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家具》2015,(3)
本文主要从鸡翅木的宏观构造特征、微观构造特征、美学原理和图案创作方面进行系统的分析整合。将美学原理的角度带入鸡翅木宏观纹理及微观肌理的研究中,提取相关的美学元素,再通过现代图案创作的手法,将美学元素加以创作,形成具有特殊木材美学的新型图案。并尝试将其运用到平面设计、产品设计等相关设计领域,以增加鸡翅木木材本身的产品附加值。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红酸枝木显微构造中蕴含的美学元素,将其应用在产品设计中。对红酸枝木显微构造特征进行研究,并结合美学原理,对木材显微构造进行美学分析,从中获取具有较高美学价值的美学元素。根据图案设计方法,以红酸枝木美学元素为素材设计出具有木材自然美和韵律美的装饰图案。并将装饰图案应用于地板、服装和工艺品设计,获得三种木材美学应用的设计作品。红酸枝木显微构造美学元素作为艺术设计的原始素材,为艺术作品设计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探索木材在宏观纹理和微观构造不同尺度上的仿生设计的思路、方法和途径。运用形式美法则对木材的宏观纹理和微观构造进行了分析,同时根据木材图案自身的特征以及图形设计软件进行再设计,获得的图形应用于不同的产品设计中。基于仿生设计的分类,从木材的结构、意象、表面质感和肌理等角度拓宽了木材图案的美学研究和应用价值,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表明木材树种含有大量丰富的图案资源,为推动木材美学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4.
对木材构造图案美学的视觉特征运用分形,图形设计软件进行再设计,并将其应用于包装仿生设计,初步探索应用木材天然构造图案建立包装仿生设计数据库的可行性。研究表明:结合不同尺度下的木材构造图案美学特征,分别运用具象,抽象的仿生设计方法对木材图案进行艺术设计,并应用于情感型包装设计。同时,针对木材弦切面宏观构造色彩的自然属性特征,结合包装产品的环保理念,进行图案创意设计并应用于生态型包装仿生设计。进而,基于木材微观构造图案的分形特征,将横,径切面的微观分形图案特征应用于二维码设计,有效地构建了取之不尽的图形素材库。  相似文献   

5.
从木材美学研究的现状出发,首先对木材三切面的宏观纹理进行美学分析,阐述木材的自然纹理满足了人们视觉和心理情感的美学需求,接着对木材微观构造进行形式美法则的探讨,深层次地剖析木材微观纹理的美学形式。最后对其微观构造纹理进行图形处理,产生美妙的契合形图案,丰富了现代图案设计的素材库,表达了木材美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木材美学为指导,开展香樟木材的构造和美学价值分析,并针对国内主题酒店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创作出一些木材美学图案并将之应用于主题酒店装饰设计,最终得到一整套(包括卧房、会客室和卫生间)以香樟木材美学图案为主题的客房装饰设计方案,以期为主题酒店的设计提供新的思路、探索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讨了木材的美学属性及其对家具设计的意义,并以泡桐木材为例探索了木材微观构造美学元素应用于家具造型与装饰设计的可行性。借助现代显微技术,发掘木材内部构造的天然之美,并把木材的天然构造之美应用于家具设计,这是一种人文与自然相结合、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设计方法,是一种崇尚自然的设计理念,期待能够为家具设计探索出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木材美学是木材科学中受到人们关注的新的研究领域。为了进一步拓展木材美学的应用,研究以形式美法则为指导、以木材解剖技术和计算机图像技术为手段,将木材美学,包括宏观美学元素和微观美学元素,应用于室内地面、墙面、窗帘和床上用品等室内装饰材料的研发,开发出了木美人造板、木美陶瓷地板和木美装饰布料三种类型的装饰材料,并将这些木美装饰材料成功地应用于室内空间的装饰设计案例。结果表明木材的宏观和微观构造特征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可以作为美学元素应用于室内装饰设计。木材美学在室内装饰材料领域具有诱人的前景,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开发。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寻木材弦切面宏观和三切面微观细胞构造图案蕴含的形式美学规律,本研究以12种常见家装树种作为试样,从木材解剖学角度提取木材美学特征,运用形式美学法则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宏、微观尺度上,木材三切面呈现不同的形式美学规律。将木材宏、微观构造图案采用具象和抽象的仿生设计方法,发现弦切面宏观构造图案可提炼并应用于生态型包装设计,横、径、弦三切面微观构造图案可应用于情感型包装设计。这为木材美学在仿生设计中的应用提供新思路,进一步完善了木材美学理论及其应用途径。  相似文献   

10.
