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曹海平 《微计算机信息》2007,23(17):139-141
文章首先概述了嵌入式系统的定义和网络传感器的概念及其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基于ARM处理器和CS8900网络接口芯片的嵌入式网络传感器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结构,以及嵌入式TCP/IP的实现。最后举例说明嵌入式网络传感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基于PSoC 的多功能精简尺寸型LED 点阵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芦勤桑  王琪 《计算机系统应用》2012,21(3):248-251,95
介绍了传统采用单片机控制的LED显示屏的设计方法与基于PSoC技术的LED显示屏的设计方法的区别;阐述了PSoC技术在LED点阵显示系统设计中的优势;以PSoC系列的CY8C27443芯片为核心的LED点阵显示系统为例,具体描述了PSoC多功能精简尺寸型LED点阵系统的硬件设计、PSoC配置和软件功能的具体设计实现方法。由于CY8C27443芯片的内部资源更加丰富所以进行LED点阵系统的设计比51单片机电路更加简单,性能更加稳定,软件设计也更加简单方便,所以大大节省了开发周期和成本。  相似文献   

3.
温度湿度无线测控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具有无线功能的温度湿度测控系统的工作原理、硬件结构设计、试验结果。该系统以温度湿度传感器为核心,利用无线收发器构成无线扫描控制系统,实现了温度0.6℃误差和湿度5%RH误差的测量。该系统体积小、功耗低、电路简单,可以方便安装和实现实时监控。  相似文献   

4.
基于PSoC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生存周期及其传递的数据的可靠性.用PSoC(可编程片上系统)作为处理器模块的处理器,运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设计之中,使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降低功耗,缩小体积,提高可靠性,降低成本,增加生存周期,缩短开发周期.论文首先简单介绍了PSoC独特的内部资源及其特有的功能,然后详细阐述了采集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硬件电路和处理器模块的软件设计方案.最后给出了实验结果,其实测结果表明设计的传感器系统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环境参数采集的自动化水平,提升效率,本文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和FDMA技术,设计了一个基于无线的环境监测传感系统。系统运用了ZigBee技术、传感器技术和嵌入式技术,实现了对环境温度、湿度、光照度以及可燃性气体浓度等参数的检测,可满足对环境参数实时监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文章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并开发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电力信息机房监测系统,系统采用CC2530芯片及温度、湿度、烟雾、漏水传感器、UPS监控设备等,基于ZigBee网络,实现了机房中重要环境参数的采集,并通过服务器端的B/S系统将数据分析与存储,便于用户在远程查看,实现了机房的远程监测。  相似文献   

7.
CY8C21434是美国Cypress公司PSoC系列芯片中的一种。它是一种新型的片上可编程系统(SoPC)芯片,片内集成了可编程的数字与模拟系统,可灵活地配置用户所需的各种功能模块,是一种真正具有混合信号处理能力的片上系统(SoC)。笔者基于该芯片在嵌入式设备上设计和实现了一种电容触摸键功能。嵌入式设备(即主机Host)与触摸键模块之间通过I2C进行通信。  相似文献   

8.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煤矿安全监测系统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利用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和基于Intel Celeron嵌入式处理器的GENE-8310平台设计了一个新型的煤矿安全监测与预警系统。该系统利用瓦斯气体浓度、温度、湿度等传感器,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完成矿井环境监测、数据处理传送等任务;利用嵌入式GENE-8310平台对移动节点的信息进行数据汇聚及数据分析,并自动生成可视化曲线图表和超限警报提示,实现运用现代高科技技术手段来遏制煤矿矿难事故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应用ZigBee技术的无线收、发模块CC1010和温、湿度传感芯片SHT11,实现一个无线温度、湿度监测系统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
2012年11月17日,嵌入式系统联谊会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办了“FPGA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的主题讨论会。来自产业界和教育界的工程师和学者们分享了各自在实际工程应用和教学实践中的宝贵经验,并就最新SOPC(PSoC)的FPGA芯片技术、开发工具、解决方案,以及现存问题和未来发展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1.
首先讨论了系统可靠性分析面临的困难,然后提出利用数字仿真方法解决该问题的思考,并介绍了开发的系统可靠性建模与仿真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最后对进一步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系统集成与系统综合集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胡晓峰 《测控技术》1999,18(9):11-13
系统集成应该分为4个层次:网络连接、系统体系、应用方案和综合集成。系统综合集成是集成的最高层次,它更强调对知识、能力和内容上的集成。在简要讨论了集成的基本分类方法后,重点介绍了系统综合集成的概念和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是管理信息系统(MIS)建设的关键步骤,采用优秀的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CASE)工具来支持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能提高工作效率。本文结合苏建公司的实例给出将结构化方法与PowerDesigner相结合进行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的实用框架。  相似文献   

14.
决策支持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集成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村庄布局优化决策支持系统案例,着重讨论T GIS与 DSS的系统集成,介绍了实现 DSS与 GIS集成的技术,即GIS采用独立开发的电子地图引擎,采用与DSS相一致的数据管理工具,在较低的层面上实现统一的数据结构和规范的数据交互,从而实现地理信息库与数据库和模型库的有机链接,实现在地图上村庄信息的显示和查询,以及村庄合并搬迁后在地图上的动态变化,使用户的决策活动更直观方便。  相似文献   

15.
系统调用与操作系统安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介绍了有关系统调用方面的一些概念,将具体的系统调用模式通过抽象的概念加以表述,通过对系统调用类的分析,借助一定的集合理论,对系统调用类加以刻画,分析系统调用与安全性的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见解,以在操作系统调用级提供安全性的环境,然后给出了一些系统调用的途径,并对每一种途径的优缺点给予表述。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为安全操作系统的开发提供一定程度的指导,使得人们在某些方面不必要按照旧的模式走,创造出具有自主特色的操作系统。  相似文献   

16.
1 BackgroundIn About 35 hundred million years of the life evo-lution process, organism obtains the enormous optimiza-tion, "natural selection" biological world is the knowl-edge treasure and the study fountainhead of the techni-cal innovation. Displays in organism macroscopic andthe microscopic structure, the shape and the function,the energy and the material transformation, metabolism,the use system, the mode of motion and the behavior, theprocess and the mechanism of the heredity, duplicatio…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仪峰控制系统和德隆控制系统组成结构,以及它们各自的基本原理。在我厂的具体使用情况和它们的优缺点,以及对它们存在的一些不足,做了必要的改进,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基于绍兴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园信息化发展现状,结合校园一卡通接入图书馆,初步探究ILASII系统与校园一卡通在端口,数据库等方面的对接技术及实际应用中的需要注意的对接事项。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分析OA系统基本组成及特点的基础上,综合物理安全、主机安全、安全管理和应用安全等方面的因素,进行了典型OA系统的安全防护设计,并重点论述了通过安全策略制订、安全风险评估、系统配置调整、应急预案编制、应急响应、系统恢复等阶段构成的循环流程构建OA系统安全评估及保障体系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20.
惯导飞控综合测试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设计并实现了一种惯导飞控综合测试系统,采用MCU与FPGA结合的体系结构;MCU通过并行总线与FPGA进行信息交互,通过RS422总线与上位机进行通信;FPGA芯片设计开发采用结构描述的电路架构描述方式,便于软件的调试;设计的测试系统集成度高,单个系统可实现对惯导和飞控系统的测试;测试精度高,可将故障准确定位于某一路角速度或加速度通道;应用结果表明,测试系统能够很好满足惯导及飞控系统的测试要求,运行稳定可靠,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