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一清 《炼铁》2001,20(3):21-24
从冷却壁结构、冷却制度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分析了南钢2号高炉炉腹冷却壁损坏的原因,并对圆柱形小冷却器的使用状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李永镇 《炼铁》1994,13(1):50-54
炉身上部的修补主要是喷补特制的耐火喷涂料,或安装预制的耐火壁、铸铁冷却壁;炉身中、下部的修补措施主要是喷补、灌浆造衬,在热点和发红部位加冷却棒、更换损坏的冷却设备;对于炉腹,主要是更换冷却设备或在损坏的冷却壁位置安装冷却棒,恢复冷却功能。  相似文献   

3.
鞍钢11号高炉在改造性大修之前,其炉腹部位因冷却壁严重破损,抢修恢复时难以维持生产,采取加粘土砖骨料措施,使其恢复了正常工作状态。在高炉边缘加粘土砖骨料时,使边缘炉渣中Al_2O_3含量>18%,可获得维护炉腹的良好效果。在实施过程中,应提高炉温、渣碱度,降低渣中FeO含量。  相似文献   

4.
5.
6.
王胜  鲁俭 《首钢科技》2007,(6):31-34
首钢3号高炉2006年8月检修9天后送风,高炉恢复炉况顺利,并迅速达到历史最好水平。本文对恢复炉况过程和后期炉内调整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7.
8.
以生产实践为基础的动态分析表明,高炉冷却板/石墨内衬能够抵制热负荷的波动而不致剥落,散裂,Hoogoven6号高炉目前已有10年的炉龄,产铁量达21.3百万吨,相信它还能以较高的生产率继续工作若干年。  相似文献   

9.
Hgle  FW  胡光潜 《武钢技术》1989,(4):14-20
一、前言 1985年2月的下半月,13号高炉曾连续发生两次事故休风。在超过150小时的非计划休风期间,该高炉已处于炉缸冻结和三个铁口与风口之间无法贯通的状况。为了使渣、铁能重新从熔化区流到铁口区,将氧枪、Durfee管和氧-燃料燃烧器插进2号铁口,来熔化和排放炉缸中凝结的物料。1985年2月23日,上述措施取得成效,位于2号铁口正上方的9号风口开始不涌渣。随着凝结渣、铁的熔化,高炉风量不断增大,至1985年3月1日,共打开了9个风口。当发觉2号铁口有水时,进行了休风,想要打开另外的一些  相似文献   

10.
现在,炼铁厂各高炉炉腹冷却壁的损坏已成为炼铁生产的一个重大设备隐患摆在我们面前,以四号高炉为最严重。今根据国内外资料结合我公司的情况,谈点个人看法。一、国外有关炉腹冷却壁损坏原因的研究和对策大家都清楚,高炉炉腹冷却壁前面很薄的砖衬在开炉后的短期内就基本脱落,如果不能稳定地生成渣皮,冷却壁就将暴露在高温煤气和滴落的渣、铁、碱金属侵蚀以及因气流变化而产生的热冲击损害之中,其工作  相似文献   

11.
12.
13.
结合巴西阿斯米纳斯2号高炉的生产操作数据,探讨了如何通过炉腹煤气量指数来评价高炉能耗水平。认为用炉腹煤气量指数来评价高炉能耗水平,既能够满足强化高炉生产过程,又能降低热能和燃料消耗,更全面地评价高炉状态,使高炉操作更科学化。  相似文献   

14.
欧阳标  项钟庸 《钢铁》2012,47(4):19-22,31
长期以来,确定高炉鼓风机能力的方法不科学,导致与高炉的能力不匹配,并增加高炉投资。通常认为,采用气体动力学非线性规划方法比较科学,但用实际高炉的最大炉腹煤气量对计算结果校正,发现参数取值值得研究。此外,由于计算复杂,难于掌握和推广。因此,根据各级高炉炉腹煤气量指数的大量实际统计数据,提出了1种简单的确定鼓风机能力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陈一清 《炼铁》2001,20(Z1):21-24
从冷却壁结构、冷却制度和操作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分析了南钢2号高炉炉腹冷却壁损坏的原因,并对圆柱形小冷却器的使用状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17.
魏开庆  张红启 《炼铁》2011,30(3):43-45
莱钢2号高炉炉腹冷却壁大面积破损后,通过加强操作控制、水系统管理以及防烧穿防炉凉管理等应对措施,保持了炉况的相对稳定顺行,取得了良好的生产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18.
李文斌 《山西冶金》2021,44(3):149-151,182
梅钢二号高炉中修停炉更换五、六段冷却壁时采用了降料线打水回收煤气的方法.通过控制炉顶温度、煤气中H2和O2含量、炉内通氮气等措施做到了安全停炉,全程无爆震.计算了停炉料和停炉过程中料线的位置,保证了整个停炉过程按计划进行,使得料线顺利降到风口以下,为后续的恢复性改造施工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9.
10#炉已投产五年多,炉腹、炉腰处炉壳变形严重,冷却壁损坏率达100%。2003年1月7~17日高炉休风,成功地采用挂管加喷涂造衬方式对炉腹、炉腰部位进行了整体更换。  相似文献   

20.
以高炉炉腹煤气量指数取代冶炼强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项钟庸 《钢铁》2007,42(9):16-18
通过分析高炉的生产数据,总结出了限制高炉强化的因素是高炉内煤气通过炉腹的能力.分析了原燃料质量、风口处消耗的热量、热风温度和富氧率等因素对高炉强化的影响,证明炉腹煤气量指数能够很好地表征高炉强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