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胶接工艺特点及胶接强度实验要求,设计制作了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操作简捷的简易手动液压胶接强度试验机.其主体采用上下两个框架构成试验机机架及传力部件;液压系统及工作部件设计均选用成熟技术和廉价产品,如液压油缸、液压泵均选用汽车液压制动泵和液压离合器泵改制而成,避开精密部件加工制作技术要求高、工艺复杂、制造成本高的难题,做到了经济实用;试件设计则是按胶接面典型破坏形式进行设计的;试件破坏力通过换算系统压强获得.结果表明,试验机技术指标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神东矿区含天然弱面砂岩力学特征,以补连塔煤矿2-2煤层基本顶中粒砂岩为研究对象,采用CMT5000大门式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RDS-200XL全自动伺服控制岩石直剪/残剪仪和RMT-150C力学试验机对完整砂岩和含天然弱面砂岩进行直接拉伸、直接剪切和单轴压缩试验,运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分析弱面的成分、微观结构及元素特征。结果表明:天然弱面对纵波波速、抗压强度、残余剪切强度基本没有影响,纵波波速、单轴抗压强度和残余剪切强度分别降低了0.4%,1.4%和3.2%;天然弱面对直接拉伸强度、拉伸峰值应变、峰值剪切强度和弹性模量有显著的影响,峰值拉伸强度降低了83.1%,拉伸峰值应变降低了82.7%,峰值剪切强度降低了12.6%,弹性模量降低了7.3%。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这种含天然弱面砂岩顶板的运动、破断以及力学传递规律。  相似文献   

3.
基于SG3525汽车电涡流缓速器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基于脉宽调制(PWM)的电子式控制器的简便设计方法.该控制器主要是基于SG3525、LM2917与TLP250设计.利用SG3525的PWM控制功能,通过调节驱动脉宽的占空比实现缓速器涡流强度控制,同时结合LM2917的频压转换功能,实现在低速下控制器具有限刺制动功能.整个控制系统具有随制动档位增大,对应的制动强度增强的功能,且能提供电涡流缓速最大1195W的制动功率.同时具有5km/h的低速限制功能.并对该系统进行了实验,最后给出了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4.
约束可调式单轴温度-应力试验机作为一种研究混凝土早期的水化特性、应力发展、变形模量以及徐变等特性的设备。根据该试验机的主要功能及主要技术指标要求设计其控制系统,它由荷载控制子系统和温度湿度控制子系统两部分组成。荷载控制子系统完成对混凝土试件形变量和应力的测量,并控制混凝土试件。温度湿度控制子系统测量混凝土试件内部温度,并控制混凝土试件周围的温度和湿度。设计的约束可调式单轴温度-应力试验机控制系统采用LabView8.0平台开发软件。经运行验证,控制系统完全能满足试验机的主要技术指标要求,并实现其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5.
在不同加载速率下,利用自主研制的平面应变模型加载及观测系统对平面应变条件下含孔洞土样进行双轴压缩实验。垂压由试验机施加,土样受到的内压和侧压作用由气囊施加。在对土样施加内压和侧压后、进行位移控制加载前,操控数码相机对喷涂了散斑的土样表面图像进行拍摄,以记录土样在位移控制加载过程中的全部变形过程。利用数字图像相关方法获得土样的位移场,利用能较好滤掉位移场噪声的局部位移最小二乘拟合方法获得最大剪切应变的分布及演变规律。为了定量获得最大剪切应变且分析方便,根据清晰剪切带位置,布置曲折测线并在其两侧布置平直测线。研究发现:当加载速率较低且纵向应变达到一定值时,拉破坏导致土样的孔洞顶部和底部发展出高角度应变局部化带,而当加载速率较高时,未出现上述现象;当纵向应变较高时,在孔洞表面附近,随着向孔洞表面的逐渐靠近,大多数剪切带内测线上的最大剪切应变逐渐增加,而大多数带外测线上的最大剪切应变则逐渐下降;当纵向应变较高时,在离孔洞表面较远处,随着向孔洞表面的逐渐靠近,大多数剪切带内测线上的最大剪切应变逐渐增加,而大多数带外测线上的最大剪切应变则变化复杂。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车辆牵引力控制系统(TCS)驱动轮制动控制的精细调节,对车辆液压制动系统的高速开关阀控制进行了分析,试验确定脉宽调制(PWM)控制规则,基于神经网络PI设计了TCS驱动轮制动控制的智能PWM控制器。利用面向TCS的AMESim与MATLAB联合仿真平台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智能PWM的TCS驱动轮制动控制方法能够实现对制动压力的精细调节,有效地提高了车辆的加速性。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汽车牵引力控制系统(TCS)中的主动液压制动控制精细调节,搭建了基于dSPACE的液压控制单元(HCU)性能测试系统,对HCU电磁阀特征参数进行了试验辨识,确定了采用脉宽调制控制(PWM)进行制动压力控制时目标压力梯度和目标占空比的映射关系。将测试分析结果应用于基于滑模控制的TCS算法,确定了基于目标压力梯度的PWM车轮制动控制逻辑,并在Matlab/Simulink和AMESim联合仿真环境下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主动制动控制算法能以较高精度有效调节车轮滑转率,从而改善车辆行驶性能。  相似文献   

