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密闭爆发器恒压燃速仪对四种硝胺发射药在50-400MPa压力范围的燃速测定,分析了它们的燃烧规律,发现在黑索今基硝胺发射药中,除加入硝基胍作为燃速改良剂外,另一种化合物的加入。更有效地改善了黑索今基硝胺发射药u-p曲线转折的程度,并使压力指数控制在1。00左右。  相似文献   

2.
由密闭爆发器实验数据分析变燃速发射药的燃烧渐增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进一步研究变燃速发射药的燃烧渐增性,提出了一种利用密闭爆发器实验数据描述发射药能量释放规律的数学物理模型.通过密闭爆发器实验,研究了一种中心开孔式双层硝胺变燃速发射药试样的燃烧渐增性.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数学物理模型可以用来定量地判断发射药燃烧的渐增性强弱;所研制的硝胺发射药显示出了渐增性燃烧的特点,并且可以通过调节配方和药型尺寸,达到调节控制其燃烧渐增性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硝胺发射药燃速压力指数转折及其改善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硝胺发射药燃烧方面的研究工作,从发射药配方研究角度总结了影响硝胺发射药燃速压力指数的一些基本因素,指出了改善硝胺发射药燃烧性能的一些有效途径;初步讨论了硝胺发射药燃烧改良剂的选择和使用。  相似文献   

4.
硝胺发射药的热行为与燃烧性能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文宝  戚士莲 《火炸药》1994,(1):1-5,16
应用DSC热分析技术,结合密闭爆发器测试结果,分析了各种制式发射药及硝胺发射药的热化学行为与燃烧性能之间的关系,研究了燃烧改良剂SG对热化学行为的影响及对改善硝胺发射药燃烧性能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DAGQ发射药在膛内的燃烧性能,以经典内弹道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发射药膛内燃烧测试系统和处理方法,通过密闭爆发器燃烧试验和微波干涉法发射药膛内动态燃烧性能试验,研究了DAGQ发射药的静动态燃烧规律及不同温度下的动态燃烧特性。结果表明,所建立的试验系统和处理方法,能够很好地获得弹丸在膛内的运动过程。DAGQ发射药的静动态燃速都存在转折现象,静态燃速在转折点前压力指数大于1,转折点后压力指数都远小于1,动态燃速压力指数基本都小于1。在膛内燃烧过程中,由于高速气流对发射药的燃面冲刷,使得膛内的动态燃速要大于密闭爆发器内的静态燃速,并且随着膛内压力的增大,燃速相差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近来提出的多基发射药燃烧模型,利用其计算方法计算了多基发射药的化学组成对燃烧性能的影响;从化学结构和化学反应的层次分析了硝胺发射药燃速-压力曲线转折和某一压力范围内压力指数大于1的原因;从化学组成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多基发射药燃烧性能优化设计的一些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7.
几何尺寸对管状变燃速发射药燃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密闭爆发器试验,研究了管状变燃速发射药的几何尺寸对燃烧性能的影响,将实验与理论Г-ψ曲线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管状变燃速药的孔径太大或太小时,都不能获得良好的燃烧渐增性;长径比小于2时对其燃烧渐增性的不利影响比较明显,综合考虑燃烧性能与装填密度,管状变燃速药的长径比取2.5为宜.造成实验与理论Г-ψ曲线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实验测试中不能满足推导理论公式时所采用的一些假设条件.  相似文献   

8.
LOVA发射药点火燃烧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含有两种不同黏结剂的低易损性发射药(即LOVA发射药),并应用点火燃烧模拟装置与密闭爆发器对其点火燃烧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LOVA发射药难点火,但在点火药中添加高氯酸铵后可有效改善LOVA发射药的点火性能。LOVA发射药燃烧具有燃速系数低、燃速压力指数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高能硝胺发射药的膛内基本燃烧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高能硝胺发射药在静态下燃速压力指数大的特殊燃烧性能,通过30mm高压模拟炮试验,采用与制式单基药相对比的研究分析方法,对高能硝胺发射药在火炮膛内条件下的基本燃烧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0.
NGu对含RDX硝胺发射药燃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从微观的角度研究NGu对含RDX的硝胺发射药燃速压力指数改变的影响,采用改进的小型点火燃烧模拟装置,在35MPa左右对几种发射药进行低压中止燃烧实验.通过SEM电镜观察发射药在低压下燃烧的表面状况.结果表明,在硝胺发射药的燃烧过程中,NGu在燃烧表面形成较厚的熔融层,抑制了RDX的爆燃;RDX的爆燃与燃烧表面熔融层之间的"均衡状态"影响发射药燃速压力指数的变化,当RDX与NGu质量比小于1时,燃速压力指数明显降低;当RDX和NGu同时存在时,发射药的燃烧表面有针状晶体生成.  相似文献   

