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精华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与相似性.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传统哲学结合起来,就是要用唯物史观重新审视传统哲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用传统哲学之精华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中国传统哲学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一直保有对社会和谐的诉求,其中也有不少具体思想和方法的阐述。当前中国的和谐社会建设可以批判性地借鉴这些思想,从政治秩序、政治制度、政治思想和政治诉求四个方面塑造出崭新的政治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什么是哲学破题,说明了什么是哲学与哲学是什么的区别;进而论证了中国传统哲学的存在,批驳了“西方中心论”者对中国哲学传统的极力否认;在此基础上具体论述了中国传统哲学中思维的辩证性和情结的社会性这两大特色。  相似文献   

4.
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命题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矛盾的普通性、真理与价值性原则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方面,阐述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5.
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命题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矛盾的普通性、真理与价值性原则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方面,阐述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作出的战略决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又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了丰厚的营养。  相似文献   

7.
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人是社会发展主体、发展动力、发展条件和发展目的,用以人为本思想来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用以人为本思想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加快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局面。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围绕对实践、哲学和实践关系的理解,明确了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所处的核心和基础地位,正是由于实践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一切旧哲学从根本上区分开,把哲学变成了关注现实世界的活的思想,这种实践的思维方式对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生存危机具有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传统儒学从其产生起,便是作为一种政治哲学而存在的,是为现实社会政治服务的。它以实现王道理想为最终目标,针对社会现实提出问题,并努力从理论上对其进行论述和解释,进而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法。当然,儒学的政治哲学特质决定了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政治的发展而不断地调整。因此,以阶段历史的进程为线索,选取儒学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并以儒学在传统社会中的发展历程为对象,试图以先秦儒学、汉代儒学和宋代新儒学三个阶段来进行论述,来诠释传统儒学的这一政治哲学特质。  相似文献   

11.
不断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当前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但目前我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制度化水平较低,个别地方甚至出现无序状态。必须通过加强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制度化建设、保护公民知情权、健全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培养各类非政府组织以及加强公民意识培养等途径来逐步提高我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程度。  相似文献   

12.
我国人民在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创造了自己的纪年历法,在此基础上又确定了自己民族的节日,这些节日内在地蕴含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内涵。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有着丰富的和谐文化的特质,我们应当大力发掘中华传统节日的价值,充分重视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用它来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3.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现代化之路最大的特色。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符合中国的文化底蕴、时代要求与发展潮流。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间存在诸多共同的伦理价值取向。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规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告诉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特别是“五个统筹”的思想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和谐社会是一种社会状态,也是一种价值追求.和谐社会理念已在我国社会生活各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一种政治哲学,和谐社会理念是合目的性与规律性的统一,是人的自由发展和社会发展不断完善的统一,是分配正义与矫正正义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和谐社会与我国政治现代化的社会生态形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现代化本身内蕴着社会生态的目标诉求;我国政治现代化的特殊发展路径决定了它的真正实现有赖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完善;而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内涵则为形塑符合政治现代化发展要求的社会生态指明了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的构建是政治的发展。政治发展的直接动力来源于政治改革,而和谐社会要求政治主体进行政治合作,这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有力地保证着和谐社会的构建。因而政治合作也间接地推动了和谐社会的构建,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动力之一。  相似文献   

17.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提出的必然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立足于和平与发展时代背景下时代特征的变化所引发的新要求,是在科学总结执政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继承、借鉴和发展人类思想史上“和谐”理念的精华,是正确回答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所产生的新课题而得出的必然结论。深入探讨这一发展目标提出的必然性,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其现实意义,进而促进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新时代的和谐哲学必须以人类总体实践为基础,以构建人类理性与价值的和谐关系为根本点,以发展为核心,以整合协调秩序创新为功能,以人的发展为目的,以公平正义为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