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以老工业基地城市内"企业大院"用地为研究对象,首先依据所用地自身的空间结构特征,指出在城市功能转型、企业制度、土地制度改革驱动下,用地更新的必要性;随后从城市用地布局整体协调的视角出发,在充分尊重企业大院混合用地结构、社区文化认同等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将其更新为城市街区的规划策略;最后通过实例,探索从企业大院到城市街区"溶解"的规划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2.
徐佳慧  于涛方 《规划师》2021,37(20):5-12
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及城市发展方式转型的背景下,巨型城市工业空间成为转型矛盾及未来发展机遇的关键所在.通过多方面概念的比较,文章分析了在新时期对工业及工业空间进行重新认知的原因和必要性,总结梳理了北京这一巨型城市逐渐搬迁疏解传统制造业空间并发展新型产业空间的过程,并通过多源数据分析进一步展现了巨型城市传统工业空间与新型产业空间的交替,即在以生产制造为主导功能的传统工业空间逐渐郊区化的同时,新型产业空间向开发区集中,中心城区吸引工业企业以更加清洁、更加高效的形式回归.工业部门是我国巨型城市发挥其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优势的重点领域,巨型城市从传统工业空间向广义产业空间的转型应该得到国土空间规划的关注,并对相关空间需求给出政策和管理层面的回应.  相似文献   

3.
《规划师》2010,(Z2)
开发区在经历了快速的经济发展后,随着政策优势的逐渐弱化,土地空间、环境容量和资源条件等方面的约束逐渐显现,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与功能提升的重大挑战。淮安经济开发区西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把握城市开发区处于产业转型期的重要阶段,以及用地实施功能转换和职能完善的特征,针对建设要求、建设时序和城市特色,进行分层次、分类别的控制,有效指导了城市建设,强化了规划管理。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工业城市发展转型面临机遇与挑战。本文以1960—2010年匹茨堡、底特律、芝加哥的城市就业变化为产业转型研究基础,采取数据对比的分析方法,总结匹茨堡产业转型的经验与教训,剖析匹茨堡在产业转型过程中所采取的规划发展措施。通过借鉴匹茨堡的经验,思考我国工业城市在转型中如何保持城市独特的个性,及工业城市转型过程中的创新型规划应对思路。  相似文献   

5.
买静  张京祥  陈浩 《规划师》2011,(9):20-25
当前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开发区普遍出现了向功能综合、配套完善的新城区转型的趋势.开发区应积极顺应这一趋势,更新规划建设理念,重构空间组织模式,调整开发区用地结构,大幅提高城市型用地比例,对产业园区的重点地区和一般地区采用不同的空间转型路径,化解传统建设模式遗留的城市型功能发育不足、增量用地空间有限、综合服务能力和品质欠缺...  相似文献   

6.
我国远郊工业开发区的空间结构转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雄昌 《规划师》2011,27(3):93-98
目前我国远郊工业开发区存在的功能规划缺失、用地控制失灵和商业功能缺陷使其空间结构转型面临许多现实问题,可采用工业社区化的开发模式,通过改善开发区与母城的交流互动、提升开发区中心城区的城市综合功能、构建开发区工业社区网络等措施,推动我国远郊工业开发区的转型.  相似文献   

7.
工业化进程加快推动了城市经济结构调整升级,"二产"变"三产"迫使老旧工业逐渐走向衰退,工业遗存作为时代发展的遗留物,其功能及产业转型不仅有赖于工业遗存自身要素,也取决于当前城市发展需求.本文通过对工业遗存更新中依托原发工业产业的"工业+"及文化产业导入的"文化+"两种产业驱动模式的分析,结合首钢工业园区更新中的产业转型实践,阐述了在遗存更新中的"工业+"和"文化+"两种产业模式驱动下的园区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8.
王墨 《建筑技艺》2021,27(4):23-27
以生态修复为主线介绍了南京汤山矿坑公园景观设计的过程和要点,重点阐述了生态景观营造中的场地与情景、视角与协作、布局与策略、过程与管理等内容.作为"城市双修"试点项目,汤山矿坑公园的景观实践探索了矿坑和生态修复、公园和城市修补的融合方式,广受市民欢迎,为工矿用地后工业转型提供新的思路和案例参照.  相似文献   

