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沙四段滩坝砂岩油气藏是东营凹陷南部缓坡带油气勘探的重要类型之一,由于滩坝砂储层分布复杂、油气成藏规律不清,长期以来制约着勘探工作的深入.通过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以及沉积动力学分析,对东营凹陷南部缓坡带沙四段滩坝砂储层分布进行了综合研究,确定了储层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通过典型油气藏解剖和输导体系研究,明确了滩坝砂体油气成藏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古地形与浪基面控制了滩坝砂发育范围,古水动力控制了滩坝砂的相分异,基准面的升降变化控制了滩坝砂的叠置样式.油源是滩坝砂油气成藏的基础,断裂输导和异常压力是滩坝砂油气富集成藏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根据岩心观察、测井分析和地震解释资料对塔南凹陷白垩系铜钵庙组滩坝砂的沉积特征、分布规律和成藏模式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依据岩性和沉积构造特征可将塔南凹陷白垩系铜钵庙组滩坝微相划分为滩砂和坝砂,且发育滩坝共生、有滩无坝和有坝无滩等3种沉积组合样式。凹陷西部缓坡带发育滩坝共生组合;东部陡坡带和湖岸线凹岸发育有滩无坝组合;水下古隆起和湖岸线凸岸发育有坝无滩组合。②研究区滩坝发育特征及展布规律主要受控于古地貌、古水深和古风向。凹陷斜坡带和水下中央隆起带古地貌控制着滩坝的沉积范围;滩坝在平面上沿湖岸线呈北东向展布,主要受控于北东向的古风场;东、西部次凹的古水深差异控制了滩坝的沉积厚度及物性。③研究区滩坝成藏主要有“源储共生”内部成藏和“源储对接”侧向成藏2种类型,其中“源储共生”内部成藏主要形成岩性油藏,主要发育在东部次凹的近源洼槽带,潜力区在近源洼槽;“源储对接”侧向成藏形成构造岩性油藏,主要发育在西部斜坡带,潜力区在反向断阶带。  相似文献   

3.
基于柴达木盆地西南地区野外露头、钻井岩心、铸体薄片、测井解释、钻井油气显示及试油气成果等资料分析,结合青海湖现代盐湖沉积,对柴西南地区新近系咸化湖相滩坝沉积特征、发育规律、控砂因素及油气成藏特征等开展研究。结果表明:新近系咸化湖盆广泛发育滩坝砂体,岩性为细砂岩、粉砂岩,发育波状层理、低角度交错层理、透镜状-脉状层理等;滩坝砂体具有纵向上多期叠置、侧向上迁移、平面上呈北西—南东向广覆式连片的时空分布特征,预测新近系滩坝砂岩叠合面积达3 000 km2;水体盐度影响滩坝砂岩的沉积速率与滩坝的离岸距离,物源区碎屑输入量影响滩坝砂岩的规模与富集,古地貌控制着滩坝砂体的形态及叠加样式,西北季风驱动效应控制滩坝砂岩的长轴延伸方向;滩坝具有“一砂一藏”的成藏特征,厚层滩坝砂体控制有效储集层分布,油源断裂控制油气运聚主要方向。通过成藏要素分析,提出扎哈泉南、英东—乌南东和花土沟东等3个有利勘探目标区。  相似文献   

4.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新近系沙湾组油藏主要以岩性油藏为主,原油性质多样,有轻质油、中质油和稠油。通过对油源、古地貌、输导体系及沉积特征研究,轻质油主要来自侏罗系烃源岩,稠油来自二叠系烃源岩,中质油为混源所致;古地貌影响着油气运移方向;烃源岩供烃影响着成藏时间;厚砂及多期不整合面、断裂系统构成了输导体系;曲流河侧积砂坝是形成岩性油藏的关键因素。不同凹陷供烃的成藏模式不同:昌吉凹陷二叠系烃源岩生成的原油先形成白垩系油藏,后期在断层调整下进入沙湾组成藏,侏罗系烃源岩通过断裂体系和厚砂体运移至沙二段成藏;四棵树凹陷侏罗系烃源岩的油气输导至西南沙一段成藏。  相似文献   

