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155Mbits/s突发式接收模块与传统的突发式接收模块的不同,文章提出了设计思想和设计路线,并给出了具体的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EPON接入网中的关键技术之一突发接收技术,对现有的两种主要突发接收模式直流耦合和交流耦合分别进行了阐明,并分析比较了其接收灵敏度、动态范围、电平最大恢复时间间隔及系统复杂度等. 相似文献
3.
丁志钊;吴家亮;刘忠林;蒋玉峰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2):32-33
多通道数字阵列模块接收通道的输出信号为通过光缆传输的高速I/Q数据,所有接收通道的性能指标测试都依赖于对1/Q数据的分析和计算。为解决因数字化、集成化带来的接收通道测试难题,根据当今大规模集成电路、微波技术和光电技术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种基于高速I/Q数据接收/分析、复杂工作状态控制、被测模块与测试仪器同步、多通道射频激励信号输入的测试实现方法。实际测试证明方法可行有效,也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5.
6.
介绍了LDPC码的基本原理和理论基础,运用计算机仿真等手段,对译码中的译码失败情况、译码迭代次数进行了分析,并就存在强突发干扰的信道给出了一种改进译码方案.该方案舍弃了存在强干扰的码元位置的初始译码信息,避免了错误的初始信息参与译码迭代过程.仿真结果证实,在强突发干扰的情况下,改进方案明显优于原始的BP算法. 相似文献
7.
8.
介绍了一种高速光突发模式接收机.其中整形电路采用直流耦合跨阻抗前馈式结构,突发同步恢复电路采用一种新颖的固定相位调节振荡器.仿真表明:在速率为1.25Gb/s、误码率BER≤10-9时,接收灵敏度为25dBm,动态范围可高达24 dB,并且可在10ps之内建立比特同步. 相似文献
9.
首先介绍了用于IEEE802.3avEPON10Gbit/s具有复位功能的直流耦合突发模式光接收机的构成、原理和性能。接着阐述了交流耦合突发模式光接收机的机理,介绍了用于IEEE802.3ahEPON的1.25Gbit/s交流耦合突发模式APD光接收机的结构和性能。随后简述了2.5Gbit/s边检测突发模式GPON光接收机的原理和性能。最后给出近年来在文献上报道的一些10Gbit/sPONOLT光突发模式接收机的技术指标和采用的技术。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以太网与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PON)传输方式的本质区别,同时从物理层角度分析EPON系统对突发信号的处理,着重分析了突发模式接收机的原理和试验。分析了试验现象,给出了解决方案,同时描述了上层芯片是如何处理接收到的突发信号的。 相似文献
11.
12.
In this letter, we study the influence of receiver imperfections on bit error rate (BER) degradations in detecting low‐density parity‐check coded multilevel phase‐shift keying signals transmitted over a Rician fading channel. Based on the analytical system model which we previously developed using Monte Carlo simulations, we determine the BER degradations caused by the simultaneous influences of stochastic phase error, quadrature error, in‐phase‐quadrature mismatch, and the fading severity. 相似文献
13.
针对脉冲超宽带通信技术采用的调制方式,对其的误比特率性能进行理论分析。结论指出,对于脉冲超宽带常用的两种调制方式PAM和PPM,PAM的误比特性能具有3dB增益;且充分利用FCC功率限制之下的能量是提升超宽带无线通信误比特性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QIU Qi ZHU Can 《电子学报:英文版》2008,(3):534-536
A 1.25Gb/s optical burst-mode receiver with a feed-forward Reset-signal generation circuit (RSGC) is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It employs a varactor in the top-hold circuit to reduce preamble time and peak detect error; a delay circuit is used to shorten guard time; and two NOR gates is used to eliminate noise in the guard time as well. Using these techniques, both preamble time and guard time can be minimized to 20ns and 140ns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最大比合并(MRC)二维Rake(2D-Rake)接收机,在相关频率选择性Nakagarnl衰落环境中的平均误比特率(BER)特性。推导了在任意衰落环境中,存在多个共信道干扰的多天线多Rake抽头接收机的信干噪比(SINR)和BER的闭式表达式。文中还进一步说明了角度扩展、天线间隔、空间和时间分集阶数、平均到达角度、平均路径强度以及衰落程度对2D-Rake接收机BER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综合了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线性类解相关多址干扰消除技术,对各种线性类解多址干扰技术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对其实现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讨,并得出了实际系统的误码率表达式。分析表明,该类算法能够较好地克服边缘效应,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18.
19.
阐述了高速突发模式外调制器电路的设计要点,着重讨论了消光比、啁啾对光发射机的影响,对匹配问题进行了详细讨论,设计了性能良好的前向匹配电路及电吸收调制器驱动电路,其工作速率为12 Gb/s,运用这些技术设计的光发射机消光比大于23.3 dB,啁啾小于13.4GHz.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