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以产纤维素酶芽孢杆菌JJQ8为出发菌株,进行了紫外线和HNO2诱变处理,采用透明圈法初筛和摇瓶培养复筛,获得2株高产纤维素酶的突变株HS—T001和HS-T002。与出发菌株相比,经紫外线诱变处理的HS.T001突变株产酶活力提高了1.9倍,用HNO2诱变处理的HS—T002突变株产酶活力提高了2倍。  相似文献   

2.
从泸州老窖酒糟中分离纯化得到1株产纤维素酶酶活较高的细菌,酶活为210.9 U/g.结果表明,在紫外线照射4 min与亚硝酸钠4g/L的复合诱变条件下,该菌酶活达到261.7 U/g;纤维素降解率由原来的40.45%升至69.09%;发酵酒糟还原糖含量由原来的0.16%升至2.16%.蛋白质含量由原来的11.45%升至17.85%.  相似文献   

3.
为得到高产纤维素酶的菌株,改善菌种产纤维素酶的能力,该研究以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为原始菌株,以纤维素酶酶活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复合诱变条件。结果表明,最优复合诱变条件为紫外(UV)处理150 s、0.25 mol/L亚硝酸钠(NaNO2)在诱变温度23 ℃下诱变处理23 min。在此优化复合诱变条件下,突变株UN-5纤维素酶酶活为101.48 U/mL,比原始菌株的酶活提高了205.8%。经10代传代,纤维素酶酶活仍有100.5 U/mL,说明该突变株产纤维素酶能力强且遗传性状稳定。  相似文献   

4.
陈阿娜  汤斌  刘标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3):142-144,213
对产纤维素酶菌株Rhizopus sp.TY1原生质体进行N+离子注入-紫外复合诱变,以期获得高产菌株。以原生质体形成率和再生率为指标,确定最佳酶解时间3h;以致死率和正突变率为指标,确定最佳N+离子注入剂量为2.0×1015ions/cm2、最佳紫外照射时间为90s。实验筛选得到一株高产菌株Rhizopus sp.TY1.2,液态发酵终点时滤纸酶活力(FPA)和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CMC)分别达到5.1、20.9U/mL,与出发菌株相比,FPA和CMC分别提高了75.9%和175.0%。传代实验结果显示Rhizopus sp.TY1.2产纤维素酶性能稳定,该结果表明N+离子注入-紫外复合诱变所产生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  相似文献   

5.
产纤维素酶细菌的复合诱变及产酶条件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产纤维素酶细菌LBT-3.6为出发菌株,经紫外、微波先后谤变,选育得一株高产突变株WB-2,滤纸酶活力比出发菌株提高了202.7%。经过培养条件优化后,以麸皮为碳源,最适浓度为50g/L,(NH4)3PO4 4g/l,蛋白胨lg/L,添加0.4%NaCl和0.2%吐温80,滤纸酶活力达到12.35U/mL。  相似文献   

6.
耿海波 《中国酿造》2023,(10):162-166
该研究以拟康氏木霉(Trichoderma pseudokoningii)TP-89为出发菌株,利用紫外(UV)和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复合诱变方法对其进行诱变,并对其遗传稳定进行测定,以期筛选高产纤维素酶且稳定遗传的突变菌株。结果表明,出发菌株TP-89通过UV诱变100 s,ARTP诱变120 s后,筛选出一株纤维素酶产量高且稳定遗传的正突变菌株UA-67,其在产酶培养基上培养4 d时,滤纸酶活为2.59 U/mL、内切酶活为4.26 U/mL、外切酶活为7.79 U/mL,较出发菌株TP-89分别提高85.0%、125.4%和70.1%。  相似文献   

7.
该研究旨在通过复合诱变技术提高真菌产纤维素酶能力。以实验室前期菌株枝孢菌(Cladosporium)B03为出发菌株,经过紫外诱变和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tmospheric and room temperature plasma,ARTP)诱变处理,通过刚果红染色初筛和酶活复筛,最终得到产酶能力提高的突变菌株AY-42。较原始菌株相比,羟甲基纤维素(carboxy methyl cellulose,CMC)酶活提高36. 14%,为(582. 14±2. 32) U/mL,滤纸酶(filter paper activity,FPA)酶活提高97. 03%,为(92. 27±0. 23) U/mL。并且产酶能力能稳定遗传。该研究通过诱变技术提高枝孢菌B03的产酶能力,为菌株B03应用于纤维素酶生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对产纤维素酶菌株Rhizopus sp.TY1原生质体进行N+离子注入-紫外复合诱变,以期获得高产菌株。以原生质体形成率和再生率为指标,确定最佳酶解时间3h;以致死率和正突变率为指标,确定最佳N+离子注入剂量为2.0×1015ions/cm2、最佳紫外照射时间为90s。实验筛选得到一株高产菌株Rhizopus sp.TY1.2,液态发酵终点时滤纸酶活力(FPA)和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CMC)分别达到5.1、20.9U/mL,与出发菌株相比,FPA和CMC分别提高了75.9%和175.0%。传代实验结果显示Rhizopus sp.TY1.2产纤维素酶性能稳定,该结果表明N+离子注入-紫外复合诱变所产生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   相似文献   

9.
对灰白青霉HML0233进行紫外诱变,从中出筛选出比出发菌株FPA酶活提高了66.6%的突变菌株HBQ14,酶活提高到1.46×10-7kat/mL,经过发酵条件初步优化研究,以NH4NO3为氮源,40℃,pH5.5培养4 d,FPA酶活达到2.35×10-7kat/mL,灰白青霉HBQ14遗传性状稳定。  相似文献   

