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滑炒方法:将经过上浆的小型原料,先投入温油锅中滑散至熟呈洁白色时,倒入漏勺内沥油,再用少量油在旺火上急速翻炒,最后以对入味汁或勾水粉芡成菜的方法,称为“滑炒”。 成菜特点:色调素雅亮丽,口感滑嫩柔软,味道鲜美浓香。如滑炒虾仁、五彩龙凤丝、双冬鸡条、沙茶鸡片、银芽里脊丝、腰果鸡丁、尖椒鱼片、鱼香鲜贝、滑炒龙虾球等菜肴都是用“滑炒”法烹制而成的。 原料选择:原料的好坏是制作滑炒菜的首要关键。制作此类菜的主料适宜选用质地鲜嫩的动  相似文献   

2.
川菜的烹调万法很多,其中爆炒和滑炒是较常用的两种。对这两种菜肴成菜的要求,老一辈厨师有一句经典的话:“菜完滋汁干”。这一要求不仅是评定成菜质量的标准,也是对厨师事调技术水平的检验,还是体现这两种菜肴风味特色的保证。 那么,我们在烹制爆炒和滑炒菜肴时,怎样才能达到“菜完滋汁干”这一要求呢?对此,笔者有一些经验和心得体会。现在就将这些经验和心得体会整理成文,以供同行们参考。 1.注意原料的选择 “菜完滋计干”的重点是“汁干”,似乎不需要对原料过份地讲究。但是,原料中的含水量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菜肴汤汁…  相似文献   

3.
滑炒是用动物性原料做主料,经加工切配成丝、丁、片、条等形状后,再码味上浆,入锅以中油量或小油量旺火快速烹制,最后用兑汁芡的方式收汁亮油。滑炒最能体现川菜小煎小炒不过油、不换锅、急火短炒、临时对滋汁、一锅成菜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滑炒是餐厅及家庭运用最多的一种烹饪方法。滑炒也是川菜最有特色、运用最广的一种炒法,最能体现出川菜烹调中的单锅小炒,小煎小炒,不过油、不换锅、临时兑滋汁、急火短炒、一锅成菜。滑炒是采用动物性原料作主料,经过加工切配成丝、丁、片、条等小型原料,先经码味上浆,在旺火上以中油量或小油量快速烹制,最后用兑汁芡收汁亮油的烹调方法。滑炒类菜肴具有柔软滑嫩、紧汁亮油的特点。在原料的组合上,可以是单一原料或者两种以上的主料,也可以是主辅料配合式的。常用主料有鸡、鱼、虾、猪瘦肉等。要炒制好滑炒类菜肴,需要一定功底和技巧。很多…  相似文献   

5.
滑炒是餐厅及家庭运用最多的一种烹饪方法。滑炒也是川莱最有特色、运用最广的一种炒法,最能体现出川莱烹调中的单锅小炒,小煎小炒,不过油、不换锅、临时兑滋汁、急火短炒、一锅成莱。滑炒是采用动物性原料作主料,经过加工切配成丝、丁、片、条等小型原料,先经码味上浆,在旺火上以中油量或小油量快速烹制,最后用兑汁芡收汁亮油的烹调方法。  相似文献   

6.
川菜中热菜的烹调方法很多,据不完全统计共有30多种、但其中最常用又最能体现川菜特色的烹调方法则是炒。在以妙的方法烹制菜肴时、一般不换锅,不过油、用旺火、中油温,急火短炒,一锅成菜。适用于炒的原料,多数是经过对工处理后的片、丝、丁、花刀等小型原料。这样,能使原料在短时间内成熟并具有良好的口感。炒主要分为生沙和熟炒。生炒又可分为清炒、地沙、爆炒、编炒、滑沙等。本文仅就滑炒技法谈谈笔者的一些看法,还望能与同行们共同探讨。一、滑沙的含义滑沙一般是指将各种肉类或动物的内脏等原料,经刀工处理成片、丝、丁、花刀…  相似文献   

