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概括宝钢3高炉冷却壁水管破损的特点,分析了导致冷却壁水管破损的主要-炉况波动。提出操业对策以减少炉况波动,减少冷却壁水管破损。.  相似文献   

2.
利用武钢6号高炉中修停炉的机会,对其炉衬和冷却器破损状况进行了调查,发现高炉风口组合砖已侵蚀殆尽,炉缸炭砖顶部未发现环缝侵蚀,炉缸圆周方向部分区域陶瓷杯尚有残存;高炉炉缸第5段、炉腹第6段冷却壁破损严重,破损部位主要集中在炉缸炉腹衔接部位;高炉炉腰第7段、炉身第8段冷却壁服役状况良好,未发生严重破损。通过分析认为,6号高炉炉缸可以满足一代炉龄15年的使用要求;炉缸炉腹冷却壁破损原因主要在于冷却壁结构不合理。为此,在中修后的6号高炉上改进了冷却壁结构设计,新型冷却壁服役效果良好,预计可以满足大型高炉的长寿要求和目标。  相似文献   

3.
济钢高炉大面积应用铸钢冷却壁的炉内操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 铸钢冷却壁的应用情况 为了进一步探索高炉长寿的新途径,济钢与钢铁研究总院合作,开发了铸钢冷却壁技术。目前济钢第一炼铁厂6座350m~3高炉都安装了铸钢冷却壁,安装部位主要集中在热负荷较高、冷却壁容易破损的炉腹、炉腰及炉身下部,共290块(见表1),成为中型高炉  相似文献   

4.
武钢第二代薄壁型高炉设计,在高热负荷区采用铜冷却壁,克服了第一代薄壁型高炉全球墨铸铁冷却壁的缺陷,提高了炉腹、炉腰、炉身中下部的冷却强度,但同时也给高炉操作炉型维护提出了新的挑战。经过十几年的不断摸索,总结出了一整套适合第二代薄壁型高炉操作炉型维护技术集成,主要包含4个模块,即原料管理技术、适应铜冷却壁的操作经验、操作炉型诊断技术、炉墙结厚处理技术。该技术实现了武钢大型高炉的高产稳定顺行,尤其是8号高炉投产10年冷却壁零破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5.
涟钢7号高炉于2017年3-4月停炉中修更换了部分冷却壁。本文针对该高炉风口区冷却壁、铜冷却壁及炉身上部冷却壁的不同破损形态,重点分析了设计因素对冷却壁破损的影响,并对改进冷却壁设计预防破损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广钢4^#高炉进入晚期,炉身冷却壁破损,炉皮变形严重。本文结合生产实践介绍高炉炉皮变形的维护与操作。  相似文献   

7.
伏明  周爱林  丁晖 《炼铁》2001,20(6):27-29
1 概况 马钢2500m~3高炉1994年4月25日建成投产,炉体采用双层蛇型管球墨铸铁冷却壁、工业水开路循环的冷却方式。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高炉投产进入第七个年头后,炉腹至炉身下部冷却壁及炉身冷却壁钩头已大量破损,局部只剩下炉皮,3号铁口两侧的冷  相似文献   