5.
东营凹陷缓坡带滩坝砂储层描述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东营凹陷缓坡带沙四段滩坝砂体储层发育和展布规律复杂,一直是勘探的难点。通过对东营凹陷缓坡带的研究,建立了古地貌分析储层展布区带、地震属性分析描述追踪滩坝砂储层、油气成藏分析确定部署方案的滩坝砂油气藏勘探技术流程,形成了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相似背景”的分离、地层切片分析、超道数据分析、波形分析等一系列适用于滩坝砂体油藏描述的配套勘探技术,并在梁108等多个井区取得勘探突破。  相似文献   

6.
潜江凹陷潜江组岩性油藏的形成、分布及富集受到多种因素的控制,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不同层位岩性油藏富集程度是不同的,其中以王场Eq4 3/2砂组岩性油藏最为富集。通过对今、古构造背景及成油气地质条件的精细解剖,认为王场地区具有“古下坡、今上坡”良好的油气成藏背景,古下坡有利于Eq4 3/2砂组三角洲前缘砂体延伸至王场地区沉积,今上坡有利于捕获油气;同时具有十分优越的成油气地质条件,平面上紧邻蚌湖生油洼子、纵向上紧邻主要生油层系,发育席状砂储集体,具有砂体和断层双向疏导体系及良好的时空配置关系。总结出王场Eq4 3/2岩性油藏富集“四元”成藏主控因素,即烃源岩控制油气分布,构造背景决定岩性油藏规模,榆导体系是岩性油藏富集的关键,砂体临界物性是影响油气充注的内在主控因素,且当“四元”均较好时油富集。  相似文献   

7.
塔北隆起西部卡普沙良群滩坝沉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北隆起西部早期勘探的重点为深层碳酸盐岩,为了推动碎屑岩油气勘探,须对该区卡普沙良群发育的滩坝砂体进行重点研究。依据岩心、测井、录井及地震等资料,分析了研究区卡普沙良群滩坝的沉积特征及影响因素,并建立了其沉积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塔北隆起西部英买力地区卡普沙良群发育滩坝沉积,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砂坝和砂滩亚相;砂质滩坝的发育主要受古地貌、物源和水动力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其沉积模式可分为三角洲改造型和水下低隆起型;滩坝砂体是有利的储集体,为后续勘探的重点目标。该研究明确了研究区滩坝的沉积特征及分布规律,建立了2种相应的沉积模式,可为后续碎屑岩勘探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8.
在对构造演化、成藏要素、油源对比、成藏期次分析的基础上,结合Trinity油气运移成藏模拟分析软件对锦州25-1油田的油气运聚模拟研究,分析了形成锦州25-1油田的成藏主控因素,建立了其成藏模式,指出了该地区有利勘探方向。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锦州25-1构造是辽西凹陷沙三段烃源岩生成油气运聚的有利指向区,而优良成藏要素的优势时空配置则是形成锦州25-1油田的关键因素。其成藏模式为:辽西凹陷沙三段烃源岩在东下段时期进入了大量生排烃期,生成的油气为一期充注,充注时间发生在东营组末期,沿东下段时期强烈构造运动伴生的断裂系统、沙二段广泛发育的砂体、沙二段与沙三段之间大型不整合面以及古构造脊所构成的疏导体系运移至沙二段圈闭成藏,而沙三段砂体则可以近源优势成藏。辽西凹陷西斜坡、凹中隆以及古构造脊是今后较为有利的勘探区域。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滩坝砂体作为陆相滨浅湖重要的岩性油气藏勘探评价目标,增储作用愈发突出。针对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歧北斜坡古近系沙河街组二段(沙二段)分析滩坝砂体的形成机制和空间分布规律,指导油田滩坝砂体勘探。基于沉积古背景分析,认为沙二段滩坝砂体主要发育在基准面上升半旋回早期阶段,滨Ⅳ、滨Ⅲ油组沉积时期规模最大;在邻近物源供给充足、往复动荡的水动力及湖盆底形的影响下,水下古隆起控制厚层坝砂的沉积分布。利用地震模型正演技术,明确了厚层坝砂地震响应特征;根据频谱分析法,确定了厚层坝砂低频率—强振幅门槛值,采用低频率—强振幅属性融合技术,预测了厚层坝砂的有利发育区。通过滩坝砂体勘探实践研究,建立了构造宽缓浅水区圈定滩坝范围、水下古隆起锁定厚层坝砂、低频率—强振幅属性融合确定厚层坝砂有利发育区的勘探评价方法。优选出歧北斜坡沙二段3个坝砂有利发育区,钻探4口井获工业油气流,钻井成功率达到100%。勘探实践表明,歧北斜坡滩坝砂体发育,尤其是厚层坝砂产量高、油藏富集,是老油区增储建产的重要接替领域和方向。  相似文献   

