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A12铝合金表面无色导电氧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重铬酸盐溶液中添加KF、H3BO3及混合稀土添加剂等成分,得到了适合于2Al2铝合金表面无色导电氧化的化学氧化工艺。采用点滴法、中性盐雾试验和电化学测量方法评价了转化膜的耐蚀性,研究表明:Na2Cr2O7和KF含量、溶液pH值、温度、处理时间等对转化膜的外观、耐蚀性影响明显,混合稀土添加剂的影响尤为显著。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所得转化膜可通过120h的中性盐雾试验,其表面电阻为40μΩ。通过化学氧化过程的电位-时间曲线分析,清楚了化学转化膜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2.
在保证铝阳极氧化膜质量的前提下,初步研究氧化膜的快速生成的可行性。主要从化学参数(槽液组成、添加剂的影响)和物理参数(槽液温度、电流密度)影响入手,研究在不同电流密度下氧化膜的封孔性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解决60Si2 Mn合金钢在化学氧化时生成的化学氧化膜颜色差异问题.方法 采用辉光放电光谱(GDS)分析不同氧化温度下制备的60Si2Mn化学氧化膜层成分及化学氧化膜的厚度,采用扫描电镜(SEM)观测氧化膜表面形貌,分析合金元素对化学氧化的影响,以及化学氧化温度对化学氧化膜厚度、成分含量及颜色的影响,改进60Si2 Mn化学氧化工艺.结果 不同化学氧化温度对60Si2 Mn化学氧化膜厚度及膜层中合金成分的含量有较大影响.不同化学氧化温度导致化学氧化膜厚度差异,化学氧化膜中合金成分Si、Mn氧化物含量差异导致60 Si2 Mn化学氧化膜颜色的差异.结论 相对于普通钢,化学氧化温度为(142±1)℃时,可以保证化学氧化膜厚度及Fe3O4含量的稳定,进而有效确保氧化膜的颜色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不同含磷电解液在微弧氧化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改变电解液的组成,在相同条件下进行铝镁合金表面的微弧氧化处理,用SEM/EDS手段观察氧化膜的形貌及对其成分分析并测量微弧氧化膜的厚度,根据锉刀试验评价氧化膜与基体的结合力.结果表明,磷元素的大化学计量比可以提高微弧氧化成膜速度,降低氧化膜的孔隙率,提高其致密性,增强与基体的结合力。并改变了氧化膜的组成;同时,分子的聚合状态也影响其成膜速度和氧化膜的孔隙率,链状聚合物可提高氧化膜成膜速度及氧化膜的致密性,降低其孔隙率,而环状聚合物对其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铸镁合金AZ91表面化学氧化膜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孙雅茹  吴狄  刘正 《表面技术》2004,33(3):43-44,48
研究了铸镁合金AZ91的表面化学氧化膜的工艺及其耐蚀性,通过对镁合金表面化学氧化膜的扫描电镜(SEM)、能谱(XPS)及极化曲线的测量分析,探讨了镁合金表面化学氧化膜的组织、相、成分及其耐蚀性.研究结果显示,镁合金化学氧化膜的表面呈"干枯河床"形貌,有少量的空洞,有利于进一步的涂装需要,镁合金AZ91化学氧化膜在3.5%NaCl中的极化曲线表明,与AZ91的极化曲线对比表明,虽然化学氧化膜的极化曲线没有明显的钝化区,但腐蚀电流减小,具有一定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6.
氢化锆在O_2和CO_2中的氧化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恒温氧化实验研究了氢化锆在O2、CO2、CO2+P中,于400~600℃温度范围内的氧化行为,分析了温度和时间对氧化膜生长速度的影响规律,并借助XRD、XPS等分析测试手段对氧化膜的物相组成和化学价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氧化膜增重随氧化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特定温度下,氢化锆的氧化增重规律为:O2>CO2>CO2+P.不同氧化气氛下氧化膜的生长速度不同,但形成氧化膜的物相组成相同,主要由单斜相M-ZrO2组成.氢化锆在CO2+P气氛下形成的膜层的阻氢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仪,观察了RQTSi5、Cr26Ni、Cr23TiB,Cr31和CrMnN五种类型耐热铸铁的氧化膜微观形貌、氧化物颗粒大小和致密性,测定了氧化物的化学万分及合金元素在氧化膜中的分布情况,分析研究了合金元素对氧化膜的形成、生长和抗剥落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表面工程资讯》2007,7(3):51-53
络合剂对镁-镍储氢合金电沉积的影响,硫酸对微弧氧化TiO2膜光催化性能的影响,镁合金化学氧化膜的耐蚀性研究,Ni-ZrO2复合镀层的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9.
在交替氧化-硫化气氛中12Cr钢的高温腐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焱  吴维 《金属学报》2000,36(8):851-853
研究了12Cr铁素体钢在模拟煤燃烧过程氧化-硫化交变气氛中的腐蚀行为,四循环腐蚀后生成由硫化物和氧化物交替组成的层状腐蚀膜,并发生了硫渗透入氧化膜而氧渗透入硫化膜的现象,其腐蚀动力学依赖于气体化学万分的变化以及所形成的氧化、硫化的特性。  相似文献   

