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现代焊接》2005,(2):69-69
近日从中国船舶工业经济研究中心获悉,预计2005年中国造船产量将超过1000万载重吨,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将提高到17%左右。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国内造船业持续快速发展,船厂产销两旺。2007年,国内造船业承接新船订单超亿吨,占世界市场份额42.5%,成为世界造船史上第一个年接订单量超亿吨的造船大国。2007年国内造船业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7%。2007年中国船舶工业散货船成交量为8,150万载重吨,  相似文献   

3.
《中国铅锌锡锑》2009,(9):54-55
据英国克拉克松公司最新统计数据显示,7月份造船市场累计订单634.4万载重吨,高于今年前6个月339万载重吨的订单总和。其中,绝大部分订单由我国船厂收入囊中。仅金海湾与大新华的订单就高达414万载重吨,占订单总量的65%。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工信部副部长苏波介绍,2013年我国装备制造业产值规模突破20万亿元,占全球比重超过三分之一,稳居世界首位。当前我国多数装备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2013年发电设备产量1.2亿千瓦,约占全球总量的60%;造船完工量4534万载重吨,占全球  相似文献   

5.
齐欣 《现代焊接》2014,(10):25-25
2014年上半年江苏省船舶工业继续保持活跃势头,新船成交量大幅反弹。 造船完工量。全省为116艘505.9万载重吨,同比下降23.7%,其中出口船舶占总量的84.4%,占世界市场份额的11.0%,占全国份额的29.0%。其中全省18家定报企业完工量为99艘482.4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6.7%,其中出口船舶占总量的85.6%,占世界市场份额的10.5%,占全国份额的27.7%,占全省总量的95.4%。  相似文献   

6.
尹海 《现代焊接》2005,(6):54-5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造船业突飞猛进。造船技术、船舶类型、建造质量以及建造周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具备了一定的同际竞争力。目前,中国造船能力约500万载重吨/年,占世界的5%~6%,预计2005年可达800万载重吨或更高水平,占世界的12%~15%。  相似文献   

7.
《中国铅锌锡锑》2007,(9):54-54
中国终于超过韩国,成为全球最大的造船国——至少在一项指标上是如此。 以载重吨位计算,今年上半年中国承接的造船订单飙升165%,导致全球最大造船国的席位发生变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概况截至2005年,中国的造船产量已达到1200万载重吨(DWT),占世界造船总量的18%,成为世界第三大造船国。我国最大的造船集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CSSC)造船产量首次突破500万载重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CSIC)2005年造船产量首次突破300万载重吨,交通系统和地方船厂造船产量约为400万载重吨。就国内船舶工业来看,已形成“三分天下”的竞争格局。世纪之交,中国的产业结构正在发生重大调整,造船业己经被国家列为重点发展产业,已确定重点建设环渤海湾、长江口区和珠江口区三大造船基地。在船体建造中,焊接工时约占船体建造总工时的30% ̄40%,焊接成本约占船体建造总成本的30% ̄50%。船舶焊接质量是评价船舶质量的重要指标,焊接的生产效率也是影响造船生产成本的主要因素之一。高效焊接技术在船舶建造中的应用,对推动造船生产的发展具有[1]十分重要的意义。焊接机械化、自动化是造船行业的一大趋势。随着焊接技术的发展,这种趋势还将越来越明显。伴随着焊接设备高效节能化、焊接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的较大提高及焊接新材料的大量应用,焊接成本大幅度下降,焊接质量也得到稳步提高。这些高效焊接工艺在中国船舶工业高效焊接技术指...  相似文献   

9.
2003年,我国钢产量达22234万吨.生铁产量为20231万吨,钢材产量是24119万吨,2003年我国粗钢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23%。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造船业的发展突飞猛进.造船技术水平的提高、船舶类型的增多、建造质量的提高以及建造周期的缩短,使我国选船实力具备了一定的国际竞争力.目前,我国造船能力约500万载重吨/年,占世界的5%~6%,2005年已达800万载重吨,占世界的12%~15%.  相似文献   

11.
12.
13.
钢轨的常规施工很少采用电弧焊.但作为铁路栈桥,用电弧焊方法将钢轨与桥面板进行连接可大大减轻桥身自重.为了消除钢轨上的全长电弧焊所带来的应力及脆性组织导致的开裂、变形,对钢轨电弧焊角焊缝工艺进行了研究,解决了钢轨的变形及角焊缝的焊接问题.  相似文献   

14.
努力发挥考试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是世界上建立考试制度最早的国家。“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被中国教育界看成是本世纪末的一次教育转型,也被看成是教育史上的一次历史性变革。在改革过程中,对考试的准确定位和恰当使用就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问题。本文就素质教育与考试的关系作一些探讨。一...  相似文献   

15.
16.
王春  安伟 《表面技术》2006,35(6):78-79
就目前CMP建模当中没有考虑到芯片表面的薄膜氧化所需时间对模型建立所产生的影响,以至最后模型的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相差甚多的问题进行探讨.在基于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椭偏仪法测定出芯片表面薄膜生成厚度与浸泡时间精确的对应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在模型建立时,芯片表面薄膜厚度的生成时间对模型的建立有着重要影响,精确测定其时间对应关系将有助于使得所建模型的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进一步吻合.  相似文献   

17.
18.
通过对五十铃变速箱操纵盖压铸模设计方案的分析与改进 ,提高了产品合格率 ,延长了模具使用寿命 ,并阐明了合理设计与布置浇注系统在压铸模设计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原摩擦板挤齿模结构和生产效率方面存在的问题 ,对挤齿成形过程进行了初步分析 ,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案 ,并介绍了模具试模调整方法及主要零件制造工艺  相似文献   

20.
电磁技术在材料加工过程中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磁技术在材料加工过程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利用电磁场的热效应和力学效应等方面。本文讲述了电磁分离、电磁驱动、电磁制动、电磁细化、电磁铸造、电磁感应加热以及电磁悬浮和电磁约束成型等技术在材料加工过程中的应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