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刘艳  李真  李昕跃 《应用化工》2013,(1):182-185,188
以尼龙12球囊导管为原料,用直接涂覆的方法制备了交联的亲水涂层,考察了反应物浓度比例、固化温度、固化时间和溶剂对涂层亲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亲水涂层的最佳反应条件为:聚甲基乙烯基醚共聚马来酸和聚碳化二亚胺浓度比例为0.6∶1,固化温度为70℃,固化时间为4 h,溶剂为水对涂层性能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2.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炉温跟踪仪和激光粒度分布仪等设备对铝型材粉末涂料特性参数进行检测,分析了聚酯固化剂为异氰尿酸缩水甘油酯粉末涂料的固化过程,讨论了粉末涂料的玻璃化温度、颗粒粒径、固化过程温度与时间及涂料配方中助剂等因素对铝型材喷涂产品表面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获得较好的喷涂产品外观质量主要是控制固化时粉末涂料玻璃化温度Tg转变、熔融阶段,聚酯树脂玻璃化温度控制在60℃左右,颗粒粒径20~80μm,铝型材预热熔融升温8min,交联固化θ为200℃,t为20min,配方中助剂0.9%气相二氧化硅、0.6%左右安息香酸等,能避免粉末涂料固化成膜时针孔、桔皮及缩孔等表面弊病的发生,为获得较好的铝型材静电喷涂表面效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吸油值是表征白炭黑结构性的重要参数,之前本研究组通过对光纤预制棒湿废料进行烘干、破碎、研磨、煅烧、酸处理后烘干得到白炭黑,其绝大部分技术参数已基本符合化工标准HG/T 3061-2009,但吸油值只有1.10 m L/g,远小于标准2.00 m L/g。为了提高从光纤预制棒废料中回收的白炭黑的吸油值,本文采用把光棒湿废料进行乙醇浸泡,然后烘干、研磨、煅烧、酸处理、醇浸泡,最后烘干的新工艺路线,研究光棒湿废料的浸泡乙醇溶液浓度、煅烧温度、酸处理并醇洗后进行烘干的温度等因素对吸油值的影响,探索出回收高吸油值白炭黑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乙醇溶液浸泡实验中,乙醇的浓度越高越好;煅烧的最佳温度为500℃;较优工艺路线为:先向湿废料中加无水乙醇(固液质量比1∶(3~4)),搅拌均匀并浸泡24 h,然后把浸泡溶液离心后土黄色固体在110℃下烘干并研磨,再在500℃下煅烧1 h,接着用20%的盐酸回流1.5 h,离心后水洗、醇洗并用乙醇浸泡(固液质量比1∶3)24 h,最后离心并于850℃下烘干,吸油值可提高至1.74 m L/g。  相似文献   

4.
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4款未明确写明材质的刀具中铅(Pb)元素的迁移量,并分析迁移规律。以4%醋酸溶液作为模拟液,浸泡温度为100℃,浸泡时间为30 min,在此基础条件上,分别考察浸泡时间、浸泡温度、浸泡次数和模拟液浓度对铅元素迁移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铅的迁移量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温度对刀具中铅的迁移有影响;铅迁移量随着浸泡次数的增多而减少;浸泡液浓度增大,铅的迁移量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5.
新型硅烷改性聚醚弹性胶粘剂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有机硅烷改性聚醚作为主体材料,辅以适宜的助剂,制取粘接性能良好的单组分、双组分硅烷改性聚醚弹性胶粘剂。重点对双组分胶粘剂的操作工艺性、固化温度、固化速率及其耐水性、耐热性和耐老化性能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双组分胶粘剂黏度低、操作工艺性强;在0~50℃范围内均可固化,温度越高固化时间越短;其耐水性、耐热性和耐老化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6.
以有机硅烷改性聚醚作为主体材料,辅以适宜的助剂,制取粘接性能良好的单组分、双组分硅烷改性聚醚弹性胶粘剂。重点对双组分胶粘剂的操作工艺性、固化温度、固化速率及其耐水性、耐热性和耐老化性能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双组分胶粘剂黏度低、操作工艺性强;在0~50℃范围内均可固化,温度越高固化时间越短;其耐水性、耐热性和耐老化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7.
黄健伟 《中国塑料》2022,36(10):65-70
为研究固化温度对缓凝黏合剂固化时间和强度的影响,将缓凝黏合剂在固化温度分别为25、45、65、85 ℃的条件下养护。通过邵氏硬度试验研究了3种缓凝黏合剂在不同固化温度条件下的固化速率,测试了缓凝黏合剂在不同固化温度条件下的拉伸剪切强度、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结果表明,固化温度越高,缓凝黏合剂固化时间越短,以25 ℃为基准,45 ℃条件下的固化时间缩短约50 %,45 ℃以上,温度每升高20 ℃,固化时间缩短约10 %;以25 ℃条件下的强度为基准,缓凝黏合剂在不同固化温度条件下拉伸剪切强度的变化率在6 %内,抗折强度的增加率在6 %~45 %,抗压强度的增加率在9 %~50 %。  相似文献   

