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倪金卫 《建筑与环境》2009,3(6):125-126
在阐述密斯·凡·德·罗建筑成就的基础上,对其设计风格和设计思想进行了探讨。着重并对其“少就是多”的哲学思想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利用线和方块进行抽象造型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在阐述密斯·凡·德·罗建筑成就的基础上,对其设计风格和设计思想进行了探讨。着重并对其“少就是多”的哲学思想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利用线和方块进行抽象造型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探讨20世纪20年代晚期德国大力建设社会福利住房的背景下,建筑师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对住房问题的核心立场。面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住房短缺的紧迫问题,现代建筑师提出了“最低限度住宅”的概念,并在“新法兰克福”社会住房项目中实践。而密斯反对“最低限度住宅”理念。在社会学家赫尔穆特·普莱斯纳和建筑师西格弗里德·埃贝林等人的思想影响下,他坚持艺术关怀位于建筑价值排序的首位,并强调住宅的首要价值是维护、支持人们内心世界的发展。通过梳理“最低限度住宅”概念的发展和应用,揭示其内在结构中经济效率和文化价值的动态博弈。同时交叉分析密斯的写作和阅读,展现其对现代住房空间的思考,更细腻、深入地探讨密斯的建筑理论发展,并揭示出现代主义建筑在其发展初期作为社会干预手段和作为精神文化追求两条道路之间的冲突张力。  相似文献   

4.
俞挺 《建筑师》2009,(5):9-10
本文通过对密斯一生的简短回顾,将他生活中几件重大的事件和影响世界之广的现代主义建筑运动联系起来。让读者窥见这位钢和玻璃之王复杂矛盾的创作人生以及参见到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成功和局限的背后原因。  相似文献   

5.
密斯的建筑思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发堂 《建筑师》2009,(5):22-28
密斯建筑思想的逻辑原点是超验的形式。本文先阐述了密斯的建筑形式的原型和转换机制,指出密斯建筑形式原型是二维的方形,并由此形成他的建筑思想"少就是多"的方法论。其次从两个方面即"少就是多"和"上帝就在细节之中"阐述了密斯的建筑思想。然后论述了密斯建筑思想与后现代主义之间的相似性,指出了密斯的建筑思想上某些超前性。最后论文把密斯的建筑思想和柯布西耶的思想做了个简要的比较。  相似文献   

6.
7.
王晶  曾坚  霍建军 《建筑师》2009,(5):58-62
本文关注密斯流动空间本体的可量度性内容,以乡村砖住宅,巴塞罗那德国馆和ⅡT新校园规划等经典作品为研究范例,利用量化分析方法对这些作品的空间单位配置及其逻辑关系进行直观和定量的描述,通过比较分析最终确定虚空间单位类型数(H)、环通度(C)和特殊空间逻辑关系数(T)是影响密斯空间流动性的主要因素,并得出了具体的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8.
9.
周琦  庄凯强 《建筑师》2009,(5):63-70
本文概述了一代建筑大师密斯的教育历程,并分析了密斯二战前在包豪斯的短暂执教和开创ⅡT教学体系的源流关系,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密斯的建筑理念如何影响他的教学方针和课程设置。作为划时代的人物,密斯的思想在今天仍然发挥着很大作用,ⅡT有着良好的实践与教学互动的传统,他的传人们为此也作出了很大贡献,其中不乏优秀的建筑师及事务所(如赫尔墨特·杨、SOM)。但整体上来说,密斯很少有继承者发挥如密斯般的开创性作用,这不禁令人深思,密斯真正的思想灵魂是什么?是否得到真正的继承?因此十分有必要在ⅡT的宏观教学体系下对密斯的个性进行反思式的再解读。本文试图对密斯式教学体系中客观存在的问题和局限做探索性的解释,并立足于当代中国的实际情况总结出其对中国教育的启发。  相似文献   

10.
画与思——重读密斯·凡·德·罗的建筑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密斯·凡·德·罗早期的建筑探索中,留下了一系列独特的建筑表现作品。它们不仅体现了密斯高超的艺术表现技巧,也成为解读密斯建筑思想形成的重要材料。本文以密斯在柏林时期的重要建筑表现作品为线索,分析这些表现画在媒介、内容、技巧和细节等方面发展变化的过程,寻找其中透露出的密斯建筑思想的演化轨迹。它使得密斯早期的建筑活动呈现出内在的连贯性与逻辑性,为人们理解密斯日后对建筑的不断约减提供了一种基础。  相似文献   

