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人类对河流生态系统的胁迫自然与人类活动对于生态系统造成的压力,生态学中称为胁迫(stress)。人类活动对河流的胁迫原因很多,但从本质上讲主要可分为三类:一是为了使自然水流的季节性符合人类不同时间的需求,人类通过各种措施  相似文献   

2.
河流修复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流修复是维护河流健康的重要措施,根据修复重点可分为近自然生态工法、水文模式修复法、河流分类法3类。河流修复具有时间和空间变异特征,包括系统条件和河流水文、结构、物质以及物种3个层面,修复的重点是创建多样性河流形态和改善河流水文条件,本文给出了河流形态多样性修复的主要内容和修复的概念性框架。考虑自然河流径流过程和河道生态保护目标,给出了河道不同保证率条件下的最小生态补水量、适宜生态补水量以及平滩补水量的计算方法,以为水库生态调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河流健康诊断与生态修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河流生态修复的总体目标是恢复河流健康,实现人与河流的和谐共存。从河流系统诸功能与河流健康之间的关系出发。分析了河流系统平衡的特征和影响因素,初步建立了河流健康诊断指标体系。根据河流受损功能、受损程度及其可修复性。提出了不同阶段河流治理和生态修复的对策。目前采用的主要技术包括:缓冲区修复、植被恢复、河道补水、生物-生态修复、生境修复、水生生物群落修复技术等。河流生态修复是一个多目标、多变量、多层次、多约束条件的动态优化问题,需要因地制宜、全面考虑、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4.
国外河流健康评估技术   总被引:43,自引:1,他引:42  
河流健康评估方法以河流生态系统状况为主线,着眼于建立河流状况变化与生物过程的关系,建立一种兼顾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保护的综合评估体系.文中简要介绍了国外河流健康评估具有代表性的技术标准,对于物理-化学评估、生物栖息地评估、水文评估、生物评估的方法和要点分别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5.
河流地貌多样性修复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流生态修复主要包括河流地貌特征的修复和水文特征的恢复。基于河流连续体、河流四维模型等河流生态修复的基础理论以及生态水工学的相关理念,对河流地貌多样性修复的一些方法和工程措施进行了总结和归纳。  相似文献   

6.
河流生态修复负反馈调节规划设计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建议的河流生态修复负反馈规划设计方法,是一种针对大量不确定性因素的适应性方法,力图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处理和解决河流生态修复规划、设计和实施过程的决策方法问题。负反馈调节设计过程是按照"规划—设计—执行(包括管理)—监测—评估—调整"这样一种模式以反复循环的方式进行的,其目的是以累积的形式,不断缩小河流生态系统现状与修复目标之间的目标差,应用于河流生态修复立项、规划、设计、施工和后评估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7.
永定河是贯穿京津冀生态功能区的天然走廊,也是京津冀地区重要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屏障.然而现实中永定河北京段水资源严重匮乏、河流生态廊道功能基本丧失,从分析永定河历史水文节律、科学认知生物节律和水文过程互馈响应的基础上,围绕有限水资源条件下河流廊道生态修复的基本问题,以永定河脉冲生态补水试验为抓手,开展了近自然水文节律恢复、受损严重河流形态的重塑和河流廊道生物栖息环境优化研究,提出了长期干涸沙化的季节性、游荡型河流生态修复关键技术,支撑永定河全线恢复通水及平原南段生态廊道修复.  相似文献   

8.
在渭河流域开展野外采样调查,并采用水文改变指标法、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生物完整性指数法等分析和评价渭河流域的水文、水质和水生态现状。结果表明:(1)林家村、魏家堡和咸阳3个站点的水文情势改变程度为高度改变,而临潼、华县的水文情势改变程度为中度改变;(2)渭河流域丰水期水环境质量状况优于枯水期,影响渭河水系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总氮(TN)和总磷(TP),影响泾河和北洛河水系的主要环境因子为电导率;(3)渭河流域鱼类和底栖动物在丰、枯水期的生物完整性差异较小,着生藻类在丰、枯水期的生物完整性差异则较大。提出以下建议:(1)控制水利工程的过量开发利用,合理调控闸坝的蓄放水过程;(2)在河道沿岸建设污水处理厂,对排河污水进行拦截和处理,并定期监测水体理化性质,重点关注TN、TP和电导率;(3)控制渭河流域内的石油开发强度,恢复河岸带及边坡生境,以保证水生生物的正常栖息和繁衍。  相似文献   