10.
铝及其合金的化学氧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桂英  杨德君 《腐蚀与防护》1994,15(2):104-105,85
1 前言 铝及其合金由于较难电镀,通常多采用氧化处理技术,即电化学氧化和化学氧化。化学氧化住室内装修、涂料底层、无线电构件以及装饰性方面,都有较广泛的应用。尤其随着铝材用量的日益增加,化学氧化技术也倍受有关行业的重视。本文介绍铝及其合金的各种化学氧化技术,并较详细提供了各种化学转化膜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1.
铝合金导电化学氧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赵永岗  吕红军 《表面技术》2013,42(3):67-69,98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以膜层接触电阻为评价指标,优选了化学氧化工艺参数,即:槽液温度25℃,氧化时间5 min,pH值1.63。采用优选的工艺参数对铝合金试样进行化学氧化处理后,膜层的接触电阻和耐蚀性能测试均满足要求。同时讨论了前处理条件(碱洗、酸洗出光)、化学氧化条件(溶液温度、氧化时间、pH值)以及后期干燥温度对膜层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沿海某型飞机镁合金零部件腐蚀与表面防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沿海某型飞机镁合金零部件出现的腐蚀现象 ,分析、归纳出其腐蚀类型为点蚀和电化学腐蚀 ;潮湿的盐雾环境和化学氧化膜的薄而软是引起腐蚀的主要原因。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膜的耐蚀性能比化学氧化膜和阳极氧化膜有大幅度的提高 ,可以防止潮湿的盐雾腐蚀  相似文献   

13.
采用化学沉积法在铝阳极氧化膜上制备铈转化膜。通过SEM和EDS表征了阳极氧化膜、化学沉积铈转化膜形貌和组成成分;用极化曲线法、EIS交流阻抗法和酸、碱点滴试验对膜耐蚀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在铝阳极氧化膜上经过化学沉积可制备铈转化膜,其耐蚀性优于铝阳极氧化膜的耐蚀性。优化的铈转化膜工艺为:3 g/LCe2(SO4)3,20 ml/L H2O2,温度50℃,时间60 min。  相似文献   

14.
通过Gleeble-1500热模拟机研究了特高温下TC4合金的氧化行为。结果表明,1300℃以上的氧化随着氧化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氧化增重持续增加,并远远大于1150℃时的氧化增重:氧化产物中的V2O5具有挥发性,在合金的外表层无法形成保护性的Al2O3氧化膜,次外层中TiO2氧化膜和Al2O3氧化膜在低于1150℃温度时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在1300℃以上形成的氧化膜以疏松的TiO2为主。  相似文献   

15.
从所周知,预氧化对化学热处理工艺过程有影响。那末,短时氧化所得到的薄氧化膜会加速高温时的渗碳和碳氮共渗。在450-550℃长时间(0.5h以上)预氧化对渗氮层形成起了抑制作用,因此,意义在于证实短时预氧化(5-30min)对渗氮层形成之影响。  相似文献   

16.
NiCrAlY涂层的表面状态对高温氧化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将原始喷涂态和表面抛光的NiCrAlY涂层在1050℃恒温氧化300h,利用XRD、SEM,EDS方法,测定涂层的氧化物及其相转变,分析表面氧化膜的生长破坏行为,结果表明:两种涂层在1050℃保温,在150h以内均能生成α-Al2O3氧化膜,150h后,抛光态涂层保护性氧化膜被破坏,抗氧化能力下降,喷涂态涂层表面粗糙,连续Al2O3保护膜的形成较晚,氧化早期氧化膜中存在微裂纹,可释放应力,有利于氧化膜与涂层的结合。氧化动力学曲线符合抛物线规律,氧化至300h,表面氧化膜只有少量微裂纹,无剥落,说明喷涂涂层的长期恒温抗氧化能力比抛光态涂层强。  相似文献   

17.
图书推荐     
正编著:郑瑞庭定价:39.0元出版日期:2014年2月开本:32页数:297页铝合金表面氧化问答铝及铝合金表面氧化包括阳极氧化和化学氧化,是铝材重要的处理工艺。该书结合作者几十年的生产经验,以问答的形式,对铝材氧化的毛坯件接收与检验、氧化前的浸蚀、机械精饰、化学抛光和电化学抛光、氧化前的防护、工件的装夹、阳极氧化工艺、阳极氧化膜染色与着色、化学转化及阳极氧化膜的封闭等技术进行了全面介绍,给出了工艺操作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真空荧光显示屏阵列材料FeNi42Cr6合金在高温湿氢气氛中的氧化行为。其氧化过程为:首先形成Cr2O3,然后(Fe,Mn)Cr2O4氧化物形核、生长,形成完整氧化膜,成熟氧化膜由颗粒状刚玉型氧化物Cr2O3和块状尖晶石型(Fe,Mn)Cr2O4氧化物组成。实验同时表明,阵列板电阻率随氧化膜厚度增加而增大,电阻率过高会导致与之焊接的Ni丝熔断,氧化膜厚度应控制在1μm~2μm。借助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研究了氧化时间、氢气流量、氢气露点等工艺参数对阵列板氧化增重、氧化膜相结构及、氧化膜表面形貌的影响。得出氧化温度为950℃,时间40min~60min,氢气露点(dp)35℃,流量8L/mm为最佳阵列材料氧化工艺。  相似文献   

19.
通过Gleeble-1500热模拟机研究丁庄特高温度下工业纯铁的氧化行为。结果表明,随着氧化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氧化增重持续增加;特高温氧化产生了多层氧化膜,氧通过破损的外层氧化膜通道向较致密的内层氧化膜扩敬及向金属基体渗透,实现了工业纯钛的整个特高温氧化过程。  相似文献   

20.
6063型材阳极氧化膜耐蚀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6063型材阳极氧化膜进行了耐蚀性试验,试验表明,阳极氧化的时间,电流密度,温度,硫酸浓度和铝离子浓度对氧化膜耐蚀性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