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Fe3O4超细粒子催化剂的制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使用TG DTA、XRD、Mossbauer谱等方法考查了制备条件对草酸铁热分解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 ,Fe2 (C2 O4) 3·xH2 O在氮气流中 473K下失去结晶水的同时 ,将部分转变成草酸亚铁 ,生成的草酸亚铁只有在 573K以上才开始分解 ,草酸铁则在 533K时就开始分解 ,且分解产物为超细Fe3O4粒子。  相似文献   

2.
蛋氨酸亚铁的合成及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氯化亚铁和L-蛋氨酸(L-H11C5O2NS)为原料对食品铁强化剂蛋氨酸亚铁螯合物的合成进行了研究。确定合适的配合反应的条件为:以还原铁粉为抗氧化剂、n(H11C5O2NS):n(Fe)=2:1、pH=6.5、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4h。采用有机溶剂沉淀处理并经重结晶纯化的方法得蛋氨酸亚铁螯合物产品,产品得率为68.1%。用元素分析、化学分析、质谱分析、红外和紫外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电导分析等对所制产品进行了性质表征,确定了蛋氨酸亚铁螯合物的组成。  相似文献   

3.
甘氨酸螯合铁的合成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氯化亚铁和甘氨酸为原料,研究了甘氨酸螯合铁的合成工艺条件.结果表明,pH值、配位比以及抗氧化剂用量对产品组成和得率有很大影响.确定了螯合的最适条件为:pH值为5.5、配位比为4:1.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法,使甘氨酸螯合铁在无水乙醇中以沉淀的方式析出,实现甘氨酸螯合铁与无机铁的分离.讨论了萃取时有机溶剂用量对产品得率的影响,在无水乙醇与滤液的体积比为9:1时,亚铁得率最高.  相似文献   

4.
中性厌氧的富铁环境中,微生物驱动硝酸盐还原–亚铁氧化(NRFO)过程和异化铁还原过程,然而异化铁还原菌能否介导NRFO仍未知。选取异化铁还原菌(Klebsiella pneumoniae L17、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Shewanella putrefaciens strain CN32)、亚铁和硝酸盐,构建厌氧NRFO体系。结果表明:亚铁氧化、硝酸盐还原同步发生,主要是因为硝酸盐还原产物亚硝酸盐可以直接氧化亚铁;亚铁抑制了硝酸盐还原,且该抑制作用随亚铁浓度升高而增强;亚铁对亚硝酸盐的竞争性还原导致了铵根大量减少;亚铁氧化的次生矿物沉淀在细胞表面,阻碍硝酸盐进入细胞进行还原。在低浓度亚铁条件下,亚铁的毒害和氧化成矿作用抑制L17还原硝酸盐;亚铁氧化成矿作用是抑制CN32还原硝酸盐的主要原因;而亚铁的毒害是抑制MR-1还原硝酸盐的主要原因。在高浓度亚铁条件下,亚铁氧化导致细胞结壳是抑制微生物硝酸盐还原的主要原因。强调了厌氧富铁环境中非模式菌介导的硝酸盐还原–亚铁氧化过程,拓展了硝酸盐还原亚铁氧化过程的微生物范畴,有助于深入理解厌氧环境中硝酸盐还原亚铁氧化过程中微生物的功能和相对贡献。  相似文献   

5.
以高铁脱硫渣为原料,采取酸浸、还原反应、离心分离、结晶、合成反应、过滤、干燥等工艺制备出99%以上草酸亚铁晶体.研究了反映剂量、反应温度、加料时间对草酸亚铁纯度的影响,讨论了每个因素的规律性.结果表明:14 g硫酸亚铁溶于15 mL水中,用6 mL氨水预处理,6.5 g草酸溶于25 mL水中,用40 mL无水乙醇预处理,反应温度在40℃,加料时间在25~30 min,得到纯度为99%以上、平均粒径为5.0μm的高纯度超细草酸亚铁.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传统滴定法中由于滤碳造成的亚铁氧化问题,避免由操作者对颜色的敏感度不同造成的误差,采用电位滴定法测定磷酸亚铁锂复合材料中亚铁质量分数,以EDTA络合滴定法、分光光度法测定全铁质量分数.结果表明:试样中亚铁质量分数为32.703%,标准偏差为0.059%,置信度为95%的置信区间为(32.703±0.062)%;三价铁质量分数为1.235%.为磷酸亚铁锂复合材料中二价铁及三价铁的测定提出了一种切实可行的精确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7.
金针菇多糖螯合亚铁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金针菇多糖对亚铁的螯合作用,探讨了螯合时间、金针菇多糖与亚铁的质量比及亚铁的初始浓度对螯合率的影响等,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金针菇多糖螯合亚铁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最佳的螯合工艺条件为螯合2h,FVP与Fe(Ⅱ)的比值为5:1,Fe(Ⅱ)的初始浓度为4mg/mL,此条件下金针菇多糖对亚铁的螯合率为90.54%.  相似文献   