9.
河流管理的流域规划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ray.  R 《北京水务》1998,(5):11-13
1简介受人类影响的多数河流服务于不同功能,如:公共供水、灌溉、废物处置、航运、防洪和渔业。这些功能都对河流有特殊的要求并对其施加影响。而这些需要专门的知识和管理。在中国和英国,从传统上来看,是由不同方面的专家来施加管理,如:供水、排涝和灌溉等方面。这...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发展及规模的不断扩大,河流生态系统已受到来自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巨大压力,工农业及生活污染,水质不断退化以及超量引水等已严重损害了河流健康,尤其是城市河流生态系统空间的萎缩及系统的脆弱性,不当的水资源利用方式对河流生态系统产生的胁迫更加剧了河流生态的健康发展,缓解自然和人为因素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压力,恢复城市的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已至关重要.本文基于河流复合生态特性及系统受干扰的因素影响分析,探讨研究了城市河流生态系统修复设计原则,并结合实际河流建立了相应的生态修复工程模式,为维护河流健康及生态景观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有关河流生态系统的恢复生态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久以来,人们忽略了河流的生态功能,破坏了河流的各种生态过程,导致河流污染严重、生态作用越来越小。在评述恢复生态学定义及有关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分析国内外河流生态恢复的研究现状和特点,提出在河流生态恢复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12.
为顺应河流生态可持续发展,提出健康河流、生命河流等概念,维持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已经成为流域综合管理的必然趋势。综合运用水文学、水力学、泥沙地貌学和水生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河流生态健康的表征因子,确定各因子的阈值,建立流域性水体水质可续发展评价体系。以河流可持续发展为基础,引用代表性的相关指标进行筛选,对流域水质指标进行数值化分析,以苏子河流域水质特性为研究对象,选取出评估河流健康状况的环境因子,客观反映出中小河流域健康状况,为河流的可持续管理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利用山东海河流域骨干河流马颊河2009—2011年水质监测资料及污染调查评价中所取得的数据,通过构造改进的RAGA-PPC模型,将高维数据转换为低维数据,并将此模型应用于马颊河河流健康评价研究。调查断面选取从务庄闸到邓集共12个断面。河流健康评价结果显示总氮和氨氮在整个河流中总体趋势是增长的,生化需氧量在下游区域的大道王闸到邓集几乎是直线上升;河流中化学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会随着汛期和非汛期有些起伏,在汛期含量会有所增加;将选取进行综合评价的5个断面的权重值与标准值对比,其值均在0.22~0.15之间,马颊河基本处于亚健康状态。从研究区的人为因素及自然因素方面对马颊河河流健康状况进行了简析,为海河流域河流健康评价及河流污染治理提供了有效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河流水质模型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研究河流水质的意义,对国内外河流水质模型研究进行了概述,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今后河流水质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底栖动物是河流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水环境的变化极其敏感.为分析赣江干流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本研究于2018年8月、2019年1月及4月在赣江干流布设12个采样点进行底栖动物调查.赣江干流共检出底栖动物3门6纲24种属,上游的优势种分别为苏氏尾鳃蚓和铜锈环棱螺,中游的优势种为铜锈环棱螺和河蚬...  相似文献   

16.
珠江河流健康评价方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河流健康研究历程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一票否决与简单加权相结合的珠江河流健康综合评价方法。经实例分析,该方法具有简单直观、易于操作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转河生态修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河流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其修复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研究通过对修复后的转河进行实地调查,共选择10个调查样点,以气味、流速比、水深比、河岸的坡度、坡长、河宽、河岸材质、河床材质、植物种类和盖度、底栖生物的多样性指数、防洪功能、公众满意程度、可亲水度为评价指标,并结合权重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对转河的修复效果作出评价。经分析得出转河的综合评价得分为2.75,属中上等水平。其中,上游河段评分较高,修复措施完善,河流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基本恢复;下游河段评分较低,主要是受地形影响,河流两岸仍是竖直硬质护岸,阻隔河水交换,进而影响河流水质和生物多样性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河道内基本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目前国内外较为常用的河道内基本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计算方法,同时对其进行了分析比较,指出了其优缺点;认为将国外和国内计算方法有机结合并进行合理改进,使之适合国内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计算,是今后国内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研究的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