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加热炉用蓄热球和蜂窝体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比较,提出了蓄热式加热炉选用蓄热体的基本原则,介绍新开发的性能优良的、可以推广应用的蓄热体和组合式蓄热烧嘴以及轻质高强预制吊挂炉顶。  相似文献   

2.
蓄热室新型蓄热体的选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张先Qu  张建国 《工业炉》1998,20(3):9-12
文中简要介绍了蓄热室的新发展,提出对新型蓄热体的要求,探讨了各种形状的蓄热体的性能并为如何选用更好的蓄热体提出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3.
结合特殊钢厂蓄热式加热炉的应用情况,介绍了蓄热式加热炉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原理与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采用高温空气燃烧技术的蓄热式加热炉在钢铁企业应用广泛。蓄热室是蓄热式加热炉的重要组成部件,换向时间是加热炉蓄热室的重要操作参数。为了探讨换向时间对蓄热室内温度分布的影响,以鞍钢连轧作业区1号加热炉为原型,搭建了加热炉蓄热室的试验装置。填充了10层蜂窝陶瓷蓄热体,开展了换向时间对蓄热室温度变化规律、沿蓄热室长度方向温度梯度变化规律影响的试验研究,分析了换向时间对蓄热室传热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蓄热室的温度随换向时间的延长呈现周期性变化。随换向时间延长,蓄热室平均温度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沿蓄热室长度方向的平均温度梯度先增大后减小。试验用加热炉的最佳换向时间为70 s,对应的热回收率、温度效率和综合传热系数分别为81.6%、91.4%和18.3 W/(m2·℃)。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型钢车间蓄热式加热炉改造情况及加热炉结构特点、技术性能等,详细介绍了蓄热式燃烧系统的构成。  相似文献   

6.
对国内目前关于蓄热体的研发现状进行了介绍和分析.针对目前对蓄热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蓄热体的开发和设计方面,而在蓄热体投用后的性能等却缺乏研究的特点,提出了一种蓄热体的性能诊断技术.其原理是通过温度成像实现对表面温度的精确测定,在大型蓄热加热炉上应用该技术后,得到了蓄热室外表面的温度分布,为蓄热室确定定修时间等提供了技术依据,有利于提高炉子的生产率.  相似文献   

7.
蓄热式高温预热烧嘴蓄热室传热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振永  邱峰 《工业炉》1996,18(1):17-21
蓄热式高温预热烧嘴蓄热室传热性能的研究赵振永,邱峰机械部第五设计研究院(邮编:天津300190)1前言蓄热式高温预热烧嘴作为一种新型自身预热式燃烧装置,正在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和接受。它所具有的余热回收率高达70~80%,节能效果非常显著,而且体积较小。...  相似文献   

8.
陶瓷基复合相变蓄热材料作为一种节能蓄热材料而备受关注.虽为一种功能复合材料其力学性能也应引起重视,特别是材料压制和烧结过程中应力集中现象,对材料的性能将产生重大影响.文章主要对陶瓷基复合相变蓄热材料压制与烧结过程的应力和应力分布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蓄热式加热炉投产前的烘炉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宜 《江西冶金》2004,24(5):17-19
简述蓄热式加热炉结构,提出了改进烘炉方法,从而提高加热炉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相似文献   

10.
蓄热式燃烧技术在轧钢加热炉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国清 《江苏冶金》2002,30(2):41-42,48
介绍了蓄热式轧钢加热炉的结构形式,以南钢的实例介绍了新建和改造轧钢加热炉的所采用的两种不同炉型结构,从使用的角度对蓄热式轧钢加热炉的性能及优缺点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1.
刘燕燕  陈军 《四川冶金》2009,31(1):53-55
首钢中厚板轧钢厂1^#加热炉蓄热式改造,采用了空气单蓄热式燃烧技术,研究开发了新型、高效、长寿型的空气单蓄热式烧嘴,改善了加热产量低、加热质量差、氧化烧损率高、燃烧不完全、燃料单耗高、烧嘴使用寿命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黄金 《冶金能源》2006,25(6):31-35
简单概述了蓄热式燃烧系统中蓄热体材料的基本性质及其选择原则,介绍一种新型高温显热惜热复合相变蓄热材料,探讨和分析该新型高温相变蓄热材料在工业窑炉蓄热式燃烧系统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3.
陶瓷蓄热材料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朝祥 《冶金能源》2002,21(1):46-48
根据蓄热式热交换器的使用性能要求,选择适当的材料配方、适当的成型和烧结工艺,研制开发出陶瓷球及蜂窝陶瓷两类高性能的蓄热材料。  相似文献   