8.
确定了试样以盐酸分解,重铬酸钾滴定法测定金属铁和亚铁合量,再减去金属铁含量,通过换算得到氧化亚铁含量。通过对不同条件下的试验优化,建立了重铬酸钾滴定法测定金属化球团中氧化亚铁含量试验方法,其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41%~0.94%,回收率大于96.0%。  相似文献   

9.
采用氩等离子体电弧,熔炼名义组成分别为Ca3Co4O9、Ca2Co2O5、Ca3Co2O6的样品,对所得熔炼样品在不同温度下进行退火处理。实验表明,在1200℃下退火后,能够在样品局部区域内获得具有高度取向排列的线束状组织。物相分析和微区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线束状组织是含钙氧化亚钴。  相似文献   

10.
采用预氧化-亚铁盐除砷法,对模拟含砷废水亚砷酸钠溶液进行了除砷研究。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将As(Ⅲ)氧化成As(Ⅴ),加入氯化亚铁生成砷酸铁。考察反应时间、溶液pH值、反应温度、铁砷物质的量之比对砷酸铁生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反应时间为2 h、反应温度为85℃、溶液pH值为4、铁砷物质的量之比为2.2时,氯化亚铁除砷效率最高,达99.85%。X-ray分析结果表明沉淀产物为砷酸铁,SEM分析结果表明沉淀为直径5μm左右砷酸铁。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索一种低成本的磷酸铁合成工艺,以硫酸亚铁为原料,经过硫酸亚铁氧化、碱式磷酸铁沉淀、碱式磷酸铁转化制备出电池级超微细磷酸铁.研究了硫酸亚铁氧化、碱式磷酸铁沉淀、碱式磷酸铁转化反应过程中反应温度、加料时间、磷酸浓度等因素对磷酸铁产品质量的影响.通过试验得到了合成磷酸铁的最佳工艺条件:氧化反应过氧化氢加料量为标准量的120%,加料时间50min,沉淀反应温度40℃;磷酸铵加料时间40min,转化反应温度90℃,磷酸浓度0.5mol/L.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出了平均粒径小于3.0μm的电池级超微细磷酸铁,元素分析表明产品中金属杂质含量均小于0.005%,硫含量小于0.022%,且磷铁比为1.01,产品磷酸铁纯度较高.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未经高温处理的产品是一种无定形微细颗粒,而经过600℃高温煅烧后的产品结晶度高,晶型完美.  相似文献   

12.
以铁泥为反应原料制备柠檬酸铁铵.通过对铁泥的预处理,将其中的铁转化为硫酸铁,硫酸铁与氨水反应得到氢氧化铁后与柠檬酸生成柠檬酸铁,加氨水后制得柠檬酸铁铵.考查氢氧化铁的制备、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柠檬酸的加入量等条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通过实验确定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为95℃,反应时间为2 h,柠檬酸加入量为16 g.用比色法测定柠檬酸铁铵中铁含量,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制备的柠檬酸铁铵符合国家化学纯标准.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废活性炭为原料,氧化铁为添加剂,通过高温煅烧的方法制备载铁颗粒活性炭(IOC-GAC).结果表明,IOCGAC制备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煅烧终温为900℃,升温速率为6℃·min-1,m(氧化铁)/m(废活性炭)为4:6,恒温时间为0.5h,所得产品的比表面积达630.5m2·g-1,收率为50.9%.对其进行SEM,IR,XRD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活性炭的表面负载了一层致密的铁氧化物,且主要以α-Fe、Fe3O4或γ-Fe2 O3的形态存在,饱和磁化强度高达66.247 emu·g-1.  相似文献   

