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二元精馏塔的侧线采出对最小回流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推导出最小回流比R_m与侧线采出流率S及热状况参数q_s之间关系式,指出在进料上方的侧线采出使二元精馏最小回流比R_m增加,最小回流比R_m计算为无侧线采出的最小回流比值加上因侧线采出所需补偿的值。  相似文献   

2.
固体返料气流-流化组合干燥器停留时间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固体返料气流-流化组合式干燥系统在冷态下的停留时间分布,提出停留时间分布密度的计算式。就硫酸亚铁干燥的停留时间分布进行计算,结果表明:1)固体循环率对系统的停留时间分布无影响;2)在设备体积一定时,系统的停留时间分布受流化床室数,进料速率及侧线产品抽出率的影响,流化床室数增多,进料速率提高,均使系统的停留时间分布集中,但侧线产品的抽出,则使停留时间分散。  相似文献   

3.
以浓硫酸为催化剂,进行了共沸-反应精馏制备乙酸乙酯的实验和模拟研究.在搭建的玻璃实验塔中进行小试实验,探究了侧线采出温度与塔顶、侧线分水量和分相情况、侧线采出温度与侧线水相中乙酸含量的关系.利用Aspen Plus中的模块构建与实验过程等价的共沸-反应精馏流程,对共沸-反应精馏制备乙酸乙酯进行了模拟研究;通过模拟对侧线采出比例进行了优化,确定了最佳侧线采出比例为0.75.  相似文献   

4.
利用Aspen HYSYS流程模拟软件完成隔壁式精馏塔的设计,设计过程中引用逻辑操作单元将隔壁式精馏塔的预分离塔与主精馏塔进行了耦合,逻辑操作单元的引入可以减少隔壁式精馏塔的自由度,从而降低了精馏塔模拟达到稳态时的难度。在完成精馏塔设计并得到结果的基础上,对稳态工艺过程模拟结果进行灵敏度分析,考察了隔壁式精馏塔侧线抽出流量、回流比、进料温度、气相回流流量和液相回流流量对隔壁式精馏塔塔顶、中间以及塔底组成的影响,得到优化后的工艺操作参数。同时根据隔壁式精馏塔分离产物的组成提出并联分离顺序,与原有的顺序分离相比流程更加紧凑,对实际的烯烃分离流程的设计工作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德宏州巨龙竹纤维形态和化学成分与制浆性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德宏州巨龙竹的化学成分、纤维形态、成浆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巨龙竹灰分、SiO2、冷水抽出物、热水抽出物、苯-醇抽出物、1%NaOH抽出物、木素、多戊糖、综纤维素含量分别为1.43%,0.49%,2.90%,4.31%,2.72%,15.17%,27.68%,22.40%,73.20%;纤维平均长度、宽度、壁厚、腔径、长宽比、壁腔比分别为2.90 mm,16.05μm,5.7μm,4.5μm,180,2.53;该竹种易于成浆,与针叶木浆比较撕裂强度较高,是一种优良的竹类纤维原料.  相似文献   

6.
以节能为目的 ,应用ASPENPLUS分别对炼油厂的原双塔汽提流程和单塔汽提侧线采出流程进行模拟分析。确定单塔汽提流程主要工艺参数 :塔理论板数为 1 7块 ,冷热配比为 1∶3,热进料位置为第 3块板 ,侧线采出位置是第 9块板。结果表明 ,单塔汽提流程比双塔汽提流程的分离效果更佳 ,而且能耗降低约 60 %。  相似文献   

7.
进行DWC分离苯/甲苯/二甲苯3组分混合物实验:在相同操作条件下,与常规侧线采出精馏塔进行对比,并通过改变DWC的进料位置、侧线采出位置及隔板位置等条件,考察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分隔壁精馏塔侧线采出产品纯度高出常规侧线采出塔28个百分点以上,达到96.4%.同时,侧线进料口位置、采出口位置及隔板位置等均对分离效果产生明显影响,在分离上述3组分芳烃混合物时,当进料位置取进料口2,采出位置取采出口2,隔板位于塔中部时,分离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催化裂化回炼油—芳烃抽提组合工艺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纯糠醛或现有的润滑油糠醛精制装置抽提塔塔底抽出液为溶剂对石油二厂催化裂化回炼油进行了芳烃抽提小试、中试及抽余油的催化裂化中试的系统研究.主要介绍以纯糠醛为溶剂的芳烃抽提小试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若抽出油仅作为橡胶填充油,则以纯糠醛为溶剂抽提回炼油适宜的操作条件为剂油比0.6(质量比),抽提塔塔底温度40~50℃、塔顶温度60℃左右,此时抽余油的收率为70%左右,抽余油中的饱和分含量由回炼油的55%提高到78%左右,抽出油的收率为30%左右,其抽出油中芳烃加胶含量高于90%,可以作为橡胶填充油.按石油二厂南催化现有的回炼比0.3计算,新鲜原料处理量可提高10%左右.  相似文献   

