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人类胚胎干细胞(hESC)的体外培养通常需要附着在蛋白质培养基质或饲养细胞层上,并主要依靠细胞的酶解离方法传代。采用动物来源的蛋白酶处理如此敏感的细胞会损伤膜蛋白、增加污染风险,这显然是不可取的,应尽量避免使用。在此,我们汇报了采用高通量方法筛选出一类以2-(二乙基氨基)乙基丙烯酸酯为主要单体的温敏型水凝胶。该类材料不仅具有在小幅度降温时改变性能以使其表面生长的干细胞脱粘附的功能,从而取代细胞传代中使用的生物酶,而且能取代蛋白质基质使hESC可以在体外进行长期培养(〉20代),并保持完整的干细胞特征。这些具有可控化学结构的、可取代具动物来源生物基质的合成材料代表了一种新型的体系。它将是一种能使干细胞的培养达到可控、高效和安全的材料,会大大促进干细胞的深入研究和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在弯道水流中,几何参数宽深比对水流的3维运动特性具有重要影响。由于小宽深比(< 5)河道广泛存在于山区及人工河道中,采用声速多普勒流速仪(ADV)对固定宽度不同宽深比(B/H 分别为1.5,2.0,3.0)的U型弯道内水流流速进行了精细测量,并以水面横比降、横向环流、流速重分布、紊动强度与剪切力为研究内容,讨论与分析了该情况下的弯道水流结构。试验结果表明,在小宽深比条件下增加宽深比时:1)水流动力轴线开始向凹岸偏移的位置提前,因而小流速主流线沿着凸岸流动,直到出弯道才开始向凹岸偏移,大流速则更早地向凹岸偏移;2)横向流速在凹岸开始波动的位置依次靠近上游,3种工况中波动位置分别为120°断面、90°断面及60°断面;3)凹岸表层附近出现次生环流的位置依次提前,其位置分别为120°断面、60°断面及30°断面,并且次生环流强度及范围不断增大;4)床面剪切力不断增大。需要指出的是:3种工况的剪切力在弯道入口断面到弯顶断面之间较大,最大剪切力位置均出现在弯道的前半段,可以推断在动床中弯道泥沙在此段的冲刷比较严重;过弯顶断面后,凸岸床面剪切力大于凹岸。试验结果可以有效地反映不同小宽深比参数对弯道水流结构的影响,并为该条件下的弯道泥沙冲淤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层流剪切力对造血干细胞体外扩增及向各系造血祖细胞分化的影响,考察了在3组不同大小层流剪切力0、0.03、0.06 Pa的作用下,CD34+细胞为起始细胞的造血干/祖细胞体外扩增和向各系祖细胞分化的情况.结果表明:3组总细胞、CD34+细胞及CD34+38-细胞的扩增无显著性差异;0.03 Pa层流剪切力使造血干细胞更易于向红系祖细胞系分化;0.06 Pa层流剪切力使其更易于向粒-巨噬祖细胞系分化;无层流剪切力作用下造血干细胞更易于向混合系祖细胞系分化.  相似文献   

4.
肿瘤干细胞是指能分化出不同表型、自我更新和不断分化的肿瘤细胞群,具有与干细胞相似的特征。文章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从人卵巢癌腹水分离所得的细胞表面蛋白的分化特征,发现这些腹水细胞具有部分干细胞表面标志(CD44+,CD90+,β2M+)蛋白,但却不表达CD133和CD34,且体外培养2周后,腹水细胞表面标志发生了变化,这些结果为卵巢癌干细胞研究提出了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双螺杆脱硫作为一种废旧橡胶脱硫的新方法、新技术,正引起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该脱硫方法属于一种热力双重作用脱硫方法,脱硫效果与温度和剪切力的选择密不可分。温度和剪切力提供了含硫键断裂所需的外部能量,所以含硫键断裂前后的系统能量变化问题是一个重要课题,而模型的建构则是最为关键的第一步。为此,构建了分别含2条链的天然橡胶(NR)、丁苯橡胶(SBR)以及8条链NR、SBR周期模型,其中主链与主链之间分别通过单硫、双硫、三硫键相连接(交联)。采用COMPASS力场,利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在一定的模拟条件下,对交联键断裂及未断裂系统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根据分子动力学得出的能量数据,计算出交联键断裂前后的能量差。结果表明,2条链的NR模型获得的能量差数据存在较好的定性关系,在增加模拟时间和对模型通过周期性排列改善后,能量差数据更为合理。而对于2条链SBR模型和8条链SBR周期模型,由于非键能作用影响超过了断裂的键能,断裂能量数据不太稳定(出现负值且二硫键相关能量数据波动较大),说明这两种模型不太适合本课题研究。相对而言,8条链NR周期模型中平均单个键的能量差数据波动幅度不大,断裂能量差偏差较小,结果非常理想;而且,能量差大小与键能理论值顺序完全一致,说明8条链NR周期模型非常适合于研究硫化橡胶含硫键的断裂能量差。  相似文献   