8.
采用多级离子交换法对加氢精制催化剂载体进行脱钠处理,考察了铵盐种类、浸泡时间、交换温度和铵盐浓度对脱钠效果的影响。以浸泡时间、交换温度和铵盐浓度3个主要影响因素做Box-Behnken实验设计,钠含量为响应函数,建立相应数学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脱钠效果较优的铵盐为乙酸铵。最佳工艺条件:浸泡时间为60 min、交换温度为60 ℃、铵盐质量分数为5.5%。Box-Behnken实验设计法用于加氢精制催化剂载体脱钠工艺优化是可行的,数学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验观察值相符。  相似文献   

9.
以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为原料,采用高内相乳液法制备吸水性丙烯酸酯泡沫材料,系统地研究了单体配比、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乳化剂用量、乳液浓度、乳化温度、凝聚剂浓度和固化时间等反应条件对丙烯酸酯泡沫材料不溶解性的影响,优化并确定了能使丙烯酸酯泡沫材料不溶解性达到最好的反应条件,并分析其吸水速率、保水率和吸液量,用红外光谱对丙烯酸酯泡沫材料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以不溶解性为考察目标,其最佳合成工艺为单体配比9∶1,交联剂用量为单体用量的30%,引发剂用量为反应物的3%,乳化剂用量为反应物的8%,水相与油相之比为32∶1~36∶1,乳化温度为75℃,凝胶剂Ca Cl2浓度为3%,固化时间为1.5 h。所制备的丙烯酸酯泡沫材料的不溶解率最高,并具有良好的吸液速率、保水率和吸液量。通过FTIR分析,两种单体与交联剂发生反应生成了丙烯酸酯泡沫材料。  相似文献   

10.
《应用化工》2022,(1):125-130
以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为原料,采用高内相乳液法制备吸水性丙烯酸酯泡沫材料,系统地研究了单体配比、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乳化剂用量、乳液浓度、乳化温度、凝聚剂浓度和固化时间等反应条件对丙烯酸酯泡沫材料不溶解性的影响,优化并确定了能使丙烯酸酯泡沫材料不溶解性达到最好的反应条件,并分析其吸水速率、保水率和吸液量,用红外光谱对丙烯酸酯泡沫材料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以不溶解性为考察目标,其最佳合成工艺为单体配比9∶1,交联剂用量为单体用量的30%,引发剂用量为反应物的3%,乳化剂用量为反应物的8%,水相与油相之比为32∶136∶1,乳化温度为75℃,凝胶剂Ca Cl2浓度为3%,固化时间为1.5 h。所制备的丙烯酸酯泡沫材料的不溶解率最高,并具有良好的吸液速率、保水率和吸液量。通过FTIR分析,两种单体与交联剂发生反应生成了丙烯酸酯泡沫材料。  相似文献   

11.
唐孝明 《山西化工》2009,29(5):23-26
以环氧氯丙烷、八氟戊醇为原料,利用八氟戊氧基对环氧氯丙烷进行取代,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拒水整理剂。配制了该拒水整理剂的水乳液,并应用于棉织物的拒水整理。研究了拒水整理剂的用量、焙烘温度对拒水整理效果的影响。优化了拒水整理工艺:拒水整理剂25%(对浴比的百分比,简称owb),乳化剂25%(质量分数,简称owm),160℃焙烘。结果表明,用于棉织物整理时防水效果可达70分。  相似文献   

12.
采用FCB15型拒水拒油整理剂对锦棉织物进行拒水、拒油整理,得出最佳的整理工艺:整理剂质量浓度20 g/L,烘焙温度160℃,烘焙时间3 min。经此工艺整理的织物,虽然织物强力和透气性有略微的下降,但并不影响织物的服用性能;织物具有优良的拒水拒油性能,且经过洗涤后织物仍然具有良好的拒水拒油性能。  相似文献   