9.
观光工厂近年来成为许多城市空间与产业转型的代表,它一方面宣示了后工业城市时代的来临,另一方面配合城市产业的进阶与转型,迎合了观光与游憩的新城市需求。在西方国家与日本等城市的经验中,许多城市的转型发展过程都透过土地的置换与建筑的改造,变更原有的都市工业土地作为城市市民观光与休闲游憩使用,以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与居住环境。这个新的模式,被定义为观光工厂,它是藉由转换产业知识为旅游资源的一种模式。以台湾推动观光工厂作为主轴,介绍了台湾推动观光工厂的背景、政策内容与过程,并说明它的效益。其中引用宏亚食品巧克力观光工厂为例,说明观光工厂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转型是大城市边缘区的发展趋势,包括经济、人口、用地、交通、景观等方面特征的具体转变。本文以广州市白云区嘉禾组团为例,分析大城市边缘区现状发展特征。结合大城市主城区空间和功能拓展等趋势,分析边缘区城市化的普遍趋势:产业从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型,用地从城乡交错向布局有序转型,交通功能从对外通道向内外网络转型,景观环境从杂乱污染向山水融城转型。进而提出核心城市功能地域在边缘区城市化转型中的重要作用,提出核心城市功能地域应科学合理划定发展范围、培育具有功能带动和辐射作用的城市功能、构建与主城区紧密联系的城市快速交通设施和构建满足城市功能和城市活动需求的景观设施。  相似文献   

11.
论城市园林绿化经济的发展与生态城市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伟 《福建建筑》2011,(2):26-28
城市园林绿化已经成为一门新兴的环境产业,与经济发展形成了相互促进、互为基础的态势,成为建设生态城市的"生命工程".确立城市园林绿化的新理念,制定科学的园林绿化发展规划,培育和扶持绿化市场的形成,理顺管理机制,推动城市园林绿化产业的大力发展,将有助于把我们的城市建设成为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宜居宜业的生态城市.  相似文献   

12.
巢耀明 《规划师》2004,20(4):59-63
南护城河沿岸是苏州近代工业的重要发祥地,其保护规划的要点是:设置旅游商业服务区、地段性商贸闹市区、生活居住区和环城旅游观光绿带,对城市功能进行整合;规划河道、南门路两条水陆交通带和横向为主、纵向为辅的步行绿带,构建道路体系,整合空间景观系统,强化“水陆平行、河街相邻”的古城风貌特色。  相似文献   

13.
现代城市景观是文化和自然的载体,良好的城市形象是促进城市全方位发展的重要资源。本文以宁德市的城市景观规划为例,试图在表现城市景观特色的城市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保护和创新等方面作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4.
彭青  潘峰 《山西建筑》2007,33(11):50-51
在系统地规划思想指导下,介绍了城市景观地域体系的规划原则,并以武汉市为例,从景观轴的布局、景观点的区位选择、景观带的布局、景观区的建设等几个方面对武汉市景观地域体系的规划建设进行了探讨,为居民提供舒适、宜人的生活空间。  相似文献   

15.
杜嵘  陈洁萍 《中国园林》2022,38(4):68-73
中国国土空间发展正经历着一系列变革。城市边缘区的绿色空间体系作为城市与乡村之间过渡地带的自然资源要素,不仅承担着区域居民日常休闲的功能,还具有连续城乡生态系统、调控环境韧性能力等多重功能。以南京主城边缘带绿色空间景观系统为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南京绿色空间系统进行评估。系统评价从个体、局部和整体3个空间尺度展开。个体对每个景观斑块的中心性进行计算得到整个系统的核心要素,局部考察景观系统的层级结构,整体则从系统完备性和结构稳定性出发进行综合评估。通过对系统3个不同空间尺度的分析与评估,探索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广东园林设计及生态花园城市建设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广东省园林建设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园林工程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条件的优越性。正确地认识视觉识别和景观效果、生态效益的创造和生态容量的支撑、各种文化内涵的外在表现、城市生活质量的最直观的指示标志、减低城市灾害的人类生存生活的风险等方面来解释园林建设,以及建设“田园城市”、“园林城市”的生态局限性,最后探讨把生态工程理念通过园林设计、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手法表达出来的“生态花园城市”的理论和方法问题。  相似文献   

17.
刘征 《中国园林》2002,18(1):87-89
通过龙口市东城区游乐园的规划设计探讨,具备多种功能的现代城市公园景观塑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黄强 《山西建筑》2010,36(29):344-345
从景观生态的角度,阐述了城市景观、城市植被景观规划的概念,植被的景观特点和景观功能,概括了植被景观规划理念与原则,初步探讨了城市植被景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城市植被景观规划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从传统工业大区到现代工业大区的转型中,里尔的景观设计也呈现出自身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城市改造中的景观设计,矿区恢复,旧工业厂房改造。本文分别就这三方面列举了连接新旧城的马蒂斯公园、在矿区上恢复的生态湿地及由纺织厂演变而来的工业植物园三个例子,体现了里尔景观设计中对解决场地问题、对场地自然和文化特征及景观的教育功能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殷亚波 《城市建筑》2013,(22):197-197
随着我国城市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景观园林建设行业开始逐步发展起来。本文主要从阐述城市景观园林工程设计特点出发,并从城市景观园林工程设计重点以及设计案例两个方面着重进行具体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