8.
介绍自动往返小车的一种设计方法,给出了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本设计以单片机为核心,以光电检测获得外部信号,采用PWM对小车的制动进行控制,以LED对行程和所用的时间进行显示。此设计电路成熟、工作稳定、容易实现控制。  相似文献   

9.
汽车牵引力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将逻辑门限、PID、模糊以及神经网络等控制方法应用于牵引力控制系统,建立了油门位置控制器和驱动轮制动控制器。采用计算机仿真方法对各控制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油门控制采用神经PI、制动控制采用逻辑门限方法最实用。  相似文献   

10.
完成了4片KP1承重砖墙试验。其中,首先经低周反复加载将墙片加到出现剪切破坏,用双面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加固墙片后再进行其在低周交变加载下的受剪试验,分析了加固后墙体的裂缝出现与开展过程、破坏机理、强度及延性,并给出了加固后墙体抗剪能力的建议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良好,可供工程设计及加固时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重载鼓式制动器的动力学特性,使用HyperMesh和ABAQUS软件建立了鼓式制动器的有限元模型,计算了制动工况下制动鼓、制动蹄和摩擦衬片的应力和位移分布规律;利用直接模态方法对鼓式制动器各零部件进行有限元模态分析,得到了前16阶固有频率和振型。汽车行驶工况下制动鼓的应力应变的实际测试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及论文分析结果可信。该成果对掌握鼓式制动器的综合力学性能及噪声控制研究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基于ANSYS鼓式制动器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鼓式制动器的受力分析,建立了其关键受力部件的力学模型。基于鼓式制动器实体模型建立了其有限元模型,为了更真实模拟制动器的工作状态,将制动蹄、制动鼓和摩擦衬片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研究了其工作状态下摩擦衬片的压力分布、制动力矩、制动器的应力分布和制动器的变形。这为鼓式制动器的改进设计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对残疾人生活的不断关注,设计一款成本低廉、功能稳定的声控简易自动翻书机,对帮助双手残疾或者用手不便的人读书具有重大意义.本设计主要是利用负压吸附原理,并通过单片机控制电机实现翻书动作.首先进行书页模型建立及分页设计,然后进行翻书系统的总体设计,包括负压系统、机械传动系统以及电控系统.经试验及分析,该简易自动翻书机能够实现声控翻书功能,翻页成功率高,且设计可靠性高,总体性能好,价格低廉,为手部残疾者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14.
汽车制动助力测试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汽车制动助力系统的构成及其工作原理,依据汽车制动助力系统中真空助力器的技术条件,分析了汽车制动助力测试系统的设计思想、测试系统的组成,为汽车制动助力系统性能的检测提供快速、准确、安全、可靠的装置和计算机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5.
目前国内外液压盘刹设计安全冗余度较大,工作油压长期处于较低水平,造成了刹车系统效率低、低载阶段的制动性能差。而刹车阀的单一线性调压特性,也无法满足不同钻井作业工况的特殊要求。笔者提出了液压盘刹自动换挡调压控制新技术,通过AMESim建模仿真,并对钻机盘刹进行了综合试验,自动换挡调压工作正常,实现了节能降耗、低载荷精细调压和多种调压特性等功能。结果表明:自动换档调压技术较好地解决当前钻机盘刹控制存在的缺点,是一项具有自主创新的盘刹控制新技术。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通过PLC控制技术与传统的设计方法结合,把PLC技术应用于铸机喷涂系统的控制,并具体介绍了实现PLC技术控制喷涂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的组成、功能和元件的选取原则,从而为铸机喷涂系统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提出了一个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17.
石英晶片的电参数模型分析与实验验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制晶片自动分选机的主要难点是晶片自动分选机测试系统的研制,其测量特点决定了考虑测量气隙时晶片的电参数模型不同于理想的电参数模型,建立了有气隙晶片的理论电参数模型,并讨论了气隙对频率测量的影响。有测量气隙时晶片的谐振频率的大小和起振难易主要取决于测量气隙的大小。根据有气隙测量时晶片谐振频率的测量原理进行了晶片自动分选机频率测试系统的设计。最后对建立的电参数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陶粒混凝土梁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方法进行6根陶粒混凝土梁和2根普通混凝土梁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试验,分析陶粒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弯的破坏特征,提出了陶粒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并将试验实测值与公式计算值进行了比较.基于陶粒混凝土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试验数据,按照目标可靠指标的要求,提出了陶粒混凝土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并对该计算公式进行了可靠度分析.结果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试验实测值与公式计算值的比值是1.064;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的可靠指标为4.966.结论笔者提出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用来计算公路桥梁中陶粒混凝土梁的承载力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9.
High strength reinforced concrete drilling shaft linings have been adopted to solve the difficult problem of supporting coal drilling shafts penetrating through thick top soils. Through model experiments the stress and strength of such shaft linings are studied. The test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load beating capacity of the shaft lining is very high and that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load bearing capacity are the concrete strength, the ratio of lining thickness to inner radius and the reinforcement ratio. Based on the limit equilibrium conditions and the strength theory of concrete under multi-axial compressive stressed state, a formula for calculating the load-beating capacity of a high strength reinforced concrete shaft lining was obtained. Because the concrete in a shaft lining is in a multi-axial compressive stress state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increases to a great extent compared to uni-axial loading. Based on experiment a formula for the gain factor in compressive strength was obtained: it can be used in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the shaft lining. These results have provided a basis for sound engineering practice when designing this kind of shaft lining struc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