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慢滤技术中的微生物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生物慢滤反应器中的微生物作用,本文对滤床不同深度的滤料取样进行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表层生物黏膜中含有丰富的微生物种群,包括细菌、藻类、原生动物以及各种微生物分泌物,这些微生物形成了良性循环食物链。本文对滤床不同深度的滤料取样分析了细菌总数、SS、POC三个指标,结果表明,微生物主要集中在表层滤料2cm厚度内,滤床达到90cm高度即能保证出水水质,这为生物慢滤反应器设计和运行维护提供了参考数据。随后对生物慢滤反应器进行了避光试验,结果表明,生物慢滤反应器采取适当的遮挡避光措施既可以有效减少藻类生长,增加运行周期,又不会降低处理效果,对于我国福建、四川、湖北等地生物慢滤技术的实际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暗滤沟又叫煤渣沟,我们大队农科队在1975年冬季开始试验,面积1.8亩。暗滤沟宽12厘米,深60厘米,在沟底部还填煤渣25厘米深,上部还土35厘米,沟距3.5米,沟一端离灌渠2米不掘通,以便保水,另一端接通用砖头砌成的三角形暗沟,再由三角暗沟接通排水总沟,在出口处筑一个小节制闸,以便在需水和排水时节制用。这种暗沟每亩化劳力3工,化煤碴5吨,用砖200块,化钱6元。经一年后检查情况良好,排出清水,沟壁不变形,煤碴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活性污泥法-上向流间歇膨胀缺氧生物滤池”脱氮系统.内容包括: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系统最佳运行条件;缺氧生物滤池的脱氮机理分析及其脱氮动力学模式的建立;系统出水回用的可行性分析.正交试验选取曝气池水力停留时间HRT_曝,缺氧生物滤池水力停留时间HRT_滤两因素各三个水平,按L_9(3~4)正交表进行九组试验,并考虑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极差、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系统较佳运行条件为HRT_曝=9h、HRT_滤=2.76h;考虑进水水质对系统脱氮效果影响,最终确定系统最佳运行条件为HRT_曝=6h、HRT_滤=2.76h.最佳运行条件下,系统COD_(Cr)去除率为87.2 %、NO_x~-—N去除率为76.4%.缺氧生物滤池中COD_(Cr)、NH_4~+-N、NO_x~-—N浓度  相似文献   

4.
《给水排水》2001,27(5)
生产性合建式一体化氧化沟生物除磷及节能试验研究博士生 :谭显春 导师 :邓荣森(重庆大学城市建设学院  40 0 0 45 )本研究重点对生产性合建式一体化氧化沟的调试运行、生物除磷性能以及该工艺的节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在气温较低的冬季 ,一体化氧化沟培菌启动也能较快成功。当沟中MLSS达到 10 0 0mg/L左右时 ,SV达到 5 %以上 ,氧化沟出水COD和SS的浓度均能达标 ,随着进水COD ,SS浓度的增加 ,其去除率也相应提高。试验还表明 ,该氧化沟工作稳定可靠。在万吨级合建式一体化氧化沟的生物除磷的生产性试验研究中 …  相似文献   

5.
生物慢滤系统对再生水中氮磷降解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生物慢滤系统中菌-藻共生的特点,对用于景观补水的再生水中氮磷进行有效的去除,可有效预防由于再生水中氮磷营养盐浓度较高而引发的景观水体富营养化问题。通过生物慢滤系统净化再生水的试验研究表明,生物慢滤系统在保持上覆水深为80cm、滤层厚度为80cm、滤速为0.1m/h的条件下,对水体中总氮、氨氮、硝酸盐氮、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7.55%、50.16%、46.37%、66.32%和47.04%,叶绿素a的去除率可达95.75%;经生物慢滤系统处理后的再生水在景观储存过程中藻类的生长缓慢,叶绿素a含量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氮磷含量较低且趋于稳定。经生物慢滤池处理的再生水用于景观水体的补充水源,可减少富营养化的发生频率。  相似文献   

6.
本文所研究的“活性污泥法十缺氧变速生物滤池”城市污水深度处理系统采用不投加任何药剂的一级硝化-反硝化工艺.研究内容包括: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系统最佳运行条件;缺氧变速生物滤池的脱氮机理分析;缺氧变速生物滤池反应器反硝化脱氮动力学模式研究:系统出水回用的可行性分析.正交试验选取曝气池水力停留时间HRT_(曝)、缺氧变速生物滤池水力停留时间HRT_(滤)两因素各三个水平,按L_9(3~4)正交表共进行九组试验,并考虑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极差、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系统最佳运行条件为HRT_(曝)=4h、HRT_(滤)=3.52h,最佳运行条件下系统COD_(Cr),去除率为91.1%,缺氧变速生物滤池NO_x~- —N去除率为74.4%.缺氧变速生物滤池内生物膜平均厚度为128μm,为兼性异养反硝化菌与厌氧菌共生系统.针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上向变速流缺氧生物滤床处理城市污水的整个过程进行了研究.试验内容包括滤床在自然温度条件下的驯化启动;水力停留时间(HRT)、COD容积负荷(N_v)及挥发酸、碱度、pH值等环境因素对滤床运行效果的影响;滤床抗冲击负荷能力及最佳工作周期的确定等.试验结果表明:上向变速流缺氧生物滤床在处理城市污水时,在HRT=6.0h,进水COD=100~300mg/L,N_v=0.3~1.0kgCOD/(m~3·d),环境温度为18~37℃的条件下,COD的去除率可达60%;出水SS在50mg/L左右,当HRT=4h时,COD去除率降至40%左右.试验还表明,滤床中生物量可达18gVSS/L,对进水COD浓度的改变有一定的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8.
一体化氧化沟的生物除磷试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一体化氧化沟生物除磷是在氧化沟前加一只厌氧生物选择器,进行磷的厌氧释放,在后续好氧阶段进行磷的过量吸收,最后污水中的磷以排除剩余污泥的方式排出系统。试验的目的是确定生物选择器的最佳设计参数,试验指出处理城市污水厌氧选择器的最佳运行条件是HRT为80min,MLSS为1500mg/L。  相似文献   

9.
生物慢滤水处理技术是农业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新技术,结合漫滤技术的工作原理,对其在农村小型供水中的应用进行探讨。集中式生物慢滤水处理技术适合应用于城镇居民聚集区,运行周期较长,应用中要进行定期清洁与消毒;分散式生物慢滤水技术适合应用于农村居民用水不集中区域,用户仅需建设慢滤池及清水池,由城镇集中进行供水粗滤,可减少个人用水处理的复杂性。提出通过加强生物慢滤水处理技术应用与当地水利工程建设协调性确保农村供水系统安全运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作者采用活性污泥缺氧变速生物滤池系统进行城市污水深度处理。该系统采用不投加任何药剂的硝化反硝化工艺。选取曝气池水力停留时间(HRT曝)、缺氧变速生物滤池水力停留时间(HRT滤)两因素各三个水平,按L9(34)正交表共进行九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系统最佳运行条件为HRT曝=4h、HRT滤=352h。在最佳运行条件下,系统CODCr去除率为911%,缺氧变速生物滤池NO--N去除率为744%。试验后期对系统出水回用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出水可用于农田灌溉,消毒后可用作城市生活杂用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