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围绕未来中国景观学专业人才教育的主题,以同济大学景观学学科专业建设与实践为例,介绍了同济本学科专业的历史与现状。基于所阐明的景观学与景观规划设计学的关系,阐述了三位一体的学科专业发展战略、办学基本路线方针、未来10年课程体系规划,提出了基于知识、能力、素质与人格的“KAQP”培养模式近期景观学本科专业教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2.
3.
4.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is actively engaged in an energy conservation program, the results of which are surpassing the energy savings anticipated when the program originated. The goal stated in the original proposal was to obtain a 20% average energy reduction in buildings analyzed. The estimated dollar reduction in utility costs on over 50 buildings now studied range from 30 to 60%. Actual metered results on several buildings already modified show that the estimated savings are usually consevative  相似文献   

5.
曹晓昕 《城市建筑》2011,(12):40-41
尽管定义中国建筑师的执业状态非常困难,笔者仍旧通过中国特有的“多、快、好、省”设计现象背后,用KTV式的欢唱作类比,给出当下中国建筑师的执业状态的另一种导读。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述了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现状及其对企业的影响,并对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人才是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国有企业应建立全方位的人才控制体系,在招人、育人、用人、留人各个环节采取有效措施留住人才。  相似文献   

7.
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风景园林专业本科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密西根州立大学风景园林专业本科教育历史悠久,教学质量在全美排名前列.介绍了其课程设置和教学资源,并总结了8个方面的教学特点--设计课偏重于土地利用与场地规划设计、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生态设计、注重场地分析、注重务实的设计表达、重视计算机技术的教学、职业实践类课程的开设、理论课教学与课程设计课教学并重、教学管理采用严格的淘汰制,希望对我国的风景园林专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8.
《新建筑》2014,(5)
我们经常讲研究(Research)和设计(Design)的关系,我在美国康奈尔大学读硕士的时候,对此体会尤为深刻.我们是最后一届研究型的职业后建筑学硕士(M.Arch Ⅱ),学校非常鼓励研究与设计的结合,最后的毕业论文是个基于研究的设计.这种研究与设计相结合的教育传统从德州游骑(Texas Ranger)对格罗皮乌斯(Gropius)回避形式问题的批判,展开对空间研究开始,实际上非常深刻地影响了美国建筑教育.然而最近一些年美国传统的M.Arch Ⅱ教育都往短平快的设计方向倾斜,虽然仍然在提研究与设计,但是三个学期甚至更短的学制和大量的国际学生招生,已经让研究与设计深入结合的精英式M.Arch Ⅱ教育瓦解.  相似文献   

9.
This essay explores the public image of women architects in Wilhelmine Germany, examining the tension between cultural conceptions of femininity and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the architect as a masculine figure. Writings published between 1908 and 1920 concerning women architects are analyzed according to five prominent themes: the architect's body, the negotiation of the building site, the architect's mind and the female brain, the persona of the architect, and the woman architect as mistress of the domestic realm.  相似文献   

10.
为了打造一处收集雨水兼城市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的生态海绵,坦恩·艾克景观设计事务所设计了一个示范性的户外沙漠广场。该广场不仅有效地满足了生物研究所研究和教育的要求.而且还成为了一处舒适宜人的聚会场所。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生物设计研究所是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生物学、  相似文献   

11.
徐永利 《时代建筑》2003,(3):110-113
本文通过分析HPGI建筑作品的具体实现过程,评述了全程控制的系统设计方法在建筑操作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建筑师的职业理想与业主利益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因泰国海啸纪念馆国际竞赛而备受关注的青年建筑师侯梁最近与世界级建筑大师让·努维尔、多米尼克·佩罗等共同角逐韩国首尔表演艺术中心的最终设计权。这座位于首尔市中心一个人工岛上的标志性建筑将重塑首尔市的天际线。[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由于人们生活在充满丰富想象力的世界中,现实和媒体虚构之间的界限已经不是很清晰了.因为要辨别真实与虚拟很难,且需要做大量的解释工作,所以人们越来越不想再努力地去区分它们了.事实上,当人们以视觉和感觉的角度去感受建筑的时候也使用着想象力,现代建筑师很善于在设计上运用视觉技巧.一些建筑师喜欢运用强烈的视觉设计,另一些则愿意运用想象的手法,以建筑式样对这种想象加以解释.应该从两个方面解读德累斯顿图书馆:一方面是根据使用功能的要求合理地安排地上和地下空间顺序和房间的布置,另一方面则需要用想象力去理解一些很难破解的语言符号来了解该建筑的特点.船型“方盒子”外贴类似马赛克效果的石板,整个建筑酷似一组雕塑.淡色玻璃面给稳重的外立面带来视觉上的透明度和轻质感.因此这个“方盒子”立刻叫人看起来即平常,又奇特.这个立面的特殊之处在于它对书架的暗喻,这些夸张的书架符号仿佛把我们带入那些成排的、看不到尽头的书架之中.  相似文献   

14.
15.
国萃 《城市建筑》2011,(5):15-17
通过对材料表达内涵的阐述及具体建筑案例的分析,文章指出关于建筑材料双重语义的表达是现代主义建筑研究方法的进化,它的本质是对建造工艺及其相关技术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方海 《建筑创作》2008,(1):52-57
数字提供信息,但并不总能说明问题 1.《时代建筑》2005年第1期中,采访KPF的信息:“中国正在经历史无前例的巨大变化。中国的社会文化也在巨变当中,中国建筑需要更大尺度和空间,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钢产国,中国消耗世界上一半的混凝土,中国成为主要的能源进出口国,中国的电脑企业成为知名品牌在世界市场上竞争……”。  相似文献   

17.
谢天 《华中建筑》2006,24(5):31-32
城市背景建筑的质量决定着城市空间的整体品质,中国城市背景建筑的质量有待提高,这取决于建筑师的城市整体意识、建构意识、过程意识和大众意识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周琦 《建筑与文化》2012,(12):13-13
真正意义上西方概念下的中国建筑设计师群体出现不过百年,这一百年中的成长历程是曲折的。但目前为止中国建筑设计师的地位与同时代的外国建筑师相比,不论在劳动强度、设计质量和艺术表现形式上都有较大的距离,原因何在?当下的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新建筑舞台。但在其中能够有多少中国建筑师真正参与我国自有建设项目的原创设计,受到应有的尊重并得到公平的待遇?中国建筑师群体应该如何认识自身优势和缺失?为何已经走入正轨的建筑学教育没有持续的培养出世界水平的建筑人才?外国建筑设计在中国还能走多远?  相似文献   

19.
Known for his unique ability to assemble disparate materials, colours and textures, interior designer Ben Kelly speaks with Graeme Brooker and Sally Stone about the ideas and intentions behind his work. His thoughts and works indicate a respect for revealing the underlying qualities of existing spaces and serving new programmatic needs. Copyright © 2008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20.
刘刊  李翔宁 《时代建筑》2012,(6):144-147
有着悠久历史的米兰三年展对世界范围认识设计和建筑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2012年米兰三年展“从研究到设计——同济建筑师展”,邀请包括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王澍在内的27位建筑师及其团队的50个建成作品参展,从不同视角描绘了当代中国建筑的真实相貌。因为参展建筑师全都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系或者在同济大学任教,使这次展览成为西方了解同济实践的重要展览事件。从倡导“建筑空间组合设计原理”教学体系开始,同济学派对现代建筑理性精神的执着坚持,成为当代中国建筑和建筑教育发展富有特色的重要一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