7.
包芡一般用于爆炒方法烹调的菜肴。粉汁最稠,目的是使芡汁全包到原料上,如鱼香肉丝、炒腰花等都是用包芡,吃完菜后,盘底基本不留卤汁。糊交一般用于熘、滑、焖、烩方法烹制的菜肴。粉汁比包芡稀,用处是把菜肴的汤汁变成糊状,达到汤菜融合,口味滑柔,如糖醋排骨等。  相似文献   

8.
滑炒又叫上浆滑油炒.因主科须要上浆滑油得名。滑炒菜肴的过程是多用质地细嫩的动物性原料.经刀工处理成细小的形状。原料要求新鲜质优精挑细选,通过上浆滑油处理.再煸炒配料加人调料与主抖拌和成菜。菜品卤汁紧包原料,有光泽,滑嫩,柔润,口感美.  相似文献   

9.
川式汁酱     
传统川菜讲究急火短炒、一锅成菜,并且在烹制许多热菜时都需要调“碗汁”——在锅里原料炒至将熟时,烹入事先用各种调味料、汤汁、水豆粉等调好的味汁,最后快速翻匀成菜。  相似文献   

10.
包芡 一般用于爆炒方法烹调的菜肴。粉汁最稠,目的是使芡汁全包到原料上,如鱼香肉丝、炒腰花等都是用包芡,吃完菜后,盘底基本不留卤汁。糊交 一般用于熘、滑、焖、烩方法烹制的菜肴。粉汁比包芡稀,用处是把菜肴的汤汁变成糊状,达到汤菜融合,品味滑柔,如糖醋排骨等。  相似文献   

11.
紫菜又名子菜、紫英,俗称索菜。紫菜营养丰富,其蛋白质含量超过海带,并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和核黄素。特别是其中核黄素的含量达到了每百克2~3毫克,居各种蔬菜之冠,故紫菜又有“营养宝库”的美称。用紫菜烹制菜肴早已有之,但大多只限于汤菜。笔者在一家餐厅事厨时,应客人的要求,试着用不同技法烹制出了多款紫菜菜肴,这里便将这些菜肴的制法介绍如下。一、用炒制技法烹制的菜肴炒制紫菜的技法是:紫菜水发后洗净,撕成小块,再与配料同炒并调味成菜。这类紫菜菜肴的配料一般选用时令鲜蔬,其代表菜式有:紫菜河虾炒韭菜、紫菜炒茼…  相似文献   

12.
商学兵  赵节昌 《烹调知识》2004,(10):19-19,20
蚝油牛柳是一道广州名菜,选用牛里脊为主料,配以广州特有的蚝油为调料经滑炒烹制而成,菜品蚝香味浓,嫩如豆腐,软滑可口,回味无穷,深受各地食客的喜爱:但要想真正做好此菜,突出菜肴的特点,难度却很大。在酒店中经常出现由于操作者对其要领掌握不当而使菜肴口感老韧、质地坚硬、鲜味不足等现象。笔者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出其中的一些关键。现整理成文,把它奉献出来,意与同行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13.
所谓滑炒,是将经过上浆的小型原料,先投入温油钢中滑散至熟是洁白色时,倒入漏勺内沥油,再用少量油在旺义上急速翻炒,最后以对入味汁或勾水粉汁荣成菜的方法。用这种方法制成的菜肴特点是,色调系雅亮丽,口感滑嫩柔软,味道鲜美浓香。如滑炒虾仁、银芽里奔丝、腰果鸡丁、尖椒鱼片等。为了达到这样的成菜特色,必须注意以下的各个环节:原料的选择:用于滑炒的原料有一定讲究,其主料适宜选用质地鲜嫩的动物原料,如鸡脯肉、鲜鱼肉、虾仁、猪瘦肉、免腿肉、鸽脯肉等,要求色泽鲜亮洁净,柔软且富有弹性,无血淤斑点,无骨和异味。配料要…  相似文献   