14.
利用大型软件CFX4.4建立了高温蓄热式加热炉内的温度场和浓度场的数学模型.分析讨论了不同换向方式对蓄热式加热炉内温度场和浓度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热脏发生炉煤气在蓄热式加热炉上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张卫红  许礼干 《工业炉》2004,26(2):27-29,32
概要论述了蓄热式高温空气燃烧技术的特点及国内应用状况,介绍了蓄热式燃烧系统的结构与特点,重点阐述了采用热脏发生炉煤气加热炉的主要技术性能以及蓄热式加热炉供热分配、煤气系统、空气管路系统和排烟系统等设计特点。并且对蓄热式加热炉生产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解决措施及生产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实践表明,采用热脏发生炉煤气开发研制的蓄热式加热炉具有高效、优质、节能和低污染等诸多优点,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首钢中厚板厂蓄热式燃烧技术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冠军  王连尉  胡雄光  钱凯  刘学民 《钢铁》2005,40(12):76-80
阐明首钢中厚板厂原2号加热炉存在区域狭窄、设备落后和单耗高等问题和应用蜂窝体分散控制蓄热式燃烧技术改造基本内容。利用Fluent软件、热工测试等手段重点研究了加热炉前后流场、烧嘴结构、蓄热体和钢坯加热等内容,研究结果表明改造后加热炉成功应用优选设计烧嘴,具有较为均匀的温度场、加热钢坯温度均匀等优点。并对改造后加热炉进行应用效果分析,结果表明,蓄热式加热炉可实现节能20%,降低烟气有害物排放和提高钢坯加热质量。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国内外关于连续式蓄热燃烧技术及自蓄热燃烧器的研究现状与应用情况,针对自蓄热式燃烧器普遍存在的燃气"短路"现象,提出三种自蓄热式高温空气燃烧器结构方案,并通过Fluent软件对几种形式的燃烧器在辐射管上进行了冷态模拟。结果表明:在自蓄热燃烧器上对空气和烟气通道做变径,在变径处的侧面上开孔,这种结构形式可以有效的削弱气体"短路"现象,火焰的体积几乎扩散到整个辐射管,火焰的局部高温减少,温度场的分布更加均匀。辐射管沿纵向温度分布均匀,温差较小,NOx的排放浓度可达到50×10-6以下。  相似文献   

18.
提高风温过程中,热风炉蓄热室温度分布将产生相应的变化。本文针对首钢迁安钢铁有限责任公司2号高炉热风炉,数值模拟高风温下各种热风炉操作引起的蓄热室温度分布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烟气温度每提高10 K,蓄热室高温区(不小于1 573 K)向下扩展0.25 m;烟气速度每升高1 m/s,高温区将向下扩展0.83 m,烟气出口温度提高25 K;高风温条件下应增加硅砖高度,并通过加强中温区格子砖的热容和热导率,提高中温区的蓄热量和热交换效率。  相似文献   

19.
W型蓄热式辐射管表面温度分布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对应用高温空气燃烧技术的W型蓄热式辐射管进行了实验研究,重点研究了辐射管沿长度方向温度分布的规律。实验结果表明,W型蓄热式辐射管不仅比使用常规燃烧器的辐射管在节能、环保和加热均匀性方面具有很大优势,而且比U型蓄热式辐射管更节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