14.
结合某钢厂顶底复吹转炉冶炼含有铜、镍等成分耐候钢的生产过程,在实验室对铁碳熔体和纯铁液还原炼钢渣中铜、镍等氧化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初始条件相同的情况下,1 300℃下铁碳熔体分别还原渣中Cu2O和NiO时,Cu2O比NiO更易还原,还原速度更快。1 600℃时在实验研究的碱度范围内,含有25%FeO的转炉终点渣中Cu2O、NiO能被纯铁液在10~20 min内还原完毕,尤其前10 min内w[Cu]、w[Ni]增长迅速。在相同碱度下,渣中Cu2O、NiO同时还原的速率基本相同;随着渣碱度的增大,Cu2O、NiO还原的速率及终还原率均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5.
以乙酸盐和草酸为原料,采用室温固相配位反应制得Cu0.30Ni0.66Mn2.04(C2O4)·nH2O复合草酸盐,将该草酸盐在800℃煅烧2h,得到尖晶石相Cu0.30Ni0.66Mn2.04O4复合氧化物粉体。该氧化物粉体粒径均匀细小,一次粒径为-150nm;烧结活性较高,在1050℃烧结5h制得的热敏陶瓷相对密度高达-97%。  相似文献   

16.
采用多步水热法合成了由反丁烯二酸和草酸共同构筑的稀土配位聚合物[Sm2(fum)2(OX)(H2O)4]·4H2O(fum=反丁烯二酸盐,OX=草酸盐),并对其进行了单晶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IR)及热熏(TG)分析。单晶XRD结果表明,反丁烯二酸和草酸的羧基氧原子均与Sm^3+配位,化合物是由草酸做柱支撑S...  相似文献   

17.
采用多步水热法合成了由反丁烯二酸和草酸共同构筑的稀土配位聚合物[Sm2(fum)2(OX)(H2O)4]·4H2O(fum=反丁烯二酸盐,OX=草酸盐),并对其进行了单晶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IR)及热熏(TG)分析。单晶XRD结果表明,反丁烯二酸和草酸的羧基氧原子均与Sm^3+配位,化合物是由草酸做柱支撑Sm—rum层而成的三维网络结构,且沿a轴,具有孔径约为6.4×9.7A。的长方形孔道,孔道被配位水分子和游离水分子占据。  相似文献   

18.
铁的氧化物高温H2S腐蚀产物自然氧化倾向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高温条件下硫化氢的硫化腐蚀状况及腐蚀产物的自然氧化倾向性。并采用X-射线衍射仪鉴定了硫化产物组成。对硫化产物进行了氧化反应,分析了不同铁的氧化物、硫化温度和环境温度对产物自然氧化倾向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硫化氢腐蚀的产物主要是FeS,还有部分其他类型的硫铁化合物。H2S高温腐蚀产物自然氧化倾向性由大到小依次为Fe2O3,Fe3O4,Fe(OH)3;在硫化温度高于300℃和环境温度高于75℃时,硫化腐蚀产物的自然氧化倾向性较大。  相似文献   

19.
Aminoguanidine(guanylhydrazine)is an i mpor-tant chemical material,and is widely used inmedicines,pesticides,explosive,vesicant and finechemicals.Its molecule is rich in nitrogen and con-sists of a hydrazine group,an i mino group and anamino group,which determine its lively chemical re-activity.This compound is interesting in the sensethat it has apparently a lowtoxicity level,and func-tions as aninhibitor of the Maillard reaction.The re-action between nitrile groups of acrylonitrile/vinyl ac-…  相似文献   

20.
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实验室分离的氧化亚铁硫杆菌的生长特性.通过测定培养过程中吸光度、Fe2+浓度和总Fe浓度的变化,计算Fe2+氧化速率,研究初始pH值、初始接种量和温度对细菌生长的影响.结果发现,该氧化亚铁硫杆菌在接种初期,生长缓慢,对Fe2+的氧化速度较慢,12h后繁殖速度加快,氧化速率开始增加,27h后对Fe2+的氧化速率达最大值0.52g/(L.h),30h后Fe2+转化率接近100%;适宜于该氧化亚铁硫杆菌生长和代谢的初始pH值为2.30,接种量为10%,培养温度为2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