9.
本文给出了二元混合物复杂精馏过程的各种情况的图解法。这些情况包括:多股进料、液相侧线采出、汽相侧线采出、中间再沸器等。并把各种情况同普通精馏相比较,直观地说明了复杂技术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对湖北省宜化股份有限公司所用的甲醇精制主塔进行了计算与分析, 采用的数学模型为MESH方程,所得结果基本符合实际.找出了最佳回流比R=1.5~2.0.最佳进料位置为第12块板左右,最佳侧线采出位置为第12或13块板,所得结果可对实际操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乙酸乙酯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产品,广泛用作溶剂和化工原料.近年来,利用乙醇催化脱氢合成乙酸乙酯的方法,因工艺简单和环境友好等特点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介绍了铜基催化剂上乙醇催化脱氢合成乙酸乙酯反应的研究进展,并总结了文献中有关乙酸乙酯的形成机理.在诸多文献中,虽然对于乙酸乙酯的形成过程还存在争议,但对于多组分铜基催化剂而言,普遍认为:金属铜提供脱氢活性中心,其他金属氧化物提供酸碱活性中心,这几种活性中心协同作用共同完成对该反应的催化过程.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新型引发剂过氧化二月桂酰对醋酸乙烯聚合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它在聚合过程中的分解速率常数、半衰期等性能,得出过氧化二月桂酰的分解速率常数大,半衰期与偶氮二异丁腈相似,并且产物不含有毒物质,因此它的应用范围可以更加广泛。讨论了引发剂质量、甲醇质量、反应时间对醋酸乙烯转化率和聚合度的影响。建立正交试验得到醋酸乙烯聚合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3.
采用高温卧式石英双管定碳炉进行神木烟煤和格理坪无烟煤的燃烧实验,通过实时连续检测NO的体积分数,研究添加醋酸镁对燃料型NO生成的还原作用和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醋酸镁对燃料型NO生成的还原作用受到煤种、燃烧温度和燃烧气氛的影响,NO还原率可达23%.在还原性气氛下,醋酸镁有效地抑制了挥发分NO的生成,对焦炭NO的生成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氧化性气氛下,醋酸镁对挥发分NO生成的抑制作用减弱,甚至促进无烟煤挥发分燃烧过程中NO的生成,脱硝率仅为3%~7%.醋酸镁在高温下分解为烃基和MgO,两者通过不同反应过程均能起到抑制NO生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对以假薯蓣皂素为原料通过醋酐酰化和氧化反应合成妊娠双烯醇酮醋酸酯的合成工艺进行改进.以实验室自制的硅胶固载的12-钨硅酸代替硫酸为催化剂,以双氧水代替传统的六价铬盐氧化剂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在5℃~10℃用双氧水氧化反应5h后,回流水解1.5h,得到妊娠双烯醇酮醋酸酯粗品.经分离,产品总收率达到80.3%.改进后的工艺方法成本降低,产品总收率提高,减少了环境污染,是一种经济效益良好的具有工业化应用前景的绿色合成工艺.  相似文献   

15.
合成溴代乙酸苯酯的新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亚硫酰氯与乙酸反应得到乙酰氯,然后再与溴作用生成溴成代乙酰氯,溴代乙酰氯同苯酚或苯酚钠得到作用得到溴代乙酸苯酯。该方法与以往的方法比较具有产率高,副反应少,溴的消耗少,产品成本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HAC-H2O共沸精馏过程中共沸剂醋酸正丁酯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聚酯生产过程中HAC浓度和循环使用HAC,以醋酸正丁酯(NBA)为共沸剂的HAC-H2O分离过程为例,运用Aspen Plus软件,对共沸精馏过程进行了全流程模拟,得出随着NBA补给量的改变,灵敏板的位置也会改变;加大NBA的补给量,精馏段温度升高,导致系统热负荷、蒸汽冷凝器冷负荷升高;恒沸精馏流过程中最适宜的共沸剂补给量。与醋酸异丁酯(IBA)为共沸剂的精馏过程比较,综合考虑技术与成本因素,用NBA做共沸剂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7.
基于乙酸乙酯与乙醇共沸特性的分析,提出了热集成变压精馏的分离工艺,由加压塔和常压塔串联构成。选择NRTL (non random two liquids)模型为物性计算方法,其二元相互参数由汽液相平衡数据回归,利用Aspen Plus软件对提出的分离工艺进行模拟与优化,详细分析了两塔的理论板数、进料位置及回流比对分离的影响,并对比能耗。结果表明,热集成变压精馏分离工艺能很好地实现乙酸乙酯与乙醇的分离,得到最佳的工艺条件,与常规变压精馏相比,热集成变压精馏可节约加热蒸汽34.7%,为共沸物分离的设计和过程节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醋酸去氢表雄酮为原料,室温搅拌下和盐酸羟胺在弱碱性介质中反应合成醋酸去氢表雄酮肟,得到了纯度较高的醋酸去氢表雄酮肟,收率达89.6%。通过测定其熔点,借助紫外光谱(UV)、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谱(NMR)、质谱(MS)以及元素分析等技术来表征其结构。抗菌活性实验表明,醋酸去氢表雄酮肟对实验菌株均有抑制和灭活作用,对枯草芽胞杆菌CMCC63501株的作用表现得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活性炭固载氯化铁催化合成乙酸正丁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以活性炭固载氯化铁为催化剂 ,乙酸和正丁醇为原料合成乙酸正丁酯 ,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 ,结果表明 ,其酯化率可达 86 % .  相似文献   

20.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Keggin型P-V-Mo-W四元系列杂多酸H4PVMoxW11-xO40·nH2O(x=1,2,3,4)催化冰乙酸和正丁醇合成乙酸正丁酯的反应,得出最佳反应条件如下:正丁醇与冰乙酸的物质量比为1.2∶1,催化剂的用量为冰乙酸质量的0.5%,反应时间为40 min,酯化率达到88.52%。该系列杂多酸的酯化率随钨原子数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