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综述在体验经济下,旅游观光式商业步行街产生发展的社会时代背景和民俗消费对旅游观光式商业步行街建设的影响,并结合成都"锦里"商业步行街的建设和运营成就,探究旅游观光式商业步行街的设计手法和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2.
在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大战略下,公交商业步行街这种创新性的方式能够有效地推动发展乏力的城市公交。文章结合案例定义了公交商业步行街并分析了构成要素和服务特征,对常德的公交商业步行街建设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杨轶周 《山西建筑》2010,36(21):6-7
通过对国内商业步行街的调查和分析以及与国外商业步行街进行对比,说明了先进的理念设计是成功建设国内商业步行街的关键,针对国内商业步行街的改建及创新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以促进商业步行街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大规模的城市建设过程中,作为反映城市文化窗口的商业步行街的建设也如火如荼。但商业步行街的建设面临千篇一律,重复抄袭等问题,如何塑造其地域性成为商业步行街建设的重要方面。文章通过对苏州观前街商业步行街的调查研究,对各种显性隐性要素分析整理,进而从抽象要素和具体要素2大方面尝试探讨商业步行街景观的地域性营造。  相似文献   

5.
针对商业步行街开发的重要性,介绍了武汉光谷世界城商业步行街的建设背景,通过对武汉光谷世界城商业步行街的设计和一期使用现状的调查,研究了营造既具有活力又具有城市精神的商业环境的方法,从而完善商业步行街的设计。  相似文献   

6.
针对商业步行街开发的重要性,介绍了武汉光谷世界城商业步行街的建设背景,通过对武汉光谷世界城商业步行街的设计和一期使用现状的调查,研究了营造既具有活力又具有城市精神的商业环境的方法,从而完善商业步行街的设计.  相似文献   

7.
薛璐璐  李凌  刘伟  高任 《城市建筑》2023,(3):70-73+99
商业步行街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应运而生。各地都建设不同规模的商业步行街,而步行街的空间营造模式成为商业步行街规划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以西安大唐不夜城商业步行街为例,通过实地调查、访谈分析的方法,从人的使用感受和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的角度,对其空间进行研究和评价,并结合景观小品布置,对大唐不夜城的空间营造模式进行分析,获得大唐不夜城商业步行街的优缺点。希望通过此次研究可以为商业步行街的空间营造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基于人本思想的商业步行街规划设计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城市商业步行街区的使用为切入点,分析了当代部分商业步行街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使用者的角度作为设计根本的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通过相关理论研究联系建设实践深入探讨了商业步行街的人性化设计。倡导坚持历史,坚持人的商业步行街规划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9.
近年商业步行街的建设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塑造步行街的个性特色对城市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影响商业步行街个性的形成因素有很多,其中根本因素是它所处环境场所各因素的物质特征,本文先分析环境场所的特异性,联系商业步行街的自身因素,并结合实例来探讨商业步行街的个性设计。  相似文献   

10.
陈卓 《南方建筑》2006,(12):163-165
随着经济和商业的发展,无论大小规模的城市都在兴起“商业步行街热“.关于商业步行街设计的研究也比较广泛.本文的研究是建立在笔者总结了现有的商业步行街的理论资料的基础上并且亲身参与商业步行街设计所面临和解决的问题.文章以现代商业步行街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建筑策划与设计“的角度,以建筑策划和设计的理论为基础,结合笔者的实践工程,探讨建筑策划在商业步行街的设计中的内容与作用.  相似文献   

11.
浅谈城市步行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波 《山西建筑》2008,34(1):51-52
对城市开放空间与步行街进行了简单的介绍,阐述了步行街的功能,分析了现代商业街形成的条件,并对步行街的尺度与外部空间设计进行了探讨,以创造出真正"以人为本"、"人性化"和空间丰富优美的步行街系统。  相似文献   

12.
王府井商业街综合景观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丹 《南方建筑》2006,(10):105-108
伴随当前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商业街作为最富有活力的街道开放空间,已经成为城市景观设计中最基本的构成要素之一.作为城市景观设计的一部分,商业街以它自身特有的功能在城市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商业街的兴起,反映了人们对那种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街道生活的内心向往.鲜明的视觉形象,良好的绿化环境,足够的活动场所成为景观设计的基本出发点.王府井商业街要遵循设计的基本出发点,呈现场所精神,以创造一个可读性强的商业街,营造公众心中意象的王府井.  相似文献   

13.
马冰玉 《城市建筑》2014,(4):196-197
景观设计与当代艺术的结合日趋紧密,直接表现为一些景观设计引用了当代艺术家的作品,也有艺术家直接参与了景观创作。从城市广场、公园到商业街、居住区,景观设计越来越多地发挥了其展示当代艺术的作用。本文对两者的结合模式进行探讨,为景观设计思路的拓展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郭喜东 《中国园林》2007,23(3):65-72
以天津园林史料为基础,沿着津城历史、经济、文化、人文、建筑发展的轨迹,多角度探究津城园林风格特色的由来。津城园林肇始于军事卫城向工商业城市的嬗变,发达的漕运和南北文化交流遂使“沽上园林”不断融入江南造园技艺,近代天津开埠后出现了西方格调的造园,600年岁月酿就了独具特色的津城园林。从历史街区风貌、历史园林、水系景观、街景绿化、植物多样性、园林生态等方面,提出了保护和构建津城特色园林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夏东  郝靖欣  赵明 《山西建筑》2008,34(15):18-19
尝试从城市设计的角度来进行居住区的规划设计,深层次地挖掘地块的景观价值,使外部景观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在兼顾均好性的同时将商业开发有机地融合进去,形成多样的景观住宅,让小区在宁静、优美的氛围中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6.
商业街魅力度已成为衡量商业街价值的一项重要指标。本研究以南京市传统商业街为研究对象,从游客角度出发,分析归纳出景观性小品、传统建筑元素等7个影响传统商业街魅力度的景观因子。结果发现:提取出的7个景观因子均对提升传统商业街魅力度有积极作用,其中景观性小品对传统商业街魅力度影响最大。游客大多聚焦于商业街中参与性及观赏性强的景观要素,对照明系统、标识系统和功能性小品等实用性景观要素关注度较低。最后结合调研及分析结果,对传统商业街的景观设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北京景观生态建设的问题与模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北京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外来人口的高速增长和建成区面积不断蔓延.由此导致住房和商业等建成区在不断增加,城区内对休闲、交通和其它功能用地的需求也在增加.这些不断增加表明,目前的城市发展模式不再适合北京市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城市建设必须向全面的生态景观建设转型,实现北京空间发展和交通系统、景观体系等的整合.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未来北京城市景观建设提供建议,是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完成的有关北京生态建设情景分析研究项目的部分成果,该研究的一些关键性结论将综合到北京长期战略规划中.  相似文献   

18.
以沈阳步行商业街中街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近二十年的改造和发展,在景观方面对其进行实地调研以及使用状况的分析,并针对中街景观改造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