10.
孤北洼陷沙四段油气成藏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孤北洼陷沙四段具有良好的油气成藏条件,但油气控制因素非常复杂。本文系统研究了孤北洼陷沙四段的沉积及储层特征,分析了油气成藏条件与油藏类型,总结了油气控制因素与油藏分布规律,指出了孤北鼻状构造带的缓坡扇三角洲砂体与滨浅湖滩坝是主要的勘探方向.对指导孤北洼陷沙四段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孤北洼陷沙四段油气成藏规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岩心、薄片、测井、录井以及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孤北洼陷沙四段发育了水下冲积扇、扇三角洲、滨浅湖滩坝、浊积扇等四种沉积体系,不同沉积体系所沉积的储层物性差别较大。指出了碳酸盐岩滩坝、水下冲积扇的扇中部位和扇三角洲前缘砂体储集性能较好,易获得工业油流,是下步勘探的主要方向。通过对油气藏类型的解剖,明确了该区发育的主要油藏有断块、岩性、地层以及复合油气藏等,总结了油气藏分布规律,提出鼻状构造带、不整合面是寻找沙四段油气的最有利位置。  相似文献   

12.
春光探区为源外成藏区,油源为东部昌吉凹陷和南部四棵树凹陷的二叠系和侏罗系,白垩系油藏主要为地层不整合油藏,包括重质稠油和中质油油藏。通过油源条件研究,确定了白垩系油藏的油源特征;通过输导体系研究,确定了不整合和断层组成的白垩系输导格架;通过沉积储层特征研究,确定了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和滩坝砂体为有利储集相带;通过成藏期次研究,确定了白垩系油藏两期成藏,后期被断层破坏稠化的成藏期次。综合研究认为,高效的输导体系、各砂组地层尖灭线展布范围和优质储层是白垩系地层油气藏成藏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13.
通过岩心、测井、地震资料的综合研究及其层序界面的划分,歧南洼陷西斜坡,发育沙河街组滩坝砂、近岸水下扇及重力流水道等多种类型砂体。沙河街组底超、顶剥、中间相变明显,易形成多个层系、多种类型非构造圈闭。歧口凹陷西斜坡为继承性发育构造斜坡,是歧口凹陷油气运移的主要指向区,供油条件优越。广泛分布其间的的沙河街组三段滩、坝砂体平均孔隙度24.8%。平均渗透率175.5×10-3μm2,具有高孔高渗特征。而且,滩、坝砂体沉积后没有遭受大规模构造运动破坏,油气保存条件有利。多年来的勘探成果,区内发现以歧647井油藏为代表的不整合油藏、以联盟为代表的上翘尖灭型油藏,以歧南9-1井为代表的构造-岩性油气藏等多种类型的油气藏,具备形成一定规模隐蔽油气藏的成藏条件。根据岩心相、测井相和地震相研究,预测歧南西斜坡沙三段低水位水下扇砂体及歧北斜坡的坡折带是下一步勘探的有利地区。其中,扣50南岩性圈闭及庄43井断块是最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4.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9油层组勘探潜力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近年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石油勘探在战略接替层系长,获得了新发现,为此综合分析长,烃源岩条件、储集条件及成藏组合,探讨其勘探潜力.长9顶、底发育了2套优质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总有机碳含量平均值为4.36%),成熟度适中(Ro值为0.66%~1.01%),正处于生油高峰阶段,总资源量约4.02×108t,有较强的供烃能力;储集条件较好,存在以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砂体为主的成片砂带,储集空间主要为残余原生孔隙,储集性能较好.长9发育了自生自储式、下生上储武和上生下储式3种成藏组合类型,其中,自生自储式成藏组合以长9暗色泥岩或油页岩为烃源岩,以长9自身的砂岩为储集层,勘探潜力最好.图5表2参19  相似文献   