13.
采用聚丙烯酸酯树脂涂层结合纳米拒水拒油剂的复合整理工艺路线,对涤纶织物进行耐酸和耐碱整理。使用占布质量60%的树脂和8%的纳米整理剂分两步处理织物,烘干温度为80℃,烘焙温度为160℃,烘焙时间3 min,按国家标准测试方法测试,经处理的涤纶织物在洗前和洗后,耐酸碱透过时间均可达到3 min及以上。经处理织物手感柔软,透气性良好,能较好保持原有的服用性能,同时具有良好的耐水洗性能。  相似文献   

14.
有机硅季铵盐抗菌整理剂的合成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氨乙基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为原料合成氨基聚硅氧烷,最佳反应温度为130℃、反应时间为4 h;再经季铵化制得有机硅季铵盐抗菌整理剂,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4 h、氨基聚硅氧烷与季铵化试剂摩尔比1:2.0。织物抗菌整理实验表明,整理后的织物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当抗菌整理剂用量为1...  相似文献   

15.
王莉 《合成纤维》2013,42(3):32-34
介绍了一种防脱散氨纶丝的使用原理,并对其生产工艺进行研究。在干燥、组件过滤、冷却、上油等条件优良的前提下,调整了交联剂的添加比例和纺丝温度。试验结果表明:在交联剂质量分数9%、纺丝温度196197℃时,生产的防脱散氨纶丝性能优异,防脱散效果好。  相似文献   

16.
采用邻苯二甲酸酐与聚乙二醇反应合成亲水整理剂LS,分析了合成过程中苯酐与聚乙二醇的量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聚合度等因素对其性能的影响。合成整理剂Ls的最优工艺为:苯酐和聚乙二醇量比为1:1,反应温度145—1:55℃,反应时间约4h。并对整理剂Ls的应用工艺进行了优选。实验表明,整理剂LS用量5%(owf),二浸二轧,轧余率为100%,烘干(80℃,5min),焙烘(200℃,90s),在此工艺下合成的整理剂整理的涤纶织物获得较好的亲水性,并具有一定的耐洗性和抗静电性。  相似文献   

17.
《合成纤维》2016,(3):48-51
分析了防紫外线整理中防紫外线整理剂UV-531的质量浓度、烘焙温度、烘焙时间、洗涤次数和摩擦次数对涤棉织物紫外线透过率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当整理剂质量浓度为40 g/L、烘焙温度为100℃、烘焙时间为6 min时,涤棉织物的防紫外线效果能达到非常优异的防护标准,而且织物也具有良好的耐洗涤性和耐磨性。  相似文献   

18.
采用自制膨胀型阻燃剂螺环磷酰咪唑酯通过浸轧方法对纯棉布进行阻燃整理,考察了阻燃剂、助剂的比例以及焙烘温度对整理棉布的极限氧指数(LOI)的影响。从中选取LOI值超过28%的阻燃棉布共8组,进行垂直燃烧和拉伸性能测试,进一步确定较优的阻燃整理工艺。结果发现,较优的阻燃整理条件为:整理液中w(阻燃剂)=30%,w(催化剂)=1.5%,w(交联剂)=1%,焙烘温度为150℃时,阻燃棉布的LOI值达到33.96%,阻燃等级达到B1级,拉伸性能测得断裂强力为312.50 N;对该条件下阻燃整理的棉布进行热重分析,结果表明,棉布的初始热分解温度提前了100℃,最大热分解速度降低,600℃下的残留量由几乎烧尽提高到30%。说明螺环磷酰咪唑酯阻燃体系对棉布具有很好的阻燃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仲氨改性剂制备低黄变氨基硅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晓红  郑绍成  汪小奥  王钰斐 《辽宁化工》2011,40(4):328-329,348
以仲氨改性剂γ-环己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氨基硅烷偶联剂)和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为原料,在氢氧化钾(KOH)催化下,制备了低黄变的氨基硅油。较佳合成条件为:氨基偶联剂用量为4.0%,反应时间为4.5 h,反应温度120℃,催化剂用量为0.10%,制得氨基硅油,将其用于纯棉布后整理,能赋予织物较好的柔软性、平滑性、蓬松性、低黄变性以及亲水性。  相似文献   

20.
将芳砜纶混纺纱线与镀银纤维织成织物,对织物进行了拒水拒油整理,研究了整理后织物的阻燃性和透气性,结果表明:当HPC-6整理剂质量浓度为50 g/L,HPC-4交联剂质量浓度为20 g/L,焙烘温度为170℃,焙烘时间为1 min时,拒水拒油整理工艺最佳,且对织物的阻燃性和透气性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