8.
高炉炉役后期由于冷却壁水管破损,冷却壁本体烧损冷却功能下降,炉皮会出现发红变形开裂现象,影响高炉日常安全运行和各项指标进步,严重者会发生炉皮烧穿,造成高炉非计划停炉和人员伤害。本文就7号高炉炉体状况不同时期炉皮开裂修复方法展开探讨,提出了炉皮开裂修复的新方案及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9.
兴澄特钢3200m3高炉运行六年后,出现炉身耐材侵蚀、炉体冷却壁破损漏水、炉缸侧壁温度升高等突出问题,已影响到了高炉的操作和稳定生产.本文结合3200m3高炉近年来生产实际状况,对其炉役中后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总结,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通过采取炉身喷涂、冷却壁漏水治理、综合护炉以及操作调整等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介绍包钢1~#高炉中修停炉时对高炉炉衬和冷却壁严重破损原因及有害元素在炉内纵向分布进行的调查.分析了包钢1513m~3级高炉,当炉腹冷却壁总破损率达到40%以上时,标志高炉进入中晚期工作,≥80%时,高炉一代中修寿命基本结束.另外,根据高炉炉身冷却壁解剖分析结果,对冷却壁破损原因,提出了延长冷却壁寿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陈昆南 《炼铁》2001,20(6):5-8
马钢2500m^3高炉2000年大修时,对高炉冷却壁和1层炉腰冷却板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冷却壁结构作了改进,新一代冷却壁已成功应用于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2.
铸钢冷却壁在济钢高炉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济钢一炼铁厂5座高炉先后在炉腹至炉身下部安装了不同数量的铸钢冷却壁,生产实践表明,铸钢冷却壁热面温度比球墨铸铁冷却壁低,在高炉高热负荷区域采用铸钢冷却壁有利于延长高炉炉体寿命。  相似文献   

13.
对武钢8号高炉炉体系统的设计进行总结,根据武钢现役高炉的设计和生产经验,对现役高炉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分析,对8号高炉炉体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了论证和优化。  相似文献   

14.
李清斌  李怀远 《炼铁》2002,21(4):1-5
武钢1号高炉大修改造时,在炉腹以上部位采用了砖壁合一的薄炉衬技术,高炉操作有一定的特殊性。在近1年的生产中,武钢对薄炉衬的操作技术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以下几点经验:严格控制冷却壁的进水温度和进水量,采用加长风口,维持合理的高炉操作炉型;加强高炉操作管理,维持高炉顺行;炉墙结厚时,可以采用减轻焦炭负荷、提高冷却壁进水温度、改变装料制度疏松边缘等方法处理。  相似文献   

15.
刘悦今 《炼铁》1999,18(4):19-21
涟钢4号、1号高炉曾先后发生炉底烧穿事故,通过采取快速修补、降低冶炼强度、加强监护、在烧结中配入钒钛矿粉护炉等措施,使高炉逐步恢复到了全风作业,延长了高炉寿命,重点介绍了4号高炉炉底烧穿的原因,处理及维护。  相似文献   

16.
刘玉全  韩金玉  贺大鹏 《炼铁》2000,19(1):21-23
分析了天铁高炉喷煤特点,通过采取改善原燃烧条件、提高风温、实行均匀喷吹、改进送风系统、加强高炉操作等措施,使天铁1、5号高炉经分别达到了190kg/t、200kg/t以上。  相似文献   

17.
蒋平  江潮 《钢铁》1999,34(6):15-17,74
马钢2500m3高炉于1994年开炉,1998年4月1号铁口两侧冷却壁的水管相继烧坏,在非事故状态下,经115h休风更换了铁口两侧的冷却壁和铁口区域的炉壳。复风后冷却壁水温差均为0.5℃,出铁正常  相似文献   

18.
刘兆宏 《炼铁》2000,19(3):4-7
针对宝钢3号高炉冷却壁破损的状况,研究了开发微型冷却器(即冷却筒)及一整套冷却壁维修技术,3号高炉应用该技术后,冷却壁的损坏趋2得到遏止,高炉顺行顺行,确保了高长寿。  相似文献   

19.
傅希 《炼铁》2000,19(2):13-15
湘钢1号高炉与芬兰拉赫高炉虽然外形相近.但原料条件、高炉操作、炉前工作、人员配置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结果是湘钢1号高炉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居全国的中下游,而芬兰拉赫高炉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在世界领先.  相似文献   

20.
施科 《炼铁》2005,(Z1)
对宝钢3号高炉快速更换整段冷却壁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宝钢3号高炉投产10年后,因S3段冷却壁烧损变形严重,导致部分炉皮发红,对高炉寿命造成严重影响。为解决此问题,宝钢把它列为重大设备问题进行攻关, 对S3段冷却壁重新设计选型,并进行快速全量更换。经1年时间攻关,在100h内成功完成该项目,且复风后8h就达到全风量冶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