11.
周诗岩 《时代建筑》2004,(1):110-119
欧洲的空间是一个多种元素的融合体,自然与文化,乡土与正统,习欲与反习俗都在这里融汇并且相互作用。当代建筑,必须承认这种复杂性与矛盾性,并把这一特性延续至未来。  相似文献   

12.
Notions of form permeate Mies' work and his statements about teaching architecture. These notions were influenced considerably by the philosophy of culture of the German philosopher/sociologist Georg Simmel for whom form was the crystallization of experience. Simmel articulated a three stage developmental progression from materials through function to a state in which the subject eventually developed the capacity to know form. While every stage has its own existential requirements, at the highest level is the forbearance of exegesis and interpretation of one's own work.

Simmel's comments on content and form parallel and illuminate Mies' own statements and help reveal why the IIT architecture curriculum which Mies founded had such a profound influence in its day. This pedagogy is no longer (if it ever was) well understood, but a close examination of Simmel's ideas will show that it is a model for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with continuing merit.

This article was first presented as a paper at the ASCA Technology Conference in Baton Rouge, Louisiana in February, 1989.  相似文献   

13.
14.
欧洲的空间是一个多种元素的融合体,自然与文化,乡土与正统,习俗与反习俗都在这里融汇并且相互作用.当代建筑,必须承认这种复杂性与矛盾性,并把这一特性延续至未来.  相似文献   

15.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a drawing of the interior of Ludwig Mies van der Rohe's 1929 German State Pavilion for the International Exposition at Barcelona. Investigations of the drawing take two forms. The first focuses on a close reading of the drawing, engaging with the work's ‘facture', its method of production and its underlying diagram that structures and pilots meaning for viewers. This section develops a conceptual framing for understanding the drawing's critique of architecture's traditions. The second form of investigation takes a more historical approach. Here, investigation of Miesian scholarship in the context of the Berlin avant-garde during the mid- to late-1920s seeks answers to the questions that emerge from the drawing. Conclusions drawn in the paper show that there are consistencies in approach, especially with the way that other artists in Mies's circle have interpreted specific philosophical texts of the period. The article shows that, while philosophies that in more political circumstances took on a different influence, for artists of this period these same philosophies opened a critique of art's traditional rationale and the visualising structures implicit in those traditions.  相似文献   

16.
精神源泉 如果我们承认建筑的最高形态是人类精神活动的到达,那么他就更加接近纯艺术,因为纯艺术是表现那种不可视的事物,即通过造型--具象或者抽象--给人一种暗示,建筑中这种暗示--而不是说教--所呈现的神秘性,正是它和伟大的艺术品所具有的同一特征.  相似文献   

17.
密斯早期住宅作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引介密斯早期在德国本土建造的一批住宅建筑,着重理清这批住宅创作的来龙去脉,并对作品进行简要分析,以期全面了解他的作品与经历。  相似文献   

18.
李艾芳  王雅雅 《城市建筑》2009,(11):120-122
20世纪30年代之后,密斯·凡·德罗的建筑呈现出与现代艺术及现代艺术展示紧密相关的空间形态。它延续了西方传统建筑理论强调视觉感官的特点,具有适于图像化表现的特质。本文就密斯建筑视觉化表象背后的诸多关联因素进了解析。  相似文献   

19.
正"在我的眼前,一种迄今为止人们从没有想到过的卓越的历史研究方法似乎出现了,实际上它是研究西方文化的方法…作为一切存在的综合观相,形态学成为驱动所有人类向最高和最先进发展的动力…这个哲学观点——我们只有借助分析数学、对位音乐、透视绘画才能使它成立——因为它的视域远远超出了体系论者的框架,因此理解这种观点需要有艺术家的慧眼,同时这个艺术家能通过感受整个可感知的和可理解的环境来将自己融入一种无限深远的神秘关系中…"~1——斯宾格勒(Oswald Arnold Gottfried Spengler,1880-1936)《建筑学基础案例研究20则》中西蒙·昂温对于分析案例的选择基于两个方面:第一是建筑元素组成的不同类型的空间,第二是人在建筑中的角色。建于1929年的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是建筑元素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范斯沃斯住宅的概况,分析了该住宅的核心设计理念、材料、与环境的融合及存在的缺陷美,在此过程中解读了密斯先生的设计构想和设计追求,为今后的建筑设计提供了更多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