6.
为了满足高性能光电器件对单层MoS_2的需要,文中采用扫描电镜和拉曼光谱,研究了保温生长时间和氩气流速对硫化三氧化钼化学气相沉积法在蓝宝石衬底上生长MoS_2形貌、尺寸、结构和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反应物质量比和反应温度一样的条件下,沉积产物的种类主要受氩气流速的影响,氩气流速为30sccm时,沉积产物为菱形MoS_2与MoO_2的混合物;氩气流速为50,70sccm时,沉积产物为单层三角形MoS_2.MoS_2的结构主要受保温生长时间的影响,保温生长时间为15,30min时,沉积产物为单层三角形MoS_2;保温生长时间达到60min后,生长物为连成一片的多层MoS_2.单层MoS_2的尺寸随保温生长时间和氩气流速的增大而增大,当保温时间为30min,氩气流速为70sccm时,生长出了尺寸达到90μm的单层三角形MoS_2.  相似文献   

7.
工业结构与科技人才培养成为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通过多维标度的分析利用客体间的相似性或相异性数据表现出他们之间空间关系的统计分析方法.采用自然分类方法和古典求解法,进一步分析出新疆工业结构与人才培养的关系.本文主要对多维标度分析在新疆工业结构与科技人才培养中动态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得出工业结构与科技人才培养关系,并对结构进行了分析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了分析轴流式止回阀流阻性能,探究阀内结构优化设计方法,引入场协同原理,将该原理从层流推广至湍流.利用Fluent软件对2种不同型号(优化前、后)阀门的内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和流动场协同分析,得到压降、流速分布、流动场协同角余弦值分布和有效黏性系数.结果表明:优化后阀内流体的速度场与速度梯度场整体上的协同程度更差,有效黏性系数更小,减阻效果明显,能耗降低;通过对比分析流速分布和流动场协同角余弦值分布,还能从局部流动场协同的角度揭示流阻的变化机理.基于流动场协同原理在流动减阻研究中的优势,提出2种阀结构优化设计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宁夏工程技术》2005,4(3):229-229
美国科学家开发出了不合有动物结缔组织细胞或者血清细胞的人类胚胎干细胞培养方法,消除了此类细胞培养中可能被动物细胞分子污染的疑虑。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回转式圆盘剪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对圆盘剪上、下刀盘的间隙调整机构和重叠量调整机构进行了研究,对剪切力、刀盘间隙调整和重叠量调整等设计参数的选择作了探讨,并以某冷轧厂所用圆盘剪为例进行了设计计算,为今后同类机组中圆盘剪的设计计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兔成骨细胞体外培养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建立兔成骨细胞体外培养模型,为骨替代材料的研究提供成骨细胞,选用了新生15d兔颅盖骨,采用酶消化法和组织块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成骨细胞的体外分离和培养,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并对其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及矿化能力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培养细胞具有体内成骨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和生物学行为。体外培养兔成骨细胞的实验方法切实可行,成功建立了兔成骨细胞体外培养模型,为骨替代材料的实验研究提供了一种客观而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2.
边界条件对植被化矩形复式河槽流速及床面切应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水深平均动量方程中加入了植被引起的拖曳力,给出了垂线平均流速及床面切应力的2维解析解.根据滩地植被化矩形复式河槽的断面形态特点,建立了滩槽交界面的切应力平衡方程进而提出了2种边界条件.比较这2种边界条件后发现它们的计算结果在水深较大时几乎相同,而水深较小时在剪切区内有一定差别,考虑了主槽边壁切应力影响的边界条件可以给出更好的计算成果.运用8组不同的矩形复式河槽试验资料对该边界条件的应用情况进行验证,结果发现,在各个区域选取合适的二次流系数比忽略二次流能更好地模拟流速及床面切应力分布,在各组矩形复式河槽工况中,考虑二次流可以得到较好的计算成果.  相似文献   

13.
神经网络(ANN)模型作为土木工程领域中一种有效的方法能够用于解决复杂的问题.基于试验数据采用神经网络对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抗剪承载力进行预测,收集160个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在低周往复荷载下的试验数据,建立数据库,选取140个试验样本对ANN模型进行训练,20个试验样本进行测试验证.ANN1和ANN2有14个输入参数:混凝...  相似文献   