15.
针对松辽盆地朝长地区葡萄花油层油气成藏模式及主控因素不清的难题,利用烃源岩评价、油源对比、疏导体系、油水关系、油藏类型以及油藏控制因素分析等技术方法,对葡萄花油层油气来源、成藏特征、主控因素和成藏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葡萄花油层原油主要来自西部的三肇凹陷和东部朝阳沟阶地局部地区青一段,还有一部分来自下伏扶杨油层;区内断裂可以分为油源断裂、疏导断裂和封闭断裂,其中疏导断裂在研究区中广泛分布;西北砂体主要为内前缘河道砂,东南部主要为外前缘席状砂,西北部砂体的储集性和物性好于东南部。综合分析认为,研究区油气成藏主要受烃源岩、油源断裂和砂体共同控制,成藏模式主要有“近源成藏”模式和“上倾成藏”模式两种。对朝长地区葡萄花油层油气成藏富集规律的研究,对下一步葡萄花油层确定勘探目标和储量预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大港探区湖泊浅水滩、坝油气藏勘探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蔽油气藏勘探在大港油田油气勘探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中对该油田隐蔽油气藏中较为特殊的湖泊浅水滩、坝油气藏从储层的形成机理到最终的成藏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剖析。主要内容包括:湖泊浅水滩、坝沉积学特征和湖泊浅水滩、坝油气藏类型及勘探实例介绍、勘探方法研究、勘探前景分析等。通过分析明确了该类油气藏成藏关键条件及分布的构造部位,为该类油气藏的寻找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张家垛油田阜三段湖相滩坝砂储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相滩坝砂往往毗邻烃源岩,在高源-储压差条件下易聚集成藏。近年来在我国东部新生代地层中发现了大量的此类油气藏,成为勘探的热点。以张家垛油田阜三段为例,通过岩心观察、研究滩坝砂的分布规律;利用压汞资料、铸体薄片及扫描电镜,分析不同成因储层的孔喉分布和孔隙类型组合。研究结果表明:①滩坝砂中发育3种岩相,4种岩相组合类型,对应于4种测井相;②滩坝砂具有粒度细、单层厚度小、滩坝间互、叠合连片的特征,坝砂呈土豆状平行于湖岸线展布;③坝砂以细砂岩为主,杂基含量低;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发育,粘土中富高岭石而贫绿泥石和混层粘土;滩砂以粉砂-极细砂为主,杂基含量高,孔隙结构差,次生孔隙欠发育,粘土中富混层粘土而贫高岭石和绿泥石。  相似文献   

18.
利用岩心、测井、录井和试油资料,系统研究了博东潜山周缘地区沙四段上亚段的沉积体系分布和油藏类型。结果表明:东部稳定型盆缘(广饶凸起)物源供给强,低位域时期主要发育三角洲沉积;西部活动性盆缘(博东潜山)缺乏物源供给,主要发育砂质滩坝沉积,且随着石村断层的翘倾,滩体沉积边界逐渐南移。湖侵域和高位域时期主要发育碳酸盐岩滩坝,活动性盆缘区滩体规模较小,但由于后期遭受风化淋滤储层物性较好。活动性盆缘的成藏较为复杂,勘探目标主要以早期地层油气藏、晚期构造岩性油气藏和碳酸盐岩岩性油气藏为主,而稳定型盆缘的圈闭类型相对单一,以早期的地层油气藏为主。   相似文献   

19.
张虹  刘殊 《石油物探》2010,49(3):268-274
川西坳陷深层须家河组二段蕴含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但储层致密化严重,成藏机理复杂,气藏以岩性和成岩圈闭为主,具有较大的隐蔽性,勘探难度大,有利目标预测困难。为此,通过分析层序地层格架、地震相及有利沉积相分布特征,结合裂缝预测技术,预测和描述油气富集带。研究结果表明,新场地区和大邑地区的须家河组二段河口坝及其下方的前缘砂体顶部为有利油气富集相带,是最有利的勘探目标区。根据预测结果,在德阳向斜部署了一口探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