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彼得·卒姆托是当今世界建筑界深受关注的建筑师,他的作品以简洁、独特、精致而闻名.文章对卒姆托及其作品进行了合乎当代建筑语境的解读,从建筑形体、功能、材料、空间和场所等方面对其作品和思想进行了分析,以期唤起人们对建筑本质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2.
彼得.卒姆托是当今世界建筑界深受关注的建筑师,他的作品以简洁、独特、精致而闻名。文章对卒姆托及其作品进行了合乎当代建筑语境的解读,从建筑形体、功能、材料、空间和场所等方面对其作品和思想进行了分析,以期唤起人们对建筑本质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审视了鲍扎体系训练下的重要建筑师保罗?菲利普?克瑞的作品,他是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教授,他的学生有许多著名的留美学习的第一代中国建筑师.克瑞的建筑值得关注,不仅因为他精通鲍扎设计策略,而且他相信公民建筑可以促进公民参与到共和国的事务中来.通过对克瑞3场设计竞赛建筑方法的研究,本文思考了他对建筑师社会责任的坚持是如何塑...  相似文献   

4.
黄林琳  蔡永洁 《华中建筑》2006,24(10):36-39
罗马2000年教堂是解构主义建筑师彼得·埃森曼的一项投标竞赛作品,虽未获胜,但建筑师在这个项目中,不但借由图解手段探讨了建筑主体自生成的可能性,同时还深入研究了基地特征,将城市外部空间肌理组织特质与建筑本体形态构成两相结合,为宗教建筑赋予了极具时代特征、地域特色的形态表征。该文即是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尝试对该作品进行解读,力图寻找到其隐含于其建筑设计思维逻辑中的理性成分。  相似文献   

5.
建筑师矶崎新在其漫长的建筑理论探索的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超出当代建筑理论水平的概念。其中,"未建成"理论是其最主要的思想理念,并体现在"未建成"作品中。在近些年的建筑创作中,矶崎新的部分实际建成作品也逐渐被人们所接受。本文通过对矶崎新建筑理念的解读,分析从"未建成"到"建成"的各阶段作品,以期对当代建筑理念的传承和设计思维的创新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回归传统、力求本土——解读王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长瑾  李浩 《安徽建筑》2012,19(3):18-19,24
文章从中国建筑师王澍获得2012年普利茨克建筑奖入手,通过对王澍的代表性建筑作品进行解读,试图寻找出设计师对建筑与文化的独特理解与看法,以此引发我们对本土建筑师发展之路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陈炜 《建筑知识》2007,27(2):60-62
日本美秀博物馆与德国历史博物馆都是贝聿铭晚期的重要作品。本文试图对这两件作品进行分析,这里建筑技巧的解读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解读他独特的设计思维,为解决中国当下的建筑问题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8.
石上纯也是当代日本最受瞩目的青年建筑师之一,他的作品超出了人们对建筑的物质性理解,他的创作手法十分具有独创性,本文试图从石上的几个作品中初步解读其创作理念、思想,希望引起更多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9.
信息中心     
正朱涛首部个人作品《梁思成与他的时代》出版建筑师、建筑评论家朱涛的首部个人作品《梁思成与他的时代》近日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理想国出版。不同于以往的解读,该书更多地关注一代建筑师乃至整个知识分子群体的悲剧性命运,同时揭示了当下中国城市与建筑乱象的制度根源。梁思成是中国最著名的建筑师,无论是他早年和林徽因一起做的古建筑调查,还是他后来提出的京城改造方案,都使他获得了一个不寻常的偶像地位。在过去三年中,朱涛通过各种渠通,陆续搜集到一批梁思成在1949~1 959年间写的思想检讨,并从这些新史料的细节入手,追溯梁思成的心路历程,并勾勒出一个大众所不熟悉的梁思成。  相似文献   

10.
美国建筑师史蒂文·霍尔在建筑空间的处理中注重其特殊且真实的空间体验.该文运用海德格尔现象学观点分析了霍尔近期在中国的3个建筑作品,总结他在本文所列作品中采用的建筑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