14.
为实施城市垃圾渗透液的生物无害化处理,分离、筛选、鉴定,获得特定菌株,并对其最适培养条件和最佳培养基组分进行优化。从城市垃圾填埋场垃圾渗透液中分离芽孢杆菌,通过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PCR反应鉴定目的菌株。此菌细胞呈现杆状,革兰氏阳性,经鉴定为短小芽孢杆菌。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法对菌株生长适宜的培养基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培养基主要成分为:玉米淀粉0.1%,酵母提取物1.0%,小牛浸膏0.3%,NaCl0.5%,MgSO4·7H2O 0.49%。在这种条件下,菌株培养10h,其OD320由1.44上升到6.93,为该菌株的深入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基于分位数回归的剪切波速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收集了邯郸市区40个场地实测的剪切波速值,经过统计整理,采用分位数回归法对粉土、粉质粘土剪切波速随深度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建立了分位数回归模型,并计算了回归参数,得出分位数回归曲线方程。结果表明,粉土的剪切波速值受埋深的影响为单向性;而埋深对粉质粘土剪切波速值的影响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  相似文献   

16.
从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了哥氏力对剪切型声表面波传播属性影响。理论分析方面表明,在哥氏力作用下剪切型声表面波中质点的运动方式发生了变化,已不再是纯剪切运动,而是变为椭圆运动,从而改变声波的传播速度。在实验方面,选择综合性能优良的ST-90oX切石英晶片为基底材料,设计了差分结构的剪切型声表面波器件,并设计相应的工作检测电路,通过实验,检测出旋转角速率使声表面波的频率发生了变化,验证了哥氏力对剪切型声表面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基于Zener模型的超声振动检测方法可无损地定量测出材料或组织的剪切力学性质。其克服了Voigt模型不能描述应力松弛过程的局限性,能够准确地表达黏弹性介质的动态响应。基于Zener模型的本构关系和波动方程,推导出了基于此模型的剪切波传播速度公式,该公式将剪切波的相速度和介质的剪切力学性质关联了起来。在获得剪切波在多个频率上速度的前提下通过数学方法估计出介质的剪切模量。将凝胶模型和橡胶管作为实验对象,获得剪切波在两者中的传播速度,分别用Voigt模型和Zener模型对速度值进行拟合,结果均显示Zener模型更加适合于二者的描述,为材料检测和组织定征提供了更为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不同连接形式的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节点受力性能,对1个现浇混凝土节点和2个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节点试件进行循环往复加载试验,分析节点的破坏特征、梁端弯矩—转角、节点核心区剪力—梁端转角、刚度退化、钢板的应变等。结果表明:方钢管连接的装配式混凝土节点呈梁端弯曲破坏,设置端板和水平连接板的装配式节点和现浇节点呈节点核心区剪切破坏。装配式节点的梁端弯矩和节点剪力显著提高,梁端转角显著增加,节点核心区剪切变形减小,刚度退化变缓,受力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在节点核心区设置方钢管和十字隔板作为钢骨架的节点受力性能最佳,远优于现浇节点。在节点核心区加入钢连接件,预制梁端设置预埋工字钢,现场采用焊接或者栓接装配,后浇连接区混凝土,这种连接形式能够有效传力,提升装配式节点的受力性能。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承压式溢流井的淤积规律,通过模型实验实测了井底面速度分布,并据此计算出相应的床面切应力。根据相似准则进行泥沙沉积实验,得到不同工况下的泥沙沉积分布。结果显示,溢流井内流场在恒定流工况时由一对大致对称的椭圆形涡流组成,而且涡流周围区域的紊动能及切应力均较大,其冲刷力亦较强,泥沙难以沉积下来。涡流中心和四周角落区域的切应力及冲刷力较小,有大量泥沙沉积。分析比较泥沙沉积位置与切应力分布,即可估计出模型沙的临界切应力值为0.05~0.07N/m2。  相似文献   

20.
基于液膜表面的力平衡方程和边界条件,建立了在切应力作用下表征沿倾斜壁面下降液膜流动特性的O-S方程。利用摄动方法,求得了液膜表面波扰动的无量纲流函数扰动和波速表达式,分析了切应力、雷诺数和波数对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切应力是影响液膜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同向切应力起不稳定性作用,反向切应力起稳定性用;液膜表面波的稳定性随雷诺数增大逐渐减弱;反向切应力使临界雷诺数增大、扰动增长率减小,同向切应力则起相反作用;表面波扰动的传播速度与波数有关,长波的传播速度低于短波,同向切应力使其传播速度增大,反向切应力使其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