14.
豆花本是川菜“三绝”之一,过去一般单独成菜。随着川菜创新之风的兴起,人们现在又用豆花烹制出了许多菜肴,像豆花鸡、豆花鱼、豆花牛肉等。然而这些菜肴仍然同过去的豆花一样,多半是采用烧或煮的方法制成的。笔者最近尝试用新的方法将豆花用“炒”的方法烹制成菜。经过多次试验后,终于创制出了两款“炒”制而成的豆花菜肴。这里将它们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为了取材方便,菜中所用的豆花一律用内脂豆腐代替,但菜名仍叫豆花)。麻辣炒豆花原料:内脂豆腐1盒西芹100克干辣椒节10克花椒2克生粉100克香葱花15克精盐、味精、…  相似文献   

15.
滑炒虾仁因清淡爽口、鲜香细嫩、易于消化而深受食客欢迎。制作滑炒虾仁看似简单,做起来却并不容易。要想烹制出理想的滑炒虾仁菜肴,在操作中须注意以下几个关键:一.严格选料,科学解冻选用新鲜、无腐烂变质的虾仁或速冻虾仁。因烹制虾仁时一般是以其自然形状为主(不需刀工处理),故要求虾仁的大小基本一致,才能使虾仁受热均匀,成熟度一致,形态美观。若选用速冻虾仁,则其解冻方法是否科学合理,将直接影响成菜后虾仁的鲜嫩度。冻虾仁的正确解冻方法是在常温下慢慢解冻;或放在慢慢流动的自来水中解冻;若时间紧,也可用微波炉来解冻。切忌用热水浸…  相似文献   

16.
炸熘亦称焦熘、脆熘,是一种挂硬糊、热油炸、快速烹汁成菜的烹调方法。炸熘类菜肴以外焦里嫩、色泽金黄、口味咸香或酸甜、外形饱满整齐而独具特色。然而,在大规模的筵席上,炸熘类菜肴却做得比较少。其原因有两点,其一,就餐人员多,就餐时间集中,用炒勺烹制很难完成。其二,操作过程较为复杂,如用大锅多量烹制,不易掌握,难以达到成菜的要求。要使炸熘类菜肴大批量制作,就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张广利 《四川烹饪》2000,(10):19-19
软炒,是热菜烹调方法中炒的技法之一。主料为软嫩或半流质原料加工成的茸或细粒,或主料经成液状后再炒。成菜软嫩。软炒应用比较广泛,如传统鲁菜“鸡汁虾仁”、“鸡茸鱼肚”、“浮油鸡片”,以及传统粤菜“大良炒牛奶”、“白雪鲜虾仁”等,均属用软炒制法制作的菜肴。烹制软炒菜肴时,宜用手勺稳而快地推炒,使其受热均匀,不致过碎,炒至凝结至熟即可,过火则脱水变老。软炒菜肴制作精细,技术要求难度大,操作不易。笔者根据自己多年事厨的经验,以“浮油鸡片”和“白雪虾仁”这两款菜为例,将烹制软炒菜肴的心得体会介绍给大家,以求…  相似文献   

18.
煸,是烹调菜肴的一种常用方法,简单地说,就是把菜肴放在热油里炒至半熟,以便加调料或加点水烹制成菜。加工技法一般有煸炒(也称生炒),干煸之分。  相似文献   

19.
刘汉琴 《烹调知识》2010,(10):10-11
煸,是烹调菜肴的一种常用方法,简单地说。就是把菜肴放在热油里炒至半熟,以便加调料或加点水烹制成菜。加工技法一般有煸炒(也称生炒),干煸之分。  相似文献   

20.
邹静 《烹调知识》2006,(8):52-52
1.应在烹制将毕时放盐的菜 烹制爆肉片、回锅肉、炒白菜、炒蒜薹、炒芹菜时,在旺火、热锅油温高时将菜下锅,并以菜下锅就有“啪”的响声为好,全部煸炒透时适量放盐,炒出来的菜肴嫩而不老,养分损失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