11.
温刚  堵平  廖昕 《火炸药学报》2011,34(3):57-60
提出一种采用密闭爆发器测定发射药实际燃速的原理和方法,通过设计标准结构药型发射药、并对形状函数进行修正,可消除燃面变化对燃烧性能测试的影响;运用数学变换方法对测试数据进行处理,可消除压力变化对燃烧性能测试的影响.通过实验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用该方法可获得发射药的实际燃速.  相似文献   

12.
在电热化学发射技术中,等离子体可以通过控制和增强发射药的燃烧,达到显著改善内弹道过程的目的,目前,等离子体提高发射药的燃速的机理并不十分确定,许多学者试图通过等离子体与常规发射药相互作用的实验来论证等离子体与发射药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国外进行的有关探讨等离子体提高发射药燃速的实验装置、方法和结果。  相似文献   

13.
加入2,2′,4,4′,6,6′-六硝基均二苯基乙烯(HNS,六硝基芪)会使硝胺发射药RHD6在不同初温下的p-t曲线彼此靠近,燃速温度系数降低。中止实验表明,RHD6燃面对燃气生成速率具有补偿作用。HNS使RHD6中NNC2主放热峰的活化能降低。  相似文献   

14.
EI发射药的燃烧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EI发射药的燃烧性能,基于EI发射药的制备过程及药形结构特征,对EI发射药的浸渍层分布、燃烧过程中药型尺寸及能量特性的变化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建立了EI发射药的燃速计算数学模型.制备了NG浸渍量分别为10%和15%的EI-1和EI-2样品.进行了密闭爆发器试验、显微切片照相.结果表明,NG浸渍量为15%时,火药力提高了10.14%,浸渍深度为0.168 mm;根据实验数据计算EI发射药的u-p曲线,150 MPa前EI发射药的燃速高于单基发射药,在150 MPa后两者重合;由L-B曲线知EI-2发射药的燃烧渐增性较好.只要NG浸渍量和聚酯浸渍量配比合适,EI发射药的火药力和燃烧渐增性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同步增加.  相似文献   

15.
设计并制备出了高能硝胺圆环多层发射药,通过恒压燃速和密闭爆发器试验测试了缓燃材料对高能硝胺发射药燃速的影响;通过中止燃烧试验考察了多层发射药的燃烧稳定性.结果表明,缓燃材料可有效降低发射药的燃速,并有显著增强其燃烧渐增性,且燃烧稳定.30mm内弹道试验表明,与粒状高能硝胺发射药相比,在不增加最大膛压的前提下,高能硝胺多层发射药能使炮口动能提高15%左右.  相似文献   

16.
燃烧催化剂对太根发射药燃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燃烧催化剂引入太根发射药中,利用密闭爆发器静态燃烧实验研究了这些燃烧催化剂对太根发射药燃烧性能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某些特殊的燃烧催化剂,可较好地降低该类发射药局部燃烧压强范围内的燃速压强指数,降低压强指数的压力范围与所用催化剂的种类有关.研究还发现,邻苯二甲酸铅有缩短太根发射药燃烧时间、提高燃烧速度、增加气体生成猛度的作用;含铜金属盐有抑制太根发射药燃气生成猛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改善硝胺发射药力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冲击、压缩及燃烧中止试验,借助SEM观察冲击断裂面和中止样品表面的结构特征,比较了两种硝胺发射药RGD7和RHD6在不同温度下的力学性能。RHD6的冲击强度、抗压强度及压缩率均大于RGD7,中止样品破损率低于RGD7,断口和中止表面状况也得以改善,证实RHD6是一种有希望的新型发射药。  相似文献   

18.
指出硝胺发射药的燃烧性能问题,提出了研制综合性能优良的高能低烧蚀发射药的课题,使火药的爆温较低,而燃速压力指数小于1,同时解决了炮管的烧蚀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调节发射药燃气生成规律的途径,采用催化剂调节太根发射药的燃速,通过密闭爆发器实验测试了不同催化剂对太根发射药燃速调节的效果。结果表明,使用催化剂可以有效调节太根发射药的燃速,当测试压力为50~150M Pa时,碳酸镍可使太根发射药的燃速提高8%以上,二茂铁可使太根发射药的燃速降低10%。所研究的6种催化剂对发射药燃速压力指数的影响均小于0.02。  相似文献   

20.
硝酸异丙酯对单基发射药燃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硝酸异丙酯对单基发射药燃烧性能的影响,用密闭爆发器测试了加入硝酸异丙酯后单基发射药的燃烧性能。通过分析p-t曲线,得到最大压力、燃烧时间、气体生成猛度、压力全冲量、火药已燃百分数、火药力和余容等燃烧特性参数以及燃烧速度与压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硝酸异丙酯使发射药的燃烧速度加快,燃烧时间缩短,燃速系数增大,压力指数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