廖晓梅  杜游 《家具》2022,(5):100-103+58
木材美学是南京林业大学家具设计与工程专业的一门特色专业课程,涉及材料学、美学和设计学等学科,教学内容新颖丰富,教学目标侧重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注重创新设计实践。根据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目标,提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提炼出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文化自信、人文精神等思政元素并有效融入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中。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实践环节中,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多种教学手段结合、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的具体结合案例,以及在考核中纳入“德”的考评等进行了创新改革,对学生起到了一定的价值引领和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同时,在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并给出建议,以不断完善木材美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达到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装饰元素种类繁多,寓意丰富深刻,云纹作为传统装饰图案的主要元素之一,象征吉祥如意和高升等,被广泛的用于现代建筑及室内的各种空间界面及造型之中.本文以酒店室内空间为例,针对云纹的传承意义和特点,对现代酒店设计所包含的室内各要素进行系统分析,诠释传统云纹装饰元素的美学价值及其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别从力学、功能、形式美法则三方面,通过列举明式家具几种典型的结构部件及其接合方式的方法,依次分析了明式家具的美学特点及其设计理念:力学上刚柔并济、功能上品用兼收、形式上内外相生;阐述了明式家具尊重自然、追求人文精神的文化意象,提出在现代家具设计中,将明代社会阶层的精神需求、审美思想与现代先进技术相结合,是对明式家具设计思想更好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13.
汉传佛教与儒家、道家文化一同被认为是中国传统三大文化基础。在我国传统环境艺术作品中的使用佛教图腾、"师法自然"的基本环境艺术设计原则、空灵的环境艺术审美意境等特征中不难得知:我国传统环境艺术从基本设计思想原则到设计实践以及设计审美都受到了汉传佛教文化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从形态特征的角度出发将机器褶及手工褶进行分类,阐述各类褶皱的肌理特征与设计特征,并通过案例分析法深入研究机器褶与手工褶设计组合的原则及形式,强调两种成褶方法的设计组合可提升服装的艺术审美性。选择服装品牌-Janetwear2013年春夏采用工字褶设计的十款产品为研究对象,分析工字褶与各类手工褶的设计组合形式及对应的服装风格,以该品牌的固定消费群对研究对象的反应为标准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采用机器褶、手工褶设计组合手法的服装产品风格趋向多元化,受消费者欢迎程度大于使用一种类型褶皱进行设计的服装产品,具备市场潜力及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龙纹在家具装饰应用上的源头与流变,简述了龙纹在中国古代家具应用上的象征含义与文化意义。重点提出了龙纹在现代新中式家具中合理应用的三个主要原则,即:抽象、组合和夸张,并对龙纹如何适用于现代家具装饰的形式结合现代人的审美心理也提出了需要注意的三个方面:造型、质感和色彩。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设计艺术的基本要素特征,阐述了展示艺术设计中的特殊美感表达和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17.
主要从皮革服饰产品设计在美学和时尚性方面的要求出发,分析现代皮革服饰审美的要素和主要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皮革服饰产品在功能化、舒适化方面的设计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程雁 《西部皮革》2022,(3):147-149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以及审美水平的普遍提升。人们在选购产品时,除了基本的使用功能外,更容易被产品中蕴含的文化内容所吸引。文创产品因其独特的文化性、娱乐性和创意性而广泛受到大众的喜爱。中国画是在中国文化艺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形成的独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凝聚了中国人独特的审美标准。从中国画中汲取设计元素融入到文创产品的设计中去,不仅能使文创产品与消费者之间产生审美上乃至文化上的共鸣,而且还能促进中国画相关文化的传承。通过对中国画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为设计师在文化与产品之间的融合提供新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9.
人们对室内纺织品的要求已由对使用功能上升到了精神功能的追求。本文 从室内的功能环境,环境意识和审美法则探讨了室内纺织品的配套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0.
冯旭敏 《国际纺织导报》2012,(1):66-68,70-72
准确把握消费者风格形象,策划设计开发与定位消费者审美需求相一致的产品,通过服装产品向消费者传递文化信息和品牌内涵,是品牌经营之道。从感性层面综合分析多样化美意识,将繁多的风格整理分类,归纳出概括性的感性类型——服装风格形象,是捕捉目标消费群体审美形象的有效切入点。服装风格类型要以设计要素及所融入的各类文化元素等为依据进行甄别,服装文化信息与品牌文化内涵则需要通过设计要素和各种文化元素等构成的风格形象才能完美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