实际,设计并搭建了一维砂柱物理模型,通过玻璃珠介质和石英砂介质的对比试验,研究了介质孔隙结构对地下水回灌颗粒堵塞的影响.定...  相似文献   

17.
引用地表水回灌补给地下水,在咸淡水前锋形成一道带状阻咸帷幕屏障, 是防治海水入侵的一项有效工程措施. 但是,淡水帷幕的形成与咸淡水界面推移的速度和推移时间等因素之间的定量分析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 本文借助物理模型的模拟方法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并探索该项措施的可行性和防治效果. 该项试验可为淡水帷幕工程措施防治海(咸)水入侵技术研究提供最基本的试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18.
辽阳首山地区由于地下水长时期的过量开采,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形成了地下水漏斗区,产生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通过对该地区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和供需矛盾分析,研究了实施地下水人工回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对水文地质条件、回灌水源条件、水质等进行分析后,认为在首山地区实施地下水人工回灌是可行的,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淡水帷幕防治海(咸)水入侵的物理模拟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引用地表水回灌补给地下水,在咸淡水前锋形成一道带状阻咸帷幕屏障,是防治海水入侵的一项有效工程措施. 但是,淡水帷幕的形成与咸淡水界面推移的速度和推移时间等因素之间的定量分析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 本文借助物理模型的模拟方法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并探索该项措施的可行性和防治效果. 该项试验可为淡水帷幕工程措施防治海(咸)水入侵技术研究提供最基本的试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20.
宓永宁  胡春媛  赵琳  陆超 《人民长江》2009,40(24):34-35
辽阳首山地区由于地下水长时期的过量开采,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形成了地下水漏斗区,产生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通过对该地区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和供需矛盾分析,研究了实施地下水人工回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对水文地质条件、回灌水源条件、水质等进行分析后,认为在首山地区实施地下水人工回灌是可行的,并从水环境角度提出了3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