10.
以绿色木霉13010为出发菌株,利用诱变因子的协同作用,对其进行了诱变育种,得到酶活力较高的突变菌株绿色木霉GL13010。实验结果表明:紫外线、亚硝酸钠诱变因子对绿色木霉13010菌体细胞的致死作用表现出相似的趋势,在一定范围内都与诱变剂量呈线性正相关。在协同诱变条件下,多轮反复诱变绿色木霉13010后,菌株的酶活力有大幅提高,最终筛选得到了产纤维素酶活力单位提高了70.63%的菌株-GL13010。  相似文献   

11.
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黑曲霉菌为出发菌株,经过紫外线和亚硝酸复合诱变,选育出1株高产纤维素酶的菌株,与出发菌株相比,产酶能力提高1.61倍,而且产酶件能稳定.  相似文献   

12.
以实验室保存的耐酸酵母菌株YM1-1为出发菌株,在其对数生长期进行紫外诱变处理,经过三级筛选后,最终筛得一株在pH 1.8强酸环境中仍可存活的突变菌株YM1-1E。在其特性研究中发现,菌株YM1-1E最适生长温度和pH值分别为36 ℃和5.5,能耐受500 mg/L SO2、14%乙醇和65%的葡萄糖溶液。突变菌株YM1-1E在pH值为2.5的发酵培养基中发酵6 d后,发酵液酒精度为4.5%vol,糖醇转化率为46.39%,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9.7%,较出发菌株YM1-1相比,产酒精能力提升了25%。  相似文献   

13.
以实验室保存的木醋杆菌(Acetobacter xylinum)为出发菌株,利用紫外诱变的方法,以获取在低温条件下能高产细菌纤维素的突变株.通过初筛和复筛以及连续传代实验,确定了1株突变性状能稳定遗传的突变株,产量可达8.6g/L(干重),比原出发菌株产量提高了20%.  相似文献   

14.
以提高生物催化制备生物柴油的效率为目的,采用紫外诱变的方法对产脂肪酶的细菌菌株进行诱变和筛选,得到的诱变株命名为U12,脂肪酶酶活(60.25 U/mL)比原始相对出发菌株酶活提高220%。经五次传代实验平均酶活为58.63U/mL,相对诱变原菌降低2.69%。  相似文献   

15.
产纤维素酶细菌的微波诱变及产酶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实验室保藏的产纤维素酶芽孢杆菌S(3)7为出发菌,对其进行微波诱变处理,采用透明圈法初筛和液体摇瓶发酵复筛,得到一株产纤维素酶活力较高的突变菌株S(3)7-5。对该突变菌株的产酶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突变菌株最适产酶条件为:发酵温度37℃,起始pH9.0,发酵时间4d。在此条件下,该突变菌株所产纤维素酶活最高,达52.55U/mL,比出发菌株的产酶活力提高了26.6%。  相似文献   

16.
细菌纤维素高产菌株的紫外诱变育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木醋杆菌(Acetobacter xylinum)C5为出发菌株,对其进行紫外诱变,将照射时间3min作为紫外诱变剂量,经过初筛和复筛,获得1株细菌纤维素高产菌株A.xylinumC544,该突变株的产量是原始菌株的1.5倍。  相似文献   

17.
中性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及产酶条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紫外线和γ射线交替诱变,筛选得到一株高产纤维素酶的突变菌株BE40 39.与出发株相比,其产酶能力提高1.3倍,发酵性状与出发菌株也有明显的差异.突变菌株发酵试验发现,Avicel是突变菌株产酶最合适的纤维素质碳源.通过对发酵培养条件的试验,得出最佳培养条件是:Avicel质量浓度为0.1g/dL,胰蛋白胨质量浓度为0.3g/dL,最适发酵温度为30℃,最佳培养基初始pH4.2,发酵5d达到产酶高峰.  相似文献   

18.
用紫外线对1株产耐盐碱纤维素酶的枯草芽孢杆菌YRD-19进行诱变育种,获得产酶能力是出发菌株5.97倍,并且产酶性能稳定的菌株YRD-19-35.进一步对其发酵条件进行研究,优化了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培养基为:1.5%乳糖,1.5%蛋白胨,NaCl:KH2PO4=5:1,添加量为0.55%;优化培养条件为:接种量为2%,发酵温度为37℃,培养基初始pH为8.0,种子活化时间为24h,发酵时间为48h,装液量为50mL,摇床转速为200r/min时菌株YRD-19-35产酶的酶活力达到最高.在上述条件下,纤维素酶活力可达182.705U/g.  相似文献   

19.
以豆渣为培养基,通过时里氏木霉Rut C-30进行紫外诱变,经水解圈法初筛和摇瓶发酵复筛,选育出适合在豆渣中生长,并且产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活力较高的菌株LX0121.菌株产纤维素酶(FPA)和半纤维素酶活力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在28℃摇床培养4d达到酶活高峰期,酶活分别为5.87U/mL和125.6U/mL.  相似文献   

20.
以豆渣为培养基,通过对里氏木霉Rut C-30进行紫外诱变,经水解圈法初筛和摇瓶发酵复筛,选育出适合在豆渣中生长,并且产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活力较高的菌株LX0121。菌株产纤维素酶(FPA)和半纤维素酶活力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在28℃摇床培养4d达到酶活高峰期,酶活分别为5.87U/mL和125.6U/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